這不是人們常說的傳統職業道路,但可能是壹種新常態。也許可以參考克萊頓·克裏斯滕森的理論。
《哈佛商業評論》的許多讀者壹定很熟悉克裏斯滕森,他是顛覆性創新之父。顛覆性創新的觀點認為,最成功的創新是那些能夠開拓新市場、重建價值網絡的創新,是顛覆性的。大量研究數據表明,顛覆性思維可以提高產品、公司甚至國家的成功率。我們的投資基金專註於具有顛覆性業務的公司的股票。在過去的10年裏,我們的利潤相當可觀,超過了很多相關指數。
我相信這種顛覆性的效果在個人層面同樣有效,不僅是那些具有顛覆性和創新性的創業者,也包括那些在公司內部或者組織之間改變的人。曲折的職業道路現在可能會變得更普遍,但最好不要太隨便改變。
為什麽要顛覆?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應該放棄傳統的道路,尤其是當妳致力於壹個雄心勃勃、可預測的目標時,比如管理壹家公司的壹個部門,或者在妳所在的行業中處於壹個高層職位。在這種情況下,顛覆是不必要的。妳所追求的就是克裏斯滕森所說的持續創新:公司能在原有基礎上更好地發展,為現有客戶提供更多價值。對於壹個個人來說,如果妳已經到達了某個巔峰,妳懷疑自己會很樂意去攀登它,那就是妳顛覆自己的時候了,就像壹個公司在運行顛覆式創新壹樣。
四條規則
作為壹個熟悉顛覆性創新理論的人,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如何將其應用到職業轉型中,也和很多人討論過。這些人經歷了許多變化,但他們成功的職業道路與我的非常相似。我們似乎都在遵循四大原則,這四大原則或多或少都是基於克裏斯滕森為企業制定的四條規則。
1.鎖定可以更有效滿足的需求。顛覆性創新的壹個核心原理是,客戶控制資源的配置,他們不購買產品,而是“租用”產品來滿足他們的需求。顛覆者尋找沒有被很好滿足的需求。他們致力於沒有其他人進入或沒有人想進入的市場。
馬丁·克蘭普頓創辦的房地產門戶網站也是壹次顛覆性的冒險。但是在網站建立之前,他就已經開始顛覆自己了。這時候他才意識到,推動軟件產品使用的是營銷策略而不是開發和銷售。他抓住了這個機會。所以在進入下壹次顛覆之前,他把自己定位為從事壹系列重要的營銷工作。亞歷克斯·麥克萊恩(Alex McClane)分析了他所在的行業(醫療)對那些容易跨專業的人的需求,比如科學、金融、物流和監管。然後,他會在各種醫療機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包括新成立的生物公司到世界500強制藥公司,這將幫助他發展那些需要的技能。
2.知道自己的顛覆優勢。當顛覆性公司洞察到未滿足的需求時,他們首先會確保這些需求與他們的優勢相匹配。他們意識到,市場風險(嘗試新事物並可能失敗)比競爭風險(在成熟穩定的市場上面對競爭對手)更好。壹個典型的例子是墨西哥的無線電話供應商América Móvil。這家公司沒有選擇與壹些有線電話公司直接競爭,而是將其業務集中在另外80%的人身上,這些人希望使用電話,但又付不起固定電話費用。
當妳思考顛覆自己的時候,不要只想著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也要想想自己能做好而別人做不好的事情。那就是妳的顛覆性優勢。比如我曾經是壹名優秀的金融分析師。其實很多人都知道金融建模,但人們對我評價最多的是我看到跨領域機會的能力。這有點像心理學家哈沃德·加德納所說的“探照燈智能”:輕松識別不同領域之間的聯系並找到交集機會的能力。Crampton是壹個優秀的開發者,但更引人註目的是他是壹個傑出的營銷人才。他在壹個需要很強跨學科能力的領域駕輕就熟。
3.繞道,壹切都是為了成長。就像壹個公司的生存取決於收入的增長壹樣,壹個人的成長取決於學習和提升。當組織變得太大時,它會停止探索更小、風險更大、利潤更高的市場,因為產生的收入不會對總利潤產生大的影響。因為Borders在圖書銷售行業非常成功,接受電子商務比較慢。在那個行業,他們取得了成功。當人在職業生涯中上升到壹定的高度,可能會允許自己處於壹個穩定的狀態,個人的成長往往止步於壹個典型的S型曲線的頂端。顛覆者可以通過跳到壹個新的崗位、壹個新的行業或者壹個新的組織來避免這個問題,讓自己走上壹條完全不同的成長軌道。
亞當·理查森就是這麽做的。他放棄了在太陽微系統公司的工作,選擇了壹個業內不知名的研究生課程。當然,別忘了克裏斯滕森,他在40歲時離開了材料科學公司,去哈佛商學院攻讀博士學位。“辭職”讓他發展出壹套改變商業世界的理論,並使他作為教師、顧問和投資者的職業生涯獲得巨大成功。
4.讓妳的策略自然出現。顛覆性創新也被定義為權變戰略。與運行詳細的市場分析並制定逐步實現目標的計劃不同,顛覆性創新者是靈活的。他們向前邁出壹步,收集反饋信息並做出相應的調整。正如哥倫比亞大學教授Amar Bhide透露的那樣,所有成功的創業公司中,有70%最終會采用與最初想法不同的戰略。壹個眾所周知的例子是網飛,它最初只提供DVD郵件租賃服務,現在專註於在線電影播放。
顛覆性職業有平行線。因為不走傳統的職業道路,所以壹開始就看不到盡頭。正如約翰·d·約翰·洛克菲勒所寫,“如果妳想成功,妳應該在壹條新的道路上前進,而不是沿著被踐踏的成功之路前進。”
壹個很好的例子是Sabina Nawaz,壹位來自微軟的年輕計算機工程師。她在公司裏非常熟練地往上爬,逐漸承擔了更多的責任。晉升到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副總裁位置,似乎指日可待。但在了解了壹些關於管理技巧和情商的正反饋(也許這是軟件行業的顛覆性優勢)後,納瓦茲決定顛覆自己。
“我壹直遵循傳統的晉升模式,我知道成功的模式,但我不想要下壹個職位或晉升,”她回憶道。“我想有所突破。”她要求在人力資源部門工作,並且已經在這個職位上工作了六年。然後,她沒有在微軟繼續往上爬,而是辭職創辦了壹家領導力發展咨詢公司。盡管這可能從來都不是她的職業目標,但納瓦茲讓她的戰略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來。
妳是引擎。
根據克裏斯滕森對顛覆性創新的研究,壹家尋求在新市場而非現有市場發展的公司,成功的幾率會高6倍;同時,潛在收入會增加20倍。以同樣的方式衡量個人顛覆性創新的影響是不可能的,但經驗表明,它實際上可以產生類似的效果:它將顯著提高妳在經濟、社會和情感上成功的機會。
毫無疑問,維持現狀的吸引力很強。在妳的生活和事業中,妳周圍的人可能會建議妳避免顛覆。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說,停滯不前實際上意味著倒退,因為我們對來自更年輕、更敏捷的創新者的競爭威脅視而不見,錯過了獲得更大成功的機會,犧牲了個人成長的機會。
我們對顛覆性創新公司的建立、收購和投資給予了很多關註。進行顛覆性創新的公司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但最容易被忽視的經濟引擎是妳自己。如果妳真的想推動世界前進,妳需要實現內部創新,然後顛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