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四害”工作的嚴峻形勢,各級黨委和領導幹部必須提高思想認識,站在“打得贏、不變質”的高度,充分認識到做好“四害”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主動把“四害”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擺上黨委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對“四害”工作的組織領導。
二要抓好教育引導,築牢開展“四害”工作的防線。要以主題教育堅定官兵政治信仰,以革命人生觀價值觀為核心的主題教育為重點。
根據駐地敵情變化,認真開展以敵情教育和戰時保密教育為主要內容的警示教育,組織官兵上“四害”情況課,使大家及時了解敵情動態,了解敵人滲透破壞部隊的渠道、手段和特點, 認清戰時反盜竊鬥爭的尖銳性和復雜性,增強敵情觀念和防密意識。
三、必須加強安全管理,堵塞敵特滲透、叛亂、盜竊渠道。有必要加強對關鍵人員的控制。嚴格按照《軍隊預防犯罪條例》的五項制度、五項措施,加強對官兵的管理和控制。
要加強核心和關鍵部位的安全設施保障,強化科技安全意識,做好技術防範。要完善作戰室、值班室、會議室、機要室、軍械庫、油庫等要害部位的安全防範設施,增強安全設施防滲透、防破壞、防盜竊的技術性能,確保要害部位的安全。
四要註重軍民合作,營造群防群治的環境。要借助地方信息優勢,構建良好的軍民合作格局。軍隊要主動承擔協調責任,要求地方黨政領導強化安全意識,加大“四害”工作力度。。
要依托地方職能優勢,形成群防群治的整體合力,戰時開展“四害”工作,既要抓內控,又要註重外治。要積極協調地方黨委、政府建立群防群治網絡,動員社會力量綜合治理“四害”工作,對提供信息、揭發間諜的舉報人給予獎勵,激發居民參與“四害”工作的積極性。
擴展數據
這是壹個神秘的團隊,他們無處不在,他們無法宣傳自己的勝利,他們無法解釋自己的失敗,他們願意把自己所知道的壹切帶進墳墓。他們的偉大,可能在某個時刻,通過某個情報,展現出來,影響壹個戰局,甚至改寫壹段歷史。他們是黨的隱蔽戰線。
雖然戰線不同,但信念始終如壹。他們是黨的隱蔽戰線。毛澤東曾指出,“要消滅敵人,就必須有兩種戰爭,壹種是公開的戰爭,壹種是隱蔽的戰爭。”
歷史充分證明,黨的隱蔽戰線工作是黨和國家革命事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隱蔽戰線上的無名英雄是黨的鋼鐵脊梁,是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重要力量。
今年是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時光荏苒,日月不藏。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日子裏,讓我們回顧壹些歷史故事,紀念這條戰線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的傑出貢獻。
1935年底,瓦窯堡會議後,黨中央確定了組織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壹戰線的政治路線。時任中央聯絡局局長的李克農經過慎重考慮,決定通過紅軍俘虜的東北軍619團團長高福源做張學良的工作,建立民族統壹戰線西北大聯盟。
李克農主動帶參觀紅軍,並邀請彭親自接見他,這使他非常感動。他當即表示願意回東北軍勸說張學良配合* * *產黨抗日。不久後,高福源回到陜北根據地向我報告,說張學良同意紅軍派官方代表來迎接。
1936年2月下旬,在周恩來的安排下,李克農只身前往洛川與張學良談判。“我是來做大生意的,對小生意不感興趣。”談判開始時,張學良開玩笑說。李克農機智地回答:“我們之間什麽生意都可以做,什麽都可以談。”
談判的主要內容是李克農提出張學良的問題,闡述我黨的政策主張,揭露蔣介石在國外妥協投降、在國內消滅異己的陰謀,用事實說明東北軍只有聯合我黨抗日才有出路。
經過幾次深入的會談,李克農此行收獲頗豐:了解到張學良確實願意抗日;張學良承認紅軍是抗日武裝,可以聯合紅軍抗日。張學良願意援助紅軍,在軍事上互相妥協,建立電訊聯系。
這次談判為同年4月周恩來與張學良在延安的秘密會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今後加強我黨與東北軍的聯系、和平解決Xi事件、建立抗日民族統壹戰線做出了重要貢獻。毛澤東曾評價說,“李克農壹個人幹得不錯!”
參考:人民網?壹瞥黨的隱蔽戰線對抗日戰爭勝利的傑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