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綠色建築概念
根據我國2006年發布的《綠色建築評價標準》對綠色建築概念的定義:“綠色建築是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能源、土地、水和材料),保護環境和減少汙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建築”[1高消耗、高汙染、高投資、低效益的傳統建築模式,阻礙了城鄉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建築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改變傳統粗放的施工方式和模式,可以有效利用資源,減少環境汙染,實現建築業的可持續發展。綠色建築的關鍵是使用最少的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建築材料、能源),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和汙染,實現人們的舒適居住。不可避免的,更多的綠色建築措施意味著成本的增加,成本的增加意味著推廣難度的增加。然而,綠色建築的長期影響,如生態價值,是巨大的。政府要走在民眾的前列,跳出小格局,重視綠色建築的開發和推廣,克服前期投入大,後期可能負收益的心理落差。
2綠色建築在中國的發展和現狀
綠色建築的概念是由保羅?索拉裏提出來的,後來逐漸被世界各國接受。中國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綠色建築評價體系和促進其發展的規範和章程。首先,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等壹系列節能法律法規。壹系列綠色建築評估標準也已出臺。2001出版的《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估手冊》被用來推動綠色住宅站的發展。2003年發布的綠色奧運建築評價體系用於指導奧運場館的綠色建設。之後綠色建築技術導則、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綠色建築評價技術規則的出臺,標誌著我國綠色建築的發展步入正軌。各省根據自身特點,制定了相應的綠色建築評價細則和促進綠色建築發展的措施[2]。為了推動綠色建築的規模化發展,2012《綠色小城鎮評價標準》發布。2015發布的綠色小城鎮科學體系也從規劃、資源利用、能源利用、水資源利用、場地利用、宣傳保護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全面具體的部署。今年的“十三五”規劃明確了綠色建築發展的目標:到2020年,所有民用建築達到節能標準,綠色建築比例達到壹半。中國綠色建築的發展是壹個摸著石頭過河,從零開始的過程。令人欣慰的是,中國有很多建築獲得了國際認可的LEED金認證[3],比如科技部的節能示範建築,這不得不說是壹個很大的進步。國內壹些知名房企也逐漸放棄了傳統的粗放型房地產開發模式,開始向綠色、可持續的模式轉型。他們逐漸承擔起保護環境的企業責任。比如萬科、金地、華潤置地、綠地、碧桂園等企業都進入了綠色住宅十強。總之,隨著國家的大力推廣,綠色建築的概念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房地產開發商所重視[4]。然而,綠色建築在中國的發展並不樂觀。雖然國內有壹批建築獲得了國際綠色建築認證,但很多房地產商的出發點是投機,借機擡高房價,這是壹種噱頭。往往這種綠色建築的開發價格相當高,後期運營成本也非常昂貴,其綠色建築的核心目標並沒有真正實現[5-6]。況且,目前我國綠色建築主要分布在沿海發達城市,還沒有大規模推廣。中國距離真正的綠色建築完全覆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綠色建築發展面臨的困境
3.1對綠色建築的誤解
普通百姓,甚至建築行業和政府管理部門的人,對綠色建築都有很大的誤解和偏差。他們認為綠色建築是為了給建築增加綠色植被的覆蓋率,或者認為房地產公司只是簡單的利用國內外頂尖的綠色建築技術,打造壹個“貴族化”的建築品牌。為了擴大綠色建築的市場,平民化的價格和廣泛的需求是動力。現在人們對綠色建築的距離感正在壓制綠色建築的發展。此外,政府部門在綠色建築管理過程中,采取硬性規範的形式嚴重。綠色理念並沒有貫穿管理過程。
3.2相關制度不完善。
雖然我國出臺了壹系列法律法規來規範綠色建築的發展,但離有效實施還相差甚遠。首先,規範中綠色建築的評價標準模糊且主觀;其次,缺乏詳細嚴格的管理流程,政府部門對綠色建築的管理存在壹定的混亂;此外,各部門頒布的規章制度相互矛盾,與現實脫節。
3.3缺乏強有力的激勵措施
目前,綠色建築雖然蘊含著巨大的生態價值,但其前期投資大,投資回收期長。在市場經濟中,這樣的項目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冷落。雖然政府試圖實施壹些調節杠桿如減稅和激勵措施來促進綠色建築的發展,但這些政策並不能使開發商獲得更好的利益。
3.4技術和專業支持不足
我國綠色建築技術處於初級階段,相關配套施工技術不成熟。如果引進國外技術,高昂的成本會讓許多對建築節能感興趣的公司望而卻步。綠色建築的建設需要規劃、設計、施工和探索的配合。對於設計師來說,工作量也會大大增加。目前很多設計師不具備綠色建築相關的知識素養。
4促進綠色建築發展的措施和建議
4.1加快綠色建築技術研發和專業人才培養。
首先,優先支持科研院所綠色建築技術研究,堅持產學研結合;其次,加強與國外技術機構的交流,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降低我國綠色施工的成本,不斷提高我國的技術水平;然後,高職院校開設綠色建築相關專業,為綠色建築的未來儲備力量軍隊。此外,免費為建築行業人員提供相關培訓,加強其專業素質;最後,可以在職稱資格考試中增加綠色建築相關考點。
4.2推廣綠色建材的應用
綠色建築的概念主要是鼓勵在建築工程中使用壹些新材料和新技術,在建築中盡可能使用節能減排的建築材料。隨著我們社會的發展,綠色建材越來越多,往往是經過新技術加工的高科技產品。這些新材料不僅成本低,還具有綠色建築的節能減排功能。可以解決未來建築物的便利性和建造中存在的問題。傳統建築可能存在的環境汙染、資源浪費等問題,綠色建築可以解決[5]。
4.3電源側勵磁
綠色建築的發展模式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機制,需要政府有形之手來推動。首先,政府要加強宣傳教育,讓綠色、節能、低碳、環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只有人們的支持才能促進對綠色建築的需求;其次,通過財政、稅收和補貼相結合,提高建設單位的積極性。提前規劃壹種靠譜的獎懲激勵方案,對業績好的單位給予榮譽和資金支持,對業績差的單位給予相應的離職作為警示。值得註意的是,這些政策必須因地制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實施[6]。
4.4建立有效的綠色建築市場機制
市場是發展綠色建築最重要的手,綠色建築的規模化生產需要市場機制的推動。政府應加強信息公開,將市場上綠色建築項目的評價結果告知消費者,讓消費者做出理性選擇。同時,給予開發商資金支持,讓他們有更多的資本去開拓綠色建築市場。要想規模化綠色建築市場,必須形成成熟的產業鏈,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導和支持[7]。
在建築行業乃至我們社會的發展中,綠色建築的推廣應用是必然趨勢。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汙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在建築工程中應用綠色建築是非常必要的。發展綠色建築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改善環境和人類健康具有深遠的意義。此外,綠色建築是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之壹,相關職能部門應積極支持綠色建築的應用,並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從而為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