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哪壹天定為艾滋病日?

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哪壹天定為艾滋病日?

為了提高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於1988年將65438+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呼籲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壹天舉行相關活動,宣傳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1]。世界艾滋病日的標誌是紅絲帶,象征著公眾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關註和支持[2]。

世界艾滋病日的宣傳可以喚起人們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同情和理解,號召全世界人民共同行動起來,支持艾滋病預防和反歧視工作。中國有不同層次的組織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服務,促進了艾滋病防治的推廣和艾滋病反歧視的發展[3]。

自世界艾滋病日設立以來,每年都有明確的宣傳主題。圍繞這壹主題,UNAIDS協調聯合國相關機構,動員成員國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2020年是第33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題是“全球團結,共擔責任”。[4]

我國壹些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涉及艾滋病防治和反歧視,這與設立世界艾滋病日的宗旨是壹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年修訂)明確提出,學校、幼兒園應當提供適合未成年人的性教育。艾滋病防治知識和技能以及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關懷也是綜合教育的重要內容[6]。

中文名

世界艾滋病日

外國名字

世界艾滋病日

節日時間

65438+二月1

節日類型

世界節日

疫區

四海

每壹百秒鐘就有壹名兒童感染艾滋病。

25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公布的壹份報告顯示,去年每100秒就有壹名20歲以下的兒童感染艾滋病毒。該報告呼籲各國政府加強努力,防止幼兒感染艾滋病毒。

新華網2020-11-26

快的

航行

主標誌

成立目的

艾滋病防治相關服務

當地社區組織

以前的主題(1988 ~ 2019)

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

中國各部委相關教育文件

相關國際文件

綜合教育中的相關教學內容

設置背景

艾滋病的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它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壹種死亡率很高的惡性傳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後,可以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使感染者逐漸失去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甚至導致死亡,這是目前醫學上最棘手的問題之壹[7]。

短短30多年,艾滋病已經成為壹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引起了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據聯合國統計,截至2018年,* * * 3790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2330萬人正在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8]。在中國,截至2019,10,* *已檢測2.3億人次,新報告發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10,000例,新抗病毒治療127,000例[9]。

為了號召全世界人民行動起來,團結起來,抗擊艾滋病,1988年,全球衛生部長在世界衛生部長預防艾滋病方案峰會上提出設立世界艾滋病日的建議,呼籲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壹天舉行相關活動,宣傳和普及預防艾滋病的知識[10]。自1981 12 10確診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後,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12 10定為世界艾滋病日。此後,這壹理念被世界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慈善機構所采用[11]。

主標誌

世界艾滋病日的標誌是壹條紅絲帶。紅絲帶象征的意義:紅絲帶就像壹條紐帶,把全世界的人緊緊聯系在壹起。它象征著我們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關心和支持。它象征著我們對生命的熱愛,對和平的渴望;它象征著我們應該用我們的“心”來參與預防艾滋病的工作。

紅絲帶

成立目的

第壹,讓人們知道艾滋病是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控制和預防的;

第二,讓人們知道預防艾滋病非常重要,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第三,通過宣傳艾滋病日,喚起人們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同情和理解;

第四,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國家制定的艾滋病防治計劃,以此喚起全世界人民行動起來,支持艾滋病防治和反歧視工作[12]。

艾滋病防治相關服務

國民服役

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事業單位,主要職責包括“開展疾病預防控制、傳染病監測與評價工作”[1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可到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機構免費咨詢和進行艾滋病病毒抗體篩查檢測[14]。

中國預防性病艾滋病基金會

經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原衛生部)和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中國預防性病艾滋病基金會(CFPSA)於6月21,65438在廣州成立。原名全球性病艾滋病基金會,6月更名為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基金會1994。基金會宣傳貫徹國家防治性病艾滋病的方針政策,團結社會各界力量,普及防治性病艾滋病的科學知識和先進方法手段,關心幫助受性病艾滋病影響的弱勢群體,為防治性病艾滋病,促進社會和諧進步做出貢獻。基金會的業務範圍涵蓋:關心和幫助受性傳播疾病和艾滋病影響的婦女兒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屬[15]。

社會組織服務

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

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成立於10月30日,1993,165438,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原衛生部)主管。是由從事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個人、企業和社會組織自願組成的全國性、專業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是政府和社會力量參與性病/艾滋病防治的橋梁,是我國重要的社會力量。

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的業務範圍包括:(1)建設無歧視社區,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屬提供關懷和幫助;(2)開展艾滋病患者臨終關懷活動;(3)開展多種形式的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熱線電話、咨詢服務等公益活動[16]。

中國紅絲帶網

中國艾滋病信息網(CHAIN)是面向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國際組織的全國性信息交流與共享平臺,成立於2001。

CHAIN的工作目的是促進中國艾滋病防治領域的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以及最佳實踐經驗的推廣,加強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媒體、非政府組織和企業之間的信息溝通與合作[17]。

當地社區組織

改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狀況,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也需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自身的努力。社會各界人士建立了壹些地方性的社區組織,全國各地的艾滋病感染者自發組織了壹系列的自救團體,如綿陽感染者關愛小組、天津海河之星艾滋病感染者工作組、海南新海之家感染者互助組織等。這些自助團體和社區組織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消除社會歧視、提高個人能力、獲取社會資源的重要平臺[18]。詳情如下:

綿陽童淵感染者關懷小組

綿陽童淵集團成立於2008年2月22日。從最初的三五個人發展到目前的400多人。從綿陽市關愛艾滋病感染者逐步延伸到區縣,從男男性行為者(MSM)延伸到所有人群。團體誌願者壹直致力於改善當地感染者的生活環境和治療環境。該小組的任務是:聚集關心艾滋病的熱心人士,遏制本地區艾滋病疫情的上升趨勢;用愛心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營造健康人和感染者和諧相處的美好環境[19]。

天津海河之星艾滋病感染者工作組

海河之星艾滋病工作組(海河之星工作組)成立於2006年8月。是天津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自發成立的組織。工作組致力於改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治療和生活環境,減少社會歧視和偏見,積極推動艾滋病相關政策和法律的實施和完善。“讓每壹個感染者都能在陽光下呼吸自由清新的空氣”是他們的願景[20]。

海南省新海家園感染者互助組織

新海家園感染者互助組織成立於2009年,是由海南感染者自願組成的非營利性民間關愛互助組織。這個組織主要從事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心理支持、藥物依從性教育和政策宣傳,努力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其宗旨是:自助互助,維護艾滋病感染者及相關弱勢群體的權益,努力普及艾滋病教育,促進艾滋病防治[21]。

以前的主題(1988 ~ 2019)

自世界艾滋病日設立以來,每年都有明確的宣傳主題。圍繞這壹主題,UNAIDS、世界衛生組織及其成員國應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

1988:加入全球行動。

1989: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世界——讓我們彼此關愛。

1990:婦女和艾滋病

1991年:* * * *共同面對艾滋病的挑戰。

1992:預防艾滋病,社區承諾。

1993:行動的時候到了。

1994:家庭和家庭(艾滋病和家庭)

1995: * *分享權利和責任(分享權利)。

1996:同壹個世界,同壹個希望。

1997:生活在艾滋病世界中的兒童。

1998:青少年——變革的力量:世界青年艾滋病運動。

1999:關註青少年,預防艾滋病——傾聽、學習、尊重(傾聽、學習、生活!)

2000年:預防艾滋病——男人有所作為。

2001:預防艾滋病,妳我共同參與(我關心,妳呢?)

2002 ~ 2003:互相關心* * *享受生活(live)。

2004年:關註婦女和防治艾滋病(婦女、女孩、艾滋病毒和艾滋病)。

2005 ~ 2008:阻止艾滋病,信守承諾。

2009年:普及和人權

2010:正視艾滋病,關註權益,對艾滋病病毒和人權保持光明。

2011 ~ 2015:得艾滋歸零[22] [23] [24] [25] [26]

2016:舉手支持艾滋病預防[27]

2017: * *承擔預防艾滋病的責任,* * *享有健康的權利,* * *建設健康中國[28]。

2018:主動檢測,認識和預防艾滋病,* * *知道自己的狀態[29]。

2019:社區動員、艾滋病預防與健康中國(社區有所作為)[30]。

2020:攜手防疫抗艾,* * *全球團結(共擔責任)[31] [4]

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

世界艾滋病日是壹個紀念日,旨在提高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鼓勵人們共同努力消除艾滋病。我們國家的壹些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都涉及到相關內容,主要是從提高對艾滋病的認識,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減少相關歧視等方面。

關於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見

壹、艾滋病預防和控制的政策和原則

(四)保護廣大群眾不受感染,維護感染者和病人的合法權益;教育人們不要歧視艾滋病患者,教育感染者改變不良行為,不要傷害他人。全社會都要關心和幫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妥善安排和解決他們的醫療、生活和工作問題[32]。

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見

壹、管理原則

(三)嚴格保密制度,保護個人合法權益,履行社會義務和責任,反對歧視。

第二,管理風格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主要在社區管理。社區應為他們創造友好、理解和健康的生活環境,鼓勵他們采取積極的生活態度,改變高危行為,積極配合治療,以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

第三,管理措施

(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不受歧視,依法享有公民享有的權利和社會福利。不能剝奪艾滋病毒感染者工作、學習、享受醫療和參與社會活動的權利,也不能剝奪其子女入托、上學和就業的權利。

(3)保密性

從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診斷、治療和管理的人員不得向無關人員透露相關信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公布、傳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姓名、住址等個人信息,防止社會歧視。

(4)醫療保健

2.定點醫療機構必須及時收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時安排醫務人員進行疾病診斷和治療,不得拒絕。醫務人員必須嚴格遵守職業道德,為患者保密,不得歧視患者。

(5)社會援助和教育

1.各部門、社會團體和有關人員應當關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對他們進行道德、心理和社會責任教育,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支持他們戰勝疾病,保障他們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33]。

關於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國務院發布的通知從“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和行為幹預”、“切實做好綜合預防示範區工作”等方面,倡導公眾了解艾滋病傳播途徑,掌握預防知識和方法,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消除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視。同時也倡導社區內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能夠持續、便捷地獲得相關信息和服務,營造有利於艾滋病防治、有利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生活的社會環境。

通知指出,根據衛生部關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的意見,采取醫療服務、社區服務和社會家庭關懷相結合的管理模式,進壹步加強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管理,消除社會歧視。要進壹步發揮紅十字會等社會團體的作用,開展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關愛活動[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