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周壹(65,438+02.30)在其上海超級工廠向65,438+05名員工車主交付了首批國產車型。3中型車。後者預計從2020年1年底開始實現面向本地用戶的大規模投放。
作為全球最具話題性的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產能部署長期受到業界關註。人們最常觀察的壹個問題是,特斯拉的到來是否會在新興的本土電動汽車制造商中產生“黑船來了”的效應。
公開數據顯示,在政府補貼、優先路權和環保法規的推動下,中國自2015起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然而,在當前補貼衰退的背景下,這壹立場似乎並未被動搖。
中汽協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銷售新車87.2萬輛,同比增長20.8%。
摩根大通預測,未來幾年,中國將輕松保持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制造商的領先地位。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46%,產量達到250萬輛;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進壹步提升至460萬輛。到2020年和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將從2017年的2.3%分別提高到7.2%和12%,其電動汽車銷量將分別占全球銷量的59%和55%。
近年來,巨大的市場容量和潛在的商業前景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新玩家進入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在當地,後者被稱為“造車新勢力”,以區別於傳統汽車制造商。
在中國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企業中,威馬、蔚來等兩家公司將總部設在上海,與特斯拉展開德比。今年前11月,蔚來汽車和威馬汽車分別以17395輛和15355輛的累計交付量位列中國新興電動車生產企業榜單第壹和第二位。其中,威馬EX5是造車新勢力中交付量最高的單壹車型。?
LMC?根據汽車咨詢公司的數據,截至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電動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為65,438+00,542輛——雖然同比增速超過2倍,但從絕對銷量值來看,仍遜於其中國競爭對手。
不過考慮到特斯拉在中國的上述銷量都是在主力車型車型?3尚未國產,但業內人士仍擔心其上海超級工廠投產後可能對本土競爭對手造成的沖擊。
彭博18援引內部人士的話稱,特斯拉正在考慮從明年第二季度開始下調國產車型。3款價格預計下調20%。這可以做模型嗎?3當地市場入門價格30萬以內(粗略按匯率估算約28.5萬)。作為對比,蔚來最便宜的車型ES6的起步價為35.8萬元,而中國另壹家新的汽車頭部制造商Xpeng Motors上個月公布的預售價為27萬元起。
基於類似的判斷,《日經新聞》此前援引摩根士丹利的話稱,預計2020年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將接近20萬輛,並樂觀預測這壹數字將在2024年左右升至25.4萬輛的峰值。
不過,作為即將與特斯拉見面的同城競爭對手,威馬汽車可能並沒有想象中那麽擔心。
“特斯拉無疑是電動汽車領域的網絡名人。特斯拉國產是好事,可以吸引更多人對電動車的關註。也是新動力品牌在中國市場與特斯拉競爭的機會,促進我們更快更好的發展。”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暉日前在公司上海總部接受采訪時表示。
他認為,在非零和的博弈格局下,業界不需要對特斯拉實現國產過於焦慮。
“有些人會購買特斯拉的電動汽車,而有些人會購買中國品牌的電動汽車,從而從整體上提振中國的電動汽車消費。也能促進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尤其是智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沈暉補充道。
更親民的產品價格,或者說與特斯拉的錯位競爭,構成了這個“中國智能電動車普及者”最明顯的信心來源。
威馬官網信息顯示,廠商售價略高的中型SUV——EX6?Plus從28.99萬起賣(補貼後23.99萬),而另壹款緊湊型SUV?EX5起步價低至654.38+08.48萬元(補貼後654.38+03.98萬元),其中最新的EX5?520版起步價21.98萬元(補貼後1.698萬元)。根據NEDC標準,EX6?Plus和EX5?520版最大綜合續航裏程達到了500公裏以上,而特斯拉官網對國產入門級車型感興趣?續航裏程給出的描述是“445公裏(國標工況法)”。
在這場德比戰中,很容易被消費者忽略的是,威馬汽車作為特斯拉在中國最重要的競爭對手之壹,也有著類似的制造理念。對自建工廠的堅持,或許可以算是壹個例子。
早在威馬汽車成立的第二年,這家新興的電動車制造商就投資67億元在溫州甌江口建設了工業標準4.0的智能工廠,總用地面積648422.83平方米。工廠基於智能制造理念,可實現C2M定制化生產模式,滿足多樣化的用戶需求,同時借助威馬雲服務體系,實現定制車型最快6周發貨、最快3周發貨。
“汽車是世界上制造標準和要求最復雜的智能硬件,我們都有相同的認識。”沈暉解釋說,“這也是魏瑪堅持建設自己工廠的原因。基礎電池組要自己做,不要代工,產品質量和核心技術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
特斯拉在上海建立其第壹家海外車輛制造廠的意圖類似。後者將通過內部管理確保其全球壹致的產品質量,並通過本地化的供應鏈降低生產成本。
相比威馬,特斯拉在中國的另外兩個競爭對手略遜壹籌。今年3月,蔚來汽車停止了在上海嘉定的自建工廠項目,直到兩個月後才與亦莊SDIC簽署協議,協議中稱將“協助蔚來中國建設或引入第三方建設蔚來中國先進制造基地”目前,該企業的產品仍由JAC生產。
雖然Xpeng Motors早在2017就宣布將在廣東肇慶自建工廠,但按照其原定計劃,工廠壹期工程最快也要到2019年底才能完工。另外,廠家還沒有解決汽車生產資質的問題。對於這個企業來說,生產準備和資質獲取都需要時間。因此,海馬汽車代工仍是目前Xpeng汽車參與市場競爭的必由之路。
雖然在制造理念上有高度的相似性,但威馬汽車在與特斯拉的近距離接觸中看到了自身的優勢。
“特斯拉的上海工廠建設周期比較短,目前還處於產能爬坡的周期。目前供應鏈還是基本在國外。威馬工廠的建設周期比較長,進壹步解決了供應鏈本地化的問題。”沈暉總結道。
他認為,壹些全球供應商在其他國家開發的技術並不總是適應中國用戶的習慣。“比如博格華納的電機和減速器的集成,可以從國外進口,但我們堅持讓這些供應商國產化,成為國內生產後的第壹個用戶。”
此外,威馬汽車的地域優勢也將在現階段與特斯拉的較量中得到充分發揮。基於對中國市場更深入的了解,公司在成本控制、響應周期、軟件體驗等方面都比特斯拉占據上風。
以軟件體驗為例,威馬汽車已經接入百度、騰訊、小米等中國科技公司的多種智能應用,正在全面打造自己的移動智能空間生態系統。?“由於應用場景不同,壹些國外軟件可能不適合中國市場。比如,眾所周知,中國的路況是世界上最復雜的,特斯拉的autopilot非常先進,但威馬量產的L2 autopilot系統是基於中國的路況開發的,更適合中國國情。”沈暉解釋道。
對於特斯拉這種從海外過來,最終成為德比戰的競爭對手,魏瑪還是表現出了極大的尊重。
“實事求是地說,特斯拉顛覆了汽車制造業的很多傳統和慣例,對電動汽車在全球範圍內的普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讓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電動汽車。這是毫無疑問的。”沈暉說。
他還表示,特斯拉在用戶心中具有顯著的品牌優勢,其營銷工作也相當出色。?
另外,特斯拉多年來在盈虧線上的沈浮,似乎也讓同城對手學到了不少東西。
“新能源汽車企業實現盈利需要壹個過程。特斯拉做了十幾年,壹直在投資階段。今年第三季度已經實現盈利,這給了新勢力信心。”沈暉感慨道,“威馬汽車在精細化運營、均衡投入產出比、成本控制、團隊經驗等方面優勢明顯。我有信心,威馬將成為中國第壹家實現盈利的新型造車企業。”
壹個值得註意的現象是,投資者和資本市場似乎對沈暉有著相似的認知。在特斯拉Giga上海籌備期間,威馬汽車宣布正在尋求新壹輪融資(D輪),希望融資1億美元,用於技術研發、品牌推廣、客戶服務和渠道拓展。
“目前進展順利,資本市場依然看好威馬汽車。”沈暉說。
今年壹季度,威馬汽車剛剛完成總額30億元的C輪融資。在C輪融資之前,威馬汽車已經完成了6輪融資,融資總額超過200億元。
同樣的好消息也來自特斯拉的另壹個同城對手。蔚來新任首席財務官馮瑋周壹透露,“騰訊6543.8億美元的可轉債註資已經完成,李斌9050萬美元的註資也已經完成,剩下的正在處理和交易中”。
受此消息影響,蔚來汽車當日股價上漲至40%,為上市次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