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李霞的教學經驗

李霞的教學經驗

系統講授過醫學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數理統計,為研究生和本科生開設過生物信息學相關課程:醫學模糊數學、計量醫學、藥物與受體動力學、統計遺傳學、DNA蛋白質序列分析、醫學統計模型生物醫學中的隨機過程和醫學計算與研究。

科目

計算機應用技術

研究方向

復雜疾病基因連鎖作圖方法、生物醫學信息學、基因芯片相關信息學技術、藥物基因組信息學和系統生物學。

論作品的成就

壹.主辦和參與26個項目:

在研項目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863高技術項目2項);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基因復雜遺傳病基因定位的模式識別與特征提取技術(30170515),主持(第壹名),2001。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於人類復雜疾病基因表達譜的基因識別數據挖掘技術。主持人(第壹名),2003年。

3.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中藥抑癌分子機制基因芯片技術平臺,副組長,2003。

4.省科學計劃:基因功能和藥物靶點發現的生物信息學綜合分析平臺,主持(第壹名),2003。

5.哈爾濱醫科大學211項目:生物信息開放實驗室及綜合生物信息分析平臺,主持(第壹名)

6.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原位合成基因芯片技術研發,參與,2003年。

7.市級科學項目:篩選中藥有效成分的高效生物信息學分析技術,主持,2003。

8.省教育廳:應用數值系統分類技術尋找復雜疾病基因,參與。

9.省衛生廳:基於神經網絡和基因芯片表達譜的人類疾病分類技術。

項目17已完成。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人類復雜疾病基因圖譜的方法與優化策略(39970397),第二名。

2.省科學計劃(攻關)項目:人類基因定位與識別的計算機方法及應用。第二名。

3.省自然科學基金:基於人工神經網絡的多基因復雜疾病基因定位技術研究。主持人(第壹名)。

4.市科學計劃(攻關)項目:基因連鎖定位分析的數學計算機方法及應用。主持人(第壹名)。

5.省自然科學基金:DNA和蛋白質序列分析的方法、程序和應用(第壹名)。

6.省科學計劃(攻關)項目:人類基因定位與識別的計算機方法及應用,第二名。

7.市科學計劃:基因連鎖定位分析的數學計算機方法及應用,第二名,已完成。

8.省教委項目:人類重組近交系及家系數據計算機分析系統,二等獎,已完成。

9.省衛生廳課題:自動化藥物代謝動力學分析軟件包,主持(第壹名),已完成。

10.省科委青年項目:治療囊蟲病藥物的定量研究及個體最佳給藥方案設計,主持人(第壹名),已完成。

11.省計生委項目:優生優育計算機輔助診斷查詢系統,第四名,已完成。

12.省教委項目:酶與受體動力學計算機分析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研究,三等獎,已完成。

13.省中醫藥管理局項目:b超圖像定量分析及其在肝病中醫辨證中的應用第三名,已完成。

14.市科委項目:骨科特殊醫學影像計算機處理系統開發,三等獎,已完成。

15.省教委項目:遺傳病復發風險估計的計算機分析,主持(第壹名),已完成。

16.航天工業部課題:中國要素密集型產業結構及其發展戰略選擇研究,第5期..

17.省衛生廳課題:利用小家庭數據進行基因定位。省衛生廳課題:利用小家庭數據進行基因作圖,第二名。

二、主要獲獎成果:

1.復雜疾病基因圖譜模式識別方法研究獲省高校自然科學壹等獎,省政府自然科學二等獎。2005年1。

2.PPAP 3.0人類與醫學遺傳學人群與家系數據分析計算機系統獲省教委壹等獎,省政府三等獎。1996,第三名。

3.自動藥代動力學分析系統獲省衛生廳二等獎,省政府四等獎。1996,第1號。

4.遺傳優生計算機咨詢診斷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獲省計生委壹等獎。衛生部優秀醫學視聽教材獎。1997,第5名。

5.生理系統(藥物、受體、酶、免疫)動態數據分析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獲省教委三等獎,1998,排名第三。

6.囊蟲病系列研究獲省教委壹等獎,省政府三等獎。1998,第65438號+01。

7.“中國生產要素密集型產業結構及其發展戰略選擇研究”1993獲航天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93,第5名。

三、發表論文(100):

100.李霞等人的《基因挖掘:使用微陣列表達譜尋找疾病基因的壹種新穎而有效的集合決策方法》。核酸研究,2004年;32(9),2685-2694;(2002年的影響因子:7.051)(SCI)

99.基於DNA微陣列數據的基因發現集成方法。中國的科學(C輯)2004;34(4).(SCI)

98.李X,饒S,莫瑟KL,埃爾斯頓RC,奧爾森,郭Z,張T:復雜離散人類疾病的基因定位的判別分析。自然科學進展2002,12:431-437。(SCI)

97.李X,饒S,埃爾斯頓RC,奧爾森,莫瑟KL,張T,郭Z:通過判別分析定位潛在的模擬復雜疾病的基因。遺傳流行病學2001,21 Suppl 1:s 516-521。(SCI)

96.李霞,張,,基於分類樹的集成特征基因選擇方法,計算機學報,2004;第27條第5款

95.分類性狀的遺傳作圖策略。遺傳學,2000年;BG51:1-15。(SCI)

94.用三種逐步分析法進行縱向表型的多變量同胞對連鎖分析,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2003,4:S68。(SCI)

93.饒勝,李力,李曉,莫澤光,郭誌,用三種綜合方法對縱向高血壓表型的遺傳連鎖分析,2002;BMC遺傳學2003 4(Suppl 1):S48(SCI)

92.饒,李,張,郭,莫,,王:用集成決策方法從基因芯片數據中挖掘疾病相關基因。遺傳流行病學2003,25:267。(SCI)

91.饒,李,張東偉,郭,莫瑟,,王:基於基因芯片數據的基因發現集成方法。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2003,73:604。(SCI)

90.李X,饒S,Moser KL,Elston RC,Olson,郭Z,張T:基於模式識別的復雜疾病同胞對連鎖分析。多基因疾病和人類健康——復雜性狀基因定位和識別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昌薩,中國;2002

89.李X,張T,江W,饒S,李L,郭Z:多重延時基因調控網絡的逆向工程。SNPD北京。

88.李,饒,艾爾斯頓,,莫瑟,張,郭:用判別分析法定位復雜疾病的潛在基因。在:國際遺傳流行病學學會遺傳工作坊12;2000;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

87.李霞,張,李莉,,決策樹特征基因選擇方法對有效性的研究,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雜誌;2004, 23(1):66-72

86.李霞,張,饒少琪,李莉,特征基因挖掘的決策林方法,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4,36(4)。

85.Rao S,Li X,Guo Z,等:復雜順序人類疾病同胞對連鎖分析的方差分析方法。中國生物醫學工程雜誌,英文版2002,11:3;104-112

84.利用結構異方差閾值模型定位序數性狀的數量性狀位點:I. Mathematica Applica,2001,14(3):46-51。

83.利用結構異方差閾值模型定位序數性狀的數量性狀位點:II。數值應用。理論。Mathematica Applica,2001,14(3):3-9。

82.郭征,王琦,慧宇,李霞。基於基因功能表達譜決策樹分析的癌癥類型精確分類,SNPD,2004。

81.李林,江偉,饒勝,郭,李:基於遺傳算法和支持向量機混合的特征基因選擇。SNPD北京2004。

80.郭誌,李,饒,莫瑟,龔,沈,李,康納塔,齊佐維,,,王:縱向表型的判別同胞對連鎖分析。在:國際遺傳流行病學學會遺傳工作坊13;2002;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

79.s饒,L李,X李,KL Moser,Z郭,G沈,R Cannata,E Zirzow,,Q王:縱向高血壓表型遺傳連鎖分析的不同匯總方法(均值,斜率和主成分)的比較。在:國際遺傳流行病學學會遺傳工作坊13;2002;美國洛杉磯新奧爾良。128-132.

78.s饒,G申,R Cannata,E Zirzow,RC Elston,X李,L李,EF Plow,,Q王:基於428個已確定的多重家系的早發冠心病及其相關性狀的遺傳度和連鎖分析。遺傳流行病學2002,23:301。(SCI)

77.李莉,李霞,,王,兩種過濾特征基因選擇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生命科學研究,2003,7(4):369-373。

76.李傳興,李霞,調控途徑中基因表達的相關性分析,遺傳學,2004。

75.王海雲,李霞,鄭國,張瑞傑,四種模式分類方法在基因表達譜分析中的比較研究,生物醫學工程學報,2004。

74.龔斌聖,李霞,鄭國,SAGE基因分析系統的功能及應用,中國優生優育雜誌2002-10-1。

73.徐娜,李霞,,杜雷,李莉,功能驅動的基因表達相似性分析,哈爾濱醫科大學,2003,37 (6) 183-186。

72.、張、、李霞、屠康、、、。用GeneHub軟件分析基因功能與表達的關系,生物醫學工程雜誌,2004。(已接受)

71.回宇,鄭國,李霞,屠康。與實驗條件相關的基因功能模塊聚類分析方法。生物物理學雜誌,2004(已接受)

70.王樂妍,鄭國,李霞,塗康,徐建珍,回宇,龔斌聖,蛋白質中相應基因表達的相關性分析,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03。

69.朱靜,鄭國,李霞,龔斌聖,塗康,回宇,徐建珍,同壹信號轉導通路中編碼蛋白基因表達的相關性分析,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03。

68.劉帥,鄭國,李霞。癌細胞系基因表達譜系統變異的聚類分析,CCML,2004。

67.回宇,鄭國,李霞。基於GO和基因表達譜挖掘特征基因的功能類別。生物信息學. 2003,1 (1),15-19。

66.徐王琪夏。基因表達譜信息分析軟件IDEA和WebGEA。生物信息學,2003.1(1):33-36。

65.屠康,回宇,鄭國,李霞。GO功能類與基因差異表達的關聯規則挖掘算法。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進展。(已接受)

64.高廣信,李霞,鄭國。遺傳異質性的統計方法和程序,中國衛生統計2001,18 (3),169。

李,人類與醫學遺傳學群體和家系數據分析計算機系統的功能和菜單結構(二)中國優生與遺傳學雜誌1997;5(1)

62.李,,人類與醫學遺傳學群體和家系數據分析計算機系統的功能及菜單結構(三)中國優生與遺傳學雜誌1997;5(1)

61.鄭國,何穎,李霞,遺傳咨詢中估計復發風險的方法;中國優生與遺傳雜誌1997;5(2)

(第92頁)

60.張瑞傑,鄭國,李霞,壹種基於基因表達譜分析的非參數評分算法及其邊界確定方法,2002;數學醫學雜誌

59.鄭國,李霞,模擬法基因芯片檢測基因突變類型的可行性研究,2002;數學醫學雜誌

58.龔斌聖,李霞,鄭國。SAGE系統的介紹和應用,中國優生與遺傳雜誌,2002。

57.徐潔,鄭國,李霞。用表達譜區分基因突變類型的可行性模擬分析,數學醫學雜誌,2002。

56.徐潔,鄭國,李霞。單隱層和雙隱層神經元網絡預測蛋白質二級結構的效果比較。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第35卷第6期,2001-12。

55.張瑞傑,徐潔,鄭國,李霞。鑒定微陣列中差異表達基因的非參數方法,數學醫學雜誌,2002,

54.姜,蒲,徐潔,,李霞等不同類型腦膠質瘤的基因表達譜分析,腫瘤雜誌2002-10。

53.徐康,基因表達譜組織樣本分類方法研究,中國衛生統計2002,

52.王牧傑,鄭國,李霞根據壹級吸收(壹級平行)米氏過程設計給藥方案:血管外給藥,生物統計學雜誌,2002。

51.張詩倩,李霞,鄭國,心血管疾病的遺傳連鎖分析與危險因素,哈爾濱醫科大學,2002。

50.(李··)(根據藥代動力學設計,按(壹級平行)米氏過程,剔除給藥方案:靜脈註射,醫學信息處理與研究1997;5(1)(P7)

49.(鄭國、何穎、李霞)遺傳異質性研究中的壹些統計方法及其程序應用,醫學研究與實踐1996;4(5)(P395)

48.李)群體藥動學分析系統及藥動學模擬系統,醫學研究與實踐1996;4(5)(第437頁)

47.(鄭國、何穎、李霞)應用藥代動力學評價米氏法消除藥物的給藥方案:靜脈滴註,Acta Biomedical 1996;11(4)(p 131)

46.(鄭國,李霞)根據(壹級平行)米氏過程消除藥物穩態性質分析的數值解法,Acta Biomedical 1996;11(4)(P210)

45.(李瑞傑)遺傳力估計的計算方法,疾病監測1996;11(3-A)(P222)

44.(李鄭)通徑分析方法及其程序和在遺傳學研究中的應用,中國初級衛生保健1996;10(11)(p 41)

43.(鄭國,何穎,李霞)吡喹酮治療腦囊蟲病給藥方案的設計與評價,中國現代醫學雜誌1996;6(3)(P11)

42.(李鄭王牧傑)應用藥代動力學按(壹級平行)米氏過程評價消除藥物的給藥方案:靜脈註射,數理醫學雜誌1996;9(3)(P198)

41.(何夏)阿苯達唑治療腦囊蟲病的給藥方案分析,數理醫學雜誌1996;9(4)

(P343)

40.(李靜,李霞,鄭國)b超圖像定量分析及其在肝病中醫辨證中的應用,中醫雜誌1996;1

(第56頁)

39.(李鄭)應用藥代動力學設計按壹級過程消除藥物的給藥方案:靜脈滴註,殘疾醫學雜誌1996;4(3)(P118)

38.(李)單倍型關聯與連鎖分析,國外醫學遺傳學卷1996;19(6)(P293)

37.(鄭國,何穎,李霞)人類與醫學遺傳學人群與家系數據分析計算機系統的功能與菜單結構(ⅰ),中國優生與遺傳學雜誌1996;第4(6)(第7頁)

36.(鄭國,李霞,劉)畸形綜合征計算機輔助診斷查詢系統介紹,中國優生優育雜誌1995;第三條第五款(P2)

35.(高廣信,李霞,鄭國)疾病遺傳率估計的程序和應用,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1,15(6)(P55)

34.(鄭國,李霞,何穎)中國人群血清尿酸濃度的混合分析,中國優生與遺傳雜誌1995;3(6)(第48頁)

33.(鄭國,李霞,何穎)計算機給藥方案評價系統,醫學與計算機1995;3(第290頁)

32.(李)普通藥動學計算機分析系統,醫學與計算機1995;3(第288頁)

31.(鄭國、李霞、何穎)應用藥代動力學按壹級流程設計給藥方案:靜脈滴註、藥物、計算機1995;4(第286頁)

30.(夏)遺傳性疾病發病年齡分布及風險分析,國外醫學遺傳學卷1995;18(2)(P98)

29.(夏)數量性狀主效應因子檢測的混合分析法,國外醫學遺傳學卷1995;18(3)(P128)

28.(鄭國、王牧傑、李霞)按壹級流程消除血管外給藥和靜脈給藥的方案設計,醫學信息處理與研究1995;3(2)(P13)

27.(鄭國、何穎、李霞)中國北方地區血糖濃度分布混合分析,中國衛生統計1995;第二卷第49頁

26.(李穆傑)遺傳模式分析的AGFAP方法及其程序應用,數學醫學雜誌1995;8(2)(P145)

25.(何穎夏)多態單倍型頻率和連鎖不平衡參數的估計:程序和應用,數學醫學雜誌1995;第八條第三款(第269頁)

24.(鄭國,李霞,王牧傑)中國人群血清甘油三酯濃度分布的混合分析,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1995;29(1)(P9)

23.(鄭國,李霞,何穎)群體藥代動力學非線性混合效應模型的方法與程序,臨床醫學工程雜誌1994;2(1)(P24)

22.遺傳模式分析的MASC方法及其計算機程序,臨床醫學工程雜誌1994;2(1)

四、主要作品:

1.藥物、受體、酶與免疫反應動力學數據分析,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第壹作者,1996;

2.計算分子生物學與基因組信息學,第二作者,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3.《醫學遺傳學與遺傳流行病學數據分析》,第二作者,黑龍江科技出版社,1996;

4.醫學模糊數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第二作者,1993;

5.《醫學高等數學》,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主持,2000年;

6.醫學統計學習題集,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主持,2000;

7.醫學信息分析方法,哈爾濱出版社,第二作者,2001;

8.《醫學高等數學》,哈爾濱出版社(2001編輯);

9.《概率論與信息論基礎》,哈爾濱出版社(2003年主持);

10.現代生物信息學理論與實踐,科學出版社編輯,2005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