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重男輕女的話題,也許只有被區別對待過的人才能體會其中的辛酸和壓抑。
每個孩子對父母的愛都是無私的,但是父母給孩子的愛是不平等的、不同的、分割的,這樣孩子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就會對父母產生反感的情緒。
就像安欣,在所有人眼裏,她是最幸福的女孩,因為父母家庭條件好,她也上了大學,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在哥哥的成長過程中受到了不同的對待,因為他的性別和她不壹樣,只有她自己明白她壹個人承受的辛酸和痛苦。
初中以前,安欣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擁有家裏所有好玩好吃的東西,那是她過去最快樂的時光之壹。壹切都是從初中我媽生下我哥開始改變的。
02.
弟弟出生後,父母不再圍著她轉,她開始了壹個人上學,壹個人放學,壹個人寫作業,壹個人上課的壹天。
雖然安欣有時候心裏特別難受,但是壹想到自己曾經享受過10年來父母獨壹無二的愛,弟弟這麽小父母就看重他,關註他,也是應該的。
弟弟出生後,安心姬沒有周末,也沒有寒暑假,因為所有的假期都是媽媽為了照顧弟弟而要求的。
如果弟弟不好好照顧,磕磕碰碰的,生病了,哭老了,媽媽會責怪安心,爸爸會幫媽媽責怪安心的粗心。
從那壹刻起,安欣發現自己在家裏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有時候同學叫安欣出去玩,同學聚會後媽媽不會同意,也不讓安欣出去。媽媽總是說:妳這麽大了,應該帶著弟弟。
03.
後來,弟弟越長大,對父母的要求越苛刻。有時他需要買玩具。我哥哥特別喜歡汽車。如果他在超市沒什麽可看的,他媽媽會第壹時間主動給弟弟買。
安欣想買壹套學校的裝備和壹條她喜歡的裙子。媽媽總是說:妳是姐姐,就應該讓弟弟走。妳爸爸現在家裏賺錢不容易,我們都要省點花。
後來,萊辛再也沒有零花錢,也很少吃零食。她的父母會主動給弟弟買玩具,但從來不問她喜歡什麽。
在父母對待弟弟和自己如此不同的情況下,安欣從來不敢有任何區分。她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接受,所以她想考個好大學,離開這裏。
04.
安欣考上了大學,她還是重點本科。但她媽媽聽到這個消息,並沒有笑,而是焦慮地說:現在家裏就爸爸壹個人賺錢。妳要上大學,妳弟弟要上幼兒園,所以我覺得妳上大學壹定要學會存錢。別忘了,妳弟弟以後花的錢妳也要賺。
安欣壹個人上大學,家裏經濟狀況每況愈下。爸爸創業失敗,媽媽成了全職媽媽,沒有收入,弟弟還在上幼兒園。只有大學期間在外兼職的安欣有少量穩定收入。
安信大學畢業後,從事房地產銷售工作,每月提成還挺不錯的。
雖然弟弟出生後父母並沒有公平對待她,但安欣每個月都會給父母和弟弟寄去5000元錢。
05.
那天,安欣在電話裏告訴媽媽,她想在城裏買壹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媽媽壹聽,直接掛了電話。第二天,天安新上班,爸爸媽媽直接來公司找她。
爸爸媽媽都勸安心:不要自己買房。畢竟買房是男方家庭應該做好的準備。女生應該做什麽來取樂?
媽媽緩和了壹下,說:妳為什麽不先做這個?妳不想給自己買房。妳幫妳弟弟買房子。孩子長得快。等我哥結婚了,不知道房子會有多貴。現在趁著便宜,給妳哥買壹套,留給他結婚。
安欣苦笑著說,為什麽給弟弟買房成了我的任務?妳想讓我妹妹買我弟弟的房子嗎?他不能自己賺錢自己買嗎?自從我哥哥出生後,妳就對我不壹樣了。我什麽都不會說,但是現在我再也不會為我弟弟的房子買單了。
爸爸壹聽就生氣了:現在家裏沒錢了,我們都送妳上大學了。妳還在責怪我們重男輕女。姐姐給哥哥買房不是天經地義嗎?
這件事不歡而散,但安欣沒有向父母妥協。
後來,安欣給自己買了房子。她知道家裏條件不好,每個月還是會給父母寄生活費。她也會資助壹部分弟弟上學,但她絕不會讓弟弟綁架她的生活,因為弟弟的生活是他自己的,不是她的。即使她的父母重男輕女,她也要過好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他們綁架。
06.
生活中可能會有壹些人會遇到和安欣壹樣的問題,但是作為安欣卻無法做出這樣的決定。
就像《歡樂頌》裏的範,她其實並不想管家裏的事,她哥哥還是把家裏收拾的亂七八糟。範幫哥哥買了房,幫哥哥領養了兒子後,她以為父母會收起偏心。她以為自己的努力會得到父母的尊重,但作為回報,他們卻越來越得寸進尺。
所以,面對父母重男輕女、區別對待的態度,女生該斷就壹定要斷,否則會被打擾。
怨恨是沒有用的,因為妳改變不了他們的思維觀念,所以用壹顆最平常的心去對待他們。過好自己的生活真的是最重要的,就像安欣壹樣。
量力而行,不能容忍他們沒有原則和界限。因為妳的包容就是縱容他們,就是讓他們知道妳是壹個沒有底線的人,任何人都可以捧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