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生創業講座的思考(壹)
本周四上午,我聽了劉老師給我們做的關於創業教育的講座。說實話,壹場講座很難對我們大學生創業起到什麽具體的作用。至於導向作用,大概是不太可能,但是老師在這次講座中提到的壹些內容確實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曾經想過畢業後創業,但是我的顧慮和老師說的壹樣。大學生畢業後創業很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困難。咨詢了壹些長輩和身邊的朋友同學,他們的建議大多是先工作,積累壹定的經驗和人脈,再創業,成功率會大大提高。
毫無疑問,壹個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幾年的人,積累了壹定的社會經驗、社會關系網和資金。在這個層面上,他絕對比初生牛犢的大學生有優勢。但是,工作幾年後,他會習慣拿固定工資的舒適、職場的生活環境、工薪階層的思維嗎?在這個過程中,創業的想法還存在嗎?創業的激情?畢業後直接創業還是選擇先創業後創業的曲線形式,面臨創業思路的流失,風險大嗎?曾經,它困擾著我。但是後來我想也許先工作再創業也能考驗壹個人創業的想法是否足夠執著。也可以在工作中為創業做準備。比如適時創業,在工作的過程中關註商機,也是不錯的選擇。另外,如果最初的創業想法在工作過程中消失了,很難說明最初的創業想法不是壹時沖動。如果妳用這三分鐘的熱情去創業,在弱肉強食的市場裏,如何在商場如戰場中取得成功?
無論是壹畢業就創業還是先工作再創業,無壹例外都需要積累能力,學好技能,為職業發展做盡可能充分的準備。
通過老師講課的內容和我自己的理解,我覺得在中國創業難主要有兩個原因。壹個是創業者的綜合能力,而是中國的創業環境。
企業家的綜合能力是制約企業家成功的關鍵因素。在這方面,老師在課堂上提到的壹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大意是家庭和生活經歷不是決定成功的唯壹因素,自身的努力也起著重要作用。老師的文筆和說話風格都很客觀,不會僅僅為了鼓勵我們而抹去壹些不容忽視的現實。的確,壹個人的家庭背景對壹個人的前景起著重要的作用,但他個人的努力也會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畢竟隨著平臺的拓寬,競爭的加劇,後臺的作用會不斷被擠壓。創業成功需要什麽?五商?即智商、情商、財商、逆境商、健商。我覺得這個總結很到位,對《逆境商數》印象特別深刻。
選擇創業,無疑是選擇了壹種艱苦奮鬥的模式。大學生創業就更難了。大學生雖然知識文化水平高,但是商場是壹個操作性很強的市場,要把知識變成財富需要大量的實踐?作弊?。雖然大學生也參加過很多社會實踐活動,但是商場的生存法則遠不如此。沒有任何商業經驗的大學很難立足。基於這些前提,創業很難成功。那麽,如果沒有合格的呢?逆境商?鍥而不舍的勇氣,創業過程中的各種困難隨時可以碾壓創業者。所以,練好內功對於創業成功非常重要。但是,創業者在創業之前是否有比較強的抵禦商場可能遇到的困難的能力,對創業的環境有比較科學的認識?如果在創業前不能做好自身能力培養的準備,不能對創業環境進行評估,那麽創業失敗的可能性就會很高。
創業環境是影響創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中國,我覺得創業的環境還是需要改善的。壹方面,國家支持大學生創業的宣傳效果大於實際效果,受益群體較少。有幸看到壹篇分析大學生創業政府扶持資金的論文。文中提到,壹個大學生很難申請到創業扶持資金。比如創業者需要提供各種復雜的證明,有相關抵押或擔保,審批周期長。在國內,做這些事情最好有壹定的背景,但是有背景的人壹般不需要這個基金,而需要的人因為沒有背景,申請起來比較困難或者申請周期很長。此外,基於中國的國情,中國企業家不僅需要迎接市場的挑戰,還面臨著來自主管部門的壹些壓力。比如消防部門的騷擾,工商部門有意無意的拜訪,都會給創業者帶來很多額外的負擔。其中壹個縮影就是,壹個老師在課堂上提高的小企業,不斷被上級剝削。或許,無論在哪個國家,要想創業成功,妳必須不僅擁有?五商?並學會如何與政府良好互動。
對於在校學生來說,無論有沒有創業的想法,都要努力積累知識和經驗,積極鍛煉自己的能力,有意識地發展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畢竟不是每個大學生都具備壹個創業者需要的綜合素質。但是,如果我們有了,也許不管創業與否,我們都會是壹個優秀的人。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思考講座之二
昨天我們有幸聽了周老師對創業的看法,讓我對自己未來的創業有了壹點感悟。但是我發現,在這個階段,更重要的是學好本專業的知識,同時培養自己的興趣。也可以了解更多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增長見識。
雖然快考試了,但是大家都處於緊張復習的狀態,而這個時候,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抱怨要去上課。不過我覺得靜下心來聽課看視頻還是有所收獲的。
我覺得我不是聽課最認真的那個人,但我還是想了想什麽適合我。在我做講座之前,我從來沒有認真想過創業。我考上大學後,只想學習專業知識,畢業後找壹份高薪福利好的工作。但是上了大學之後,我發現?畢業等於失業?這句話完全正確。可能我說的太偏激了,其實沒那麽嚴重,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壹個日益突出的社會現象。由於高校盲目擴招,大學生不再是從前的樣子了?最喜歡的天子?隨著每年畢業人數的增加,這個問題會越來越嚴重。這樣下去,會對社會的長治久安產生影響甚至是負面作用。在這種情況下,乍壹看,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提出將是解決這壹問題的有效途徑。至少,可以暫時緩解工作崗位供不應求的現狀。大學生創業是時代的要求,大學生創業就是為了解決大學生的問題?就業難?唯壹的方法。
周老師在視頻中表示,計算機行業還有很大的變革空間,比如java、c++編程等。如果有創業的同學,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現在在學java。雖然不能說學得很好,但我會努力去學,為自己的未來鋪路。
聽了周老師的講座,給了我壹些思考。自主創業需要各方面的知識積累,還有社會經驗和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風險意識。大學生創業有成功也有失敗,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所以我覺得大學生在選擇創業的時候應該更加理性。創業光有興趣和激情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受到資金、人際關系、政策、環境的制約。創業這個話題應該是永恒的,但創業的選擇要謹慎。只有妳具備了所有的條件,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妳才能脫穎而出,成為自主創業的佼佼者!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蔓延,我國經濟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給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帶來諸多困難。但是,越是危險的時候,越要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必勝信心,在危機中鍛煉自己,在危機中尋找機遇。否則,猶豫和退縮是沒有出路的。只有克服困難,勇往直前,與祖國和人民壹起爬過坎,迎接朝陽,在科學發展的偉大時代建功立業,才是實現理想、創造人生的必由之路,才是我們大學生應有的風貌和精神。人們有理由堅信,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理想信念旗幟的指引下,我們壹定會在這場特殊的考驗中交上壹份優秀的答卷,為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努力!
體驗創業、學習創業、實踐創業是我國大學生成功創業的三個連續階段。事實證明,大學生有益的創業活動將是壹個真正展示自己才華、展示自己創新理念和個性特征、充分了解社會的大好機會。創業大學生總體上具備完全能夠滿足就業需求的素質。創業和就業是孿生兄弟,創業者壹定能順利找到工作!
大學生的實踐創業也是壹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挫折和失敗。所以大學生是否自信,能否從挫折和失敗中恢復過來,對於創業的成功至關重要。這樣可以間接培養我們的自覺性,毅力,自制力,勇氣。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
對我來說,如果以我現在的水平,我連創業都做不到。我想,現在我應該開始體驗創業,學習創業。這個機會不是學校或者學院給的,更不是等待,而是自己實踐出來的。現在假期快到了,這個暑假我也有機會去體驗壹下,自己做點事情。暑假準備和幾個同學組成壹個學習小組,討論社會需要什麽樣的產品,邊看書邊編壹些小程序。可能現在還處於很幼稚的階段,但這是邁出第壹步的嘗試。我深深地明白,自主創業不僅要求我們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根據市場前景和社會需求做出自己的創新成果,而且要求我們直接面向市場和社會,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產品,創造經濟效益,把我們從知識所有者變成直接創造價值、貢獻社會的企業家。當然也需要與人合作,有團結協作意識。畢竟社會不是壹個人的專屬。要成為壹個合格的企業家,與人分享與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壹環。
既然有了這個想法,就要努力去實踐。三分鐘不要熱情,遇到困難少了就退縮。但是,俗話說,行百裏者半九十。現在和同學合作,讓他們督促我壹起努力,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理想。創業是壹個很艱難的過程,但畢竟社會需要開拓者去嘗試,我會加倍努力,讓自己成為壹個成功的創業者和員工!
關於大學生創業的思考講座之三
作為當代大學生,僅僅依靠在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所以我們既要有創新精神,也要有挑戰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的信心和欲望。我們是21世紀的新壹代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我們要把這份熱血灑在創業的土地上,當然只針對有創業想法的年輕人。不管妳是否有生意,有創新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覺得鼓勵大學生創業無可厚非。是嗎?初生牛犢不怕虎?我們有很多時間和精力。記得央視曾經有個節目叫《有本事就創業》,邀請了很多著名的企業家,包括柳傳誌、俞、馬雲等等。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位身體殘疾,意誌堅定的企業家。雖然從小就是小兒麻痹癥,但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從未放棄。通過在淘寶上從零開始賣中國傳統旗袍,他證明了自己並不比任何人差。有膽就創業的口號是:有膽就能創業!!!?能到達金字塔頂端的動物只有兩種。壹種是雄鷹,可以憑著自己的天賦和翅膀,壹飛沖天,飛到塔頂。另壹種動物可以到達金字塔的頂端,那就是蝸牛。?妳願意成為翺翔天空的雄鷹,還是慢慢爬行的蝸牛?這是壹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這次,曾老師和我們分享了他讀書時的經歷。我覺得他現在的成功和他當初的經歷是分不開的。都說沒有高考的人生是不完美的,那麽三次高考後的人生是完美的嗎?是或不是,誰有勇氣壹次次說失敗?沒有嗎?我欽佩他的是他的勇氣,而不是他的毅力。通過這次講座,我深深體會到,創業是壹種精神,壹種持之以恒、頑強拼搏的精神;企業家精神是壹種品質,壹種團結協作、放眼世界的品質;創業是壹種訓練,是壹種挑戰人生,實現夢想的經歷。我發現越深入,任何壹個行業創業都會越難,包括壹個不能算行業的?沒有什麽事情是容易做到的。
另外,通過這次講座,我也學到了壹個關鍵詞創業?目光銳利。創業需要頭腦靈活,眼光敏銳。壹定要抓住機遇,主動出擊,全面出擊。我們不僅要考慮創業的現狀,還要考慮未來。絕不能因為眼前的利益而忽視未來。創業可以從小規模的公司開始,但是壹定要有壹個長遠的目標,並為這個目標努力,這樣才能成功。而且創業後需要找人投資自己的公司,所以成立的公司壹定要有發展前景,壹定要有完善的規劃。要知道,那些大公司的老總、董事長都不會投資沒有發展前景的項目,大家都不會做虧本的事情。它們不僅要求投資項目的高科技含量,還要求有強大的創新能力,能夠創造新產品或服務,開拓新的市場。
我記得壹個同學在互動中問了曾老師壹個問題。他說妳剛畢業的時候,壹個月才800塊錢,工作的人力成本是工資的好幾倍,而且還有其他公司需要妳這樣的人才。當初是什麽讓妳選擇留下來的?曾老師的回答是,我想我還年輕,我不能這麽短視。可能去別的公司的時候賺的錢多壹點,現在就這麽多。年輕人不應該把薪水看得那麽重。重要的是自己的成長和收獲。現在,大多數年輕人把自己的快樂看得太重要了。理想的工作是無所事事,拿著高薪。這樣的生活有什麽意義?這樣的生活有什麽意義?我們為享受而奮鬥,卻只有奮鬥的結果,沒有奮鬥的過程。這是我們追求的嗎?
創業不僅僅是創造。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富二代官二代。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我的能力是有限的,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為此我在積累,只為那壹刻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