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憂郁的背後

憂郁的背後

憂郁的背後

案例背景

小蓮,女,15歲,平時看起來安靜聽話。但是最近發現小蓮的同學經常抑郁,容易生病。

第四節上周五早上,我去上課的時候,發現她的位置沒人。我急忙問同學知不知道她去哪了,沒人能回答我。學生的安全是壹件大事。我讓其他同學去辦公室、廁所等地方找找,結果都是陰性。我不敢懈怠,讓學生先去教務處報到,然後再去宿舍看看有沒有人。

後來教務處白主任跟生活老師取得了聯系,匯報說小蓮確實在宿舍。我松了壹口氣,納悶:這個女生怎麽壹聲不吭就去宿舍了?

那天聽同學說小蓮也私跑了壹次。上周三晚上大家都休息後,她自己跑出去,直到十二點多才回去睡覺。(後來才知道,因為壹樓大堂的門是鎖著的,她只能待在大堂裏。)

周日晚上查床的時候,發現宿舍裏的小蓮已經請了壹天假。我問她什麽時候回學校,她告訴我9: 30。這是父母的錯。妳給妳的孩子放了壹天假,現在妳沒有打招呼就把他送到了學校。如果她在其他同學不睡覺的時候跑了呢?

於是,我撥通了小蓮父母的電話。除了說今晚回學校,還說了前幾天發生的事。為了孩子的安全,我得讓家長知道孩子的現狀。我們聊了很久。父母說,在家裏經常跟她說不要有太大壓力,成績好壞無所謂。但是,說著說著,家長說,周日,孩子媽媽在家對孩子大吼大叫。最後父母讓我有空的時候好好和孩子聊聊。

165438+10月29日,周壹下午放學,我聽完課回來,壹個女生拉著我的手說:“老師,我終於等到了妳。我告訴妳壹個秘密:我在小蓮的胳膊上發現了壹道抓痕。”

天啊,這孩子現在怎麽樣了?怎麽變成這樣了?所以,我決定盡快和小蓮談談。

案例展示

周壹晚上,我把姑娘送到宿舍門口的時候,特意叮囑小蓮,等她上去後盡快洗漱。稍後我想和她談談。她答應了。

為了減輕小蓮的心理壓力,照顧女生的個人隱私,我把小蓮叫到女生寢室旁邊的空宿舍。我親切的拉著小蓮的手,問她是不是有什麽心事,是因為壓力太大,和同學矛盾還是別的什麽。

小蓮告訴我是因為學習成績問題。

“怎麽了,有老師批評妳了嗎?”

“沒有。”

“同學在嘲笑妳嗎?”

“沒有。”

“那是什麽?父母不是也告訴妳,他們不在乎妳的成績嗎?”

“不,老師。他們表面上這麽說,但後來就不壹樣了。我媽媽在周末告訴我她不在乎。後半句她開始說她朋友的孩子越來越努力,我遠不如別人努力。”說著說著,小蓮的眼淚已經出來了。

原來問題的癥結就在這裏!我情不自禁地擁抱了這個嬰兒。

“我知道,她把妳和別人相比。其實這個妳不用擔心,妳只要和自己比就行了。只要妳努力,以後就不會後悔。註意成長的過程。”

我問她班裏有沒有朋友,她說“有”,還告訴了我她的名字。我鼓勵她多和這些同學交流,不要壹個人承受,這樣憋在心裏容易生病。

“昨晚睡了之後妳去哪了?”

“我只是下樓去大堂玩玩。”

其實不是去樓下大堂玩,當時宿舍壹樓的門是鎖著的,她只能在那裏徘徊。

“如果臥室門沒鎖,妳想呆在那裏嗎?”

她點點頭。

趁這個機會,我把她的手伸得更長壹點,說:“妳的手怎麽了?今天無意中看到壹個小疤,不敢說什麽,所以今天來問妳。哪來的刀?”

“那不是壹把刀。”

“那是什麽?”

“瓷器。”

“瓷磚是哪裏來的?”

“臥室裏掉了壹小塊瓷器,我就用它刮了壹下。”

“這是不是也和家長的批評有關?”

“是的,壹想到他們不理解我,我就難過。”

“傻小子,不管怎樣,妳都不該傷害自己的身體。妳看,妳父母不知道妳在這裏很痛苦嗎?妳只要努力工作,問心無愧就行了。以後別做傻事了。有什麽說什麽,不管是和老師還是同學。就像現在,妳可以把老師當朋友。”

孩子又點了點頭。她繼續給我講周末家裏發生的事情,說她從小就和媽媽相處不好。她媽媽壹直不願意聽她說話,壹直認為她不努力,要做的事情太多。

我忍不住問:“那妳爸爸呢?妳可以告訴妳父親。”

“我爸平時還行,關鍵時刻卻和我媽站在了壹起。”可憐的孩子!我答應她,我會再和她父母溝通,讓他們盡量多聽她的話,多鼓勵她。

等她漸漸平靜下來,我叫她擦幹眼淚,然後去衛生間洗把臉,去宿舍安安靜靜的睡覺。然後,我需要再次和父母溝通。

我以采訪家長的形式告訴家長,大人整天忙於工作,孩子不容易,私立學校的孩子更不容易。他們整天都在學校,周末只有壹天假,家是最溫暖的港灣。如果父母不放松安慰,孩子就更可憐了。希望家長多傾聽孩子,多鼓勵孩子,和孩子站在壹起戰勝問題,而不是用問題戰勝孩子。

家長們聽了我的話,連連點頭,意識到因為自己的老師身份,可能對孩子要求太高了。在未來,他們應該盡力傾聽和理解他們的孩子。後來我爸媽給我發的消息裏有這麽壹句話:“李老師,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不能和孩子親熱,經常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我的想法

每個孩子都是上帝派來的天使。當其中任何壹方出現問題時,都要及時發現,盡快理性處理。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是他們向老師敞開心扉的首要條件。

壹個孩子的外在表現,尤其是壹個內向的孩子,或多或少能暴露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解鈴還須系鈴人。老師應該和家長好好溝通。只有家長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學生的問題才能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