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吳笛”是誰?

“吳笛”是誰?

壘球運動員

姓名:吳迪。

性別:女

出生日期:1982.03.01

身高:172cm

體重:66公斤

國籍:中國。

籍貫:四川

地點:二壘

國家隊編號:12

主要成就:

2000年亞洲青年壘球錦標賽亞軍

2002年全國壘球錦標賽冠軍

革命烈士

烈士,原名吳世祿。1925年,全家逃亡乞討,定居江西德安縣。1927,“八壹”南昌起義後,革命發展到德安,離開家庭投身革命。1929年,在石鼓寺,加入中國* * *產黨九江中央領導的贛北遊擊隊,與遊擊隊壹起參加“港口暴動”。1930年7月調入中國工農紅軍第15軍直警衛排,為蔡司令員擔任警衛,期間加入中國* * *生產青年團。1931年165438+10月7日,紅四方面軍在七裏坪創建時,調任總部任參謀。1932,加入中國* * *產黨。後歷任紅三十軍88師262團指導員、營教導員、政治部主任。1934年,在著名的黃崖戰役中,帶領壹個營打了壹場阻擊戰,創造了壹個營消滅壹個敵團的紀錄。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隨蕭克率領的部隊航行到華北,深入燕山腳下的平西地區,開辟抗日根據地,先後任該部作戰部長、三十四旅政委。日軍在平西地區“掃蕩”時,自己帶領部隊,緊緊依靠地方黨組織和廣大人民群眾開展遊擊戰爭,多次粉碎了敵人的“掃蕩”。1941年,隨詹大南赴平北,開辟新根據地。曾任第12軍分區武裝部部長,加入龍延懷(愛國人士)支隊任副隊長。引導這支抗日隊伍積極開展對敵鬥爭,為粉碎日軍“五壹”掃蕩,緩解敵人對平西、冀東根據地的壓力做出了巨大貢獻。1945年,抗日戰爭進入大反攻階段,全國人民武裝改編為主力。歷任第八旅(後改為第五旅)第六團團長、第十團政委。1947年整編入河北、河北、遼寧軍區獨立二師,任該師參謀長。1948 65438+10月,國民黨臨時向永寧至延慶四海的第3軍第11師發起進攻。軍區首長決定以二師為主,殲滅此敵。戰鬥在11上打響,吳地采取“誘敵入地,再攻敵”的戰術,把敵人引誘到預定地點,包圍起來。激戰中,吳迪深入部隊前沿陣地,在指揮作戰中不幸被敵人射中,壯烈犧牲。

物理學博士

化學沈積制膜實驗室

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本信息:

1996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理學學士。

2000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獲理學博士學位。

教學:

本科教學“材料表征”

指導材料物理專業實驗。

研究興趣:

介電薄膜的制備、表征及應用

高介電柵氧化物材料及其在矽器件中的集成

氧化物納米管的合成與表征

掃描和透射電子顯微鏡

主要科研成果:

通過(1)制備了具有不同微結構特征的SrBi2Ta2O9薄膜,其主要性能參數達到了國際報道的最高水平。深入研究了抗輻射機理、結晶和織構形成機理,並給出了理論解釋。

(2)在國際上首次采用濕化學法制備了抗疲勞性能優異的Bi3.25La0.75Ti3O12薄膜,並成功地用缺陷電荷積累和疇壁釘紮對外電場頻率的不同響應解釋了其抗疲勞性能。近三年來,論文被國內外同行廣泛引用,單次引用次數高達28次。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男,漢族,1954出生,遼寧沈陽人。博士,教授。

學習和工作經歷:

1978 ~ 1982:長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本科生;

1984 ~ 1987:就讀於吉林大學管理學院,碩士;

1996 ~ 2000:在職就讀於吉林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數量經濟學博士,經濟學博士。

1987 ~ 1994:曾在長春第壹汽車廠工作,參與生產管理、財務分析等信息系統的開發和應用,從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

1994 ~ 2002:任教於吉林大學商學院,從事企業管理的教學與研究;

1991 ~ 1993:日本名古屋工業大學訪問學者,從事JIT和精益生產研究;

1998 ~ 1999:日本千葉工業大學訪問學者,從事知識管理研究;

2003年至今:在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任教。

研究領域:

現代管理理論與方法、運營與物流管理、信息與知識管理。

主要研究課題:

JIT和精益生產、ERP和企業信息化;

物流和供應鏈管理、CRM和電子商務;

BPR和流程管理、知識創造和知識管理;

科研項目:

主持並參與了“吉林省企業創新能力研究”、“人力資本參與企業收益分配研究”、“基於知識的企業創新過程與能力研究”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工作。

主要論文:

(01)豐田生產方式的管理組織策略

(02)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營銷策略和體系。

(03)豐田生產系統中的看板和計劃

(04)CIMS的技術特點、應用模式和系統。

(05)CIMS環境下企業營銷信息系統的設計。

(06)日本企業勞動人事制度與人力資源積累。

(07)企業知識及其創造能力分析

(08)供應鏈管理:系統集成和知識聯盟

(09)知識資產構成及評估方法研究。

(10)習慣領域理論與企業知識結構分析

教學和指導學生:

自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以來,先後擔任《企業組織與運營管理》(本科)、《現代管理理論與方法》(研究生)、《生產與運營管理》(MBA研究生)等課程的授課老師,並獲得吉林大學“優秀主幹課程”教學獎。目前主要從事MBA的運營管理課程。

指導了50多名碩士生和MBA研究生。

社會兼職:

英國威爾士大學新港學院海南和深圳教學點兼職教授;

北京艾肯咨詢公司高級顧問;

長春春聯集團管理顧問。

八壹電影制片廠高級記者

1929出生於江蘇省如東縣。65438年至0945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任蘇南軍區文工團團員。65438年至0949年在蘇南軍區畫報任攝影記者。1952調到八壹電影制片廠當攝影師。1954參與八壹電影制片廠首部部長紀錄片《拉薩幸福之路》的拍攝。1956年,以攝影記者的身份出訪亞非等7個國家,先後拍攝了《尼羅河上》、《阿富汗的日子》等紀錄片。1957年在朝鮮拍攝《中國的軍事友誼》。1964參加中國記者電影人代表團。拍攝了越南南部的反美鬥爭,參與了《光榮!英雄守邊疆,1981年擔任首席攝影師拍攝大型軍事教育紀錄片。幾十年來,他參與拍攝了近80部紀錄片和軍事教育片。舞臺藝術攝影也有很多成功的作品。1958年與他人合拍舞臺美術電影《龍鳳舞》。1960北京的春天(立體電影),1963協助越南拍攝義井的火,春天協助老撾拍攝獲得老撾最高人民會議和政府頒發的二等自由勛章。紀錄片《拉薩幸福之路》獲得第九屆卡羅威·法利國際電影節紀錄片獎、交通部二等獎。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