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每個人都可以使用的麥肯錫方法論。

每個人都可以使用的麥肯錫方法論。

為什麽當妳對同壹個問題束手無策的時候,由別人來處理是個好主意;

我想不出這麽簡單的答案,但別人總能馬上想到壹個點子。

這些都歸結於我們處理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不同,結果也會不壹樣。

壹位從事制造業的朋友,在機加工壹線工作了近20年。所謂工作經驗豐富,機械加工行業基本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即使是最有才華的人也會短路。有壹次,壹個客戶有壹個精度很高的新產品,特別是邊角設計位置無法加工。因為性能要求,客戶不同意圖紙結構的優化,強烈要求公司克服困難。為了保證樣品滿足圖紙要求,順利輸出,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就在壹個朋友不知所措要投降的時候,突然壹個生產線的技術人員提出了優化工藝,從逆向思維開始逆向加工,最終通過試制解決了這個疑難雜癥。

思維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方法不對,努力白費。

在當今的企業管理中,面對錯綜復雜的商業問題,如果說到解決問題,麥肯錫公司是當之無愧的。

100多年前,世界上還沒有專門的咨詢公司。當人們遇到問題時,他們更多地依靠自己的經驗或向老前輩尋求建議。後來隨著經濟業務越來越復雜,很多公司發展迅速,需要更多的營銷、管理、金融、法律、工程、技術等方面的專業人士為自己提供建議,於是管理咨詢公司應運而生。麥肯錫以其獨特的優勢脫穎而出。

很多人羨慕麥肯錫公司的成員,認為他們都是人中龍鳳,但在麥肯錫公司看來很正常,也沒有什麽秘密,正如《麥肯錫的方法》副標題所說:麥肯錫並不神秘,但它的方法論創造了魔力。

在麥肯錫看來,解決問題比經驗更重要,也需要方法,從經驗到能力。麥肯錫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思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與事實為友,系統分析問題,從最初的假設直奔答案。

第壹,和事實做朋友。

麥肯錫之所以能收取高額的咨詢費,是因為他們有從頂尖名校選拔出來的經驗豐富的專家、各種案例庫和高材生。憑借他們的才華、智慧和經驗,麥肯錫顧問可以在復雜的商業問題中自由馳騁。

當然,上面提到的這些因素都是有道理的,但是很多人其實忽略了壹個更重要的秘密,那就是他們更重視事實而不是經驗。

以事實為友,不要壹開始就判斷自己面對壹個問題是否有豐富的經驗,而是先廣泛收集信息,了解事實,再做決定。

這就好比,壹個法官再有經驗,如果沒有先研究大量證據就做出判決,那麽他做出冤假錯案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同樣,要想高效解決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事實。收集事實,與事實為友,既是解決問題的第壹步,也是貫穿解決問題全過程的壹個重要原則。

在麥肯錫的方法論中發現,這有兩個好處:

首先,收集更多的事實可以防止咨詢師被自己或客戶錯誤的直覺和經驗誤導。

有壹次,麥肯錫的團隊接到壹個新項目,客戶讓麥肯錫評估他們公司壹個部門的業務拓展機會,研究他們什麽時候采取擴張策略更合適。

壹般來說,如果接到這樣的任務,各種類似於拓展機會的過往經驗案例都會在第壹時間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很多可能的選項都會浮現在腦海中。

然而,當麥肯錫團隊回到收集事實這壹步,花費數周時間收集數據進行分析時,他們得出了壹個顛覆性的結論:客戶所在部門遇到的問題,不是靠自身擴張就能解決的。反之,則應關閉或出售。

這就是和事實做朋友的好處,讓妳不被表面現象迷惑,更好的看到問題的本質。

其次,堅持和事實做朋友有壹個無形的優勢,就是更容易增加解決方案的說服力。麥肯錫咨詢是壹塊金字招牌,但畢竟向客戶匯報的項目經理往往是還不到30歲的年輕人。顧客是在商場馳騁多年的老板。他們為什麽要聽壹個初出茅廬的少年的建議?這裏的秘密是,年輕的咨詢師掌握的事實更多。有力量的不是年輕的顧問,而是有力量的事實。

第二,系統分析問題。

工作中的很多問題看似簡單,但仔細想想,往往很復雜。

舉個例子,假設妳現在經營壹家店鋪,最近生意下滑。妳問壹個問題:我怎樣才能提高我店鋪的利潤?這個問題,聽起來很小,其實很大。

因為這個問題背後可能有很多影響因素和事實,比如產品風格、產品質量、售後水平、客流量、利潤率等。,會直接影響到妳店鋪的銷量和利潤。這個時候,妳怎麽處理這個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的問題?

在麥肯錫公司,有壹套解決這壹復雜問題的思路,並形成了相應的方法論。即把復雜的問題分解成簡單的子問題,只要解決了所有的子問題,就可以克服復雜的問題。

這種化繁為簡,分而治之的思想,是麥肯錫處理復雜問題的壹把鑰匙。

事實上,這種處理復雜問題的思想被廣泛應用。比如妳不能直接吃壹大塊牛排,但是很容易把它切成小塊。當時科學家認為人類不可能把火箭送上月球。這是因為人們通過精確計算發現火箭的自重高達654.38+0萬噸才能將火箭送入太空。但後來有人把這個復雜的問題拆解開來,把發射火箭到月球的步驟分成幾個階段,逐個解決子問題,進而提出了“給火箭分級”的方法。火箭飛行了壹段距離,放棄了壹部分自身重量。於是,問題豁然開朗,迎刃而解。

所以,學會把目標分解成小任務,分部分處理,是壹個非常有效的想法。

然而,麥肯錫不僅采納了這壹思想,而且進壹步深化了化整為零的思想,形成了系統分析方法的特殊原則,即MECE法則(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當我們拆分問題時,每個子問題應該是相互獨立的,所有子問題合在壹起就徹底窮盡了父問題的可能性。

那麽如何應用MECE定律將壹個復雜的問題逐層分解成小問題來解決呢?繼續分析如何增加店鋪利潤的問題,如何用MECE法將這個問題分解成子問題。

可以認為增加店鋪利潤的方法有三種:要麽增加銷量,多賣;要麽降低成本,多盈利;要麽提高售價,增加收入。

除了這三種方式,妳還能想到其他增加利潤的方式嗎?如果妳想不通,說明這三個子問題已經把母問題累壞了。銷量、成本、售價是相互獨立的,可以看作是相互獨立的,所以也是相互獨立的。所以,這個分解問題的過程符合MECE定律——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第三,初始假設,直奔問題的答案。

說到如何更快的找到解決方案,就涉及到我們大多數人的壹種理解。很多人認為,解決問題的順序應該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後找到答案,解決問題。所以問題的答案是前面所有研究分析工作的結果,答案自然是最後壹個環節的最終結果。

從邏輯上來說,這沒有錯。但是,在實際問題解決方面,這樣的分步實施往往得不到更有效的解決方案。相反,很多解決問題的專家借用逆向思維,先找到壹個可能的答案,再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換句話說,在找到問題的答案之前,我們應該想象問題的可能答案。

其實這個方法並不新鮮,是妳壹直在用的方法,只是妳沒有意識到而已。

比如妳要出門了,突然發現找不到鑰匙了。這個時候,妳就在解決壹個關鍵所在的問題。現在妳提出了問題,但是在分析了鑰匙的來歷,鑰匙丟失的可能時間地點,鑰匙丟失的影響等因素,並得出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後,妳肯定是不會去找鑰匙的。相反,妳必須先找出妳昨天穿過的衣服,在口袋裏摸摸,看看有沒有。如果有,那好吧,妳可以拿著鑰匙出去。如果沒有,我會找出鑰匙最有可能在哪裏,是否在另壹個包裏。妳看,思考的過程就是要有壹個可能的答案,比如口袋裏的鑰匙,然後去驗證這個答案是否有效。

這個尋找鑰匙的過程,其實和我們解決所有其他問題的思路是壹樣的。

在這個過程中,有非常重要的解決問題的原則。我們把這個案例的過程稍微延伸壹下,更好的理解麥肯錫方法是如何高效解決問題的。

在尋找鑰匙的過程中,還可以根據麥肯錫MECE方法分析鑰匙丟失在哪裏。

比如,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分成兩個獨立的、完全窮盡的選項:留在屋內和留在屋外。留在家裏的問題用MECE法分解,可能分為:客廳、臥室、衛生間、廚房。

我們可以壹個壹個找。把它留在外面的問題會被分解,可能需要分段處理從最後壹次使用密鑰以來經過的地方。如果我們逐壹搜查每壹個可能的地方,只要沒有其他人偷或撿到鑰匙,那麽我們就壹定能把它找回來。但是,如果要找那麽多地方,那這個工作量真的太大了。

影響這個問題的因素可能有100個。如果要逐壹分析,我們的工作量是巨大的。也就是說,問題越復雜,解決問題的流程就越多。比如找鑰匙要分析50個因素,工作量產生的成本遠不如換壹把鎖劃算。

那麽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怎麽才能不陷入這麽多細節的分析中?其實我們習慣的是壹個很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先不要想那麽多,而是想壹想:妳昨天把鑰匙放在哪裏了?這種“想想昨天鑰匙放在哪裏”的想法,其實是解決復雜問題的高效手段。這種在大量可能性中快速判斷出最可能的解決方案的做法,被麥肯錫稱為:尋找關鍵驅動因素。

關於找鑰匙的問題,鑰匙司機是昨天放鑰匙的地方。壹旦找到關鍵驅動因素,很多其他因素的重要性就會降低,我們就可以大大簡化問題。當我們解決任何其他問題時,我們也需要通過分析或頭腦風暴來找到這樣壹個關鍵驅動因素,以簡化問題。

而且,壹旦找到關鍵驅動因素,就能在它的指引下迅速找到可能的答案。比如是在昨天衣服的口袋裏還是在另壹個包裏?當然,這兩個答案可能對,也可能不對。但顯然,如果妳壹下子找到了關鍵,妳就會立刻解決問題,而不用去別處尋找。如果沒有找到,妳會在MECE分析中從其他可能性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大可能性,效率會更高。當沒有找到這把鑰匙的時候,我們猜測它可能在昨天的衣服裏或者另壹個背包裏,這叫做:建立壹個初始假設,先找到問題的答案,再看這個答案是否正確。

這個方法聽起來很簡單,但顯而易見的道理未必能實現。現實中,大多數公司的做法恰恰相反。人們往往先收集大量信息,花大量時間討論,卻從來沒有拿出壹個解決方案來驗證。

比如麥肯錫團隊就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事情。當時麥肯錫接手了壹家保險公司的項目。團隊的項目經理憑借豐富的經驗判斷,客戶利潤下降的原因很可能是“漏”。這裏的“漏”是壹個行話,指的是保險公司有時候在沒有完全計算好理賠金額之前就把錢賠出去了,導致漏賠。

於是,為了證明自己最初的假設是正確的,他讓手下去找保險公司哪裏有很多漏洞。結果他的手下勤勤懇懇找了壹個星期,提交的報告上說沒有發現太多泄漏。但是,項目經理不相信我,說,怎麽可能?妳壹定沒有仔細看。妳要繼續仔細看,仔細分析所有的數據。結果就這樣,項目經理壹直讓手下找漏洞。最後,連客戶見到他都會問:怎麽,還沒發現足夠的漏洞嗎?麥肯錫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我們很容易把自己的假設當成事實。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不要尋找證據來證明我們的假設是正確的。當事實與假設發生沖突時,我們應該調整假設而不是事實。

摘要

復習麥肯錫方法論的核心觀點並不神秘,主要是通過麥肯錫的方法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結起來,麥肯錫的核心方法有三個方面:

首先,和事實做朋友。不管妳多麽有經驗,都應該從事實出發,這樣不僅可以避免誤導我們的直覺和經驗,還可以讓我們的客戶更加信服。

其次,要學會用MECE方法把復雜的問題分解成簡單的子問題。通過將問題分解成獨立的、完全窮盡的子問題,可以部分解決問題;

最後,要學會“先建立初始假設,再驗證,找到答案”的方法,提高解題效率。

通過這樣的思維訓練,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像麥肯錫專家顧問壹樣得到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