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index.php
1.教學部:工商管理系、人力資源管理系、應用數學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信息資源管理系、電子商務系、數學教學部。
2.本科專業: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土地資源管理、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
3.碩士點: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項目管理、計算數學、應用數學、企業工程。
地球探索和信息技術博士學位
數學和應用數學導論
職業特征
成都理工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經過30多年的建設,在數學與地學相互滲透融合的基礎上,開創了我國數學地質學科的先河,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優勢:以地質問題為核心,以紮實的數學基礎為平臺,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手段。依托數學地質省級重點學科、四川省數學地質重點實驗室、四川省數學應用與計算機模擬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央和地方高校,建立具有特色和優勢的數學地質實驗室,培養能夠運用數學理論、模型和方法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規劃
依托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優勢學科;平臺是數學地質省級重點學科,數學地質省級重點實驗室,數學地質實驗室,四川省數學應用與計算機模擬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數學基礎實驗室。以問題為出發點,帶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
培訓目標
本專業培養熱愛祖國和人民,了解國情省情,具有國際視野,能很好地溝通、交流和表達,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良好的文化素養,懷疑和批判精神,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具有壹定的組織和管理能力,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夠掌握和應用現代數學思想、方法和計算機技術解決地球科學、工程領域和經濟管理中的實際問題,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需要,接受科學訓練,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夠從事科技、教育、經濟、金融等領域的研究和教學,或者在生產、經營、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菜
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復變函數、數學模型、數值計算方法、運籌學、抽象代數、實變函數、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最優化方法及其應用。課程結構如圖1和2所示。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壹、專業基本情況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根據教育部(2005)7號文件設立,2005年9月正式招生。截止2007年6月有***115學生。本專業分為三個方向,分別是土地資源管理、土地利用規劃與評價、房地產管理等。學制四年,修滿規定學分後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繼續攻讀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等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第二,教師隊伍
本專業現有教師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講師3人,助教2人。擁有碩士學位的教師8人,其中博士3人。2005年以來,本專業教師承擔省部級及企業橫向科研項目20余項,發表論文近20篇。
第三,專業特點
壹方面,本專業將依托我校傳統的地學優勢,結合最新的3S技術,將傳統技術與最新的現代技術相結合,達到從本質上認識土地,進而管理土地資源的目的。
另壹方面,該專業在資源管理、數學建模、計算機科學方面有壹定優勢。因此,有必要對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量化研究,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思維,使他們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科學管理。
第四,培訓計劃
培訓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學習管理學、經濟學、資源學、法學等基礎理論,掌握土地管理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技術與管理相結合的測量、遙感、制圖、計算機操作和土地信息技術等基本技能的復合型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學生畢業後可在土地、城建、規劃、房地產、科研及相關領域從事土地調查、地籍土地管理、土地整理復墾、土地利用規劃、房地產開發、經營與評估等工作。
主菜
地球科學概論、經濟學原理、管理學、金融學、土地資源學、統計學、土地經濟學、土地管理學、測量學、土地資源遙感、土地利用規劃、地籍管理、專業英語、房地產估價、土地信息系統、土地管理法規。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壹、專業基本情況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是根據川教函2001號文件設立的。川教育廳〔2003〕444號。2004年9月正式招生,截至2007年6月,共有227名學生。本專業分為兩個方向,企業(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和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學制四年,修滿規定學分後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學生畢業後可繼續攻讀企業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
第二,教師隊伍
本專業現有教師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講師6人,助教1人。教師中,12具有碩士學位,1正在攻讀碩士學位,1具有雙學士學位,其中1目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自2004年以來,本專業教師先後承擔國家社科基金、省部級項目、企業橫向項目近20項,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CSSCI論文10余篇,國際學術會議論文2篇。
第三,專業特點
1,根據地方高校的特點,堅持“精致教育”的理念,通過本科生導師制,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潛力和興趣,幫助他們設計未來的職業生涯,從而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活動,為未來的就業和可持續發展做準備,以精細化、個性化的方式培養學生。
2.根據我院多學科融合的特點,強調管理理念、數學方法和信息技術的結合,在專業課程中應用定量分析方法和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定量分析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第四,培訓計劃
培訓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未來社會、經濟、科技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和諧發展與健康人格相融合,系統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專業知識,接受人力資源管理方法和技能的基本培訓,具有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和分析解決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基本能力的復合型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學生畢業後可在各類工商企業、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從事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管理咨詢等方面的工作。
主菜
基礎心理學、經濟學原理、管理學、勞動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經濟法、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概論、招聘與分配、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組織理論與設計、專業英語、人事測評理論與實踐、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勞動法律與政策。
物流管理本科專業
壹.專業介紹
本專業由企業物流管理方向和物流信息技術方向組成,學制四年。修完規定的學分,合格,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學生主要學習經濟學、管理學和物流管理的基礎理論和知識,應用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物流流程管理、物流運作與規劃、物流系統設計等方面的基礎訓練,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學生畢業後將主要在工商、第三方物流等各類企業從事物流業務管理、物流系統規劃設計、采購與庫存管理、運輸與配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績效分析等工作,也可在政府機關從事物流管理、物流規劃等工作。
二、專業特點
本專業註重經濟學、管理學、數學分析方法和物流技術應用的基礎訓練,強調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專業教學。重視現代物流管理與網絡經濟、電子商務的融合,強調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有機結合。物流企業管理方向介紹企業物流、物流成本管理、物流績效評價等國家物流師(助理)職業資格認證課程內容;物流信息技術方向開設網頁設計與制作、物流模擬原理與應用、物流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等課程。通過物流實驗軟件的實踐,學生可以在仿真平臺上管理物流網站,在專業實踐的基礎上操作物流管理軟件,使學生既具備經濟管理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物流專業的基本實踐技能,又具有較強的運用現代物流信息技術進行物流業務管理和物流系統規劃設計的能力。
三、培養目標
掌握物流管理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在工商、第三方物流等各類企業從事物流業務管理、物流系統規劃設計、物流采購與庫存管理、運輸與配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績效分析,或能在政府機關從事物流管理、物流規劃工作的人員,具有現代物流。
四、培訓規格
1,熱愛祖國,擁護中國* * *產黨的領導,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具有愛崗敬業、艱苦奮鬥、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團結協作、社會責任感強、職業理想明確、職業道德良好的優良品質。
2.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管理信息系統、物流技術、供應鏈管理、物流規劃與運作的基礎理論和知識,掌握物流管理的方法和技術,通過實踐積累物流管理經驗。畢業生應具備較強的企業物流管理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設計物流系統的能力。
①掌握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
(2)熟練運用管理學和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決企業物流管理的實際問題;
③掌握物流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分析技術;
④掌握物流信息系統的分析方法、設計方法和實現技術;
⑤了解與物流各方面相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令以及國際慣例和規則。
3.較強的語言和寫作能力;掌握文獻檢索和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壹定的科研能力;具備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條件下的溝通、組織、協調能力。
4.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熟練的編程及軟件開發能力。
5、應精通壹門外語,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對外交流的基礎。
6.具有壹定的體育軍事基礎知識,掌握科學體育鍛煉的基本技能,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軍事訓練合格標準,身心健康,能夠履行建設和保衛祖國的神聖義務。
動詞 (verb的縮寫)學術體系
四年(學習時間:3 ~ 6年)
6.畢業最低學分
190積分
七。授予學位
學士
八、主要課程
經濟學原理、經濟法、管理學、會計學、物流、統計學、運籌學、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物流技術、第三方物流、供應鏈管理、物流規劃與運作、采購管理與庫存控制、運輸與配送管理等。
信息資源管理
壹、信息資源管理部基本情況
信息資源管理系成立於2004年6月5438+10月。設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本科專業、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專業和綜合管理實驗室。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是成都理工大學和信息管理學院的重點建設專業。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創辦於2001,已培養五屆學生936人(含二本專科)。我系研究生11人,本科生293人。專任教師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講師5人,助教1人。兼職教師17人,其中研究館員2人,副研究館員1人,館員6人,講師3人,助理館員4人,助教1人。
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介紹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設置在管理科學的管理科學與工程壹級學科下。這個專業文理兼容,偏重理科。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從計算機和管理的知識定位出發,重點研究計算機在管理中的應用。本專業包括信息系統發展方向、經濟信息管理方向和企業信息管理方向。信息系統開發方向側重項目開發實踐訓練,經濟信息管理方向偏向會計電算化,企業信息管理專業學生符合國家企業信息管理師(助理)要求。
本專業培養具有經濟學和現代管理學的理論基礎,具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知識和應用能力,系統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能夠在政府管理部門和工商企業從事信息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專業培訓要求:
(1)有責任心;具有敬業、勤奮、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團結協作的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2)學習經濟學、管理學、數學分析方法、信息資源管理和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系統、設計方法和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培訓;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具備壹定的工商企業內部信息系統、電子商務系統、資源管理系統的設計和管理能力。
(3)具有較高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掌握文本檢索和數據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壹定的科研能力;具備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條件下的溝通、組織、協調能力。
(4)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符合國家或省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要求。
(5)應精通壹門外語,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對外交流的基礎,並通過國家英語四級考試。
專業基礎課:管理學原理、統計學原理、經濟法、經濟學原理、信息管理基礎、基礎會計學、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運籌學、數據庫原理與應用、組織行為學與戰略管理、生產經營管理、信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