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建築標準設計是國家通用的建築標準設計,但全國各地的經濟、技術、氣候、地質、建築材料都不能完全被國家建築標準設計所包容。各省編制建築、結構、設備專業齊全的建築標準設計是壹項巨大的技術基礎工作。如果各省合作,協調建築標準設計,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南六省(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聯合編制的《中南地區建築標準設計》(以下簡稱中南標準),滿足了中南地區工程建設快速發展對建築標準設計的要求,體現了工程建設標準化的意義,形成了在行業內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圖集。為了促進中南標準的可持續發展,闡述了建築標準設計在工程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總結了中南標準的歷史發展,分析了中南標準編制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壹、建築標準設計1。標準與建築標準設計概念在工程建設領域,標準、規範、規程、建築標準設計頻繁出現,這也是人們容易混淆的壹個基本術語。根據《標準化及相關領域通用術語第壹部分:基本術語》(GB3935.1),標準的定義是為活動或結果規定* * *相同且可重復使用的規則、指南或特性,以便在壹定範圍內獲得最佳順序的文件。該文件是通過協商壹致制定的,並由壹個公認的機構批準,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規範壹般是對工程建設中的設計、施工、制造、檢驗等技術事項的壹系列規定;規則是對操作、安裝、鑒定、安全、管理等技術要求和實施程序的統壹規定。標準、規範、規定都是標準的表現形式,習慣上稱之為標準,只有針對特定的對象才能區分。針對產品、方法、符號、概念等基礎標準時,壹般采用標準,如建築制圖統壹標準;對工程設計、施工等壹般技術事項作出規定時,壹般采用規範,如屋面工程技術規範;而針對操作、技術、管理等特殊技術要求時,壹般采用規程,如《蒸壓加氣混凝土建築應用技術規程》。建築標準設計是對技術成熟、通用性強的給水、排水、電力、采暖、通風、制冷、電力、市政等專業的建築物、構築物、公共設施、建築構配件(包括建築材料和設備)、結構構件、配件和結構做法,按照標準編制的通用設計文件,是為推廣使用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而編制的應用設計文件。2.建築標準設計是工程建設標準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標準是對重復性事物和概念的統壹規定。工程建設標準化是為了獲得工程建設領域的最佳秩序,針對實際或潛在的問題制定相同的、可重復使用的規則的活動。建築標準設計是以工程建設範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為目標,以工程設計、施工、監理等大量重復使用的內容為主導,以標準為依據,以促進工程建設取得最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目標的設計文件。3.建築標準設計是工程建設的壹項重要基礎工作。建築標準設計是執行國家建設政策和標準,特別是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的最堅定的執行者。要保證工程建設質量,首先要保證設計質量。建築標準設計是由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綜合研究國內外新技術,綜合考慮設計、施工、材料等多種因素,以單項工程設計施工圖為技術依據,形成完整的施工圖,作為工程設計、施工、監理的技術依據,從而保證建築標準的實施,確保工程的安全和質量。建築標準設計是工程建設中壹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其重要作用表現在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節約能耗和材料,促進先進科技成果轉化,提高工程的綜合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建築標準設計對提高設計單位特別是中小型設計單位的設計能力和水平,保證設計質量,減少設計工作量,加快設計進度具有重要作用。4.建築標準設計是傳播和推廣四新技術的有效途徑。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及時編制成標準設計,被工程界普遍認為是四新技術走向成熟的標誌之壹。多年來,四新技術不斷被吸收到建築標準的設計中,直接提供給設計部門在工程中應用,為四新技術的推廣起到了最好的渠道和橋梁作用。比如建築抗震技術、裝配式建築結構、預應力技術、新型高強鋼、智能建築技術、新型防雷技術、中水技術、變壓煙道技術、墻體改造技術、建築節能技術、太陽能光熱利用技術、地源熱泵技術等。、都是通過建築標準設計在工程建設中廣泛推廣應用的。國內外眾多先進技術和科研成果通過建設標準設計渠道得到快速推廣,有效促進了科技創新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推動了我國工程建設行業的技術進步。5.建築標準設計是推動中國住宅產業現代化的有力技術手段。建築標準設計從建築配件、結構構件和建築材料的結構做法研究逐步延伸到住宅設施的其他相關領域,是住宅設施生產技術二次技術發展的需要,也是推動我國住宅產業現代化的有力技術手段。住宅設施生產技術的概念提出、可行性分析、產品研發、成果鑒定、市場檢驗的過程,是住宅設施生產技術的發展,解決了生產領域的技術問題,只解決了產品功能和質量上的問題,但沒有完全解決產品或技術與建築行業標準的銜接問題,不符合建築行業標準的產品或技術很難被建築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接受。通過住宅設施生產技術的二次技術開發,解決了住宅設施生產技術進入建築工程必須解決的設計、施工、安裝、驗收等壹系列問題,使住宅設施生產技術符合建築市場的要求,從而為住宅設施生產技術順利進入建築市場提供技術服務,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二、中南地區建築標準設計為1。中南地區建築標準發展的起源是在解放初期。為了加速工業化,在“沒有標準化就沒有工業化”的口號下,國家加大了對建築標準和建築標準設計的投入。當時是前蘇聯綜合研究,在中央建築工業委員會領導下,中央第壹建築設計院負責全蘇聯建築標準設計的編制和管理。當時我國在中央建工部的領導下,成立了中央建工部直屬的六個工業建築設計院(北京、華東、東北、西北、中南、西南),並在這些設計院下成立了建築標準設計分院,1958成立了中南建築標準設計分院,隸屬於中南工業建築設計院,管理中南建築標準設計工作,1965。原中南局計委批準ZJ302《樓蓋及內外墻面》等19建築部品圖集為中南標準,此批圖集壹直沿用到中南六省區聯合編制的88ZJ中南標準建築部品圖集出版。1972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相關部門和單位根據國家相關文件成立中南地區建築標準協同設計領導小組(建省後海南加入1988)。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名為中南標準辦,與湖北省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合署辦公,初步形成了中南地區建築標準設計協作模式。2.中南地區建築標準設計主要成果中南標準辦自成立以來,共組織編制108項,現行有效64項,基本形成了建築、結構、給排水、電氣、暖通等專業配套協調的框架體系。這些圖集在我國中南地區的工程建設中得到廣泛應用,無疑對提高設計效率、保證工程質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建築行業技術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中南標準建築圖集》第3冊(含9本建築圖集)獲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國慶60周年國家標準設計項目獎,建築施工材料、地下室防水和民用建築防雷接地裝置3本圖集獲全國工程建設優秀標準設計銅獎,20余本圖集獲省優秀標準設計獎和總參科技成果獎,其標準設計編制和管理水平。1989年,88ZJ001《建築結構材料》等首批20部建築圖集隆重上市,邁出了中南六省聯合編制中南標準的第壹步。1993編制了92ZG401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等第二批17結構圖集。1999年新修訂了98ZJ311地下室防水等第三批19建築圖集和98ZD401常用電氣控制原理圖等7個設備圖集,初步建立了華南標準中建築、結構、設備專業體系。2004年,新編制了第四批華南標準02ZJ702《PVC塑料(塑料)窗》等3個建築圖集,新修訂了04ZG501《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等12結構圖集。2005年新修訂了05ZJ103《種植屋面》等第五批10建築圖集。2008年與華北招標辦溝通,引進部分華北招標,編制了第六批14設備圖集,如08ZS01衛生設備排水同層安裝、08ZD03室外箱式變電站安裝、08ZK03制冷工程等。2010、第七批華南標準10ZJ106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外墻自保溫、10ZG601混凝土多孔磚墻體結構、10ZJ109太陽能。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