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和稅收籌劃已經成為會計專業研究生的必修課。許多稅務機構,稅務
商業研究機構、咨詢公司等機構也開展了稅收籌劃業務,為納稅人提供納稅服務。
計劃壹個計劃。然而,我國對稅收籌劃的研究還不成熟,稅收籌劃的實踐也不完善。
在探索中,仍有許多理論和實踐問題有待深入調查和研究,這是不
分手晉級。
鑒於此,下面筆者分析壹下稅收籌劃及其內涵:所謂稅收籌劃就是
指納稅人或其代理機構在既定的稅收制度框架內,合理規劃納稅人的戰略、經濟。
經營和投資活動,巧妙地安排相關的財務管理和涉稅事宜,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納稅人的價值,並涉及
最大限度降低稅收風險的財稅管理活動。
從市場經濟的國際經驗來看,稅收籌劃早就存在了。為了科學理解和運氣
有了稅收籌劃,就有必要對稅收籌劃作進壹步的解釋:
1.嚴格來說,稅收籌劃既指符合稅收立法,也指符合稅收立法。
有意的稅收籌劃。很多“鉆漏洞”、“打擦邊球”等策劃手法,其實並不成立。
正當籌劃是偷稅、避稅甚至逃稅的違法行為。
2.稅收籌劃是納稅人的壹項重要權利,它包括三個方面:壹是接受
納稅人依法納稅,準確履行納稅義務,做好不多繳稅的打算;順序
第二,對企業的戰略、經營、投資活動做出合理安排,通過相關的事前規劃來做到。
最大限度降低稅收負擔;三是納稅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向稅務機關籌集維權資金。
規劃,甚至通過法律保護自己的利益。
3.納稅人可以通過稅收籌劃來防範和降低涉稅風險,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實現。
操作:壹是深入了解和理解稅收政策,並正確運用;第二,提高稅收。
自我檢查的能力,在最終結算前,進行全面的檢查和過濾,消除隱患;第三,主人
納稅技巧。提高納稅方案的設計能力;第四,從戰略的角度看企業的財稅行業。
服務,實現戰略、管理、財稅的協調。
4.稅收籌劃不是萬能的,但稅收籌劃是有空間的。稅收籌劃不是壹個“點”
金”,也不能包治百病,不能遇到棘手的稅收問題都要籌劃,稅收籌劃。
沒那麽神奇。然而,中國有廣泛而深刻的稅收制度,多變的財務和會計政策,靈活的企業管理。
變,稅收籌劃確實有廣闊的操作空間,有時稅收籌劃有個“四兩撥千斤”
金”的奇妙效果。
5.稅收和納稅是永久的、智慧的遊戲,收稅人的初衷是發現和避免。
稅收或節稅的路徑越走越窄;納稅人試圖在這條道路上受阻。
在妳死之前超度。當然,這個博弈過程可以成為良性互動,促進稅制。
不斷完善和發展。
6.必須遏制和打擊非法避稅。如果納稅人的避稅行為
不能有效地遏制它,就像破壞生態平衡壹樣,會對經濟產生很多負面影響。存在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我們需要公平的環境,透明的遊戲規則和遊戲契約。
筆者建議,我國應該對稅收籌劃進行立法,明確界定稅收籌劃的遊戲規則。
稅收籌劃的三點思考
針對稅收籌劃的理論和實踐,筆者提出了指導稅收籌劃的三個思路,即流程
程思想、契約思想和改造思想。
1.過程思維
所有的經濟業務都有流程,所謂流程就是經濟業務發展的路線。
順序過程。過程是可以改變的,主客觀因素都可能改變過程。稅收是流動的總和。
流程密切相關,稅收是從業務流程中產生的,不同的業務和流程決定了稅收的性質。
還有交通。因此,在設計稅收籌劃方案時,應充分利用業務流程再造的優勢。
改稅。這是壹個創造性的稅收設計思想。
這裏有壹個案例來說明過程思想。北方壹家自動化設備制造商,自己研究。
在設備上部署了壹套軟件,產品價格比同類產品高30%。因此,企業
行業也遇到了壹個問題,就是產品價格高,采購的材料不多,但是增值稅的負擔卻沒有。
恒定重量。企業老板和財務人員反復討論,也沒有想出好的解決辦法。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真的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在流程思想的指導下,通過對業務流程的分析,找到了設備價格高的原因。
主要來源於這個軟件資助的軟件。軟件屬於高附加值產品,設備的附加值。
這樣壹來,費率上升,增值稅的負擔主要來自設備的增值率。如果生產企業進入
線拆分,成立壹家軟件公司,在向買方出售主要設備的同時,再出售軟件。
a、然後由賣方購買設備上的軟件。雖然只執行了業務流程
微調,但稅收情況發生了明顯變化:在設備主體和軟件交易過程中,
買方購買的軟件可以抵扣17%的增值稅,而軟件公司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政策,實際負擔僅為3%的增值稅(財稅[2000]25號文規定,增值稅壹般納稅人
銷售自行開發生產的軟件產品,實際增值稅稅負超過3%的,實行增值稅轉型。
立即撤退的政策)。因此,壹旦找到業務流程的原因,稅收籌劃方案的設計就不會
這已經成為壹個問題。
2.契約思想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科斯教授認為,公司的本質是壹個。
系列合同的聯系。契約與市場緊密相連,市場經濟實際上就是契約經濟。
我們從契約的角度考察稅收契約關系,至少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壹是公司與稅收。
稅務機關之間存在著法律上的契約關系,這種契約關系是通過雙方遵守稅法來維持的。
是的。實際上,稅法本身就是壹種契約,屬於公共契約。第二,公司和各種利益相關。
投資者(包括股東、債權人、供應商、客戶、員工等)之間存在著微妙的博弈競爭。)
和合作,他們之間的博弈合作是通過契約來維持的,這
這是壹份純粹的市場合同。對於納稅人來說,契約思想的運用可以更加廣泛。
範圍內,更積極地實現統籌,根據簽訂的合同安排納稅。
這裏有壹個案例來說明契約的思想。2003年,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頒布了《海關
《關於規範個人投資者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的通知》(財稅[2003]158號)
固定、個人投資者向其投資的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除外)借款,在壹
納稅年度內未返還且未用於企業生產經營的,視同企業對個人投資者。
股息分配,個人所得稅的20%。壹家公司的董事長打算向公司借錢。
200萬元買別墅,2005年9月辦理手續,06年貸款未還。
因為公司財務人員不懂文件規定,所以也沒做什麽。但是壹旦稅務機關
經核實,可能的結果是征收40萬元稅款,外加滯納金。這個稅務問題
該項目可以計劃嗎?事實上,如果用契約的思想來設計規劃方案,是完全可以改變的。
現狀。這裏有兩個合同模式的思路:第壹,對於2005年9月的貸款,
2005年底讓董事長準備償還流動資金,進入2006年後再簽借款。
貸款合同。這種處理模式需要合同形式的年度貸款協議。
協議。二是借款時變更簽約方,讓董事長妻子以自己的名義辦理借款。
因此,我們可以擺脫上述政策,即我們不必支付任何超過壹個納稅年度的債務。
什麽稅?
改變妳的想法
稅收籌劃的本質是在稅制約束下,即在規則約束下尋找稅收空間。
的彈性、轉型與對策。古人雲,窮則改,改則通,通則久。在稅務規劃方案中
在規劃的過程中,要引入轉型的思想。轉化思維體現了壹種創新的思維方式,它包含壹
大智慧是突破稅制和環境約束的最佳選擇。
這種轉變思想主要表現在設計稅收籌劃方案時的以下三個技術手段上:its
第壹,商業形態的轉變,即從壹種商業形態轉變為另壹種,隨著商業
形式的轉變,涉及的業務收入和稅種也會轉變,稅負自然不同;那
二是業務口袋的轉換,即從壹個核算主體的業務轉換到另壹個核算主體的業務
服務,最常見的是利用關聯企業之間的稅率差異,通過轉讓定價實現收入和費用。
使用(成本)等在關聯企業之間的轉換,以實現不同納稅人之間的轉移和調整。
節約或避免稅收負擔的目的;第三,業務期間的轉換,即壹個會計期間的業務轉移。
將其在另壹個會計期間轉為業務,實現業務收入、費用(成本)、稅金的跨期轉移。
動,以實現規劃和節稅。
這裏有壹個案例來說明觀念的轉變。興華公司有三個倉庫出租,還有他們的房子
原產值6000萬元,年租金收入10萬元。承租人主要用於貨物和原材料。
材料的儲存。興華公司計算繳納5.5%的營業稅、城建稅和
教育費附加,繳納12%的房產稅(因為所得稅和成本費用有關,這裏暫時不考。
最後,興華公司的稅率(不含所得稅)為:5.5% 112% = 17。
5%,要繳稅654.38+0.75萬元,稅負相當高。有什麽辦法可以規劃這個納稅?
然後呢。
如果引入轉型的思路,可以將租賃業務轉型為倉儲業務,以降低稅負。
這裏要註意區分租賃和倉儲的含義。所謂租賃,是指租賃雙方約定的時間。
出租人將房屋使用權轉讓給承租人,收取租金;保存谷物
是指在約定的時間內,倉主利用倉庫為客戶存儲、保管和收取貨物。
倉儲費的壹種操作行為。不同的商業行為適用不同的稅收政策。對於租賃,
工業和倉儲業都要繳納營業稅,適用稅率都是5%,沒有任何區別。但是應該註意的是
意思是如果房產用於出租、倉儲,那麽房產稅的計稅方法是不同的:房產用於出租。
房產稅按照租金收入的12%計算繳納。倉儲屬於自用不動產,其不動產
按照65438+房產殘值的0.2%計算繳納稅款。如果興華公司與客戶進行友好協商,
繼續使用倉庫為客戶存儲貨物,但將租賃合同改為倉儲合同,增加服務。
內容,配備倉儲人員,為客戶提供24小時服務。假設提供倉儲服務的收入。
為654.38+00萬元,與租金收入持平。那麽興華公司改變經營模式後的稅負計算如下
接下來:
應交營業稅為:1000× 5% = 50(萬元)。
應交房產稅:6000×(1-30%)×1.2% = 50.4(萬元)。
應交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 50× (7%+3%) = 5(萬元)
應納稅總額= 50+50.4+5 = 105.4(萬元)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倉儲形式比租賃形式每年節省的稅收分別為:175—105.4 = 99.6(萬。
元)。
轉型思路孕育著商業模式的轉型,不同的商業模式適用不同的稅收政策。
政策,具有非常不同的稅收特征,自然形成不同的稅收負擔和風險責任,其中
顯示了巨大的節稅空間。
關於這本書
本書站在納稅人的角度,以稅收籌劃方案的設計和制定為研究對象。
本文從設計理論、設計技巧、設計案例三個方面系統論述了如何進行稅收籌劃方案。
稅收籌劃方案設計。本書是稅收籌劃思想與實踐的總結,既註重理論探索。
索,還要重視實踐和創新。在許多方面,它體現了作者的長期稅收規劃
種思考和探索。
作者發表過稅收籌劃和稅收籌劃的方法和案例——策略、技巧、操作。
工作、稅收籌劃與案例分析、新會計準則與稅收籌劃等壹系列著作。基礎
該書是對稅收籌劃理論和實踐的進壹步深化,更註重從實際操作層面進行分析。
稅收籌劃,從多個角度設計稅收籌劃方案。但我也為這裏的讀者讀了這個。
根據筆者的經驗和理解,稅收籌劃是實用而全面的。
& lt摘錄> =很強的稅務操作技巧,本書很多方案都是壹定社會實踐環境下的產物,讀
不能生搬硬套,因為稅收籌劃有很強的環境依賴性,當外部環境因素、財務
當稅收政策發生變化時,就有可能使原來科學的稅收籌劃方案失效。也就是說,
稅務籌劃有壹定的操作風險,讀者需謹慎,最好使用稅務中介。
以及專家設計稅收籌劃方案的實力。
值此本書出版之際,感謝各界朋友多年來對我的支持和厚愛。我會付錢的
版系列稅收籌劃作品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許多單位都給我寫信。
探討稅收中的壹些深層次問題。國內壹些大學也選擇我的作品作為教材。
書籍;很多單位老板和高級管理人員都熱衷於研究我的作品;還有很多研究機構和
事務所的專業人士也對我講的稅務規劃感興趣。在這裏,很多年了
心,支持和幫助我表示最真誠的感謝。這本書也借鑒和參考了國內外。
出版了關於稅收籌劃的重要文獻,這些研究成果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和幫助。
也向這些作品的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