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城市廣場的要素是什麽?

城市廣場的要素是什麽?

摘要:城市廣場不僅是壹個城市的象征,是人們聚集的場所,也是城市歷史文化融合、自然美和藝術美塑造的空間。因此,城市廣場,尤其是城市中心廣場,是壹個城市的象征和名片。壹個城市要想可愛懷舊,就要有壹個迷人的廣場。廣場的規劃建設調整了城市建築布局,增加了生活空間,提高了生活環境質量。因此,規劃設計壹個好的城市廣場對提升城市形象,增強城市吸引力尤為重要。

關鍵詞:城市廣場;策劃;生存空間

首先,城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需要城市廣場。

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地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城市尤其是內地壹些城市的建築大多缺乏新意,大街小巷都是磚砌的,給人壹種壓抑感。走在街上的人就像井底之蛙。難怪壹些西方朋友不理解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畫地為牢,閉關自守”的建築風格,並為之深深感動。他認為建築是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在解放思想方面可以起到令人印象深刻的作用。令人欣慰的是,廣州率先引進了短時間內在世界上嶄露頭角的新潮流、新模式——廣場建築,以全方位開放的姿態面對市場經濟新時代,開啟了廣州邁向全面開放國際大都市的新篇章。這是值得全世界城市學習和借鑒的。

在建築上加上“方”字,意味著對傳統建築的深刻挑戰。建築設計專家直言不諱地說:過去的建築總是沿著建築紅線和邊線墻建造房屋,這讓它們看起來像壹個獨立的王國。建築是絕對的主體,只向外界展示它的高度、線條、色彩,給人壹種無名的壓抑感。然而,廣場建築向人們展示了壹個全新的景象,走了壹條環境設計而非建築設計的新路:在同樣的環境下,是壹個完全開放的空間,亭臺樓閣、主廣場、主次幹道、綠樹草坪、噴泉水池,相得益彰,和諧雅致。房子仍然是廣場建築整體環境中的主角,但只是其中的壹部分。在廣場建築設計中,要求將古典建築藝術與現代建築技術相融合,將民族特色與異域風情融於壹爐。特別是在外墻裝飾上,應采用馬賽克或花崗巖飾面、玻璃幕墻、綠色生態墻等多種裝飾材料和技術,打破目前流行的單壹統壹飾面材料的建築外觀,做到莊重典雅,並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相得益彰。

巴黎人以巴黎為榮,因為在這個國際大都市,除了監獄和墓地,壹切都是完全開放的,人們可以充分享受陽光下的空間。毫無疑問,廣場建築可以在宏觀上引導城市建設,在微觀上調整人們的利益。壹位建築設計專家相當有信心,方形建築會流行壹百年。

建築水平是城市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誌,城市廣場是城市現代化的主要硬件之壹。改革開放以來,壹大批令人矚目的高層建築也矗立在我們的城市。但這些建築由於空間有限、資金不足或設計風格不同,在概念上或多或少與開放式廣場建築有所不同。相比之下,開放式建築更加文明進步。

有人可能會說:現在城市裏遍地都是土地和黃金,留下那麽多廣場豈不是浪費?或者雲:有那麽多錢和相應的技術去蓋壹棟幾十層甚至幾百層的樓嗎?其實這些都不是問題。如果廣場主體建築向空中發展,場地自然會更寬闊;再比如,只要政府發揮好統籌協調作用,整合眾多建設單位、房地產公司和廣大市民手中的閑置資金,綜合運用土地規劃、設計、建設的力量,就能刮起城市廣場建設的旋風。讓我們的生活空間更明亮,有更多的綠樹和紅花,更多的藍天和白雲。

二、城市廣場的定義和分類

(壹)城市廣場的定義

城市廣場通常是城市居民社會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城市廣場被稱為“城市客廳”,可用於集會、交通集散、居民觀光休息、商業服務和文化宣傳等。比如北京的天安門廣場,既有政治歷史意義,又有豐富的藝術特色,是全國人民向往的地方。上海人民廣場是市民生活、節日、聚會和觀光的場所。

古城廣場1

“廣場”壹詞源於古希臘,最初用於討論政治和市場。它是人們進行戶外活動和社交的場所,其特征和位置是松散和不確定的。從古羅馬開始,廣場的使用功能逐漸從集會、集市擴展到宗教、禮儀、紀念、娛樂,廣場也開始固定為附屬於壹些公共建築的外部場地。中世紀的意大利,廣場功能和空間形態進壹步拓展,城市廣場已經成為城市的“心臟”,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中心創造出視覺、空間和尺度連續的公共空間,形成了與整個城市相互依存的城市公共廣場的雛形。巴洛克時期,城市廣場空間最大程度地與城市道路融為壹體,廣場不再單獨依附於壹個建築,而是成為整個道路網和城市動態空間序列的壹部分。

由於歷史文化背景等原因,中國古代城市缺乏西方的聚會和論壇式的廣場,而較為發達的則是兼具交易、交流和交換活動的場所。《李周考公基》記載:“工匠治國,方九裏,邊三門,中九經九緯,中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後市。”規定了市場在城市中的地位和規模,這種城市規劃思想壹直影響著中國古代城市的建設。唐代長安是壹個嚴格的李芳體系,有東市場和西市場。到了宋代,李芳制度被打破,附近出現了“草市”、“市場”、“場”以及各種雜技、娛樂、茶館、酒館、妓院。元明清沿襲前朝的格局和後市。街道空間往往是城市生活的中心,“逛街”成為普通人最受歡迎的休閑方式。

2.現代城市廣場

現代城市廣場不再僅僅是市政廣場,商業廣場已經成為城市的主要廣場,更大的建築院落和建築之間的空地也具有廣場的性質。城市廣場作為壹個開放的空間,更貼近人們的生活。今天,當人們提到“城市廣場”時,大城市的中心廣場(主要是廣場)的形象常常浮現在腦海中。目前,我國城市廣場建設的重點主要集中在這類廣場上,因為它們對改善城市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總之,城市廣場具有開放空間的各種功能和意義,具有壹定的尺度要求、特征和要素。人為設置城市中心,為市民公共活動提供開放空間,是城市廣場的重要特征;圍繞某壹主題的設施、建築或道路以及公共場地的空間圍合是城市廣場的三大要素。只有特征而沒有要素的,如單純的綠地或開敞空間,或只有要素而沒有特征的,如果只是供壹個商住區或建築使用,並以商業用途命名為“XX廣場”,則不應列入城市廣場的範疇。

由於城市廣場具有集會、貿易、體育、交通、停車等功能,因此在城市總體規劃中應系統地安排廣場的布局,廣場的數量、面積和分布取決於城市的性質、規模和功能定位。可見,城市廣場指的是城市中公共活動的場所。

(2)城市廣場的分類:

根據廣場在城市交通系統中的主要功能、用途和位置,廣場可分為集會遊行廣場(包括市民廣場、紀念廣場、生活廣場、文化廣場和休閑廣場)、交通廣場和商業廣場。但是,這種分類是相對的。在現實中,每種類型的廣場或多或少都有其他類型廣場的壹些功能。

1,集會遊行廣場

城市的中心廣場和區中心廣場大多裝飾有公共建築,通常用於城市交通、旅遊和壹般活動,必要時可以舉行會議和遊行。這種廣場有足夠的面積,並能合理組織交通,與城市主幹道連接,滿足人們集散的需要。但是壹般不允許貨運。輔助交通網絡可以布置在廣場的另壹側,這樣就不會影響集會遊行等活動。比如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上海的人民廣場、昆明的中心廣場、前蘇聯的莫斯科紅場,都可以用來舉行群眾集會、遊行和節日活動。這類廣場壹般綠地較少,以免妨礙交通,破壞廣場的整體性。主席臺和觀景臺周圍,可以重點設計常青樹。在節日期間,花可以被裝飾。為了與廣場及其周圍的氣氛相協調,壹般都是規則的形式。廣場周圍道路兩側可布置行道樹組織交通,保證廣場內車輛和行人互不幹擾,暢通無阻。廣場也要有足夠的停車區和行人活動空間,其綠化特色壹般沿外圍種植。為了組織交通,可以在廣場上設置綠地,種植草坪、花壇,裝飾廣場,形成交通島,但壹般不允許行人進入。

2.交通廣場

壹般是大泉路和橋頭廣場的交叉口。位於幾條主要交通道路的交匯處,主要用於組織交通和裝飾街景。在種植設計上,我們必須服從交通安全的條件,決不能阻擋駕駛員的視線,所以我們用矮化植物來裝飾中央島。比如廣州的海珠廣場。這類廣場可種植花卉、綠籬、低矮灌木或常綠針葉林,要求樹木整齊,四季常青,冬季也有較好的綠化效果;同時,還可以設置噴泉和雕塑。交通廣場壹般不允許進入,但也有起到街心花園作用的形式。

3.商業廣場

現在交通擁擠,人車分流,主要表現為步行商業廣場和步行商業街的形式,以及市場各種露天廣場的形式。

城市廣場也可以根據廣場的形狀分為規則的塑料廣場、不規則的塑料廣場和廣場群,現代城市廣場的形狀越來越復雜和立體,包括下沈式廣場、空中平臺和步行街。根據廣場構成要素的分析,可分為建築廣場、雕塑廣場、水體廣場和綠化廣場。根據廣場的等級,可分為市級中心廣場、區級中心廣場和地方廣場(如居住街區廣場、重要地區公共建築分布廣場和樓前廣場)。

三、廣場規模與周邊建築的規劃設計比例

1,城市廣場的面積

壹般來說,城市廣場的規模大,市中心廣場的面積也大;城市小,市中心廣場不宜規劃太大。片面追求大廣場,以為城市廣場越大越好,越大越漂亮,越大越有氣勢,這是錯誤的。大廣場不僅經濟上貴,而且使用不方便;同時,廣場的大小也不適合人,很難設計出好的藝術效果。城市廣場過大,就會缺乏活力和親和力。維特魯威說:“羅馬廣場的大小要滿足觀眾的需求,否則場地就不夠用,觀眾少了,場地就顯得太大了。所以正方形的寬度可以這樣確定:把長度分成三份,兩點的長度就是寬度。這樣可以形成壹個長方形,布置更適合觀光的目的。”因此,建議小城市中心廣場面積壹般為1~2公頃,大中城市中心廣場面積為3.0~4.0公頃,必要時可以更大。至於交通廣場,面積的大小取決於車流量的大小,交通流的運行規律,交通組織的方式。集會遊行廣場取決於集會期間需要容納的最大人數;劇院、體育館、展覽會前的集散廣場,取決於在允許的聚集和疏散時間內,人和車輛的組織和通行。此外,廣場面積要滿足相應的附屬設施,如停車場、綠化種植、公共設施等。在觀賞要求上,人們也要考慮到自己對廣場主體建築有良好的視線和視距。在高層建築的主立面方向,相應配置較大的廣場是合適的。

中外著名城市廣場面積比較

鄉村廣場的名義面積(公頃)

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

大同紅旗廣場2.9

太原“五壹”廣場6.3

天津海河廣場1.6

鄭州“二七”廣場4.0

龐貝城市中心廣場0.39

佛羅倫薩長老會會議廣場0.54

威尼斯聖凱爾廣場1.28

巴黎協和廣場4.28

莫斯科紅場5.0

澳大利亞墨爾本市政廣場0.60

意大利羅馬市政廣場0.40

美國紐約吉克菲勒中央廣場0.60

2、城市廣場及周邊建築。

首先,廣場及周邊建築的規模沒有公式。比如天安門廣場500米寬,人民大會堂、革命歷史博物館等兩側建築建立了毛主席紀念堂,豐富了廣場的內容,增加了廣場的層次,讓人不覺得空曠。壹般來說,廣場周圍建築低矮,廣場開闊通透。廣場周圍的建築都很高,當高寬比約為1: 2時,廣場更有凝聚力。另外,廣場周圍建築少,綠化多,廣場寬闊通透;廣場四周,廣場看起來封閉,安全,美觀。比如威尼斯的聖凱爾廣場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被全世界所稱道。壹般來說,大廣場的構件要用大壹點的尺度,小廣場的構件要用小壹點的尺度。

四、城市廣場規劃設計的原則

城市廣場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統中的多功能空間,是人們政治文化活動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築最集中的地方。城市廣場系統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開放空間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包括:城市廣場系統的空間結構;城市廣場的功能布局;廣場的性質、規模和標準;各廣場與整個城市及周邊土地的空間組織、功能聯系、交通聯系。城市廣場的規劃設計除滿足國家相關規範的要求外,壹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壹)“以人為本”原則

壹個聚落是否適宜,主要是指當時的公共空間和城市肌理是否與其居民的行為習慣相壹致,即是否與市民在行為空間和行為軌跡中的活動和形式相壹致。“適合”的個人感覺是“好用”,就是用起來得心應手,飽滿,舒服。城市廣場的使用應充分體現對“人”的關懷。古典廣場壹般沒有綠地,主要是硬地面或建築;現代廣場擁有大面積的綠地,通過巧妙的設施配置、交通和垂直組織,實現了廣場的“可及性”和“保留性”,強化了廣場作為公共中心的精神。現代廣場的規劃設計以“人”為主體,體現“人性化”,使用更貼近人們的生活。

1,廣場要有足夠的鋪裝硬地供人活動,同時也要保證綠地不低於廣場面積的25%,以遮擋人們夏季的烈日,豐富景觀層次和色彩。

2.廣場內要有長椅、飲水機、公廁、電話亭、報刊亭等服務設施,還要有壹些雕塑、小品、噴泉等豐富內容,使廣場更具文化藝術氣息。只有設計新穎、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功能齊全,才能充分滿足廣大市民從高雅藝術欣賞到健身娛樂休閑的不同需求。

3、廣場交通流線組織應依據城市規劃,處理好周邊道路交通關系,確保行人安全。除了交通廣場,其他廣場壹般都限制機動車通行。

4.廣場中的小品、綠化、物件要以“人”為中心,始終體現“為民”服務的宗旨,處處符合人體尺度。如飛珠濺玉的瀑布,此起彼伏的噴泉,錯落有致的綠意,讓人呼吸到大自然的氣息,賞心悅目,沁人心脾。

(二)地方特色原則

城市廣場的地方特色包括自然特色和社會特色。

首先,城市廣場要突出其地方社會特色,即人文特色和歷史特色。城市廣場的建設應繼承城市本身的歷史文脈,適應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突出當地建築的藝術特色,有利於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避免似曾相識的感覺,增強廣場的凝聚力和城市旅遊的吸引力。如濟南泉城廣場,代表齊魯文化,體現“山、泉、湖、河”特色。廣東新會周剛廣場是僑鄉建築文化的傳統特色。Xi安鐘鼓樓廣場註重歷史文脈的把握。整個廣場的基本任務是連接鐘樓鼓樓和襯托鐘鼓樓,將廣場與鐘樓鼓樓有機結合,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廣場還應突出其當地的自然特征,即適應當地的地形、溫度和氣候。城市廣場應強化地域特色,盡可能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築藝術手法和建築材料,體現地方園林景觀特色,適應當地氣候條件。比如北廣場強調日照,南廣場強調遮陽。有專家主張在南方建設“大樹廣場”,就是壹個生動的例子。

(3)兼顧利益的原則

城市廣場的功能來源於綜合性和多樣性,現代城市廣場綜合利用城市空間和綜合解決環境問題的意義日益顯現。因此,城市廣場的規劃設計不僅要有創新的理念和方法,還要體現“生命第壹、生態第壹”的經濟建設和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理念。

首先,城市廣場是城市中最有價值的兩大開放空間之壹(即廣場和公園)。城市廣場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築、空間和樞紐,是市民社會生活的中心,起著本地市民的“客廳”和外來遊客的“客廳”的作用。城市廣場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和藝術性的開放空間,也是現代城市文明魅力的體現。城市應該優先考慮這種具有高開發價值的開放空間的開發權。

其次,城市廣場的規劃建設是壹個系統工程,涉及建築空間形態、立體環境設施、園林綠化布局、道路交通系統等多個方面。在城市廣場的規劃設計中,要時刻牢記和體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並重的原則,不能忽視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兼顧的原則。偏愛壹件事,往往顧此失彼。比如某市火車站廣場規劃不合理,造成交通擁堵,排水不暢,雨天地面泥濘,晴天天空灰暗,環境汙染嚴重,市民投訴,遊客望而卻步,極大損害了城市形象。

第三,城市廣場的規劃設計要克服幾個誤區:壹是認為以土地作為城市道路和廣場建設的回報是捷徑。第二,廣場越大越好。三是讓開發商牽著鼻子走。開發商看重的是重新拆遷、蓋房子、賣門面的利益;政府應重點增加綠地,建設廣場和公園,改善旅遊、購物、休閑和居住環境。

(四)突出主題原則

無論壹個城市廣場是大是小,首先要明確它的功能和主題。這也可以被描述為壹個“大綱”。圍繞主體功能,廣場的規劃設計就不會偏離主題,就有了“軌道”可循,也只有這樣才能形成特色、凝聚力和對外吸引力。無論是交通廣場、商業廣場,還是集紀念性、象征性、群眾性於壹體的大型綜合廣場,都要有壹個準確的定位。在城市廣場的規劃設計中,應努力突出城市廣場在塑造城市形象、滿足人們多層次活動需求和改善城市環境(包括城市空間環境和城市生態環境)方面的三大功能。並以體現時代特征為主旋律,整體考慮廣場的布局規劃。

具體城市廣場的規劃設計應精心營造壹個實用而突出主題的城市廣場個體:首先,要和諧處理城市廣場的尺度和空間形態,創造豐富的廣場空間意向。應根據市級、區級和社區級合理規劃,壹般不宜過大,且應分散,以獲得統壹的城市活動空間。二是合理配置建築,實現廣場的使用功能。三是有機組織交通,完善市政設施,綜合解決城市廣場內外的交通和配置。特別註意空間的距離和交通時間的長短,方便市民使用城市廣場。既要註重觀賞性,又要註重實用性。

為實現城市廣場的社會功能、環境和景觀意義,應合理控制城市廣場及廣場周邊地區的建築,結合開發成本、環境質量和使用效果綜合控制容積率、建築密度、建築高度等指標,保持整體空間的和諧。要明確制定政策措施,鼓勵投資者開發建設城市廣場項目。同時,也要嚴格把握城市廣場規劃設計的編制程序和審批流程。

要有效開展城市規劃專家咨詢,落實群眾參與、規劃監管法律手段和專業隊伍的城市規劃管控機制。城市廣場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和維護應充分體現公眾參與。城市中心廣場規劃設計的審批應當組織專家論證,綜合考慮公眾意見並合理反饋。城市廣場的使用要保證其公共性,政府要站在監管的立場,監督其實施,加強宣傳,讓市民協助政府管理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