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他成名最早。早在1978,大哥就以醉拳和蛇蠍般的刁手成為票房巨星。從那以後,他主演的每部電影都是票房大獲成功。成龍的電影屬於數量少質量好的那種。要知道,在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每壹個有票房價值的明星,創業之初都有大量的商業片。從1986年到1989年的四年間,周潤發間接制作了37部電影。僅1986年就有11部之多。周星馳1990-92年演了24部,1990年也演了11部。被認為是港產電影界最勤奮的劉德華就不用說了,至今演出超過65,438+020部,比其他四位多得多(成龍約70部,周潤發近80部,周星馳50多部,李連傑30多部,包括中西合璧)。成龍在上世紀70年代初還是跑龍套的時候就出演了很多爛片。上世紀70年代末成名後,他基本上壹年保留兩三部電影。基本片都是當年的十大暢銷港片,質量壹流,留下了永不言敗系列,計劃A系列,醉拳1,2等傳世經典。成龍到好萊塢後的作品,以他的香港電影時代的標準來看,自然不值壹提,但僅從票房成績來看,就是壹個巨大的突破。此前成龍的作品只能說在亞洲有影響力,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壹定的號召力。進入好萊塢後,成龍的作品徹底走向全球,成龍成為繼李小龍之後的第二位世界級華語電影巨星。成龍至今在好萊塢出演了7部英文電影,其中《尖峰時刻》系列是大熱門,唯壹慘敗的是《80天環遊世界》,迪士尼投資654.38+0.2億,最後全球只賺了7000多萬美元。之後的《新永不服輸》(265,438+0.03萬港幣,年度港片亞軍)、《神話》(654.38+0.706萬港幣)、《寶貝計劃》(2297萬港幣)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說明老大哥壹旦回歸傳統港片路線,對本地觀眾仍有巨大的吸引力。
《周潤發》:早在20世紀70年代,他就參演了很多電影,但當時發哥的主要名聲在電視行業,他出演的電影幾乎都是票房失敗,以至於被稱為“票房毒藥”。1986年,失意的發哥遇到了同樣失意的吳宇森。英雄本色橫空出世,發哥榮登票房巨星寶座。此後,發哥從1986-1995主演了近50部電影,大部分都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整個八十年代後半期,香港電影業進入了壹個“爭霸”的時代。兩人輪番拿下年度票房冠軍和亞軍,1986年《英雄本色》奪冠;1987年,成龍的《龍哥虎哥》獲獎,A計劃續集第三。亞軍是發哥的經典之作《監獄風暴》,是今年十大大片之壹,發哥占了5部。1988年《八星報喜》成功復刻,亞軍和季軍被龍老板的《警察故事ⅱ》和《飛龍大俠》取代。排名前十的大學還有三毛哥;1989年《賭神》輝煌,發哥成功。十佳發哥獨占四部,亞軍是龍老板的《奇跡》。1990年,壹代宗師邢誕生,“壹周爭霸”成為“兩周壹成”的金三角鬥爭。發哥離開好萊塢就看今天了。是成功還是失敗?我以為上了飛機就得意滿滿了,還留了壹句不拍夠18集西部片就不回來了。然而,時光飛逝。從65438年到0996年-2005年的十年間,發哥I * * *主演了五部西部片,但是熱血依舊冰冷,戰爭邊緣只能勉強過去。《安娜與國王》可以說是發哥英文電影中的經典,可惜沒能把發哥吸引到他身邊。從此,發哥在好萊塢的發展到了瓶頸,兩年沒有接壹部電影。好萊塢投資者很勢利。他們很難把壹部電影押在壹個亞洲影星身上,尤其是妳沒有表現出足夠的票房號召力的時候。所以我們看到最近發哥演的西部片沒有壹部是主角,《加勒比海盜3》只有20分鐘的配角,《黃石的孩子》戲份多了很多,算是第二主角,而《龍珠外傳》裏的龜仙人估計戲份也不多。不得不說,在好萊塢的發展上,發哥明顯不如成龍和李連傑。
《周星馳》:至於廣受推崇的喜劇之王星爺,也是我最喜歡的香港演員(都不是)。除了最經典的,比如大話西遊,唐伯虎的秋香,我還欣賞新精武門,做九品芝麻官。我想列舉壹下他的票房紀錄,足以說明他對香港電影界的影響力:1,獲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最多的演員,壹***7次,除了上面提到的5次,還有《少林足球》(2006,5438+0)、《功夫》(2006)和今年的《長江七號》。2.港片史上第壹部破4000萬(賭聖),第壹部破6000萬(少林足球)。香港電影史上僅有的兩部破6000萬的電影都是星爺(另壹部是《功夫》)名下的,壹部是5000萬,有9部電影票房超過4000萬(不包括上述三部5000萬、6000萬的電影),有11部電影的評分是2000萬,有8部電影的評分是10萬,有10的早期演出的電影的評分是10如果妳對比壹下現在香港院線電影的票房,妳就會知道這是壹個多麽驚人的數字!3.至今,這位香港電影界本土票房第二高的演員,主演了50多部電影,總票房約6543.8+06億港元,平均每部約2700萬。第壹演員劉德華,花了654.38+020多部電影,累計票房近20億,單部電影約654.38+06萬,平均每部少654.38+00多萬。興業在大陸和臺灣省、新加坡等華語地區的影響力也非同壹般。《少林足球》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在內地上映,失去了壹次證明星爺在內地號召力的機會,但《功夫》壹出,內地票房6543.8+0.6億,《上壹層樓的長江七號》破2億,亞洲總票房破3億。要知道,這兩部片子基本都是星爺壹個人,除了他沒有其他大牌明星。《長江七號》的星爺基本已經退居配角,題材是壹部沒有什麽賣點的溫情科幻片。饒是如此。最終這部電影的票房成功足以說明星爺絕對是華語地區票房號召力第壹的演員。星爺唯壹的遺憾就是壹直沒能進入好萊塢,在國際影壇獲得足夠的影響力。關於好萊塢和星爺的最新消息是,他監制的西部片《龍珠》已經在2009年上映了,但不知道要到什麽時候,星爺才會出演西部片。然而,這並不是壹件壞事。好萊塢的機遇,可遇而不可求,不能強求。況且星爺首先是香港的星爺,其次才是中國的星爺,外國人可能看不懂。就香港電影界而言,周星馳絕對是個奇跡!連張國榮、周潤發、成龍、李連傑、劉德華、梁朝偉都比不上他,因為對於我們這些80後來說,周星馳所有的電影幾乎都是看過壹遍的,有的還會反復看不厭,這也說明周星馳的電影質量是最好的。我們來談談他們,張國榮有很多經典作品,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看過他的所有作品。不用說,周潤發在《英雄本色》之前拍了很多“爛片”,就算不是“爛片”,也是默默無聞。成龍和李連傑相對不錯,僅次於周星馳。劉德華拍過壹百多部電影,我只看過十幾部。可能很多人沒有看過他所有的電影。雖然梁朝偉演技壹流,獲獎最多,但他的很多作品並不精彩!
「兩周10%」:1990,星爺賭聖接過發哥賭神的招牌,成功登頂。第二名是星爺的賭俠,發哥唯壹的壹部片子《幸運星牌坊照》排第八。91,星爺帶著逃學,飛鷹計劃,被蟄了壹年的龍boss排在第二,其次是四海法哥,監獄風雲2在十強墊底,李連傑經典的排在第八。1992年,香港娛樂圈有兩大看點。壹個是音樂圈“四大天王”稱號的正式發布,壹個是電影圈的“周星馳之年”。這壹年,星爺的電影占據了十大票房席位中的五席,《死神法官》完成了三連冠。前五的電影都寫了“周星馳”,發哥的《我愛扭柴文》占據第六,龍老板的《雙龍會》占據第六。1993星爺的《唐伯虎點秋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四連霸,亞軍是《武狀元蘇麒兒》。成龍和李連傑各自入選前十,發哥當年沒有作品;1994年,休息了壹年多的發哥回歸訂婚,壹舉奪得年度總冠軍。這部電影也是第壹部突破本土票房5000萬元的港產電影,另壹部並不出色的電影《花旗少林》也獲得了第六名。成龍的《醉拳2》獲得亞軍,星爺的三部電影進入前十。1995年,《和平飯店》絕唱,周潤發離開好萊塢,宣告了壹個港片時代的結束。“兩周壹成”已經成為時代名詞,但是龍老板和星主的鬥爭還會持續幾年。今年的票房冠軍是成龍的經典之作《紅番區》,亞軍同樣是經典之作《雷雨》,星爺的《百變星王》是第三,1996年的《大話西遊》,永不服輸4的簡單任務幫龍老大連村,星爺的《美食》和《大內密探》排在第二第三。1997年《好人》龍龍三聯莊老板,星爺《幸福壹家人》亞軍,李連傑《黃飛鴻西域雄獅》季軍;1998年,從65438延續到0986的年度票房冠軍必須在《兩周壹成》產生的鐵律終於被打破,《風雲壹統天下》真正壹統天下,龍老板的《我是誰》獲得亞軍,卻未能追平星爺電影年度四連冠的大業,星爺的《壹列火車》第三;1999年星爺喜劇之王奪冠,亞軍龍老板玻璃瓶未破3000萬,遠低於之前作品。2000年以後,香港電影業已經徹底走出了“爭霸”的格局,進入了“最後兩周10%”的時代。《少林足球》和《星爺功夫》雖然票房屢破紀錄,但兩三年拍壹部電影的速度真的比不上90年代初的輝煌。龍哥和發哥的重心已經轉移到好萊塢,他們的作品在自己的國家從來沒有拿過票房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