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好嗎?
我為什麽要學瑜伽?
瑜伽不好嗎?
我為什麽放棄瑜伽?
2015印度總理莫迪訪華,讓更多人了解瑜伽。很多在選擇瑜伽的道路上猶豫徘徊的朋友,多年後會後悔當初的錯過嗎?中國和印度簽署了“共建雲南民族大學瑜伽學院”的備忘錄,這將是印度在中國建立的第壹所瑜伽學院。也許15年後,很多家長會支持孩子選擇瑜伽專業,15年後瑜伽的入門門檻會提高。我們現在會後悔錯過的機會嗎?
瑜伽進入我們的生活才十幾年。其實很多人對瑜伽並不了解,或者說都是來自道聽途說。即使是練瑜伽的人,也會在瑜伽俱樂部或者健身中心練習瑜伽姿勢。因為從小到大,瑜伽在學校教育中並不像語文、數學、英語那樣普及,所以我們對瑜伽的理解也僅限於自己的想象。再加上壹些沒有資質的瑜伽教練對這個行業的負面影響,以及壹些人對瑜伽的妖魔化定義,讓我們原本停留在想象階段的瑜伽離真正的瑜伽越來越遠。說這些不是抱怨,而是對情況的事實說明。因為學生經常聽到我練瑜伽,我問的第壹句話往往是:妳能把腳放在脖子上嗎?妳能橫向和縱向分開嗎?也有壹些人問我關於瑜伽的建議。最困惑的是:聽說瑜伽需要柔軟的身體。我身體太硬,練不了瑜伽吧?很少有人問我:我腰痛,可以通過瑜伽解決嗎?或者:我壓力太大了,可以通過瑜伽緩解嗎?從問題中可以看出妳對瑜伽的理解,和真正的瑜伽相差甚遠。
我(雨萱)和我的丈夫(何建華)已經練習瑜伽十二年了,所以我不敢說我完全理解瑜伽是什麽。幾千年的歷史,幾代人的成就,壹定不是幾年幾十年的實踐所能獲得和理解的,但畢竟身處其中,比起道聽途說還是有些發言權的。十幾年前,為了緩解壓力,我們到處尋找可以放松的地方,而當時鄭州的瑜伽館方興未艾。在經歷了羽毛球、乒乓球、遊泳、保齡球等多種身體體驗後,我最終選擇了瑜伽。不是趕時髦,而是瑜伽真的很管用。這十年來,我們經歷了孩子的誕生與成長,公司的轉型,人生的巔峰與低谷。瑜伽壹直是我們生活中忠實的伴侶。拋開瑜伽背後指導我們生活的哲學不談,就瑜伽教練這個職業而言,我和老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經歷證明這個職業是值得選擇的。
2005年,我們開始練瑜伽,2008年,老公賣掉北極光後,成了無業遊民。因為妞妞還不到壹歲,剛剛放棄責任,我們還沒想過再創業。有了充裕的時間,我開始了自己的瑜伽練習,沒有老師的指導,也沒有大量的資料可以參考。艾揚格壹位老先生的《瑜伽之光》是我們最好的教材。為了練習方便,老公多買了壹本書,用裁紙刀把書剪開,壹頁壹頁的夾起來掛起來,每天按照書後面的練習要求練習。因為當時國內出版的關於瑜伽的書籍很少,所以我們托朋友從臺灣省購買。還從外文書店買了很多英文版的瑜伽書,用自己差的英語水平學了壹點。這個過程持續了兩年多,也正是在這兩年的自主學習中,我和老公有了自己的瑜伽練習方法和哲學體系。我們從來沒有跟“名師”出去學習過,也很少出去交流,外界對我們的影響很小。也許這就是我們沒有雜念,壹直走到現在的原因。環境對壹個人的影響很大,我們還沒有強大到可以忽略周圍環境的影響。在我迷失自我之前,我覺得最好的選擇是遠離壹切負面的聲音,停止與壹切負面的人交往至少可以暫時獲得內心的平靜。
對於我和我老公來說,瑜伽教練這份工作更像是壹種分享:和學員們分享我們十幾年的身體成長歷程,和成員們分享我們十幾年的心靈成長,用我們的經驗去吸引玉石,讓每壹個跟隨我們練習瑜伽的人,不僅身體上有進步,內在也有成長和完善。2010教瑜伽以來,經常接到學員的電話和留言,聽他們分享自己的成長和對我們的感激。其實我和老公在整個過程中能起到的作用非常小,但是他們通過我們的經歷為自己的人生打開了壹扇窗,瑜伽就是最好的催化劑。因為真正的改變是從內心開始的,而內心的改變來自於身體的柔軟和內心的開放。開始瑜伽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自己的身體,觀察自己的思維模式,真正認識自己。我想這應該是練習瑜伽和從事瑜伽教學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