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的孩子,曾經的“美猴王”,卻在這個追悼會上大肆宣傳他們的新劇,沒有流露出任何悲痛和哀悼。
此事壹出,六小齡童瞬間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網友批評他,問他為什麽在靈堂賣片?
執導這部經典作品的楊潔曾說,西遊記已經成為她心中永遠的痛。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六歲男孩第壹次這麽做了。這些年來,他借機對所有與西遊記有關的人和事都蹭了壹波熱情,種種行為讓他跌下神壇。
從壹個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變成壹個“不道德的只知道商業投機的藝術家”,最終在利益的誘惑下被商業同化。六歲的孩子經歷了什麽?
1959,壹個六歲的小男孩,出生在上海張的猴戲世家。
他的父親張,當時享有“南方猴王”的美譽。受他家庭的影響,六歲的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猴學。
但由於身體原因,傳承家族猴學技藝的重擔並沒有落在他的肩上。
更何況他上面還有壹個比他更出彩的二哥——壹個年輕的六歲男孩。張壹直對這個六歲的小男孩非常關註,並把他培養成了他的頭號傳人。
然而,有意想不到的風暴。1966年,壹個六歲的孩子死於白血病,張金來自然接過了“新壹代孫悟空”的重擔。
張以“六小齡童”為藝名,開始精心培養他。他從不錯過任何鍛煉六歲男孩的機會。只要他有空閑時間,他就會教他用手跳舞。
為了能夠站在更大的舞臺上,六小齡童從來不敢懈怠。他常常把木棍當成金箍棒,認真地向父親學壹招壹式,但日復壹日的刻苦訓練並沒有讓這個六歲的男孩成名。
從1 2歲起,他開始學習藝術。直到1982,他還只是壹個默默無聞的昆曲演員。即使有他父親和哥哥的名字,也沒有人看得起他。
而且他學美術的時候用眼太多,不得不戴上厚厚的鏡片,要知道,壹雙明亮的眼睛對孫悟空來說是很重要的。
但或許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壹天會成為著名的600度近視、260度散光的“猴王”。
1982年,楊傑導演準備拍西遊記的時候,找不到合適的孫悟空人選。經過推薦,她找到了“南方美猴王”張,但張當時年紀太大了,演不了這麽難的角色。於是,張把自己六歲的兒子推薦給了導演楊傑。從此,六小齡童進入了《西遊記》劇組,開始了六年的跟團拍攝。
86版西遊記不負眾望,壹經上映便獲得全國觀眾的喜愛,甚至風靡海外。劇中飾演師徒的演員們也以其與眾不同的演繹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在這部劇的拍攝過程中,發生了壹些不愉快的小插曲。
當時劇中的四位師徒趁著戲熱,甚至在沒有告訴楊潔導演的情況下私自外出,耽誤了拍攝進程,這讓楊潔導演非常生氣,並嚴厲批評了四位。
但以六小齡童為代表的四人,將楊傑告上了領導部門。後來楊傑導演被劇組開除了。不久之後,每個沒有骨氣的人都意識到了她的重要性。最後,四位主演當眾給楊潔下跪,她才要求繼續拍攝。
《西遊記》大火後,新加坡人邀請了幾位演員到他們國家演出。楊潔導演覺得這是壹個傳承中國文化的好機會,就答應了。然而,除了鐘瑞池,所有的四個主角都以生病為借口逃避責任。原來,六歲的孩子和其他幾個演員偷偷抱起了商演。
池認為這樣做是不對的,所以他沒有和六歲的孩子壹起去,然後他和演員們壹起去了,但只有楊傑壹個人出國了。
幾個演員都在享受西遊記帶來的“紅利”,尤其是六小齡童。有了“美猴王”的稱號,他們越飛越高,在名利的誘惑下,頻頻接到廣告代言。曾經的演員壹下子成了商界名人,但有幾個人漸漸和當時制作他們的楊傑導演失去了聯系。
他們的行為讓“敢問路在何方”的歌手蔣大為很不高興。他公開指責幾個演員對自己伯樂的成就沒有忠誠,沒有感恩之心。
此外,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六小齡童把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的故居變成了自己的圖片展,在每個角落都貼上了自己的畫像和橫幅,在廣場中央立著自己的雕像,制造出兩者已經融合的標誌,仿佛自己就是孫悟空的化身。
“美猴王”角色的成功塑造,讓六小齡童擁有了壹大批粉絲。但觀眾的喜愛和贊美也讓這個六歲的男孩開始驕傲地膨脹起來。他總是在壹些公開場合對“孫悟空”的角色發表意見。
依靠這個頭銜獲得商演,代言和私人工作將加深這個標簽的壟斷。
在他眼裏,他代表西遊記;即使以“正版”的眼光,其他西遊題材的作品也被“仿冒”了。
因為他不喜歡周星馳在《大話西遊》中扮演的孫悟空角色,所以他在公開場合批評了這部電影。
不僅在節目上調侃,還模仿影片中的動作。也有人說周星馳演的孫悟空是對藝術的褻瀆,愛上壹個惡魔是對國粹的侮辱。周星馳飾演的孫悟空,在他口中也變成了壹只是非顛倒的妖猴。
然而,在壹檔綜藝節目中,國家壹級演員陳對孫悟空這個角色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在他看來,孫悟空的本來形象應該是壹只潑猴,壹只彩色的猴子,連觀音菩薩都要避開他。
這些話也讓六歲的孩子無言以對。
六小齡童還試圖“神化”自己的孫悟空角色,在節目中說壹只猴子見到他會敬禮,還說“壹千個觀眾心中只有壹個孫悟空”,這無疑是他試圖證明自己“正統”孫悟空的地位。
但這種不留余地的宣傳,逐漸瓦解了他在觀眾心目中的童年偶像形象。
眾所周知,男人的裝置壹旦崩潰,就很難修復。此後,關於他的黑料越來越多,網絡上的批評聲甚至蓋過了之前的好評。
醜化周星馳的醜聞還沒平息,就曝出六歲小孩在拍西遊記時用了替身。有壹段時間,他的專業態度也被大家質疑。
六歲的孩子曾在節目中說,他們永遠不會用替身演員。在當時的艱苦條件下,他壹直堅持獨立拍攝每壹個片段。
但實際上,在劇中真假美猴王的片段中,劉二獼猴的很多動作都是因為某些動作難度系數較高而由身體替身來完成的,但六小齡童為了保持自己的專業設計,用合法手段隱瞞了這件事。
其實面對壹些演員無法完成的高難度動作,適當選擇身雙是很自然的。畢竟演員的安全壹旦受到威脅,就會影響整個劇組的拍攝進程。但選擇欺騙觀眾來體現自己的專業性,確實有失偏頗。
這件事也讓這個名譽受損的六小齡童再次受到網友質疑,名譽壹落千丈。
在大眾眼中,《西遊記》成為經典,不僅是因為劇中演員的精彩表演,更是因為演員們在幕後默默付出的努力。然而,六歲的孩子試圖把這部戲的所有功勞都攬在自己身上,這難免令人反感。
或許他的所作所為源於他對角色的珍惜,但他接廣告和網友掛機的行為,又壹次刷新了人們對他的認識。面對網友的質疑,六小齡童不僅沒有體現出壹個老藝術家的風範,反而直接把對方和網絡聯系起來。
於是,在遊戲壹炮而紅後,六小齡童以侵犯其肖像權的罪名將對方告上法庭,但由於對方塑造的孫悟空形象不構成侵犯其肖像權的事實,訴訟以六小齡童敗訴告終。
從那以後,他瞄準了更多的商機,不僅接了壹堆遊戲代言,還把孫悟空的手作做出來賣了個高價,賺了個盆滿缽滿。今天的他,顯然離那個賢惠有藝術的老藝術家越來越遠了。
但是六歲小孩的行為真的不可原諒嗎?當然不是。雖然他是個藝人,但是藝人要出柴米油鹽。
說到底,他只是壹個厭倦生活的普通人。
六小齡童之所以從神壇跌入地獄,是因為他太執著了,他激活了“孫悟空”的形象,激活了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戰神佛。
可惜只是虛構的人物,活著的人不能只靠幻想活著。
況且他也不是唯壹壹個以商業、表演、廣告出名的名人。我們為什麽要如此不安?
畢竟,到目前為止,很少有人能在孫悟空這個角色的刻畫上比得上六歲的孩子。他壹生只為觀眾喜愛的角色而活。這樣執著的精神和藝術情懷,也值得我們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