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並完成了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
森林旅遊公路?#20869;蒙古S203線交通安全研究(同濟專項主持),
隧道進出口作業安全研究(承擔工效學實驗研究的應用)、
公路交叉口交通安全技術研究(承擔人機工程學應用實驗研究)。
主持完成浙江省交巡警總隊委托的課題《浙江省104國道事故多發路段(點)交通工程技術改造》、《路、澤、太路口交通安全分析及對策研究》(臺州交警委托)。
教材1潘曉東林區公路勘測設計中國林業出版社1993 2潘曉東陽朔公路勘測設計軟件開發與應用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論文。
2007
1,潘曉東,姜紅,楊毅。山區公路小半徑曲線事故黑點案例分析[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5(12):1642-1645。(國際期刊編號05)
2.、郭、。公路隧道進出口交通安全視覺適應指數[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07/7,35 (7): 15-19。(ISSN 1000-565x,CN44-65438。
3.、潘曉東、楊毅、郭。高速公路隧道進出口視覺沖擊與行車安全研究[J].中國公路與運輸,2007/9,20(5):101 ~ 105。(SSN10066。
4.、郭、。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視覺適應性實驗研究[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7/12,39(12):1998 ~ 2001。(國際刊號0367-6237)
5、潘曉東、杜誌剛和楊震。基於駕駛員的公路隧道進出口安全研究?眼動實驗[j].第六屆和第七屆中國交通專家國際會議。【EI來源】
7.潘曉東,詹佳,藤森隆治。建築設施停車庫縱橫向控制指標的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2007/12,26 (6): 77-79。(ISSN 1674-0696,CN50-1190/U)
8.杜誌剛、潘曉東、肖懷全。道路交通標誌合理轉角設置的研究[J].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2007/9,5 (3): 47-51。(ISSN 1672-4747,CN51-65447。
9.杜誌剛,潘曉東,王富貴。基於人機工程學的山區公路橋頭跳車分析與評價[J].中南公路工程,2007,32 (1): 17-20。(ISSN 1002-1205,CN43-20。
杜誌剛詹佳潘曉東10。基於人機工程學的山區公路平曲線設計指標安全性評價研究[J].中南公路工程,2007/6,32 (3): 21-23。(ISSN 1002-1205。
11,杜誌剛,潘曉東,邱超。山區公路橋頭交通安全評價指標及改善研究[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2006/6: 27 (2): 17-20。(ISSN 1672-65438+。
地址:殷12。淺析城市行道樹對交通環境的影響[J].通信標準化2007/8:141-143,(ISSN1002-4786,CN。
13,潘曉東,詹佳,楊毅。智能停車誘導系統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7,24 (1): 60-62。(ISSN 1005-0523,CN36-6523。
14,潘曉東,林濤。不同路網形式的商業廣場交通影響對比分析[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7,24 (4): 51-53。(ISSN 1005-0523,CN36-1038。
15,,尹,基於人機工程學的山區公路平曲線安全視距研究[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7,24 (2): 55-57。(ISSN 1005-0523,CN36-1035/U)
16,郭義華陳為忠,詹佳,潘曉東。車輛牌照識別率的合理評價[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7,24 (4): 54-55。(ISSN 1005-0523,CN36-1038。
潘曉東楊驛17。基於駕駛模擬的道路線形安全評價指標[J].上海建築科技,2007/2: 17-21。(ISSN 1005-6637,CN31。
潘曉東杜誌剛肖懷全18。旅遊城市交通標誌系統規劃設計方法研究[J].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3。8(1):16-19.(ISSN1671-234X、CN33-1262/Z)
19,朱傑,潘曉東,楊毅。中日汽車駕駛員培訓的比較分析[J].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8 (2): 71-75。(ISSN 1671-234。
20.陰、、楊毅。道路視覺環境與安全駕駛的關系[J].公路與汽車運輸,2007/5,3: 48-50。(ISSN 1671-2668,CN43-1362。
21,柯,,,姜紅。城市道路交叉口無沖突案例分析[J].通信科學與技術黑龍江,2007/1,31(1):114-65438。
22、、陰、楊毅。城市化進程中的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及對策[J].通信科學與技術黑龍江,2007/1,31(1):126-127。(ISSN 66
23.詹佳,潘曉東,糕糕的設計與應用。。HOV·萊恩[J]。交通運輸。2007/7: 88-90.(ISSN 1671-3400,CN31-1476/U)。
24.徐曉東,潘曉東,楊毅。基於駕駛員適應性的交通導向標誌設計[J].第七屆世界華人交通學術會議論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5:59-63
25,潘曉東,明路,楊跳,山區高速公路爬坡車道設置條件與方法[J].城市公用事業,2007/12,21 (6): 12-15。(ISSN 65438+。
26、丙、、郭。交通導向標誌信息含量與能見度關系的研究[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7/12。
27.詹佳,潘曉東,杜誌剛。高速公路標誌可見度與行車安全的研究[J].公路和汽車運輸。2007.438+0: 36-39
28,潘曉東,詹佳,王富貴。山區公路小半徑曲線加寬及安全設計研究[J].公路工程. 2007.12: 32 (6) 4-6。(ISSN 1674-0610,CN43-10。
29.、潘曉東和郭。公路隧道出入口交通安全評價指標的應用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30.潘曉東,杜誌剛,楊毅,等.隧道洞口動態視點指數與平曲線半徑[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
楊曉光杜誌剛潘曉東1。橋頭跳車對行車安全影響的評價指標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4 (5): 634-637。
2.潘曉東,林濤,楊毅。駕駛員心率與血壓及山路側向力系數的關系[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4 (6): 748-751。
3.,林雨,郭,等.逆光下交通標誌視距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23(5):118-120。(刊號1002-0268)
4.潘曉東,杜誌剛,蔣紅,等.駕駛員心率和血壓變化與山區公路線形關系的試驗研究[J].人體工程學,2006,12 (2): 16-18。(ISSN 1006-8309,CNN
5.、郭、方壽恩、於、。假視覺原理在公路交叉口安全改造設計中的應用探討[J].人體工程學,2006,12 (1): 30-32。(ISSN 1006-8309,
6.潘曉東。城市交通環境中的禮讓精神[J].南通大學學報,2006.22 (4): 13-15。(國際刊號1673-2359,CN32-1754/C)
7.杜誌剛,姜紅,潘曉東。眼動儀在道路交通安全和環境評價中的應用[A].第三屆全國公路科技創新論壇論文集[C].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4: 893-899。
楊毅,潘曉東。考慮車輛動態響應的人-車-路閉環仿真模型及其求解,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4(11):1479-1483。
9.潘曉東。交通環境中的人文環境,中國讀書報,2006-03-06。
10,姜紅,潘曉東,林炳幹。道路照明可見度的研究[J].交通技術與經濟,2006年6月8日。(ISSN 1008-5696,CN23-1443/U))
潘曉東江洪11。駕駛員違章後的心理生理反應分析[J].公路與汽車運輸,2006.2: 31-33。(ISSN 1671-2668,CN43-65438。
12,潘曉東,姜紅,高高。霧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及安全對策[J].通信標準化2006.10: 200-203,(ISSN1002-4786,CN165438+。
13,姜紅,潘曉東,杜誌剛,高高。城市化進程中的道路交通問題及對策[J].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增刊)2006 438+05438+0: 3-6。(ISSN 1638+0-6。
14,郭,,林炳幹。山地城市公路網規劃的綜合評價[J].森林工程,2006.9.22 (5): 32-35。(ISSN 1001-005x,CN23。
15,楊毅,潘曉東,方壽恩,郭忠銀。基於道路特征信息變化率的公路線形質量評價[J].公路交通科技,2006,23 (10): 1-4。(刊號1002-
郭忠銀楊毅16。隧道進出口速度變化的研究[J].上海公路2006 (1): 48-50。(ISSN 1007-0109,CN31-60。
郭忠銀楊驛17。隧道路面抗滑性能的測定及其對行車安全的影響分析[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2006.25 (6): 038-042。(ISSN 101-716x。
潘曉東楊鎮18。適應道路安全研究的人-車-路系統回路仿真模型
19,方壽恩,楊毅,陳..基於GIS的道路安全信息管理系統總體設計[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4 (5): 629-633。
20.董澤龍,楊毅,潘曉東。駕駛仿真模型的實驗驗證及參數的初步標定[J],上海公路2006 (1): 51-54。(ISSN 1007-0109,CN365438。
21,張萍,楊毅。用絕對信息變化率評價道路線形質量[J]公路2006/12
22.韓,,方壽恩。交通環境中的旅遊交通與文化[J].中國道路瀝青,2006,12: 55-57。(刊號1683-724x)
2005
1,,楊毅,朱。駕駛員心率血壓變化與山區道路曲線半徑的關系[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3 (7): 900-903。
2、、郭、。駕駛員註視與駕駛安全的實驗研究[A].上海公路-上海公路學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5(增刊):255-260 .(ISSN 1007-0109,CN365438+。
3.潘曉東、江紅、杜誌剛等。基於人機工程學的道路平面線形評價指標研究[a].國際公路安全研討會會議錄[c].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00: 367-369。
4、、郭、。駕駛員的心理生理反應特征與駕駛安全[J].交通和運輸。(ISSN 1675438+0-3400,CN31-1476。
5、林雨、潘曉東、方壽恩。信息含量與導向標識認知的關系研究[J].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2005.12,3 (3): 73-77。(ISSN 1672-4747,CN51-65438。
6.林雨,潘曉東,方壽恩。交通標誌視角閾值的研究[J].公路,2005.7: 142-144。(ISSN 0451-0712,CN11。
7.張強,陳,,。色彩心理學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的應用[J].華東公路,2005年,6: 65-67。
8.李翔,潘曉東,方壽恩。公路綠化植物的工程特性分析[J].森林工程,2005,438+0 (1): 40-42。(ISSN 1001-005x,CN23-65438+。
9.吳德華、潘曉東、滕勝強等。大城市客運中心社會停車場配置與建設指標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2005.24 (3): 125-128。(ISSN 101-7128。
10,李翔,潘曉東,方壽恩。大型公共設施對自行車交通的影響分析[J].交通運輸技術與經濟,2005.3: 58-60。(ISSN 1008-5696,CN23-1443/U)。
2004年:
潘曉東林雨方壽恩1。長途汽車站交通影響分析的理論與方法探討[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2004: 24 (1): 29-31。(ISSN 1672-1098。
2003年:
1,楊毅,高國武,方壽恩。基於GPS的道路線形恢復技術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1 (5): 567-571。
2、潘曉東。交通人信息技術在道路幾何結構安全性評價中的應用[C].2003(特刊)交通部專家委員會論文集暨山區公路安全環保景觀設計技術交流會:17-20。
3.楊毅,朱。合理路段事故黑點的識別研究[A].上海公路-上海公路學會第六屆年會論文集[C].2003(增刊):212-217。(ISSN 1007-0655。
4,楊毅,朱車載GPS用於恢復道路線形的研究[J],山東交通科技,2003年第4期
2001及之前:
潘曉東1。人體信息技術在道路交通環境與安全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公路與運輸雜誌,2001/12,14(增). 55438+009 ~ 1165438.5666666666(ISSN 1001-7372、CN665438+
潘曉東。利用駕駛員心理和生理反應評價道路幾何設計的研究——以心率和收縮壓變化作為評價標準?#65292;高知大學森林公報28,2001,35-62 .(國際期刊編號0389-4622)
3、潘曉東。利用駕駛員心理和生理反應評價林道幾何設計的研究——收縮壓變化的林道線形描述?#65292;高知大學森林公報28,2001,63-84 .(國際期刊編號0389-4622)
4、潘曉東、後藤俊壹和山本誠。駕駛員心理生理反應評價林區道路路面的研究。應用林學10(2),2001,27-30 .(刊號1342-9493)
5.方壽恩,郭忠銀,楊毅。公路交通事故地點認定的壹種新方法[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1(1):90-94。
6、潘曉東,郭濤,,山本,m .利用駕駛員心理和生理反應評價林區道路幾何設計的研究-山區林區道路線形描述與收縮壓變化。日本林業學會學報80(3),1998,143-150。(ISSN 0021-485X)
潘曉東、後藤俊壹和山本誠。脈壓作為林道幾何形狀的評價指標。應用林學7,1998,35-38。(刊號1342-9493)
8、潘曉東,Gotou,j,Yamamoto,m .用駕駛員的心理和生理反應評價林區道路幾何設計的研究——圓曲線處視距的影響?#65294;日本林業學會學報79(4),1997,180-185。(ISSN 0021-485X)
潘曉東、後藤俊壹、山本誠和郭彪。運用模糊邏輯於山區公路路線決策之可行性研究,日本森林工程學會3,1997,163-172 .(刊號1342-3134)
10、潘,X. D .、山本,m .和Gotou,j .利用駕駛員的心理和生理反應評價林區道路幾何設計的研究——心率和收縮壓變化作為評價幾何設計的標準——日本林業學會雜誌78(4),1996,404-409(ISSN 0021-485X)
11,潘曉東,山本誠,秀樹城中村。基於載體生理學的林道結構評述。
潘曉東,12。數字地形模型與地形特征分析[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1989,17 (4): 87-91。(ISSN 1000-5382,CN23-65438。
13,潘曉東,張金生,裴雪艷。林區公路交通標誌的設置[J].林業科技,1991,16 (1): 56-58。(ISSN 100655。
14,楊毅,方壽恩,高國武。事故多發路段和事故黑點的識別[J],上海公路2000 (4): 6-8,(ISSN 1007-0109,CN31-65438。
15,郭忠銀,方守恩,中國幹線公路陽曲段道路安全現狀及道路黑點特征[J],中國公路與交通學報13,2000.88 ~ 92。(SSN 101-7372,CN665438+。
2007年3月7日,潘曉東教授應邀作了題為“中國道路建設與交通安全及其對策”的學術報告。
主持項目:
1,安全改進:
序列號
項目名
委托代理人
1
104國道路口交通安全改善工程
浙江交警總隊
2
蘆澤臺壹級公路交叉口交通安全分析及對策
浙江臺州交警支隊
三
烏魯木齊市交叉口安全設計的改進
烏魯木齊交警支隊
四
上海機場路大型立交的安全審計
上海市政府院
五
森林旅遊公路s203線交通安全研究(專項責任)
國家西部交通安全項目
六
公路交叉口交通安全技術研究(主要參加)
國家西部交通安全項目
七
公路隧道進出口作業安全研究(主要參加)
國家西部交通安全項目
八
建德市G320(二級拓寬段)交通安全改善研究
浙江建德市交通局
2.交通影響評估
序列號
項目名
委托代理人
1
上海青浦客運站遷建項目交通影響分析
上海青浦客運公司
2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TEDA休閑區交通組織規劃與分析
天津開發區管委會
三
上海五角場科技園公交專線可行性研究
洋浦科技投資發展公司
四
蘇州萬達商業廣場交通影響分析
蘇州萬達商業廣場有限公司
五
寧波萬達商業廣場交通影響評價
寧波萬達商業廣場有限公司
六
上海萬達商業廣場交通影響分析
上海萬達商業廣場有限公司
七
上海萬達商業廣場地面交通設計及交通評價
上海萬達商業廣場有限公司
八
上海的物價低?#22235;高?#31034;範居住區(江橋鎮基地)交通影響分析
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
九
上海的物價低?#22235;高?#31034;範居住區(顧村鎮基地)交通影響分析
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
10
上海的物價低?#22235;高?#31034;範居住區(周浦鎮基地)交通影響分析
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
11
家樂福萬利店停車系統及交通影響分析。
上海賈立安超市有限公司
12
上海華聯五角場步行街停車系統及交通影響分析
上海節日步行街購物中心
13
上海證大喜馬拉雅廣場交通影響評價與設計
上海鄭達公司
14
上海虹橋銀座寫字樓交通影響分析
上海文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15
上海虹橋銀都大廈交通影響分析
上海夏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16
杭州鳳起根丘立交橋下社會停車場交通影響評價及規劃設計
杭州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17
合肥新地城市廣場交通影響咨詢與評價
新地房地產(合肥)有限公司
18
太原萬達廣場施工區交通影響分析
太原萬達廣場有限公司。
19
南匯萬達廣場交通影響分析
上海萬達商業廣場有限公司
20
上海澄城商業廣場交通影響分析
上海成成購物廣場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21
上海市工程建設規範《建築工程交通設計及停車庫(場)設置標準》(DG J08-7-2006)(參與起草)
上海交巡警總隊
3、規劃設計和專題研究
序列號
項目名
委托代理人
1
杭州市區交通誘導系統設計方法研究
杭州市交警支隊
2
杭州南北高架路牌施工圖設計
杭州市交警支隊
三
杭州六合大廈和中山路社會停車位規劃設計
杭州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四
杭州濱江區交通誘導系統設計方法研究
杭州濱江高新區城市建設指揮部
五
杭州濱江時代大道交通系統設計
杭州濱江高新區城市建設指揮部
六
杭州濱江區溫韜路交通系統設計
杭州濱江濱江項目指揮部
七
杭州濱江示範路第三立交導向標誌施工圖設計
杭州濱江高新區城市建設指揮部
八
長興縣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設計
長興縣交通局
九
上海鄭達拇指廣場停車系統的改進設計
上海證大大學
10
上海萬達商業廣場停車系統交通規劃設計
上海萬達商業公司
11
上海五角場環島城市副中心機動車停車誘導系統方案研究
五角場開發建設辦公室
12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道路交通規劃
天津開發區管委會
13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交通設施規劃及交通組織設計
天津開發區管委會
14
環太湖景觀大道(長興)道路工程初步設計
上海國安園林景觀建設有限公司
15
海峽西岸經濟區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研究
福建省交通廳規劃辦公室
16
海門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比選方案)
海門市建設局
17
建德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
建德市建設局
18
義烏王斌商務區停車系統及標誌標線設計
義烏市建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