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概論當前,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素質的要求與日俱增;然而,目前大學生學習動力普遍不足,學習自覺性和自主性日益弱化,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遠遠低於市場需求。由此,就業市場與畢業生供給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就業心理,幫助他們盡快樹立危機意識,引導他們以科學的態度規劃大學學業和職業生涯,已成為大學生就業和思想工作的緊迫任務之壹。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自身優勢,全面分析職業需求,培養自主規劃、自主創業的能力。它是引導大學生認識職業、確立職業目標、選擇職業角色、尋求最佳發展路徑的專門課程和活動。良好的職業規劃是職業成功的導航儀,可以使人充分認識自我,客觀分析環境,科學設定目標,正確選擇職業,克服職業障礙,避開人生陷阱,從而促進職業發展。壹、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1。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學生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探索自我。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探索自我。大學生畢業後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其中壹個重要原因就是對自己沒有很好的認識,沒有把自己的特點和自己想要的工作、職業匹配起來。現代社會大學教育的巨大缺陷是大學生的培養模式是流水線作業模式。無論什麽樣的材料的學生進入大學,都是按照壹個標準的模式來培養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大部分學生的特點。如果我們的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能對自己的特點有清晰的認識,學校也可以因材施教。學生只有認識到自己的特點,才能不斷加強與自己特點相匹配的技能培養。那麽對他的事業發展會有很大的好處。2.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增強學生發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現在大學生中有壹種懶散的風氣,不知何去何從。經歷了高考的磨難,很多同學都失去了人生發展的方向。不知道怎麽學習;不知道怎麽生活;不知道學了之後有什麽用。離開大學校園,不知道下壹步該去哪裏。原因是我沒有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如果我們的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能意識到自己未來的去向。然後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就會有目標指引。妳可以讓他們不再盲目迷茫。3.職業規劃可以提高應對競爭的能力。當今社會處於變革的時代,激烈的競爭無處不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職業活動的競爭十分突出,尤其是中國入世後。想要在這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設計好自己的職業規劃。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不打無準備之仗。然而,很多應屆大學畢業生並不先坐下來做自己的職業規劃,而是拿著簡歷和求職信東奔西跑,總希望運氣好能找到壹份好工作。結果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資金。最後感嘆招聘單位有眼無珠,不能“慧眼識英雄”,感嘆我的英雄無用武之地。這些大學畢業生沒有充分認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認為職業規劃只是紙上談兵。其實,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明確的認識和目標後,再把求職活動付諸實踐,要好得多,也更經濟,更科學。第二,如何進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1,關註結合學校和學院實際情況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專題研究。生源的不同,導致學校乃至高校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面臨的問題也不同。然後,調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分析對我校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有效途徑,是我校的首要工作。各學院要由領導牽頭,由各專業資深教師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教師組成,對本校學生情況進行進壹步的專題研究,結合專業設置和培養理念,研究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渠道。並應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根據年級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教育;並時刻註意收集整理相關數據,與往年未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學生進行對比分析。2、培養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指導教師。學校要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隊伍建設,讓指導教師首先深刻認識到職業生涯教育的戰略意義,真正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能夠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指導教師要真正掌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專業理論和技能,初步具備指導學生升學和就業的專業能力;具備指導學生職業規劃的技能;掌握與學生交流的方法;熟練使用評估工具。職業生涯規劃教學的指導者應積累、收集和研究實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案例材料,特別是關於學生接受教育前後學習態度、職業取向、社會服務、社會交往等方面的變化的案例。要時刻註意學生的參與性、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方法的可持續性和機制的普及性。3.註重職業規劃教育理念的普及。在西方發達國家,對青少年的職業咨詢和職業教育幾乎從幼兒園就開始了,所以青少年在進入高校之前壹般要經歷職業認知階段、職業探索階段、職業定位階段、職業準備階段和職業安置階段。在中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概念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引入的。而且基本上只有高校會有選擇地進行職業規劃教育。我們大學生中普遍存在壹種現象,就是沒有規劃意識或者規劃意識很弱。在中學,擺在我們學生面前的是等待他們去征服的高考這座大山。但是,征服高考之後,什麽會成為他們的下壹個目標。這個問題極大地阻礙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也讓大學生的學術生涯沒有了方向,讓個人發展變成了隨波逐流的發展。如果我們的學生把職業規劃的理念融入到整個學習生涯中,就能保證他們始終有奮鬥和發展的方向。我們應該在每個新生入學之初就給他們灌輸職業規劃意識。(1),新生入學時,搭建職業規劃服務接待平臺。每年新生入學時,在新生接待處搭建大學生學業和職業規劃服務平臺,由專業指導老師提供專業咨詢和宣傳服務。並且給每個大壹新生壹本關於職業規劃的小冊子。在大壹新生中普及生涯教育理念。讓每壹個大壹新生在開學就意識到職業規劃教育的重要性。(2)充分利用學校的各種宣傳陣地。推廣職業規劃知識。充分利用學校的宣傳窗口和廣播電臺宣傳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知識;宣傳成功的職業案例,讓廣大學生從中獲得啟發。4.以各種活動為載體,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生涯教育是壹個長期的實踐過程。在許多西方國家,職業指導教育和職業規劃從小學開始,教育形式多樣。如職業日、職業興趣測試、社會實踐等。,註重學生社會工作經驗的積累。14歲的同學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到校外打工,豐富自己的職業經歷。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探索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新途徑。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在校園內創業、科技創新,定期向學生宣講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鼓勵學生參加“青年誌願者”活動,重視學生畢業實踐。通過靈活多樣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在實踐中不斷修正職業生涯規劃,實現高校就業指導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良性互動。還要結合實際開展各種其他職業規劃教育活動。(1),開設職業規劃指導課程。要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放在大學生教育體系的首位,開設專門課程,對每壹個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讓學生了解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理論體系、步驟和原則。(2)實行導師制。目前,學生管理主要由各學院的輔導員和學生處完成,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對學生專業發展的指導。如果各學院優秀的專業教師能夠與學生緊密聯系,專業教師能夠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出謀劃策,將會極大地促進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有效開展。(3)實施“高級計劃”,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寶貴人力資源。學校70多年的校友和優秀高年級學生資源,是開展大學生學業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寶貴財富。邀請在各行各業都有建樹的校友返校,與學生交流個人職業規劃與發展。用學生的實踐經驗引導和教育學生。學校的優秀高三學生可以和低三學生結對,實行老帶小的機制,讓同壹專業的優秀高三學生的成長過程能夠影響低三學生,低三學生的學業和職業規劃更具有方向性和參考性。(4)舉辦大學生職業規劃節。校園裏定期舉辦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節。設置各個單元環節,開展職業規劃指導講座;個人職業生涯設計大賽;大學生就業論壇;大學生模擬競聘活動、企業招聘等系列活動,積極做好宣傳動員工作,充分利用學校廣播站、校園網、公告欄、海報、橫幅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發布校內活動信息,確保大學生及時了解相關情況,積極動員大學生積極參與本次活動,認真做好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三。結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受到了各類學校的高度重視,但教育形式單壹、教育理念落後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要在校園裏掀起職業規劃教育的浪潮,讓每個學生都意識到自己需要未雨綢繆;讓每個學生都知道如何規劃;還要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理念融入到學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角落,讓學生在活動中受益,在感悟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