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 * *有16個兒子。在這麽多兒子中選擇壹個繼承人並不容易。事實上,努爾哈赤直到去世也沒有指定可汗的繼承人。而是提出由八貝勒* *管理國家政治制度,汗王由八貝勒選舉產生。
01在了解皇太極之前,我們先了解壹下皇太極的來歷。皇太極的生母是葉何娜臘氏,也就是葉赫部的壹位公主,努爾哈赤的死敵,名叫孟古格格。她的堂妹布寨曾經聯合九國聯軍攻打努爾哈赤,最後被殺。葉赫請求歸還屍體,努爾哈赤割下半具屍體歸還給葉赫。
由此可見,皇太極的背景確實不好,但他是努爾哈赤戰利品的副產品。所以皇太極天生就有心理負擔,這意味著他要比其他兄弟更加努力才能得到努爾哈赤的賞識和信任。
七歲時,皇太極為家人記賬。要知道,他小時候不叫皇太極,叫皇太極。皇太極是滿族人給自己起名字的常用方式,就像漢人的二狗、三羊子,太極就是胖子的意思。前面加個顏色,就更地道的滿語名字了。從努爾哈赤給他起名的方式可以看出,壹開始皇太極並不被重視。
皇太極生來面色微紅,眉清目秀,行動穩健,舉止端莊。他很聰明,什麽都聽過了,過目不忘,壹看就知道。他喜歡閱讀和學習。他是努爾哈赤將軍中唯壹壹個識字的。七歲時,努爾哈赤讓他管理家裏的賬目,這在努爾哈赤的兒子中很少見。
書籍打開了皇太極的眼界,也加深了他的才華。
十壹歲時,皇太極的生母去世。二十歲那年,皇太極帶刀出征。33歲時,皇太極排擠政敵。三十四歲,皇太極即位。掌權17年後,他突然去世,享年51歲。死亡原因仍然是個謎。
皇太極如何登基壹直是個謎,但有壹點可以肯定,皇太極確實是努爾哈赤最厲害的兒子。當時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四大巨頭。
首先是崇禎皇帝,朱元璋的後代。國之治雖崩,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另壹個是陜西英雄李自成,千裏迢迢來稱王,號稱百萬恩師;
還有壹個蒙古察哈爾部的利丹汗,自稱四十萬雇傭軍;
最後是皇太極。
這些人都不是省油的燈。結果蒙古的力丹汗死在青海,崇禎皇帝逼死皇後,割了女兒,在景山公園自縊,李自成四十歲死在九宮山。
皇太極和他的後人笑到了最後。皇太極成為最大贏家有運氣因素,但更多的是比別人強。不佩服他就不行。
皇太極在政治上有四大妙招。首先,他糾正了父親錯誤的民族政策。努爾哈赤後期對漢人采取高壓政策。皇太極認為這樣不好,只會激起漢人更加激烈的反抗,對入主中原非常不利。我們當然不指望皇太極提出滿漢平等,但是他提出要善待漢人。在皇太極的統治下,漢人不再是奴隸,而是人。對於逃跑的人,皇太極也主張順其自然,不嚴懲。
對於漢族官員,皇太極給予了壹些優惠政策。以前漢族的官員從屬於滿族大臣,有各種限制。即使在他們死後,他們的妻子也不得不成為貝勒的奴隸。皇太極說這是不人道的。采取壹系列措施提高漢官待遇,重用謀士範文程就是壹個極好的例子。遇到難題時,皇太極問:“範張靜怎麽看?”
其次,皇太極有三大發明。先是把老派的皇太極改成皇太極,再把姓氏改成滿洲,最後把國名改成清朝。不要小看這三個改名,無異於宣傳自己的團。
第三,先滅了二貝勒集團,再滅了三貝勒芒古臺集團,然後大貝勒戴珊被挾持,集體領導制被廢除,他自己當主角。此外,皇太極還進壹步完善了八旗制度,設立了八旗漢軍和八旗蒙古軍。皇太極也效仿明朝設立了“三院六部兩衙門”。
最後,皇太極吸取了父親的教訓,在與袁崇煥的幾次交鋒中失敗後,才意識到了紅炮的重要性。紅炮原名紅易炮,因為是西方制造的,所以有這樣的稱呼;但是滿族人看到“夷”字就很不高興。後來奪取政權後,他們也掌握了話語權,把紅夷大炮改成了紅大炮。深知火炮的重要性,皇太極還在沈陽開廠仿制這種火炮。
這些都是後來的事情。我們現在最關心的是皇太極是怎麽踩在三貝勒頭上的。
可以說,為了成為最高領袖,皇太極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遊牧民族女真沒有長子繼承制,這給了皇太極機會,雖然機會從壹開始就很渺茫。當時沒有明確的繼承制度。努爾哈赤生前的意思是誰有能力得到,但能力這件事沒有硬性的標準,因為大家都認為他有能力。
當時掌權的有四大貝勒。皇太極要做的,就是把三貝勒壹個個排除在外。努爾哈赤生前曾經囚禁過舒哈旗,而爾貝勒阿敏是舒哈旗的兒子,所以沒有資格染指可汗,再加上他自己也犯了壹些錯誤。三北樂芒古爾泰是皇太極的五弟。他脾氣暴躁,容易沖動,有勇無謀。他殺了他的母親,並邀請她的寵物之前,所以這是非常鄙視。這樣的人沒有威信,不會對可汗構成競爭威脅。
皇太極登基最大的障礙是大貝勒戴珊。戴珊既有資歷又有威望,可以繼承可汗職位。戴珊不僅在軍事上屢有建樹,手中握有強大的軍權,而且為人寬容,有長者之風,深得民心。努爾哈赤生前也非常倚重戴珊,所以皇太極幾乎不可能和戴珊爭奪可汗的位置。但是皇太極是壹個心機很深的人。在他心裏,他認為戴珊這樣善良的人不配做最高領袖。
大福晉給了戴珊壹頓飯,戴珊傻乎乎地吃了,但皇太極雖然收了飯,卻沒有吃,也就是兩邊都沒得罪,既不是大福晉,也不是爹。這個節目做得相當好,仿佛在告訴世人,我是壹個識大體、懂道德的人。這件事,在滿清貴族的風風雨雨中,戴珊的威望和身價壹下子跌了很多,爭奪汗位的籌碼壹下子少了很多。所以小福晉舉報大福晉,讓人懷疑皇太極是幕後黑手。
天命十壹年(明日六年,1626),八月十壹日,努爾哈赤因寧遠之戰失敗,抑郁而死。長公主阿巴海和兩個普通公主下葬。壹切貝勒之言,合而為壹求皇位,皇太極“辭之再三,久則壹諾”被贊為汗流浹背。
9月1日,皇太極在大正殿汗位,向天焚香,宣布次年為天聰元年。
皇太極就是這樣壹步步登上巔峰的。
執政初期,四貝勒並排而坐,處理軍務,相當於集體領導制。
這肯定讓皇太極很不爽,其他集團被滅也只是時間問題。皇太極輕而易舉地打掉了二貝勒和三貝勒。戴珊是個聰明人。看到情況不對,他主動提出退出領導層。
看到了吧,皇太極能上位不是偶然的。這是壹個徹頭徹尾的強力政治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