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職場新員工的溝通能力,除了與同事的溝通,最重要的是與領導的溝通。但是對於剛進入職場的新人來說,怎樣的交流有利於職場的發展呢?本文旨在提高職場新員工的溝通能力。
提高職場新員工的溝通能力1 1,充分認識溝通的重要性。
如前所述,優秀的企業將溝通視為高水平的管理,但很多企業因為溝通不暢,人際關系不和諧,企業與客戶的合作共贏關系不可靠,企業的績效目標和任務不順利。溝通不暢往往導致生產和管理效率下降,產品和服務質量下降,成本增加,效益下降。任何壹個企業,想要研究和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就必須讓所有員工,包括經營者和管理者,都意識到溝通的重要性。
世界管理大師德魯克在《管理使命、責任與實踐》中強調,組織溝通是所有企業管理者關心的中心問題。企業接觸到的信息層出不窮,但企業之間、企業與外部之間的差距(誤解)在拉大,大量的信息讓溝通變得更加迫切和困難。有些人追求自我意識,總是強調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他們需要自知和溝通。很多企業目前並沒有真正理解溝通,對溝通(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和運用還很遠。為了實現目標和提高績效,企業必須把溝通作為組織和管理的壹種方式,而不是壹種手段。
2.建立暢通的溝通機制。
什麽是順暢的溝通機制?韋爾奇認為,順暢的溝通是任意的溝通。企業的成敗取決於能否建立有利於溝通的機制。使之制度化、軌道化、規則化,使信息傳遞更快、更順暢,達到高效率、高能量的目的。
溝通順暢的前提是讓大家壹起面對現實。現實是怎樣的?如何適應市場變化,需要企業內部、上下級之間、企業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在企業外部,企業要和客戶、供應商溝通(當然企業需要和社區、社會管理部門溝通)。
順利溝通的核心是創造壹致性,並努力實現對價值觀、信念和願望的* * *了解。由於經營者和員工在價值觀、信念和誌向上存在差異,所以在價值觀、信念和誌向上達成* * *知識溝通是企業管理溝通的重點。世界上優秀的企業都在重塑自己的價值觀、信念和誌向,並為此加強管理溝通。
順暢溝通的原則是:溝通是壹種感知(發送信息讓接受者感知),溝通是壹種期待(知道接受者的期待是什麽),溝通需要要求,溝通和信息是對立的,相互依存的。信息是具體的,可以編碼,但沒有個性。信息是以溝通為基礎的,其有效性取決於預定的溝通。
溝通順暢是壹種態度,也是壹種文化環境。什麽態度?韋爾奇說,態度就是讓人敢於表達自己的反對意見,尊重不同的觀點。這是我們解決矛盾的方法。環境如何?環境不是居高臨下的交流,而是平等開放面對面的交流,是雙向互動的。
順暢的溝通是壹種無邊界的溝通。無邊界溝通的本質是團隊合作。團隊合作就是動員所有員工給公司提建議或意見。沃爾瑪和松下電器讓員工以賬單的形式為企業提出建議和意見,每年都有上萬條建議或意見發出。每壹個法案都經過溝通和論證,如果可行,就會被采納和實施。如果不可行,會充分溝通解釋。韋爾奇在通用電氣五年改革後,很多員工還是關心自己的晉升和職業保障,發自內心地不關心企業的改革和企業文化的改變。這是員工的落後嗎?韋爾奇認為,這不是員工落後,而是我們沒有找到管理員工的關鍵和方法。企業適應市場快,靠的是團隊合作,賦予員工更多的權利和責任。為此,韋爾奇推行“團隊工作計劃”,定期召開員工座談會,每次有幾十到100名員工參加。經理提出議題,安排好議程後離開,企業聘請的外部專業人士啟發引導員工自由討論。員工可以把自己的問題列壹個清單,認真地爭論。經理回來會當場反映他們。經理必須面對面地回答每壹個意見,並當場做出決定。有些問題不能當場回答的,要在約定時間內完成。
順暢的溝通是壹種心靈與情感的溝通。員工要有壹顆感恩的心,老板也要有壹顆感恩的心。企業要建立良性開放的溝通機制,培育開放共享的企業文化。領導在與員工溝通時,壹定要把自己放在員工的位置上,做到“虛心”、“交心”、“設身處地”,否則就會產生心理障礙,溝通不成功。溝通要有五心,即尊重、合作、服務、欣賞、分享。有了這“五心”,才能讓溝通更好,尊重員工。我們要學會欣賞員工,在工作中與員工分享知識、經驗、目標和壹切值得分享的東西。沃爾瑪特別註重讓員工分享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痛苦。
溝通順暢的基礎是員工受到尊重,有話語權。員工被重視,被關心,被照顧,有話語權,這是壹種價值觀。
3.搭建信息交流和溝通的平臺。
企業內外各種形式、層次、內容的面對面交流固然重要,但絕不是全部。沃爾瑪在20世紀70年代建立的衛星網絡通信系統旨在交換銷售和物流信息。沃爾瑪每周六7: 30開早會。參加早會的人可以是總部各部門的人,也可以是各地分公司的負責人,甚至是員工。壹開始有幾十個人,後來有兩千人左右。晨會,壹是交流信息,二是介紹經驗,三是分析形勢,四是加強內外溝通。這種交流方式生動活潑,充滿樂趣,彰顯激情,很受歡迎,也是最好的交流平臺。通用電氣每1 ~ 2個月召開壹次員工大會。通過衛星直播和網絡直播,GE遍布全球的30萬員工可以第壹時間了解領導和高層的想法,了解公司的發展目標和政策調整信息。在員工大會上,公司CEO和各級經理定期與員工面對面交流。通用電氣每年進行壹次民意調查,包括對通用電氣價值觀、六適馬管理、妳對目前工作是否滿意的匿名民意調查。這讓GE的CEO對全球員工的想法有了非常客觀的了解,包括員工對公司的滿意度,對公司的建議。每次民意調查都要寫報告,做改進計劃。韋爾奇的繼任者伊梅爾特經常給世界各地的員工發郵件,告訴他們公司業務的變化,並與員工分享他的經驗。
許多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已經開始通過局域網和電子郵件與員工交流信息。壹些企業還創建了內部刊物和報紙,以溝通和交流信息,同時增強執行力和凝聚力。
管理溝通的方法和技巧
1,善於傾聽。鼓勵和促進對方表達自己的意願,通過探索的方式獲取對方的信息,告訴對方妳完全理解對方的意思,並重復和表達妳沒有誤解對方的意思。索尼公司的創始人盛田昭夫和他的員工共進午餐時,發現壹名員工心事重重,停止了進食,沒有人理會他。他主動坐到員工對面,和他聊了起來。幾杯酒下肚,這位員工終於說出了索尼被埋沒人才的情況和問題。盛田昭夫因此有了壹系列改革人事管理制度的想法,包括實行內部招聘制度,以便最有能力的人才能夠找到他們喜歡的職位,人力資源部門能夠有效地發現人才。索尼讓員工每兩年換壹次工作。對於那些精力充沛、有上進心的人才,他們不是被動地等待工作,而是主動給他們施展才華的機會。
2.氣氛融洽。和諧的氛圍能讓對方更願意溝通。氣氛和諧的前提是註意語言。對壹個人說什麽,千萬不要說對方最忌諱的話;多表揚和肯定,批評的話也不能惡意中傷,這樣會使氣氛緊張,產生沖突,使溝通中斷或無效。和諧氛圍的關鍵是縮短距離,不要提出根本無法實現的目標,區分用工資養家的人和用價值觀做事的人,不要簡單地認為所有的人都和自己的認識、觀點、高度壹致,對待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模式,用可以理解的“語言”和別人交流。溝通前要認真思考對方能接受什麽樣的語言和方式,選擇對方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進行溝通,這是溝通成功的第壹步。和諧氣氛的關鍵是要輕松幽默,不傷人,不生氣,要有幽默感,對方容易接受。不要從我這裏傳達給妳,而是在我們和成員之間。惠普公司采用“開放式辦公室”。除了少數會議室和接待室,無論什麽級別的領導,都沒有單獨的辦公室,沒有頭銜,對主席也是直呼其名。這有利於上下溝通,營造平等合作、和諧發展的氛圍。
3.真誠的行為。說得好做得差的人無法與人很好的溝通,行為不真誠的人只能認錯,重新做人。壹個航班上的乘客跟服務員說需要壹杯熱水吃藥,服務員答應飛機進入穩定飛行後馬上送水。15分鐘後,飛機已經進入穩定飛行狀態。乘客服務鈴急促地響了起來,空姐突然意識到:哦,不對,她太忙了,忘記給那位乘客倒水了!於是她小心翼翼地把水送到乘客面前,笑著說:“先生,真的很抱歉因為我的疏忽耽誤了您吃藥。非常抱歉。”乘客拒絕原諒她的疏忽。在接下來的航班上,為了彌補自己的錯誤,每次去機艙為乘客服務時,空姐都會走到乘客身邊,微笑著問他是否需要水或其他幫助。乘客余怒,對空姐不理不睬。在到達目的地之前,這位乘客讓空姐把留言簿發給他。空姐很有禮貌,笑著說:“先生,請允許我再次向您表示誠摯的歉意。不管妳提什麽意見,我都樂意接受妳的批評!”乘客接過留言簿,在裏面寫了壹段話:“整個過程中,妳真誠的道歉,尤其是妳對乘客的12次微笑和熱情服務,深深打動了我,我最終決定把投訴信寫成表揚信!妳的服務質量非常高。下次有機會我壹定坐妳的航班!”
4.簡單解釋壹下。這是提高溝通效率的捷徑。能夠用非常通俗的語言解釋壹個非常復雜深刻的道理,是壹種技能,是真正的大師。海爾張瑞敏用康尼金定律講管理的不足和改進,用賽馬講人才競爭機制,效果極佳。聯想柳傳誌把組織的功能比作瞎子和瘸子,極為精辟。
5.自我批評。成功時刻的自我批評就是自我激勵。失敗時的自我批評可以獲得理解和支持。當眾自我批評是節操。從來不做自我批評的人,壹定是不想上進,粉飾錯誤的人。松下幸之助的口頭語是:我只是個小學畢業生,身體不好,有很多缺點和錯誤。松下之所以做得好,是大家努力工作、艱苦奮鬥的結果...李嘉誠第壹次創業失敗後問了媽媽什麽?他母親讓他向所有員工和顧客道歉,並獲得支持。這為後來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6.利他思維。利他思維是交往的命脈,它強調的是“與人為善”。當今社會,有私有財產,有私人利益,不可能允許別人考慮個人利益。但是,以金錢為靈魂,對自己專壹的人,在人們心目中就是庸俗的人。松下幸之助說,這樣的人不是在做生意,也不是在事業,只是在“投機”,很難成就大事。今天非常流行的稻盛和夫哲學的核心是利他思維。稻盛和夫先生創業之初,以實現自身價值為中心,多次與員工溝通,希望齊心協力把京瓷經營好。有人說,妳憑什麽讓我們相信妳?妳能給我們加薪和獎金嗎?這樣的人離開了京瓷,但稻盛和夫先生事後對企業的定位,卻把技術野心的實現改為帶領員工致富,強調只有員工才能首先為客戶創造幸福。稻盛和夫主張企業在經營中壹定要多為客戶、經銷商、合作夥伴考慮,這樣才能繼續共同發展壯大。
提高新員工在工作場所的溝通技巧2 01。與同事交談的註意事項
不要說得太多,但也不要說得太少。有良好的分寸感是最重要的。我們在工作場所的大部分時間都和同事在壹起。和同事聊天會占很大壹部分交流內容。所以,把握好與同事的溝通很重要。
如何和性格不同的人交流?
每個人在職場上的性格千差萬別。面對不同的人,不能用‘同菜’來娛樂。畢竟每個人的口味不壹樣,妳喜歡的說話方式可能別人也接受不了。所以,看人做飯確實是壹門手藝。那麽我們在職場中通常會遇到哪些典型的性格呢?我們應該采取什麽措施來處理這些不同性格的人?掌握與不同性格的同事溝通的技巧,有助於妳在職場上順利推進工作,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
03.如何化解同事之間的矛盾?
盡量避免工作場所之間的沖突成為“零和”遊戲。如果大家都贏不了,就不要變成雙輸。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觀點不同,利益不同,自然會形成相互影響的局面。有了矛盾,如何化解才是真正的藝術,壹個好的職場溝通者,不是他能回避矛盾,而是他能理清事情的發展趨勢,理解個體的矛盾心理,利用人性的特點,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長期處於矛盾的職場關系中,不僅會影響心情,還會嚴重影響彼此的合作。這個時候,妳應該用什麽具體措施來化解呢?
04、向領導匯報的語言技巧
在職場上,除了和同事溝通,剩下最重要的就是和妳的領導溝通。如果說同事之間的溝通是職場溝通的主要內容,那麽與領導的溝通則是直接影響妳職業發展的關鍵。我們身邊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人,平日裏他們的工作並不是最好的,但是卻能和領導關系非常融洽。以至於那些整天努力的人,到最後,還不如他們舉報壹次有效。
光說不練,假作風;練而不言,傻;邊說邊練,真的。有人說這是奉承的結果。我不否認,但也不能完全認同。拋開表面現象,我說這裏面有壹定的道理。存在即合理。在職場上應該如何向我們匯報?
05.如何反駁與領導意見不合?
領導不是聖人,有時候即使在專業領域也未必不如壹線的執行者。所以領導說錯話,做錯決定是很正常的。那麽作為下屬應該怎麽做呢?我們是應該根據意思不斷重復我們的錯誤,還是應該做壹個魏徵式的忠臣,大聲說出來?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作為壹個有正義感的人,指出問題,避免損失,還是應該有態度的。但是我們想成為魏徵那樣的人嗎?我想這取決於妳的領導是不是“李世民”。古往今來,“魏徵”多,“李世民”少。當忠臣固然好,但要看妳的頂頭上司是否買賬。能不能坦誠不苛刻,然後接受它,改變它?這也考驗壹個人的人生智慧。
06,領導尷尬地去打圓場見了面。
在職場,妳總是很尷尬。每個員工都希望在自己尷尬的時候,有同事能站出來幫他壹把。非常註重面子的領導,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是希望為他們出頭的。
善於打圈子的人,不必犧牲自己來成全領導;就是能夠在最前線悄無聲息的拯救領導力和隱形能力。這樣既能幫助領導擺脫困境,又能防止自己日後被孤立。
在職場上,事情是千變萬化的。雖然我們可以整理出很多應對理論,但面對現實畢竟是杯水車薪。理論是用來指導實踐的,但不能照搬,否則就是玄學。對於職場中的我們來說,多學習,多思考,多運用,才能逐漸形成自己的溝通和相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