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第壹次自駕西藏的人,80%或者90%也會選擇四川進出。
自駕西藏,川藏線318國道。Lucker拍攝的照片
為什麽?
這是由於對眾所周知的高原叛亂的恐懼。
人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否會有高度反應,何時會發生,壹直是全世界現代科技的難題。唯壹的解決辦法就是實地體驗,而最好的體驗地點就是川藏公路第壹段:川西高原。
川西高原海拔3900+米。Lucker拍攝的照片
川西高原位於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間,從第壹級臺階向第二級臺階過渡。這個地區的地形變化很大。海拔五六千米的山峰與海拔兩三千米的峽谷交錯。自駕期間,如果時空折疊,跌宕起伏仿佛在坐過山車。也正是因為這種特性,人們才能“測試”自己是否具備高反射能力。當然,青藏線可以認真“考驗”高反射,但前者壹旦“考驗”高反射,就可以迅速從高海拔的山口撤離到海拔較低的地方。堅持住。如果不成立呢?
青藏鐵路109國道格爾木至拉薩是中國最短的公路,路況最好。沿途遼闊的高原上聖潔的雪山、清澈的湖泊、虔誠的寺廟...看青藏公路沿線的風景,仿佛看到了全世界!Lucker拍攝的照片
要知道,壹旦高空叛亂嚴重,不及時從高空場所撤離或者延誤治療,都是會有生命危險的!
當然,我們不能談海拔而是改變顏色。戰略上重視,戰術上鄙視。第壹次乘車進藏,是戰術運用的結果。壹般來說,平原地區的人到高原地區,大部分人都有壹定程度的高原反應,只是不同程度有壹個適應過程,適應時間因人而異。第壹次坐車進藏,走川藏線,是壹個適應的過程。比如成都-康定海拔逐漸上升到2600米。在這個海拔高度,大部分人還沒有丟掉問題。如果有什麽問題,我勸妳盡早放棄去西藏的想法。
川藏線318國道“康巴第壹關”——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口。Lucker拍攝的照片
如果沒有問題,繼續穿越康巴第壹關: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第壹次來西藏的遊客,在這裏壹般都比較叛逆,只是程度比較嚴重。如果有情況,他們可以撤離康定,也可以在海拔3600+米的新都橋繼續觀察。繼續前行,然後他們將在海拔4400+的高爾寺山(隧道)進行測試,然後停留在海拔2500+米的雅江。
海拔2600+米的康定市。Lucker拍攝的照片
實際上,318國道川藏東部和高山峽谷路段的海拔起伏強度與上面所說的基本相同。這樣走走停停的話,到拉薩至少要壹個星期,基本習慣了。然後,從拉薩坐青藏線,返回。雖然1000+ km平均海拔4400米,但是妳的身體已經適應了之前的高海拔考驗和適應,可以壹路“燒火鍋唱歌”回家了。
青藏高原海拔4700米的羌塘大草原和遠處的念青唐古拉山。Lucker拍攝的照片
關於自駕去西藏,從四川去西藏,或者從西藏去四川,我有壹個經理開了三次房車。我個人覺得還是選擇四川去西藏,原因如下。
1川藏海拔在持續上升,自己下載壹張海拔地圖,每天盡量待在海拔低的地方。川藏在山的右邊,比較安全。川藏線被指定為風景宜人的最美公路。
青藏線海拔高。從拉薩到格爾木要兩天,因為海拔差不多在4公裏以上,讓人極度難受。壹般這樣走下來大概要20天左右。大部分人都比較想家,無意瀏覽路上的風景,可以快速到家。
我可以這麽回答妳:65438+2006年7月從開封出發。我走了青藏線,出了川藏線!* * * 17天。我沒有去大本營和納木錯。先說壹下這次旅行的好處——可以先看看青海湖-塔爾寺-鹽湖等著名景點。路上的風景沒有川藏線上的好看。整體很荒涼,因為壹路海拔都比川藏線高!這樣可以逐漸讓風景越來越美!缺點——是對健康的需要。因為青藏線海拔比較高,又有制高點——唐古拉山口,所以很容易登高。雖然我們提前做了準備——停止了跑步等劇烈運動,喝了半個月的紅景天茶,但是到了脫脫河和那曲,還是有些頭疼的癥狀。所以建議身體不好的人可以進藏,出藏。這個可以先適應高原反應!但這樣不好的地方是,從拉薩回來的青藏路上,妳會發現風景還不如川藏線。妳的視力疲勞了!
我開的是智跑2.0兩驅,完全夠用。只要我不走爛路,完全沒問題。但是如果車輛長時間在高原上行駛,就會出現壹些問題。我們的汽車將有軟剎車。制動距離和效果發生了明顯變化,主要體現在青藏線路段,長期上下坡,高原等原因。再去的車友壹定要註意!17天對我們三個人來說是奢侈的。但是最後壹般人也就7000左右吧!我沒有刻意提前預定住宿。無論我去哪裏,我都呆在那裏。沒有必要擔心這個。沿途到處都有住宿。有壹段插曲。因為大堵車,單方面放行,堵了6個小時左右,導致汽車油表亮了(離加油站30公裏)。最後只好在半山腰的路邊小店花200元高價買了10升的油。所以車友們不用擔心住宿和加油了!米價不高,也沒被宰。7月已經是藏區的雨季了。這有點危險。它開始坍塌,到處都是石頭。建議車友早點去!川藏線林芝地區,我建議車友壹定要在那裏住幾天。是中國的瑞士小鎮——魯朗!我沒註意到別的。沒我想的那麽復雜。沒去的車友盡快去。很多天險路段都取消了。甚至連拉薩到林芝的高速公路都開通了。我們去的時候沒有正式打開。我們嘗試了壹段時間!總之——西藏是人生必去之地。這也是壹個妳永遠不會厭倦去的地方。如果妳需要任何建議,妳可以留言!
自駕遊西藏最經典最簡單的就是川藏線和青藏線的組合。這兩條環線把川、藏、青三省聯成壹體,妳可以壹路欣賞平原、高山、高原、戈壁、沙漠的美景,不用回頭。
那麽對於第壹次去西藏旅遊的人來說,先走川藏線還是青藏線好呢?
首先,從海拔來說。
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空氣中的含氧量只有普通平原的60%,容易引起高原反應。基於川藏線和青藏線的海拔特點,川藏線不太容易出現高原反應。
川藏線平均海拔4000米,人們休息和停留的地方幾乎都在3000米以下。從成都出發,高差變化平緩,不易引起高原反應,適合普通遊客出行。
青藏線平均海拔4500米,人們休息和停留的地方幾乎都在4000米以上。海拔變化比較突然,幾乎是突然從平原到4000米的高原。長期生活在平原的人更容易出現高原反應。
第二,從路況來說。
318川藏線和109青藏線幾乎全部鋪上了瀝青,普通汽車可以行駛。綜合比較,各有利弊,川藏線風險,青藏線顛簸,都需要註意。
川藏鐵路的路況特點是急彎、路陡。盤山路、懸崖路、落石路多。這座山似乎很陡。只要車技過硬,開車不會有問題。
青藏線和川藏線不壹樣。幾乎沒有曲徑、懸崖、落石,壹路沿著山勢相對平坦的原野。看起來很好走,但實際上由於海拔高,全程有大量的暗冰和無數的沈降路基,全程非常顛簸。
第三,從議程上。
川藏線和青藏線不壹樣。川藏線2100公裏,壹般8天,日均行駛不到300公裏。而青藏線的2000公裏,往往三天就能走完,平均每天行程700公裏。相對來說,川藏線更適合旅遊。
川藏線的風景比青藏線更迷人,他們壹般都是邊走邊玩。它平均壹天只走300公裏,路程不累。適合第壹次去西藏旅遊的人,先有壹個適合高原環境的過程。
青藏線是沙漠,需要停下來玩的景點很少。所以都是直行,壹般壹天700公裏。因為海拔高,行程長,不適合剛進高原的人。
綜合以上幾點,川藏線從海拔、行程、風景等方面來說,更適合遊客。所以建議妳還是選擇“川入青葉”比較好,等身體適應了高原環境再去挑戰青藏線。如果已經熟悉高原環境,不妨乘坐“綠色入川出”。
2017年7月中旬,我和壹輛車,壹對夫婦,兩個孩子壹起去的。雨季還沒到,遊客尤其是學生還沒有大規模出發。人多但不擁擠,路很順暢。吃的喝的住的都方便,但是比素的貴壹點,可以接受。進出四川是傳統經典的方式,有三個好處。第壹,可以更好的適應高反對。它經過的路線就像過山車壹樣。海拔壹會兒2000以下,壹會兒接近5000甚至5000以上。但是可以保證妳晚上睡在比較低的海拔,讓身體慢慢適應。不像青藏線和馬平川海拔高,報警後才能去醫院。第二,可以先看到天堂般的美景。當妳第壹次進入川西,妳會感到震驚。比如在稻城亞丁,巍峨的雪山矗立在眼前,那種激動和震撼無以言表。直到拉薩,風景很美。當然,魯朗石鍋雞之類的美食也是名副其實,雖然我建議妳壹定要吃壹些,至今難忘。第三,方便人們休息、補給和維護車輛。相對於青藏線,川藏線的後勤保障要好很多。基本上壹兩百公裏都有大鎮大縣,賓館飯店車輛檢修都很方便。不像青藏線壹路荒無人煙,車輛半路拋錨更恐怖。總之,只要妳準備充分,走那條線是可以的。最好是兩三輛車互相照應。記住車子狀況良好,不要去偏僻的地方,壹般家用車都能應付。方便咨詢。
自駕進藏,四川進青海還是青海進四川?
筆者第二次乘車進藏。2014年為四川8000公裏,2018年為雲南14000公裏。川西甘南也開過幾次。
通常進藏路線有川藏、青藏、新藏、冰茶茶、唐蕃古道、317、滇藏等八條。自駕進藏最好的選擇是從低海拔到高海拔,這樣身體更容易適應高叛亂。筆者曾經進過西藏組:6輛車約14人分組進藏,但是進藏速度太快,比較忙。連六輛車的司機都湊不過來。最後在群裏發了個公告,要求司機開車出去。其實進藏的時候每年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們半路返回,是因為路線選擇有錯誤!
那麽如何選擇去西藏的路線呢?
1,自駕進藏很多人時間有限,所以每天都很匆忙。高原反應的癥狀每個人都不壹樣。很多人都在說我上次去的時候還好好的,去了多少次。妳沒事,不代表別人也沒事。妳這次沒問題,不代表下次也沒問題。關鍵是人車減速,更好的體驗高原風光,減速,身體能更快的適應高海拔!關鍵詞:慢!
2.第壹次進藏,要選擇從低海拔到高海拔。這樣壹來,首選還是四川或者雲南。所謂的綠色出口只是最省時的壹條路。現在的青藏路線沒有前幾年好走了,顛簸!就走壹次,感受壹下!
3.西藏和新疆壹次也去不了。不同的路線,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風景。慢慢走,冷靜點!
有什麽問題,隨時可以私信我!謝謝妳
川藏線進藏相對更好的原因是川藏線沿線植被茂盛,氧氣會很充足,高原反應不會很強烈。從高到低選擇青藏線出藏,不會導致高反對。
冬天盡量不要開車進藏。川藏線上有很多深色的冰,青藏線上的昆侖山和唐古拉山上有雪。行車安全第壹,不要碰運氣。
不用問,川進綠出。
2007年,我和妻子在普桑自駕,去了四川。為了應付叛亂,我們帶著鋼瓶裏的氧氣,出了格爾木,在昆侖山、五道梁、脫脫河邊加油,然後經過雁石坪,爬上唐古拉山口拍照。壹路到海拔約4500米的高原,直到海拔5020米的唐古拉山。我的經驗是在海拔4000米到5000米有較高的反應,主要是臉部感覺僵硬、有皺紋,頭微微上揚,但能承受,不會影響車輛正常行駛。唯壹麻煩的是車輛在脫脫河加油後啟動困難,然後打開機蓋才勉強啟動,直到那曲站停下來才停下來。在上唐古拉山5020關口拍了壹張照片留作紀念。我感到胃裏不舒服,立即上了車。隨著海拔逐漸下降到5000以下,我的胃部不適逐漸消退。為了保險起見,那天下午四點多在那曲呆著,晚上頭微微有些腫,吸了壹點氧氣就睡得很好。第二天,我問了其他司機關於啟動車輛的問題。他們說把空濾拆了,吃了就好了,但是還是不好啟動,主要是氧氣比例不合適。還是用少停車熄火的方法。至於梵高,從那曲經那布錯湖景區到拉薩也沒剩下什麽,去了拉薩之後洗個澡逛個街完全正常。在拉薩呆了三天,出了川藏線南部到了成都,壹路經過高山關隘,沒有出現叛亂的問題。我盡情地欣賞美麗的風景,最壯觀的是享受楠格巴瓦雪峰的震撼。
我來說說這兩條線的區別,以及如何選擇。
(1)川藏線318,特點是運行在河谷中間,穿越高海拔山峰。所以從這條路線進藏不容易有高叛亂。
(2)青藏線海拔逐漸升高,過了西大灘後壹直在高海拔行駛(進藏方向是那曲後)。長期處於高海拔地區容易出現高原反應。
(3)關於是否入川和出川的選擇,可以這樣決定:(a)如果車上所有人都是第壹次上高原,並且全程中間有去珠峰大本營或阿裏地區的計劃,選擇金青!提前讓所有成員都有高度的反應,在過程中篩選出不能長時間待在高原的人,避免後續行程中因壹人突發狀況導致整個團隊取消行程。(b)如果不是前壹種情況,建議川進綠出,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山體反應的發生,最大限度的享受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