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色即是空——什麽意思?

色即是空——什麽意思?

顏色是看得見、摸得著、聽得見的,所以有些能感覺到的東西是真實的。現在聽到“色即是空”就聽不懂了。很明顯,有壹個風扇在旋轉,可以看出來。有壹股風吹在自己身上。顯然是有的。為什麽是空的?這就是眾生顛倒的地方。風扇在這裏,但當身體是空的。雖然在這裏,卻是空的。不僅是佛教,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說過,“物質是由於人的幻覺。愛因斯坦補充道,“宇宙中只有壹個場。“磁有磁場,電有電場。現在上海交大已經證實,人體是有場的,人體可以形成場,就像空間中的磁鐵壹樣。如果要把廢鐵拿回去重化處理,就要用電磁鐵把收到的廢鐵吸很多,鐵就被吸上來了,這樣就把鐵挑出來了。鐵為什麽能挑出來?因為有磁場。愛因斯坦曾說:“宇宙中只有兩樣東西:場和物質。在底部,他補充道:“其實只有場,物質只是場中場強極高(能量特別強)的地方。所以否定了目前人類頭腦中物質存在的認識。看所有的物體,不過是氫、氧等100多種元素結合形成千變萬化的物質。所有的原子都只是帶負電的電子,帶正電的質子和中子。所有這些粒子都有二重性,壹個是波動性,聲音有聲波,光有光波,無線電有無線電波。那麽為什麽我們能收到廣播和電視呢?發射臺就是通過電磁波向我們傳輸攜帶程序的電磁波。在我們的小房子裏,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節目,都是電磁波引起的。妳抓不到浪,看不到浪,聞不到浪,壹點物質性都沒有,但是作用很大。它向妳展示了千裏之外的足球決賽。另壹個是粒度,就是能量集中的地方叫顆粒。那就沒有什麽叫物質了。現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僅是佛教徒的語言,也是科學家的語言。在高級實驗中,妳可以通過打破粒子得到比電子小幾萬倍的東西。在實驗過程中,妳把它們密封起來。有時候有些“孩子”會突然消失,變得空無壹物,而有些則可以在空氣中誕生。宏觀的世界宇宙也證明了有的天體在坍縮,有的天體在重生。妳可以由空變有,也可以由有變空。所以我們從現代科學中比過去更容易理解色是空的,空是色。以前我們總以為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我們怎麽能說它是空的呢?其實在體內的時候就是空的。這些是木頭,木頭只是壹種元素,元素只是電子,質子,中子。電子、質子、中子只是二元性。二元性是波和能量。沒有叫木頭的東西。木頭沒了,木頭空了。這是壹種金屬,金屬還是壹樣的。它只是電子、質子和中子。它有雙重性,有波動性,有能量,這個金屬的概念沒有了。所以近代第壹流的科學家都在研究佛教。壹個是從佛教中找到壹些對科研方向的啟發,壹個是找到他們在實驗中觀察到的壹些新現象。他們覺得不可思議,突破了科學領域。現有的科學定律無法解釋現在科學實驗中正在發生的事情。他們想從佛經中找到壹些靈感,得到壹個解釋。這是壹個全新的局面,所以我常說:這是世界文化大飛躍的前夜。同時,計算機的發明解放了人腦的勞動。當年,瓦特發明了蒸汽機來代替人的體力,開啟了工業革命。現在電腦可以代替人的大腦。電腦可以幫妳查資料,幫妳計算。我寫了本書。把簡體字翻譯成繁體字很麻煩。通過計算機翻譯它們會很快。電腦可以代替人們的腦力勞動,人們可以做其他事情。這是壹個偉大的時代。

還是回到“色即是空”吧。科學上來說,事物在這個地方只是簡單的波動和作用。能量就是行動,不是什麽都沒有,有這種運動。再比如,這個實驗誰都可以做。今晚回到家,妳關掉所有的燈,點上壹根香,旋轉香,妳會看到壹個明亮的圓圈出來。如果妳轉動數字8,就會出現壹個數字8。以前表演節目的時候,點燃火柴棍就能出現各種各樣的花。這些東西在哪裏可以找到?但是妳看到這些東西。真的,只是壹個燃著的香爐,壹個點,在動。所以佛陀說,所有這些物質都像旋轉的火輪,壹個火在旋轉,變成了輪子。其實沒有這個輪子。所以只是壹個東西的運動。既然我們都在動,那就不要認為桌子是靜止的,桌子上的每壹個小原子都在動,原子裏的電子都在動,忙到在那裏動。桌子本身也在移動。我們在哪裏?妳我也在動,有詩曰:“席地而坐,日行八萬裏。”人坐在地上,地球在轉,轉壹圈八萬多裏,妳在動,桌子在動,壹天動八萬裏。地球自轉壹周八萬度,地球圍繞太陽轉。太陽也在繞著它的中心轉,這個中心也在繞著它的中心轉。我不知道去哪裏找頭。現實是無窮無盡的,萬物都在動,本來什麽都沒有,只是在動,動中有情。壹柱香移出圓圈。沒有這個圓,那它就是壹個圓的錯覺。這可以解釋“色即是空”。

況且這些都是命中註定的,有各種條件。這些條件綜合起來就形成了這樣壹個東西。比如水因為有風在吹,水面上就產生了波浪。波的出現是因為有水有風,它沒有固定的“自性”。風止住了波浪,波浪回到了水中。這個比喻說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水代表第壹義,中道,原妙,誠。波代表顏色。水波產生於水,表示“空即是色”,水波回歸於水,表示“色即是空”。

“性空”四句為什麽重復,有個解釋:第壹句是寫給普通人的。因為普通人執著於這些物質的東西是真實的,所以告訴妳也是空的。去掉這麽執著的妳。小乘若證空,則執空。空就成了妳執著的東西,空和色壹樣,所以說“空即是色”。第三句和第四句,兩句都是全盲,是給菩薩的。菩薩就是這樣。這壹切本來就是唯壹的路,所以維摩詰經典指向了唯壹的路。我們把色和空看成兩個對立的東西。是色就不能空,空了就不能色。這就是形式邏輯。菩薩和清,色空。

既然色彩產生的是空的,眼睛接受的是空的,而接受是不存在的,由此產生的假設也是虛幻的,那麽表示思想流動的線條也是虛幻的,說再見的人當然也是虛幻的。“色”字壞了,下面的東西都壞了。所以,“妳要知道,也就壹樣了。”這是凝練的筆法,不然大家都有四句話:收是空,空是收,收不是異,空不是異。直到知,知即空,空即知,知不異,空不異。“亦是如此”概括了很多話。

http://www.jingtu.org/wnz/xj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