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看待中醫96%的分布?

如何看待中醫96%的分布?

醫療器械購銷領域是流通環節嗎?重災區?用黃金銷售,用通票洗錢的現象層出不窮。用什麽?兩票壹票?隨著聯盟集中采購的實施和醫療器械監管政策的收緊,醫療器械流通領域面臨集中化趨勢。?

01

政策監管、兩票制、聯盟集中采購是耗材流通領域整合的催化劑。

1,政策監督

近年來,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入,醫療器械市場成為監管的重點。為嚴控價格,擠壓流通環節,耗材兩票制、耗材加成取消等政策陸續出臺,醫療器械流通領域面臨巨大危機。隨著醫改的不斷推進,醫療器械價格和質量管理政策的出臺將日益嚴格,耗材流通領域將迎來變革期。

2.兩票制的實施

隨著兩票制的實施,耗材流通越來越透明,以底價代理模式為主體的流通經營模式發生變化,對耗材流通企業的終端覆蓋能力、還款能力、資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全國布局的全國流通龍頭,有終端資源的省級龍頭整合價值渠道,行業集中度得到提升。

3.聯盟量集中開采(文末附集中開采下降匯總表)

公平透明的采購流程對醫用耗材流通領域的企業來說,意味著良好的發展機遇。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耗材采購在全國範圍內已經進行了50多次。從市壹級到省壹級再到多省跨區域聯盟,未來耗材采購將更加常態化、透明化。在產品降價的壓力下,產品線豐富、資金雄厚、專業性強的企業會在流通環節逐漸減少的背景下脫穎而出。

02

壹票制來了,耗材流通企業將成為運輸商。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印發2020年下半年四川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推廣醫療器械?招聘和支付?綜合管理,落實精選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的采購、發放和使用政策。探索醫療耗材集中采購,醫保經辦機構直接與藥品生產或流通企業結算藥費。

國務院已印發《2020年下半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以下簡稱《任務》)。任務指示?推動醫保基金與企業直接結算?並且要求醫保按照不低於年度約定采購金額30%的比例預付,醫療機構也要在采購後的次月月底前及時結算貨款。

很明顯,這些國家和地區都鼓勵實行壹票制。壹票制壹旦全面推行,意味著耗材代理的分銷模式將徹底消失。經銷商的經營模式將從原來的代理銷售轉變為配送服務,經銷商將代替企業直接負責生產企業提供醫院需要的服務,也就是說,經銷商的利潤來源將從銷售醫用耗材轉變為配送服務。無論壹票制何時到來,耗材流通領域的企業都要未雨綢繆,順應市場趨勢及時轉型。

03

巨頭競爭,大企業主導流通領域,中小企業面臨轉型

目前,我國醫療器械流通市場規模已超過萬億,並保持年均20%的增長速度。市場政策的推動,使得醫療器械流通行業成為壹個藍海市場。

有業內人士表示:國有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正在加速提高市場份額,逐漸成為設備流通領域的主導者。

不久前,國藥控股以654.38+0.86億元收購大型醫藥流通企業成大方圓全部股權,覆蓋遼寧、吉林、內蒙古、山東、河北四省重點城市,集零售連鎖和物流配送於壹體,區域市場集中度優勢明顯。此前,國藥控股多次斥巨資收購區域性醫藥流通龍頭企業。

但在2018密集收購後,上海醫藥於2019完成了對四川國嘉控股權的收購,提升了西南地區的影響力。此外,在江蘇、黑龍江、吉林等省份也加強了布局。此外,據了解,華潤醫藥擁有178物流中心,戰略覆蓋28個省份,連鎖藥店850余家。九州通還有135家醫藥物流中心,其中省級醫藥物流中心31家,地級配送物流中心104家。

在第三次國家藥品收購中,行業前兩大流通龍頭企業國藥集團和上海醫藥在第三次國家藥品收購中,拿走了上海市藥品總經銷權的96%,在國家藥品收購經銷權的爭奪中以壓倒性優勢勝出。

回頭看,很多省市或者跨省聯盟都集中采購了。對戰役企業的考核標準除了對產品和下降的要求外,對企業發行的規模和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

另外,在幾個規模數億元的醫院耗材集中配送招標結果出來後可以發現,國藥裝備、華潤等大型流通巨頭最終都拿下了幾個三甲醫院和二級醫院的包裝配送。

無論從國家政策傾向,還是從發達國家耗材物流發展方向來看,提高行業集中度是必然趨勢,資金雄厚、規模較大的行業巨頭必將主導流通領域。

對於消費品流通領域的中小企業來說,巨頭們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和挑戰。業內人士指出,集中地板價格頻出,中間環節的利潤幾乎被榨幹。在營銷模式顛覆的基礎上,中小流通企業將面臨洗牌、轉型、兼並甚至淘汰。

04

跨境進入,耗材第三方物流進入黃金期

據了解,預計到2020年,我國醫藥物流市場規模將達到3.8萬億元。在這樣的市場規模誘惑下,不僅國藥、上藥等傳統流通企業積極布局,JD.COM、順豐、郵政等物流巨頭也爭相進入市場。

在兩票制和集中開采的壓力下,中間利潤被攤薄。第三方物流通常在配送時效和效率上更有效,配送成本相對較低,有助於企業降本增效,無疑更受生產企業青睞,這也將促進傳統流通企業的配送職能向第三方物流公司轉移。

未來醫療器械流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第三方物流的應用能力,在倉儲服務的基礎上嫁接更多的資源,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以豐富的手段服務客戶。

帶量采購對配送企業的配送時效和管理能力要求較高,只有專業的流通企業才能成為玩家。在市場規模的誘惑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進入速度加快。耗材領域競爭加劇,是傳統醫藥流通企業的壟斷,還是第三方物流的興起。誰能成為最後的玩家?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