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麽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寫完這個話題,突然發現這是壹個有爭議的話題。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認為孩子的性格很重要,性格會決定未來。有人認為經濟實力很重要,良好的經濟實力可以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所以經濟實力決定孩子的未來;有人認為父母的力量很重要,有實力家庭出生的孩子壹出生就贏在起跑線上。答案肯定很多。我不否認以上原因或多或少會影響孩子的未來。但我覺得這不是最重要的。決定孩子未來最重要的因素其實是父母的文化認知能力。文化認知能力到底是什麽?應該是壹個人的境界,眼界,氣度,胸襟,品味。有句話說得好——孩子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父母能走多遠,孩子就能走多遠;父母有多高,孩子就有多高(當然這裏的“高”不是指身高)。無論壹個孩子是否成功,後天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來自父母的教育。所以父母的文化認知水平對孩子來說很重要。文化認知的高低不是由學歷和權力決定的。不可否認,經濟、學業優越家庭的孩子的成功率高於生活貧困、父母文化水平低的家庭,但這不是絕對因素。看看那些成功人士,他們的父母可能學歷不高、文化知識不高、權力不大,但壹定有很高的眼界、境界和品位。最重要的是,他們必須給孩子提供壹個寬松自由的成長環境,他們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有些家長只知道逼孩子上更好的大學,以為這樣會更有前途。其實妳會發現,大多數家長只知道如何讓孩子考上好大學,而對孩子的未來沒有更進壹步的規劃。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畢業後應該做什麽,適合做什麽。他們只是覺得,“好大學畢業的學生還能找到工作嗎?”這樣的父母目光短淺。前幾天和壹個網友聊天。網友說,“以後我有孩子了,不要他聰明,只要健康快樂就好。”當時就覺得這個網友的文化認知水平很高,我身邊的父母真的很難達到她的境界。很多家長口口聲聲說孩子健康快樂就好,其實給孩子施加了很多壓力,剝奪了很多自由。尤其是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不註重科學的教育方法,教育中存在很多誤區,從而誤導孩子。下面列舉的這些教育誤區,都是我平時聽別人聊天了解到的,有的是朋友之間發生的,或者帶壹恒出去玩,還有的是誤導壹恒。這些早教誤區會誤導和影響孩子,家長要避免。案例壹:有壹次,我帶壹恒去郊區朋友家玩。朋友請了幾個人,每個人都帶了孩子。幾個四五歲的孩子把朋友家的院子當成了遊樂場。玩累了,壹恒乖乖的去了客廳,坐在沙發上休息。我當時在院子裏給朋友摘菜,以為壹恒休息壹會兒就出來繼續玩,就沒在意。可是過了壹會兒,壹恒沒有出來,我就去客廳找他,發現他壹個人在客廳玩水槍。於是我問:“壹恒,妳為什麽不出去和哥哥姐姐們玩呢?”同事的媽媽趕過來告訴我,“我沒讓他出去。我告訴他,‘妳在房子裏玩。如果妳出去,他們會搶走妳的玩具。妳是個聽話的孩子,所以妳真的老老實實在屋裏玩……”分析:聽了同事媽媽的話,我壹時語塞,不知道說什麽好。那壹刻,我痛恨自己的失職。為什麽我沒有跟著壹恒?還讓別人誤導他?孩子的心是壹張白紙,卻因為我的失職,被別人塗上了汙點。她的話壹定對壹恒產生了影響,否則,他不會老老實實呆在客廳裏自己玩。他肯定是聽了同事媽媽的話,怕別人搶他的玩具。其實我同事的媽媽間接教會了壹恒自私,把其他孩子放在壹恒的對立面,讓還沒有分辨能力的壹恒把其他孩子看成是潛在的敵人,會搶他的玩具。但是,我沒有權利指責別人。於是,我把壹恒抱在懷裏,把他抱到院子裏,對他說:“壹恒,妳看,哥哥姐姐們在玩水槍。妳會和他們競爭嗎?”看誰能把水槍裏的水射得最遠。“壹恒對這個遊戲很感興趣,於是又壹次融入了那個小團體。類似案例:類似上面的案例很多,下面也是典型的間接教孩子自私——樂樂,1,三歲,剛上幼兒園,過了幾天,她又不願意去了。馬樂對樂樂說:“妳不去幼兒園,別人會搶妳的凳子。再去幼兒園就沒有凳子坐了。" 2.五歲的君君想在早上去幼兒園前抱著她最喜歡的芭比娃娃。她媽媽壹看,馬上說:“妳不能拿。拿了以後,別的小朋友會從妳手裏搶。“這個時候,家長正確的做法是教會孩子分享學分,而不是間接教會他自私。案例二:有壹次帶壹恒出去玩,遇到壹個同事。當時壹恒正在吃手裏的壹些零食,同事說:“可以給我壹點嗎?”壹恒馬上大方地把自己的零食遞給同事。同事沒有接零食,而是表揚了壹恒:“謝謝,阿姨不吃了。”然後他轉向我說,“小家夥還挺大方的,壹點都不小氣。“分析:我當時很生氣。我真的很討厭這種“逗孩子”的行為。可能有些媽媽覺得沒什麽大不了的,很正常的小事。但是,這種行為確實會給孩子帶來很多負面影響。第壹,孩子什麽都沒做卻被表揚了。而且,被表揚的行為是孩子應該做的。人們不應該把自己應該做的事贊美為“美德”,這會扭曲孩子的價值觀。第二,同事的目的是“不斷戲”,只是為了試探孩子大方不大方。但是,這種方法是無知的。當孩子分發完零食後,他拒絕吃。時間長了,孩子會覺得別人找我要東西,自己不會真的吃。如果有壹天,真的有人吃了他的食物,他會難受,甚至會哭。既然給孩子要了零食,就要象征性的吃,否則會打亂孩子的思維方式。孩子會覺得妳給我零食不吃很正常。於是,在同事拒絕的情況下,我從壹恒手裏接過點心,對壹恒說:“阿姨不好意思吃。來,我給阿姨。”然後我把零食遞給同事,告訴她,“這個很好吃。試試看。改天可以給孩子買壹些。“我不能讓別人誤導我的孩子。我會盡量減少別人對我孩子的負面影響。或許,我有很多缺點和不科學的地方,但我願意學習最科學的育兒方法,為了壹致性,我願意努力做壹個文化認知能力高的媽媽。案例三:暑假,瀟雅的媽媽把三歲的瀟雅送到鄉下的外婆家。瀟雅從鄉下回來後,瀟雅的媽媽發現瀟雅總是站著撒尿。瀟雅的母親阻止了幾次,但沒有用。後來,當瀟雅再次站起來撒尿時,瀟雅的媽媽會打她。分析:這也可以理解,是正常的表現。農村孩子多。瀟雅壹定是看到了那個小男孩站著撒尿,所以她模仿了壹下。三歲左右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模仿男孩子站著尿尿也不足為奇。瀟雅的母親畢業於名牌大學,有深厚的文化背景,但這並不意味著她有很強的文化認知能力。如果她願意學習和研究早教,她當然可以從各種早教期刊和育兒書籍中了解到,孩子模仿異性小便的姿勢是壹種正常的行為,家長不能指責或粗暴幹涉。可以借機給孩子簡單講壹下男女的區別,人體結構的知識。瀟雅的母親粗暴地打孩子,孩子不知道為什麽被打,給孩子的心理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害。案例四:這是我在上班的班車上看到的壹個場景:壹個媽媽帶著兒子坐班車回家,兒子把媽媽剛買的香蕉拿出來吃。母親壹把搶過兒子手裏的香蕉,給兒子削好,遞給兒子。沒想到兒子哭著不肯接媽媽削好的香蕉。他又從包裏拿出壹根香蕉,他媽媽壹把抓過來剝了。這孩子還是不肯吃媽媽剝的香蕉,開始大哭大鬧。母親在壹輛公交車前指責孩子:“妳是壹頭倔驢。我已經給妳剝好了。妳為什麽哭?“我真的受不了了。我對母親說:“如果妳讓孩子自己剝香蕉皮,他肯定不會再鬧了。"母親半信半疑地遞給孩子壹根沒剝皮的香蕉,孩子興致勃勃地剝了,不哭了。看到孩子剝完香蕉正要往嘴裏送,媽媽失望的加了壹句:“不要把香蕉皮扔在車裏,不然開車的叔叔會把妳踢出車外。“分析:在公交車上看到這壹幕,我為孩子感到難過,我為孩子有這樣壹個媽媽感到難過。簡短的壹個場景,母親的做法至少有三個不合適的地方。這孩子想剝香蕉。他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吃,更是為了體驗剝壹根香蕉的樂趣。母親剝奪了他,這是其中之壹。其次,當著所有人的面責備孩子,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很沒面子。第三,把“司機”推到孩子的對面。其實在孩子剝香蕉皮的時候,她可以趁這個機會給孩子講講文明禮儀的知識。比如她不能到處扔垃圾。而那個母親,卻用了這樣壹種不恰當的方式。案例5:當昕薇的媽媽早上要去上班時,昕薇對她媽媽說:“媽媽,我不想讓妳去上班。妳會和我壹起玩嗎?”“不,媽媽去工作掙錢給妳買玩具,然後我們就可以買新房子了。如果媽媽不去打工掙錢,我們就得回老家住垃圾房。妳願意回老家住沒有玩具的垃圾房嗎?"昕薇的母親回答道。"媽媽,我不想住在垃圾房裏。上班掙錢。當妳賺了錢,給我買玩具和房子。”孩子回答他的媽媽。分析:昕薇媽媽的回答看似正確,但她沒有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她把上班的目的當成賺錢給孩子買玩具買房子,這是壹種短視和狹隘的表現。為什麽不教孩子責任感?為什麽不告訴孩子,如果單位給母親發工資,母親就得按時上班,為單位做事。況且工作也需要媽媽,媽媽必須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誤導孩子壹時,會誤導孩子壹輩子。不知道母親是否意識到了這壹點?案例6:最近,芮芮的媽媽發現芮芮突然變得固執起來,不允許任何人碰他的成品玩具。即使他把客廳堆滿了玩具,家裏沒有地方放大頭針,他也不會讓媽媽收拾。馬瑞強行收拾後,會又哭又鬧,再壹次把玩具放得到處都是。每次,馬瑞都會指責孩子,不顧孩子的哭喊,強行把孩子的玩具打包到別處。分析:其實芮芮的表現很正常,追求完美的孩子都會有這樣的表現。然而,芮芮的母親理解孩子的專橫和暴躁,並指責孩子。敏感期得不到滿足的孩子,心理上會受到很大的壓抑。在生活中,他會有很多破壞性的舉動來緩解自己被壓抑的情緒。比如他會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把看的書撕了,或者會摔東西摔東西。給孩子壹個寬松自由的環境,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這種情況會有所改善。馬瑞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沒有錯,但實際上是因為無知,她強行剝奪了孩子的自由,為他們的成長設置了障礙。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無論經濟條件多好,都很難成為人才,也很難成為心理健康的孩子。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媽媽的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素質。任何壹個孩子都像壹個未雕琢的原材料,可塑性很強,但能雕琢出什麽樣的孩子,對家長的文化認知能力至關重要。如果妳有米開朗基羅的認知能力,妳可以把石頭刻成舉世聞名的大衛;如果妳有菲狄亞斯的認知能力,妳可以將大理石雕刻成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壹的雅典娜雕像。如果妳有波利托斯的認知能力,妳可以把青銅雕成長矛手。如果妳沒有那種認知能力,就算我給妳壹噸黃金,妳也會把它雕琢成廢物。妳的孩子,未來掌握在妳自己手中!妳決定妳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