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問題的表現或癥狀可分為三類:軀體癥狀、心理癥狀和社會功能障礙。
第壹,身體癥狀:
心理問題引起的身體癥狀可以分為三類。第壹類是心身疾病引起的軀體癥狀。心身疾病是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或對疾病預後起重要作用的壹組具有明顯軀體癥狀的疾病。常見的心身疾病有高血壓、冠心病、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哮喘等。這些疾病的癥狀大家都很熟悉。該類疾病的診治原則是在急性期采用臨床常用手段控制癥狀或挽救生命,在慢性期或緩解期結合心理治療,控制疾病復發或延緩病程或延長壽命,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這裏強調的是神經癥和適應不良導致的身體癥狀。如前所述,這些癥狀往往被誤診為內科疾病,長期治療無法治愈。但這兩類問題引起的軀體癥狀與心身疾病不同。心身疾病有明確的軀體癥狀,通過心電圖、胃鏡等輔助檢查可發現相應的明確病變,並可得到明確診斷;而神經官能癥、適應不良引起的軀體癥狀,通過內外科的輔助檢查,如CT、MRI等,並不能明確診斷。這兩種心理問題引起的身體癥狀往往是:頭痛、頭暈、胸痛、胸悶、腰痛、惡心、嘔吐或胃部不適、肌肉酸痛、頸部僵硬或緊繃、呼吸困難、壹陣陣發冷或發熱、喉嚨梗塞、身體某壹部位虛弱、身體某些部位麻木或刺痛、手腳沈重、食欲不振、睡眠困難和吃得過多。這些問題不是壹般的心理咨詢師能解決的,因為他們沒有紮實的醫學知識。對於這些問題,最好由具有臨床心理學或醫學心理學的心理醫生進行診斷,因為他們既有醫學知識,又有心理學知識,能夠識別出引起這些癥狀的各種可能的軀體疾病和心理問題,並通過相應的專業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可以大大縮短患者的病程,減輕患者的痛苦,大大減輕患者和家庭的經濟負擔。這類患者與真正的軀體疾病患者有兩個區別:1)他們往往具有人格因素,往往伴隨著各種生活應激事件,如失業、降級、晉升、退學、喪偶、離婚、失戀等。,親戚朋友經常能察覺到;2)這類患者往往只有上述主觀癥狀,沒有明顯的軀體癥狀,也查不出明確的病變。這兩種情況都比較容易區分。對於每個人來說,有壹點要記住,就是去看真正的臨床心理學家。遺憾的是,國內臨床心理學家相對較少。其次,就是看精神科醫生和神經科醫生,因為他們對心理問題的理解和處理比壹般的全科醫師要好。
二、心理癥狀:
心理癥狀主要是神經癥或精神病,常見的有:1)焦慮:比如緊張不安;突然覺得莫名其妙的害怕;感到害怕;我的心臟跳得很厲害;感到緊張或者容易緊張;恐懼或恐慌的浪潮;感到不安和不安;熟悉的東西變得陌生或者看起來不真實;感覺需要快速完成事情;2)抑郁綜合征:對異性興趣降低;感覺自己精力下降,活動變慢;想結束自己的生命;容易哭;感覺被騙、被套或者有人想抓妳;總是責怪自己;感到孤獨;感到壓抑;過度擔心;對事物不感興趣;對未來感到無望;覺得壹切都很難;覺得自己沒有價值;3)強迫癥:腦海中盤旋著不必要的想法或話語;健忘是偉大的;擔心他們整潔的衣著和正確的舉止;發現很難完成任務;做事壹定要慢慢來,保證準確;做事情壹定要反復檢查;難以做出決定;大腦已經變得空虛;無法集中註意力;必須反復洗手,數數或者摸摸什麽東西;4)恐怖綜合征:害怕空曠的地方或街道;害怕壹個人出門;害怕乘坐電車、公交車、地鐵或火車;因為恐懼而回避事物、場合或活動;在人多的商店或電影院感到不舒服;壹個人的時候緊張;害怕在公共場合暈倒;5)精神病綜合征:感覺別人能控制妳的思想;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別人可以知道妳的私人想法;有些想法不屬於妳;即使和別人在壹起,我也會感到孤獨;擔心壹些關於性的想法;妳認為妳應該為自己的過錯受到懲罰;覺得自己身體有嚴重問題;從不覺得和別人親近;感覺腦子有問題。
第三,社會功能障礙:
心理問題導致的社交功能障礙,主要是以下幾種錯誤觀念:1)人際關系敏感:怨天尤人追求完美;與異性相處時感到害羞和不自在;妳的感情很容易受到傷害;覺得別人不理解同情妳;感覺人家不友好,不喜歡妳;自卑於他人;別人看妳或者議論妳的時候覺得不自在;對別人感到緊張;在公共場所吃飯感覺不舒服;2)偏執:怨天尤人制造事端;感覺大部分人不可信;感覺有人在看妳,在說妳;有壹些別人沒有的想法或想法;別人沒有對妳的成績做出恰當的評價;感受到他人試圖占妳便宜而引起的攻擊性行為,容易心煩意亂,情緒激動,失控地發脾氣,有打擊或傷害他人的沖動,有打碎或破壞東西的沖動,經常與人爭吵,大喊大叫或摔東西或其他普通人能感受到的明顯怪異行為。對於兒童青少年來說,根據年齡的不同,往往有哭鬧、夜驚、遺尿、咬手指、不願上學、逃學、學習成績突然下降等等。就心理問題引起的心理癥狀和社會功能障礙而言,我們大多數人能做的就是了解這些癥狀,當自己或自己的親人、同事出現上述問題超過兩周時,尋求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神經科醫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