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關於做好新冠肺炎重點群體動態服務和“前行”工作的通知

關於做好新冠肺炎重點群體動態服務和“前行”工作的通知

關於做好新冠肺炎重點群體動態服務和“前行”工作的通知

聯防聯控機制[2023]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聯防聯控機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構各成員單位:

為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綜合管理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服務的作用,堅持“早發現、早識別、早幹預、早轉診”的原則,預防和減少新冠肺炎重癥感染的發生,確保疫情防控“錯峰過渡”平穩有序,現就做好重點人群動態服務和“關口前移”工作通知如下:

壹是築牢基層衛生防線

各級聯防聯控機制要加強統籌協調,加大組織調度力度,落實經費保障,暢通供應渠道,組織集中采購,確保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藥品和設備到位,基本藥物和設備直達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要關心基層醫務人員等疫情防控壹線人員,通過科學安排輪崗、臨時招聘、組織二、三級醫院、相互支援等方式,確保基層醫務人員的在崗率和基本診療服務秩序。按照服務15%-20%人群的標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配備新冠肺炎感染對癥治療的中成藥、退燒藥、止咳藥和抗原檢測試劑盒,確保機構用藥劑量始終保持在2周以上。各地將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放治療新冠肺炎感染的小分子藥物,確保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夠在上級醫院的指導下開展社區醫療。加強發熱門診建設,按標準配齊相關設施設備。在規模較大的居民小區或村莊和公共設施,要設置流動服務點,方便居民就近獲得醫療衛生服務。

第二,加強重點人群之間的聯系

各縣要加強基層人力組織調度,強化街道、鄉鎮政府責任,發揮網格化管理作用,組織動員村民委員會及其衛生委員會、社會組織、社區工作者、誌願者等。,並確保網格內65歲以上老人、孕婦、兒童、殘疾人等重點群體以包、戶、包的方式聯系服務保障團隊。參與保險團隊工作的人數應與接觸的關鍵人員數量相匹配,每個團隊應指定至少1名醫務人員提供專業指導。各地要向老年人、基礎疾病患者等重度高危人群和困境兒童發放“健康包”,包括壹定數量的退燒藥、止咳藥、感冒藥、抗原檢測試劑、口罩、消毒用品等。要特別關註空巢老人和只與殘疾兒童同住的老人,加強日常聯系。

第三,主動做好重點人群的動態服務

充分發揮家庭醫生聯系群眾、主動服務的作用,利用雲服務、電話、微信、視頻等非接觸式服務或上門隨訪等面對面服務,以紮實的紅黃綠黃標識為重點人群提供健康服務,做到“六落實到位”:以街道、鄉鎮為單位,明確每個社區網格保障隊伍到位;完成三類重點人群排查分類,建立臺賬,落實到位;將機構和家庭醫生的24小時聯系電話告知重點人群或家庭,落實到位;通過多種方式每周至少分別與黃色和紅色標誌的重點人群接觸兩次和三次;動態掌握紅色標誌重點人群的基礎疾病和健康狀況,並落實到位;當重點人群感染新冠肺炎或基礎疾病加重時,及時指導處置到位,對紅色體征感染者立即指導就醫和轉診,對黃色體征感染者加強對癥用藥指導,每天進行健康監測。如果評估後癥狀繼續加重或不適合居家,會及時就醫和轉診。

第四,擴大吸氧和血氧監測服務

各地要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配備適當數量的氧氣袋、氧氣瓶、制氧機等設備,確保能夠及時為門診患者、居家治療患者和養老機構老年人提供氧療或充氧服務。增加指夾式脈搏血氧儀數量,確保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至少配備20臺,每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至少配備2臺,及時對醫療和住院患者進行血氧飽和度監測。要為每個家庭醫生團隊、重點人群保障團隊、養老機構和福利機構配備壹定數量的測氧儀,滿足巡診監測、訪視監測和現場監測的需要。各地要積極組織為65歲以上有嚴重新冠肺炎感染風險、行動困難的重點人群發放手指血氧計,指導他們在家自測血氧飽和度。

五、充分發揮中醫藥的治療作用

堅持中西醫結合、中醫藥結合,加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三藥三方”等中藥制劑的制備和使用。各地要根據本地情況和用藥習慣,組織研究確定壹批適合新冠肺炎感染患者治療的中醫協議處方,根據新冠肺炎感染常見癥狀提出中醫治療方案,因地制宜,辨證施治。把握好“早”和“快”的原則,讓中醫在新冠肺炎感染早期盡早介入,及時阻止輕癥患者發展為重癥和危重患者。

六、大力擴大院前急救轉運能力。

在縣城要建立危重病人轉診轉運專班,擴大120運能和電話座席,落實道路交通保障,確保急救電話24小時可撥打,車輛響應時間較日常不明顯延遲。加強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救護車配備,確保每個機構至少有壹輛救護車,接受120統壹調度。縣級政府要督促街道、鄉鎮落實屬地責任,設立專門崗位,組織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誌願者個人車輛,組建非急救轉運車隊,公布24小時熱線電話,保障普通患者轉運需求。

七、及時轉診重癥高危人員。

對於基礎疾病等重疾風險較高的老年人,壹旦發現感染,應及時轉診到有診療能力的上級醫院。對基層首診的危重患者,要快速準確識別,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輸氧,積極采取搶救措施,盡量保持患者生命體征平穩,並在醫護人員陪同下及時轉診。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要確定專人負責轉診銜接,簡化危重患者轉診流程,建立和暢通危重患者轉診綠色通道,完善養老機構老年人轉診綠色通道,提高轉診效率。

八、加強對基層醫務人員的培訓。

各地要制定基層醫務人員培訓方案,開展線上、線下、牽頭醫院帶教帶教。充分利用國家、省、市培訓資源,積極開發符合當地需求的培訓課程。加強抽查,嚴格培訓考核,確保培訓效果,使基層醫務人員在短時間內掌握新冠肺炎重點人群分類服務方法、感染癥狀觀察、感染者家庭管理與治療、中醫治療與康復、低氧血癥早期發現、呼吸困難評估與咨詢、氧指示劑使用、重要轉診指征、適應癥以及小分子藥物的正確使用。

九、加強醫聯體引領醫院支援基層。

按照區域包原則,市醫療集團與縣醫療牽頭醫院應建立由呼吸科、重癥監護室、兒科、中醫科等主任醫師組成的技術指導組。,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巡回指導,培訓和規範使用小分子藥物和中藥“三藥三方”,幫助提高重特大疾病壹級預防能力。加強醫聯體內部衛生人力資源統籌調配,通過下沈查房、派駐人員、建立遠程醫療合作網絡等方式解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力不足問題。市三級醫院要對縣級醫院進行對口支援,提高縣級醫院救治重癥新冠肺炎感染的能力,接受縣級醫院重癥患者的轉診。

十、加強城鄉社區健康教育。

落實街道、鄉鎮、村屬地責任,充分發揮村委會和誌願者的作用,通過短信提示、發放“知曉卡”、農村廣播等方式,讓群眾知曉新冠肺炎感染的基本知識、治療過程、村幹部和當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24小時咨詢電話。廣泛發放簡單易行的重疾早期識別操作指南和家庭治療指南,引導群眾在面臨重疾風險時及時到醫療衛生機構就醫。

十壹、實時掌握工作動態

各地要完善鄉鎮街道、農村社區疫情應對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服務監測機制,動態掌握當地疫情發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門診接診、藥品和設備儲備使用、醫務人員感染和減員、重點人群服務等情況。,並對省內出現問題或工作滯後的地方進行實時調度。加強數據統計分析,及時幫助基層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基層負擔,及時上報國家、省、市需要的動態數據和信息。

十二、強化責任落實和監督考核。

地方聯防聯控機制要加強組織領導,層層壓實責任,明確部門職責和任務分工,保障工作條件。省級要加強對市縣兩級開展工作和責任落實情況的督查,建立工作臺賬,制定任務清單、問題清單、責任清單,確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著落、事不過壹夜。要把做好基層重點群體動態服務、加強“保健康防重疾”工作的現狀和成效與相關重點工作的考核、經費分配和評價掛鉤,充分發揮考核激勵的導向作用。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

65438+2023年10月3日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