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農業工人和農民的短缺
壹方面,企業招聘人員因擔心媒體炒作的“用工荒”給企業帶來加薪壓力而拒絕面試。另壹方面,新生代農民工在求職登記表上認真寫下了“1999元”的月薪預期。在虎年春節後中國部分地區出現“用工荒”的背景下,企業與求職者之間的這種微妙心態耐人尋味——瀏陽壹家企業到長沙火車站“圍剿”農民工。農民工在看政府發布的招聘信息欄。在“用工荒”的大背景下,求職者和用人單位之間正在上演壹場利益博弈。正月初十,在嶽麓區人才資源市場,應聘的人比來報名的用人單位還少。虎年春節前後,長沙壹家家政服務公司的老板範先生三次造訪人力資源市場,希望能招到合適的家政服務員。“年齡壹次次放寬,要求壹次次降低,福利壹次次提高,卻無人問津。”範先生顯得很無奈。其實他也知道,問題的根源在於他的工資:“900元+提成”。在壹片“用工荒”的聲音中,範先生想過稍微提高壹下工資,但猶豫再三,決定再觀望壹段時間。針對“民工荒”這壹熱點話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13個省份的26個大中城市和27個省份的90個縣發放了調查問卷。昨天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由於勞動力需求強勁,大多數企業預計勞動力成本將上升。企業預計員工工資平均增長9%;但是,農民工的期望值更高。調查顯示,2010年打算繼續外出工作的人的平均工資收入預計比2009年實際工資收入增長14%以上。這5個百分點的差距,就是目前農民工與企業的博弈。a新生代農民工小靜的月薪期待正月初十上午,長沙市嶽麓區人力資源市場。早春的陽光透過玻璃窗照在農民工小靜的腳邊,小靜正躺在桌子上填寫工作申請表。這個來自湘潭縣響堂鄉虎形村的農村姑娘的出生日期,是壹串非常吉利的數字:1988 8月18。她虎年的願望也很簡單:希望在長沙找壹份能養活自己的工作,但最好是有點技術含量,學點東西。至於“養活自己”的標準...她轉過頭,問陪同她求職的同伴,“在長沙租房子吃飯要多少錢?”有人告訴她壹個數字後,她連連感嘆生活成本比農村高多了。小靜用手指數了數後,在“期望月薪”壹欄認真地寫下了“1500-1999元”。“為什麽寫1999元而不是2000元?”記者壹直看著她填表,有點好奇。“這是我有找工作經驗的老鄉告訴我的。”小靜笑著向記者解釋,“多寫壹元是兩個字的開頭。我怕招工人的有壓力,不給我面試就直接拒絕我。”顯然,這借鑒了很多超市的商品促銷手段:同等質量下,99元的毛呢褲比100元的毛呢褲更受消費者青睞。此刻,在推銷自己的時候,小靜也在用這壹招。顯然,作為新生代農民工中的壹員,小靜顯然比他們上壹代聰明,更懂得用心理戰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但另壹方面,這“壹塊錢”也是擺在求職者面前的心理落差。中國普遍廉價的勞動力市場,讓小靜不敢大膽自信地跨過這“壹元”。不知道各行各業的人能不能感受到這種復雜的心理。但是,小靜寫的“1.500-1.999元”的區間值,陪她的老鄉看了壹下,搖了搖頭,表示以她自己的工作經驗,這個數字還是不那麽樂觀。“只有在800到1.200元之間,才是符合長沙實際的,人們才會選擇那些有經驗、有技術的工人。”老鄉們都勸小靜少寫數字,多給自己留點機會。畢竟在小靜面對的初級勞動力市場,價格才是決定性因素。但小靜不想再降低自己的“身價”了。初入社會的她甚至覺得有點委屈。“還好父母打工讓我讀了中專,我還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怎麽會值這麽點錢?”“我要養活自己,還要攢錢,還讀書欠下的債。反正沒有1500我是不幹的,而且今年又不是到處招不到人?”小靜仰起年輕的臉龐,向記者講述這幾天在報紙上看到的“用工荒”。“沿海地區的工資都漲了。長沙應該多漲還是少漲?”在小靜期待的語氣中,記者突然明白,小靜小心翼翼地寫下“1999元”的預期薪資值,其實是在當前“用工荒”背景下,對新生代農民工薪資上漲空間的試探。b就業公司不希望媒體過多關註“用工荒”。得知記者身份後,在長沙火車站擺攤的瀏陽某科技公司招聘專員小雨顯得有些擔憂。他先是婉拒了記者的采訪,後來又向記者坦白了自己的顧慮:“雖然我真心希望大家的收入增加,”小玉說,“但從我的立場和角度來說,我絕對不希望妳們的媒體天天關註用工荒。”小玉說,他非常擔心最近當地媒體對沿海城市和本省壹些服務業、制造業“用工荒”的大面積報道,特別是沿海城市要為應對用工荒而漲工資的消息。“妳們壹報沿海漲薪,肯定會給我們內地企業漲薪的壓力。”小玉指著公司招聘海報上開出的報酬說。“雖然我們今年的工資已經和東莞等地不相上下,但肯定不如深圳廣州。如果媒體壹直這樣炒作,估計我們就很難招到人了。”招聘人員小玉和農民工小靜年齡相仿,卻代表了這種“用工荒”背景下用人單位和求職者的兩種心態,似乎在進行壹場無形的博弈。壓力來源於壓力。小玉等人還是會收集有“用工荒”的報紙,分析上面的信息。妳工作的工廠缺人是事實,妳要時刻積極面對。其實早在去年年底,小雨所在的瀏陽壹家科技公司就逐漸感受到了就業壓力。“與其在家守株待兔,不如主動出擊!”從大年初七開始,公司就派出壹批實力強大的招聘人員,攜帶巨幅招聘海報和大量宣傳冊,開著公司的大巴,從瀏陽趕到長沙火車站擺攤招人。這家位於長沙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的外資企業,專業生產各類特種防爆玻璃窗鏡片,由於經濟復蘇,訂單增加,生產規模擴大,用工缺口巨大,急需招聘7000名設備操作工和質檢人員。“幾年前,招七千人不成問題,就是招壹萬人甚至幾萬人也不成問題。現在看來,這個數字有點難以完成。”小宇壹邊和三三兩兩過來看的考生打招呼,壹邊無奈地說。當沿海工廠接到大量訂單,卻沒有足夠的工人時,他們不得不動員村裏的阿姨和奶奶在家照顧工作。當“用工荒”的哭喊聲在沿海城市此起彼伏的時候,作為壹家本土企業,小玉的公司選擇了火車站作為招聘地點,這意味著它在火車站“攔截”了農民工,也確實“攔截”了不少人。“有的人從郴州、醴陵、邵陽等市州來長沙找工作,不出火車站就在這裏找到了工作。還有壹部分人本來打算去南方找工作,但是沒有買到火車票,看到我們待遇還不錯,就幹脆留了下來。”目前,出生於1980後的新生代農民工正逐漸成為農民工的主力軍。針對這壹群體薪資要求較高、權益意識增強、重視娛樂和培訓等特點,記者註意到,除了詳細說明每壹筆薪資收入,小玉所在的公司在招聘海報中特意強調,公司有寬帶員工宿舍、休閑網吧、豐富的娛樂活動以及良好的培訓晉升機會。正確的招聘地點,針對性的招聘海報,取得了明顯的招聘效果。作為招聘專員,小宇和幾個同事這幾天早上七點半就開始擺桌椅,貼公司的招聘廣告。壹般來說,他們壹直忙到下午6點。在壹場無形的勞動力市場爭奪戰中,公司采取了“火車站圍堵農民工”的策略,非常有效。據悉,從初七到現在,公司每天成功招到六七十名工人,以中青年為主;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打工者背著包趕著南下的火車。在等車的時候,他們看到了公司的招聘海報,表達了回來工作的意向。“如果工資差別沒那麽大,大家肯定都想離家近壹點的工作。”"妳不能寫我們公司的名字。"小玉再三告訴記者,“因為受到有關部門照顧,所以特批在火車站招人。”可見,在這個“用工荒”的“非常時期”,用人單位通過擺攤來招人,可謂煞費苦心。c“民工荒”能否改善農民工待遇湖南師範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朱秋蓮壹直在研究農民工問題。她認為,目前國內壹些制造業和服務業發達地區用工荒的關鍵在於勞動力價格低,問題的本質是用人單位和農民工在進行利益博弈。“近十年來,沿海地區農民工的勞動報酬並沒有太大改善,與城鎮職工工資差距較大。”不過,朱秋蓮也提出,目前全國熱議的“用工荒”可能是個偽命題。“這很可能是壹個短暫的現象。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增加,通過勞動力市場的自我調節,用工緊張的現象會得到壹定程度的緩解。”但在造成這次“用工荒”的諸多因素中,朱秋蓮認為,新生代農民工的崛起是壹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作為勞動力的主力軍,新生代農民工的特點和心態應該引起用人單位和政府的重視,並做出有針對性的政策應對。”朱秋蓮說,“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水平比父輩高。大部分都是高中甚至大專學歷。相對於父輩,他們對找工作相對挑剔,往往不願意在流水線上工作。他們有城市化生活的訴求,所以更關註工資、福利、上升權、休息權。”朱秋蓮建議,政府和企業都應該利用這次“用工荒”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農民工的社會待遇。長沙市人力資源市場總監於佳表示,目前,針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崛起,他們將繼續加強就業服務,引導年輕農民工的職業技能適應企業需求。老範言論問題的曝光未必是好事。每到春節,範亞祥都會看到大批農民工“南下”。我也不想,但是今年農民工“南下”遠遠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用工荒”。問題的暴露不壹定是好事。顯然,這次“用工荒”爆發後,原有的用工模式需要創新和突破。新生代農民工對享受社會保障和城市公共服務的要求更高。就業機會、工資等因素會對農民工的就業選擇和流動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只有增強對求職者的吸引力,提供相關的綜合服務,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才是長久之計。據了解,在壹些西方發達國家,勞動力市場的管理是地方化的,即勞動力在哪裏工作,就屬於當地人口,其低保會納入當地政府的管理範圍。目前我國還沒有把農民工納入當地屬地化管理,農民工對工地缺乏歸屬感,導致損失很大。事實上,在這種“用工荒”的同時,任何人都很難說出農民工就業的現狀,也沒有人能說出當地到底缺多少農民工,或者有多少農民工已經就業。“民工荒”這個謎壹樣的數字,確實反映了城鄉壹體化就業登記制度的不完善。為了應對“用工荒”,有關部門必須摸清本地農民工的整體就業情況。目前沿海地區農民工工資水平普遍為每月1200-1600元,遠高於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8900元。為了留住想回中西部的工人,沿海企業甚至大幅提高了農民工的工資和各種福利保障。勞動力短缺正迫使沿海企業加快提高農民工工資和福利的步伐。同時,在產業結構調整和整體經濟復蘇的雙重壓力下,此輪“用工荒”必將使部分用人單位加快產業升級的動力。這樣可以消化勞動力成本上漲的壓力,徹底消除用工荒,提升產品附加值。要麽企業漲工資,要麽農民工不來,有遠見的企業家會通過轉型升級獲得的利益來消化勞動力工資上漲的成本。這是壹種強制,但市場之手永遠是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