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新美業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新美業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經過30多年的野蠻生長,2020年中國美容美發行業將迎來重大轉折,“傳統美業”將成為歷史,“新美業時代”將開始。

未來3-5年,中國美容行業勢必進入壹個嚴峻的“休克期”——洗牌、調整、轉型升級將成為這壹階段的關鍵詞。在此期間,大量傳統美妝店將被關閉,壹批新概念美妝品牌將崛起(尤其是真正的標準連鎖品牌)。

中國的“新美妝時代”來得有點慢,但終於來了。

從“舊”到“新”,註定不是簡單的升級,更多的可能是顛覆和重構。

“新美業”的特征將不僅是新技術、新產品、新品牌,更是新思維下的新場景、新業態、新關系、新服務、新營銷。

同時,中國美妝行業也將從“傳統美妝行業時代”直接進入“智能美妝行業時代”。

以生活美容美發為代表的“傳統美業”真正興盛是在90年代。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崛起和富裕的中國人民對“美”的需求日益增長,美容美發行業在中國遍地開花。從2000年開始,“傳統美業”迎來了15年的“超級紅利期”。

來自互聯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美妝行業總門店規模為33萬家,從業人員超過1.4萬人,市場總量3500億。

然而,如此龐大的產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既沒有成熟,也沒有升級,反而越來越暴露出各種問題,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整體氛圍“格格不入”。2015之後,陷入了極其尷尬的發展瓶頸期,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進入了“黑暗時刻”。

中國傳統美容行業30多年的發展歷程壹直是“野蠻生長”——沒有行業標準,缺乏行業自律,粗放經營,粗放管理,粗放營銷。“市場紅利”像“天上掉下來的雨”壹樣滋養著這個行業,也導致了從業者的貪婪、聰明和短視。“傳統美容行業”就像壹個30歲的“巨嬰”——天真、任性、不聽話、依賴性強、自理能力差,已經無法適應外部的經濟社會環境。

在中國整體“消費升級”的社會環境下,“傳統美容行業”的各種“病癥”暴露無遺——

1,人才匱乏

我們在2019年收集的數據(845個樣本)顯示,傳統美容行業的從業人員(老板、經理、壹線員工)中,87%的人具有初中學歷,而只有13%的人具有高中及以上學歷。

雖然學歷不代表能力,但從業者普遍的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水平低下,無疑造成了傳統美容行業的人才困境。同時,勞動保障不完善、作息管理不規範、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缺失等行業問題的存在,使得外部人才難以進入。

傳統美容行業不僅缺乏真正的專業技術人才,也缺乏專業的管理運營人才和互聯網技術人才。

當壹個行業嚴重缺乏人才的時候,就意味著失去了所有的驅動力。

2.教育嚴重缺乏。

美業大部分員工(包括老板)只接受過有限的技術和技能培訓。行業內從未有過管理運營、人力資源、市場營銷、勞工、法務等方面的系統培訓。

常見的工作時間長(多為12小時壹天,壹個月27天)導致從業者沒有時間自學。

缺乏系統的教育也是影響整個行業發展進步的真正根源。

3.粗放式管理運營。

到2020年,國內還沒有系統的“美國工業的管理與運作”課程,書店裏也幾乎沒有這方面的專業著作。

葉眉的店鋪管理運營屬於“江湖派”,來自於老板們從美容師(新晉美發師)到顧問(美發師)再到老板成長過程中積累的個人經驗,來自於“取長補短”。

傳統美容店的管理和運營都是碎片化、不成體系的,更談不上科學化、精益化。

4.缺乏創新

95%的傳統美容店不具備技術、服務、營銷的主動創新能力。他們高度依賴上遊產品制造商附加在產品上的相關教育和培訓。

沒有創新,自然就沒有核心競爭力。

5.過度營銷

傳統美容店的野蠻促銷和花哨促銷,壹度成為經常被吐槽的“現象級”行業特征。傳統美容行業也成為中國服務業中“套路”和“詞”使用最多的領域。

過度營銷的結果是整個行業的聲譽和信譽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6、行業收費混亂

傳統美容行業30年來壹直遊離於國家價格監管的“法外之地”。於是在“非標”物品的掩蓋下,出現了天價物品和以人為本的定價,整個行業都在追逐暴利,無視受傷的顧客,無視口碑。

7.誠信意識淡薄。

傳統美容店從來不缺少對顧客的“熱情”和提倡誠信的口號。實際情況是,在利益驅動和生存壓力下,從業者的誠信意識極其淡薄——虛假宣傳、誇大宣傳、盲目承諾、忽視責任、以各種方式欺騙客戶。如果我們失去了信譽,如何獲得信任?

8.同質化和低水平競爭是嚴重的問題。

正是由於技術和產品的創新不足,美容美發行業出現了嚴重的同質化問題。然後是以價格競爭為特征的低水平同業競爭。

定位模糊,缺乏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優勢,成為傳統美容店的* * *問題。

長期存在的同質化問題也使得傳統美容無法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差異化、個性化的需求。

9、非法經營愈演愈烈。

由於傳統美容行業關系到民生和就業,國家對美容院行業壹直實行相對寬松的行政管理。這也使得傳統美容行業(尤其是美容院)的違規操作長期存在。超範圍經營醫療美容項目,以及違規操作針刀,破皮放血,涉及醫療、涉毒項目,都是非常典型的。

10,新媒體應用能力滯後。

從社交到購物,從工作到娛樂,從多元化的新聞資訊到多維度的互通平臺,在今天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已經不是在影響我們的生活,而是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壹部分。

到目前為止,只有不到5%的美國在華店鋪能夠真正科學利用移動互聯網和新媒體工具。這些工具大多沒有導入,或者處於低效運行和閑置狀態(不會用到)。

5G時代已經到來,但中國傳統美容行業並沒有完全進入移動互聯網的4G時代。

綜上所述,當中國已經全面進入以網絡經濟、虛擬經濟為特征的“新經濟時代”時,“傳統美容行業”依然以最“傳統”的方式存在。

當各行各業都實現了“消費升級”——市場環境變了,目標人群結構變了,消費場景也變了,但美業的人連思維都沒變。

相對於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傳統美容行業的落後距離正在拉大,幾乎已經落後於時代。

2020年的“疫情”只是壹個催化劑。即使沒有疫情,整體落後的中國傳統美容行業也走到了變革的十字路口——缺乏高級管理人才和專業營銷策劃人才,缺乏人才意識、技術意識、優質服務意識、創新意識、品牌意識和戰略意識,缺乏移動互聯網思維和應用能力的傳統美容行業,不變革只會死亡。

1,行業發展“觸底”,勢必開始洗牌,落後必然被淘汰。這是自然規律。

到2015,傳統美容行業的“老紅利”基本被吃光了。五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以及新媒體、新信息的爆炸式傳播,消費者的消費心理迅速成熟,美妝產品概念、營銷噱頭、虛高價格被解除,中國傳統美妝行業從“市場紅利期”驟然跌落到真正面對消費者、靠“真功夫”生存的殘酷時代。由此,門店定位不清、產品同質化嚴重、技術競爭力不足、管理粗放、營銷不足、創新不足、移動互聯網思維滯後等問題都暴露出來。改變是當務之急。

2020年全球經濟不景氣,中國整體居民收入水平也下降,直接導致“顏值消費”增速放緩。在市場收縮中,傳統美容行業“供大於求”的問題更加突出。傳統美容店的大量“死亡”將不可避免。

2.消費升級下“供需矛盾”加劇。

中國美容行業的消費升級主要來自兩個因素:壹個是市場場景的移動互聯網和新媒體;二是目標客戶群體的結構變化。

如前所述,中國已經全面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但是中國的傳統美容行業卻與移動互聯網漸行漸遠。這就直接導致了從“多場景宣傳展示”到拓展客戶再到建立客戶情緒,門店與客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客戶在互聯網和新媒體上是活躍的,而門店仍然在店內“守株待兔”。

80後、90後已經成為社會消費的主流。這些“新青年”文化程度高、視野開闊、識別能力強,擁有全新的消費理念,追求品質、個性、高性價比和真正受尊重的消費體驗。

而我們傳統的美業門店,在移動互聯網和新媒體應用能力,以及對市場趨勢和“新青年”消費特征的判斷能力上,都嚴重滯後。

傳統美容行業已經與市場脫軌。

3.疫情帶來的“黑天鵝效應”。

疫情導致商店普遍關門,遊客銳減。作為“黑天鵝事件”,沈重打擊了茍延殘喘的傳統美容行業,加速了“行業洗牌”。

從2015開始,傳統美容行業整體開始走下坡路。到2018、2019,形勢越來越嚴峻,表面的喧囂和熱鬧早已“暗流湧動”。

有多少家庭是喜憂參半?——美國的人心裏都清楚。

於是,疫情成為壓垮美國傳統行業的“最後壹根稻草”,變革開始了。

「新美業時代」有哪些特征?

1,市場驅動力更加多元。

在美妝行業的傳統階段,門店發展的動力主要來自外部,由於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

在市場成熟的“新美業時代”,競爭格局發生了變化,門店必須具備強大的內在驅動力,以技術實力、服務實力、創新和新媒體運營能力打造“四輪驅動模式”。

技術思維不僅會回歸,還會成為品牌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2.創新的規範化

在“新美業”時代,品牌必須具備內部創新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實現高質量的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和營銷創新。商店應該通過充滿活力的創新在競爭中形成優勢差異。

3.基於互聯網的運營場景

未來,美國的店鋪必須熟練運用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各種新媒體工具,因為如果不懂新媒體,就不會有顧客,也無法與顧客建立溝通。

“新美業”時代,客戶互聯網化,服務場景互聯網化,客戶情感框架互聯網化。

未來的運營和服務場景會越來越復雜——微信、美團、大眾點評、直播、小紅書,還有各種不斷湧現的新媒體。只要是入口,就意味著場景。

“智能美業”將是大勢所趨。

4.行業細分

未來幾年,不僅傳統美容院中的綜合店(美容院)會被淘汰,各類定位不明確但“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美容院也會被淘汰。

以專業性、顧客價值、消費體驗等市場需求為導向,科技專賣店、專賣店將成為主流。

行業會更加細分,會催生很多專賣店。

5.消費分類

主要出生於80、90年代的“新青年”已經成為市場的主力軍,他們將主導未來10年中國美容行業市場的消費格局。

未來,個性化和分層將是80後和90後組成的“新中產階級群體”消費觀的突出特征,因此,未來美容店不僅要有專業定位,還要細分人群,因為70、80、90、00後的“代溝”非常明顯,消費觀和習慣的差異加大,所以在門店定位時要充分考慮人群的分類。

6.客戶體驗至關重要

網絡數據顯示,中國有41982-2000個千禧壹代。

這壹代人更以自我為中心,更獨立,更大膽,更享受,當然,在消費行為上比他們的父母更挑剔。他們基本上對價格“脫敏”,重視質量勝過價格。

因此,在“新美業”時代,門店必須基於顧客全新的需求,從“尊重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真正打造壹流的顧客體驗。

未來的客戶體驗壹定是真實的、真誠的、細膩的、活潑的,同時壹定是個性化的、專屬的。

在“新美業”時代,真正的標準連鎖品牌將會崛起。

這些新概念“標準連鎖品牌”將擁有真正與眾不同的品牌符號,具備品牌孵化、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營銷創新、人才培養、管理運營高效輸出的綜合實力,具備真正的品牌優勢和規模優勢。

面對“新美業時代”,傳統美業門店該怎麽做?

1,快速升級,搬遷

“新美業”趨勢不可逆轉,留給傳統美業門店轉型升級的時間只有2020年後的五年。時間緊迫-升級或關閉。

升級的第壹步是重新定位——確定方向、產品項、特色、人。

市場定位無疑是決定店鋪成敗的“重中之重”。

2.打造核心競爭力

在“美國工業新時代”,市場競爭會比現在更加激烈,所以美國的商店要想在競爭中取勝,必須具備技術、服務、營銷等諸多“硬實力”。

因此,傳統美容店在轉型升級中,既要準確定位自己,又要創造自己的顯性差異,在某壹方面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必須是領先的,別人難以模仿和跟進的。

妳不僅要有特色,還要有鮮明的特色。

3.從“消費升級”和“消費分級”中尋找機會?

對於傳統美妝店來說,如何在轉型升級中選擇合適的“賽道”也很重要。

在“新美業時代”多元化的市場環境下,因為消費升級,“市場細分”和“消費分類”帶來的全新出路和機遇會很多。

正確的選擇是基於原有優勢(店鋪原有技術和項目特點)和團隊實力做出理性判斷,選擇市場前景好、適合自己的項目定位。

4.培養移動互聯網基因

“移動互聯網”將是新美容行業的主要特征。

然而,移動互聯網和新媒體的應用能力的滯後是美國傳統行業極其嚴重的問題。

所以傳統美妝店必須快速引入各種移動互聯網和新媒體工具,快速學習和掌握新媒體應用。

移動互聯網和新媒體的應用能力將成為“新美業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5.搶流量,建關系,做社群。

“新美業時代”的運營和服務場景過於復雜,微信場景、美團場景、小紅書場景,以及可能出現的各種新場景,等等。美容店要連接各種場景,不同的場景是不同的語境,這是壹個全新的考驗。

場景的復雜性也使得建立和維護“客戶情緒”(每個客戶都是不壹樣的,需要個性化的服務和“特殊”的關懷)變得更加困難。所以美國傳統店鋪在升級時要適應新形勢,不僅要學會多渠道搶流量(客戶),還要學會建立關系(這很重要),同時通過“做社群”形成私域流量。

記住,在80後、90後成為主要消費群體的“新美業時代”,“顧客忠誠度”會下降,“商家忠誠度”會變得非常重要。

6.最重要的:學習,學習,快速學習。

從傳統美業時代到“新美業時代”,最重要的是“人”——思維、理念、能力的升級。

在“新美業”時代,門店運營團隊必須真正懂管理,懂運營,懂創新,懂互聯網,才能把門店經營好。

因此,傳統美業門店(包括高管)在升級過程中,必須迅速“補課”,系統學習新店管理、創新營銷與創新服務、客戶資源管理、營銷活動策劃、業務診斷、產品策劃、新媒體運營、標準連鎖等壹系列專業課程。

不提升人才,傳統美容行業不可能真正升級。

結論:機會屬於少數有準備的人,屬於改變者。

中國美容行業的市場潛力還沒有真正釋放出來,未來的發展前景非常樂觀。

但“新美業時代”的市場機會將只屬於少數人——未來3-5年,保守估計傳統美業門店將關閉50%。

能通過轉型升級在競爭中生存下來的,壹類是行業龍頭,另壹類是開拓了專門細分市場的“新品牌”。二者的相似之處在於具有獨特的核心競爭力和主導差異,創新能力強,能夠快速響應消費者需求,叠代技術、產品和服務體驗。

對於大多數傳統美容店來說,“轉型升級”無異於壹個龐大的工程,需要在3-5年內進行品牌升級、產品升級、管理升級、運營升級、人才升級等等。工作量之大,工作之復雜,實在難以想象。這種變化會讓人不舒服,甚至痛苦。

但是,這種改變是不可逆的——要麽跟上,要麽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