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試談情緒困擾兒童的特點及教育措施。
特征:過度焦慮、敏感、身體緊張等。,有時可能會發生反社會行為,或作為“防禦性”手段進行攻擊。
教育措施:特殊課堂計劃;生活空間談話法。
2.簡述學生認知個性的主要差異。
(1)場依存和場獨立;(2)整體戰略和系列戰略;(3)求異求同的思維;(4)沖動思維和反思思維
3.試論智障兒童的教育目標和教學原則。
教育目標:(1)學習社交技能與人相處,從而獲得與人和諧相處的社會經驗;(2)學習自立的職業技能,實現生活獨立;(3)學會舒適、獨立的情緒反應,從而在學校和家裏有適當的情緒體驗;(4)學會良好的清潔衛生習慣,保持健康的體魄;(5)學習基礎課程,獲得必要的基本“工具”;(6)學習適當娛樂的能力,以便充分利用閑暇時間;(7)學會如何做壹個家庭成員,從而在家裏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8)學習如何成為社會的壹員,以便參與社會中有意義的活動。
教學原則:(1)盡量防止孩子再次失敗;(2)讓孩子馬上得到學習或工作的成果;(3)盡可能做即時強化,激勵他們正確學習;(4)尋求兒童最能表現的學習難度;(5)系統地組織和提示教材;(6)盡量小範圍跟進進度;(7)註意學以致用,盡量利用學習的正遷移功能;(8)做必要的重復和練習,使其有必要過度使用;(9)合理分配學習安排,避免集中學習;(10)避免同時學習過多概念,防止概念混淆;(11)壹直做大綱式的整理學習,保持精華;(12)提供成功的學習經驗;(13)盡量采用個別化教學方式。
4.試述學習困難兒童的行為特征及教育措施。
特點:(1)不能坐在座位上;(2)靜坐;(3)表現出其他癥狀。
教育措施:對學習困難兒童的教學仍以個別對待為主,同時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最常見的方法是行為矯正。
5.什麽是加速教學策略,豐富教學策略,專題課教學策略?
加速制:天才兒童的學習和普通兒童壹樣,只是加快了速度,縮短了受教育年限。充實制度:天才兒童的學習效率很高,但在現行教學制度的制約下,只能維持和普通兒童壹樣的教學進度。特殊班級制度:壹種關註天才兒童並使每個學生的潛力得到充分發展的教學策略。
6.簡述智障兒童的分類。
(1)可教育(智商在50到75之間);(2)培訓師(智商在25-49之間);(3)被保護對象(智商25以下);
7.簡述學習動機的分類和體系。
(1)動機來源: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2)內容和性質:正確和錯誤的動機;(3)從動機和長期效果的距離來劃分,間接和長期的學習動機和直接和短期的學習動機。
8.簡述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系。
總的來說,動機是好的,效果是好的;
9.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1)加強學習目標教育,發揮目標激勵作用;(2)喚起心理的不確定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3)通過獲得成功的機會和經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4)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5)利用學習反饋和學習評價;(6)通過學習競賽和獎懲激發學習動機:組織良好、適度的學習競賽可以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動機,但要明確學習競賽可能會產生負面效應;獎懲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7)與學生簽訂學習協議;(8)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選擇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技巧。
10,簡述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條件。
(1)當學生有學習動機但未被激發時,激發學習動機需要在學生整個動機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2)學生必須能勝任學習任務;(3)各種內外幹擾應減少到可控水平;(4)學生要有學習成功的預期。
11.如何在教學中運用註意規律?
(1)註意培養學生的有意註意:對學習的目的和任務有明確的認識;能以堅強的意誌與幹擾作鬥爭;根據目的和任務有計劃地組織活動,使壹切活動都服從於當前的任務;(2)充分利用無意註意規律:教學內容要新穎有趣,難度要適當;教學方法要直觀、靈活、多樣;盡量避免那些分散學生註意力的因素,營造有利於集中學生註意力的情境;嚴格遵守作息制度,防止過度疲勞;(3)交替使用有意註意和無意註意。
12.直觀教學有哪些類型?如何在教學中使用這些不同的類型。
概念教學是在教學中使學生通過感知獲得豐富感性知識的壹種教學方法。(1)直觀;(2)模型直觀;(3)語言直觀。
應用:(1)目的和任務越明確,感知越清晰;(2)物體離背景越突出,越容易被感知:差異規律、活動規律、組合規律;(3)當直觀形象與語言教學相結合時,感知越準確;(4)知識和經驗越豐富,感知就會越完善和迅速;(5)對感知對象的態度越積極,感知越深刻;(6)各種分析者的合作活動也能提高感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