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廣開門路,靠積累人才求發展。

廣開門路,靠積累人才求發展。

10月20日,重慶大學舉辦的2021常州校園招聘會上,江蘇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向該校學生介紹企業。陳偉攝

□唐舒全清蔣小麗鄭

“創新的唯壹途徑是讓人們。如果妳得到了人們的需求,妳就必須拓寬妳儲存它們的途徑。”本月15以來,市委書記陳金虎、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盛蕾等四套市領導班子帶領相關處室負責人先後到武漢、南京、大連、合肥、重慶、成都、沈陽等城市開展“名城名校合作創新創業贏未來”活動 為把我市建設成為國際化、智能化城市,打造渴求人才的長三角中軸樞紐。

拿出最大的誠意,發出吸引人才的最強音。

在每壹個城市,常州都真誠地向當地政府、高校、企業發出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的最強音:“未來壹個時期,區域競爭格局大變革的最大紅利在常州,交通樞紐地位的最大提升在常州,新壹輪發展的最佳‘時和勢’都將聚集在常州。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渴望人才和創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資格成就人才和成就。”

遵循黨和國家領導人“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的重要論述,在“打造國際名城、打造長三角軸樞紐”的城市定位和黨的十三大確立的“532”發展戰略指引下,我市獻上了最有誠意的政策“大禮包”——專門制定了“無外乎六”的人才政策,即:就業無門檻、引進人才有資助。我市計劃建設65438+萬套人才公寓和1萬平方米創客空間,同時給予“住住雙補貼”;在創新創業方面,該市設立400億元科技創新基金,1:4撬動各類社會資本,同時引入更多風險投資、股權投資、天使投資,全方位激發創新動力。

陳金虎等市領導承諾,讓常州各行各業做“園丁”、“共同成長的夥伴”和相互關愛的“店主”,實施更加有力、精準、開放的人才政策,支持投資機構為科技企業發展賦能,容忍“沈寂十年”,在不需要人才的時候坐等“壹鳴驚人”、“躲在幕後”。緊盯人才第壹資源,“名校與人才”引人關註。

人才強市是我市多年來實施的重要發展戰略之壹。本次活動中,我市在各市多所高校舉行了“名校英才”校園招聘。無論是“建設國際化智慧城市,打造長三角中軸樞紐”的響亮口號,還是“留年輕”計劃的優厚政策,都讓廣大學子向往不已。同學們壹致表示,未來在常州發展可期。

在重慶,來自西南大學的研究生毛對溧陽市人民醫院的職位頗感興趣。她說,“我壹直覺得江蘇是壹個發展非常好、機會非常多的地方,很有吸引力。希望能在江蘇找到發展的機會。”龍海建設集團有限公司HR林順梅告訴記者,參加政府組織的校園招聘活動,對企業提升在西南地區的知名度有很大幫助。對此,常州喬爾塑膠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和平深有同感:“在政府的引導下,我們減少了企業自主對接的麻煩,對接層次更高,效果更好。我們會對各大高校的各個學科做詳細的分析和對接,這對企業來說是壹個很大的利好,會幫助我們發展,提升很大的信心。”

在武漢,萬邦數碼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招聘臺吸引了華中科技大學的碩士生張寒。“我的專業是傳熱學和彈塑性分析,對口的職業是數字仿真與設計。正好這家公司在招R&D助理工程師,我想試試。”來自江蘇宿遷的張寒想回到她的家鄉江蘇。地處長三角幾何中心,發展勢頭強勁的常州,正是她要奮鬥的地方。

在南京,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工作人員徐壹楠告訴記者,公司這次拿出了40多個崗位,積極儲備人才。18上午,南京理工大學專場招聘會上,公司收到30多份簡歷,其中以碩士生和博士生為主。徐壹楠說:“這是近兩年明顯的變化,企業可以持續吸引高素質人才的關註。”

在沈陽,江蘇德爾福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收獲頗豐。他成功招聘了東北大學的三名博士生到公司工作。許說:“這三位博士將幫助公司的楊康設備項目在常州經濟開發區投產。也是通過這次對接,我們與東北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下壹步將繼續吸引東北大學的20名研究生。”

同時,該市還在4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聘請了“人才引進專員”,在專員與常州之間搭建了橋梁,力爭在促進人才引進和高校畢業生就業方面取得更長期的成效。

尋找“超級大腦”,產學研對接碩果累累

聚焦“產學研”融合,推動“全新面貌”發展。“名城名校攜手創新創業贏未來”活動的另壹大亮點是,對接產學研,當好“媒人”和“橋梁”,進壹步將高端創新資源引入常州,幫助企業解決難題,形成多方位多角度的合作機制,加快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此次活動中,市領導頻繁走訪高校和科研院所,尋求最新前沿科技與常州產業發展的最佳契合點,獲得良好反響。

在渝、成兩地,陳金虎壹行先後前往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輸配電設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電子科技大學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環球融創展旅集團有限公司等高校和企業。

在重慶大學,黨委書記舒立春告訴陳金虎,雙方早期的合作充分展示了常州的效率、常州的勇氣和常州的實力。重慶大學將圍繞常州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學科和人才優勢,進壹步謀劃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校地合作。依托常州強大的產業優勢,在科研協同研究、科技成果轉化、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創新合作模式,鼓勵、引導、鼓勵。

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校長李在會議間隙向表示,從近期出臺的招賢納士政策來看,常州支持創新、尊重人才的氛圍濃厚,青年人才發展空間廣闊。作為國家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四川大學願進壹步發揮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醫療服務等方面的優勢,與常州開展全方位合作,引導和輸送更多人才到常州就業和生活。

在武漢,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媛媛告訴來訪的盛蕾,華中科技大學將積極對接常州經濟產業發展需求,發揮學科和人才優勢,創新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科學前沿領域研究等合作模式,鼓勵和支持更多優秀人才到常州發展。

企業也收獲頗豐。

常州奧比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是常州市“龍城人才計劃”第13批創業企業。對接活動中,公司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達成“復雜電子產品感應裝配系統聯合研發”合作。據公司總經理高申遠介紹,當前,科技競爭激烈,只有更快的企業才能在新壹輪高質量發展中穩步前進。這樣的產學研交流對接活動,對企業來說是雪中送炭,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和技術資源,解決企業的技術難題。

常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常州市民廣場

常州火車北站

常州文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