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碩士學位
北京大學護理學院
/huli/index.htm
創建於1984,是全國首批恢復高等護理教育的院校之壹。1990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成為全國首家護理碩士學位授權單位。1999年7月,以原北京醫科大學護理系為基礎,與原北京醫科大學衛生學院重新組建北京醫科大學護理學院。2000年4月,北京醫科大學和北京大學合並為新的北京大學,後更名為北京大學護理學院。
學院設有3個辦公室和4個教研室,現有教職工45人,其中教師32人,教授、副教授9人,美國護理專家4人擔任客座教授,臨床兼職教師數十人。形成了多層次、多軌道的教學體系,各類學生近千人。護理學院每年還承擔近千名護理臨床人員和護理教師的在職教育。學院非常重視護理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護理教育、臨床護理、社區護理、護理管理和醫院感染控制。
學院擁有約6000平方米的教學樓,包括教學區、臨床綜合及模擬病房區、護理科研區、辦公區等。多媒體教室7間,計算機房2間,基礎護理、臨床綜合、康復、體能測評、營養等15實訓室,體育鍛煉室2間。學院設有護理專業資料室,館藏中文專業圖書1300余冊,外文書刊1900余冊,護理雜誌20余種。
護理學院教授名單
姓、名、職稱為專門職業。
鄭秀霞教授的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和護理教育
姚教授的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和護理管理。
肖順珍教授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和護理研究。
洪黛玲教授的臨床護理與社區護理
王以智教授的臨床護理與社區護理
吳光宇教授的臨床護理與社區護理
陸,副研究員,臨床護理,社區護理,
尚少梅副教授《臨床護理、社區護理與護理基礎》。
護理學院客座教授:
美國舊金山加州大學護理學院Anne J.Davis教授
美國密歇根大學護理學院院長Ada Sue Hinshaw教授。
美國密歇根大學護理學院奧克利·德博拉教授
美國大學劉教授
項目
北京大學護理學院的護理研究領域涵蓋臨床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育、社區護理、醫院感染控制等。北京市九五重點項目之壹:“護理本科專業課程體系與內容改革”,2001獲北京大學教改成果壹等獎,北京市教改成果二等獎。同時,與國際護理界開展科研合作項目:
1.在美國凱洛格基金會和學校“985”項目的支持下,與美國密歇根大學護理學院聯合開展了“社區護理研究”項目。
2.與美國密歇根大學合作開展“老年癡呆癥護理”科研項目。
3.與美國3M公司開展在職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重點研究醫院感染。
項目合作單位時間(年)
感染控制3M公司1999—2000 2000—2001
美國密歇根大學社區護理學院
美國密歇根大學阿爾茨海默病護理學院患者的護理1999—2000
本科護理專業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與實踐:北京九五項目1995-2000
掌握
壹、全國統招:
1,統考
招生對象:除本科護理畢業生外,從事護理工作並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專業畢業生也可報考,性別不限。
招生名額:4-5人/年。
考試科目:英語、政治、基礎護理學(基礎護理學、護理理論、生理學);綜合臨床護理(內科、外科、婦科、兒科)。
研究方向:臨床護理(包括內外科學、婦科和兒科護理)、護理教育、護理管理和社區護理。
參考書:護理本科生統壹教材(最新版)。
2.單獨考試
招生對象:本科護理畢業生和畢業後工作4年以上的國家承認的護理畢業生。(單獨考試屬於定向培養性質,需要培訓費。)
招生名額:1-2學生/年。
考試科目:英語、政治、基礎護理學(基礎護理學、護理理論、生理學)。北京大學醫學部負責命題。
研究方向:臨床護理(包括內外科學、婦科和兒科護理)、護理教育、護理管理和社區護理。
參考書:護理本科生統壹教材(最新版)。
2.在職申請學位(同等學力申請人申請碩士學位)
招生對象: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應用學科工作4年以上。
招生名額:2-5人/年。
考試科目:英語、中西醫結合臨床
研究方向:臨床護理(包括內外科學、婦科和兒科護理)、護理教育、護理管理和社區護理。
三、研究生課程的主要課程。
招生對象:護理專業本科或專科畢業,從事護理管理、護理教育、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工作3年以上的在職人員。
招生名額:50個全日制班(全國),50個全日制班(北京地區)。
培養目標:學習期約1年。學習期滿後參加研究生同等學力考試,考試合格後,由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和北京市高教局醫學分院頒發研究生高級課程結業證書。
課程設置:開設護理理論、護理科研、內外科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育和婦產科護理。它在兩個學期內完成。
第四,訓練方法
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采取導師負責制,導師和導師組承擔研究生指導任務。
復旦大學護理學院
/
復旦大學護理學院(原上海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創建於1997,是中國最早的護理學院之壹。由原上海醫科大學護理系和上海醫科大學附屬護理學院合並而成。
護理系成立於1989。由原上海醫科大學醫學部護理教研室和上海醫科大學成人護理教育培訓中心合並而成。1980啟動護理專業專科教育後,1985啟動本科護理教育,1995啟動研究生護理研究教育。十多年來,累計輸送高級護理人才近900名,在國內護理領域享有盛譽。
護理學院自成立以來,堅持以“面向265,438+0世紀,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護理教育,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多層次壹流護理人才”為目標。當時保留了護理學校原有的法人機構,采取“壹院兩制”的過渡方式,使資源逐步共享,優勢互補,努力發展我校高等護理教育,優化教育結構,提高整體辦學效益。2003年,學院結束了中學護理教育。依托復旦大學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綜合優勢以及學校附屬醫院提供的良好教學實踐基地,形成了註重自然科學和醫學基礎、註重人文精神、課堂教學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高等護理教育體系。
護理學院現有教職工70人,其中教師5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17人,占教師總數的35%。碩士及以上學歷教師10人,占34%。現任院長戴寶珍,院長黨總支書記賈,副院長胡巖、楊,副書記丁。
該學院有950名學生。為發揮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學院還承擔在職定向培訓,為廣大臨床護士開設護理新概念、新概念、健康評估、護理科研、護理教育師資培訓等非學歷短期繼續教育項目,並在上海市開辦護理專業自考和自考輔導點。
學院根據護理學科發展特點和社會需求開設課程。註重培養學生收集臨床護理資料、分析和解決護理問題、計劃和組織護理過程、控制和評價護理效果的能力,使護理畢業生能夠為門診、社區等不同場所的各類群體提供優質的健康服務。學院加強對學生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備相當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紮實的醫學基礎理論知識,以及現代護理知識和技能,能夠應用護理程序,實施整體護理和急、難、重癥護理,能夠開展健康咨詢和健康教育,具備在護理專業領域不斷進取的能力。成為具有護理臨床、教學和科研能力的高級護理人才。
護理學院有相對獨立的校園,占地26畝。擁有國內壹流的“護理實踐教學中心”,擁有3個模擬病房,1模擬手術室,1模擬重癥監護室,3個梯形的護理實踐課程教學室。整個護理實踐教學中心配有電視電化教學設施。除教研室外,學院還設有頗具規模的臨床實踐教學基地:中山醫院、華山醫院、婦產科醫院、兒科醫院、五官科醫院、腫瘤醫院、第壹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其中設有5個臨床護理教研室。臨床教學基地不僅為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供了條件,也為高校教師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臨床實踐和深化專業知識的環境。
學院積極鼓勵教師開展護理研究。連續兩年獲得中華護理學會科技進步壹等獎和上海護理學會多項獎項。近兩年全國本科護理規劃教材11本,護理研究課題10個,發表論文24篇。
近年來,學院註重與國外和香港同行的聯系與交流,與澳大利亞拉羅布大學護理學院、香港中文大學護理學院、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定期開展學術交流、雙邊合作、選派留學生等。
護理專業(碩士)學制三年(全日制)。
本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具有現代護理理論和知識,在護理教育、護理管理、臨床護理等領域具有獨立組織、判斷和決策能力,並具有相當研究能力的高級護理人才。
培養目標:熱愛祖國,熱愛護理專業,為護理專業發展和人民健康做出貢獻。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經過三年對護理專業理論知識,以及預防醫學、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深入研究,通過臨床護理實踐和護理教學實踐,使學生掌握護理教育、護理管理和臨床護理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具有較強的專業信息獲取能力,具備組織開展護理教育的能力和較高的護理研究能力,能夠掌握護理專業發展的前沿信息和知識。
學生將完成35個學分的課程,包括哲學、英語、計算機應用、流行病學、高級衛生統計學、護理理論、護理管理、護理研究、護理教育、護理教育實踐和臨床護理實踐,學生將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學習其他課程。
學生修完全部課程及相關實踐要求,並通過畢業論文評審,即可獲得醫學碩士學位。
畢業後的工作去向:畢業生可在大專院校、省市醫院從事護理科研、護理管理或臨床護理工作。
顧問
姓名和職務
馮正毅教書
胡巖副教授
夏海鷗副主任護士
副主任盧護士
副主任顧佩,護士
2004年入學人數
117護理學院(64165952)
│100209護理學│ 4 │ 1101政治理論2201英語3360護理學
01護理教育│綜合│ 4476病理生理學│
02臨床護理│
山東大學護理學院
/護理/索引. php
山東大學護理學院成立於2000年6月。本科護理教育始於1985,是全國最早恢復高等護理教育的高校之壹。截至目前,已向社會輸送畢業生12名,390人。往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100%。畢業生中,43人考取碩士,8人考取博士,3人擔任省級醫院護理部主任,30多人擔任地級以上醫院護士長。我們的畢業生在全國享有盛譽,供不應求。北京、上海、福建、河南、河北、陜西、廣東、江西、江蘇、蘇州、深圳、山東八所醫學院護理系等多家教學單位和醫院競相接收我院畢業生。
目前,學院擁有基礎護理學、護理管理學、護理教育學、護理心理學、臨床護理學五個實驗室和壹個護理中心實驗室。擁有微機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多媒體護理教室。擁有價值300萬元的醫療護理教學設施和華夏基金資助的國際先進護理教學模式和儀器。實習基地為齊魯醫院、省立醫院、山大二附院。學院資料室有中外文圖書4000余冊,中外文期刊20余種。
現有教職工46人,碩士生導師3人,副高以上教師14人。美國喬治大學教授袁博士是我院的客座教授。近年來,他承擔了20多個科研項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
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國內外發表論文300余篇,出版專著8部,主編教材8部,視聽教材5部,其中1視聽教材獲全國二等獎。目前承擔在研科研項目5項,科研經費40余萬元。
教師
馮美麗院長樓鳳蘭教授
王,基礎護理實驗室,童春蘭,王,李靜,鄒淩燕,王和。
範秀珍,張文波護理教育實驗室
曹和李萍,護理心理學研究室
李明,護理管理實驗室老師
護理中心實驗室高慶玲呂洪詩方慧
臨床護理實驗室劉兆旭臧玉麗周
護理研究生
學制壹般為3年。符合學位授予標準,授予醫學碩士學位。
研究方向
1.護理教育:以當代教育理論為指導,將教育學原理應用於護理教育,主要研究護理專業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材建設和師資培養,開展我國護理教育與國際接軌的研究。
2.護理管理:主要研究管理原理在護理專業中的應用,根據護理特點探索護理管理的規律性,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護理組織中的人、財、物、時間、信息等管理要素,提高護理工作效率。
3.護理心理學:主要研究護理的人際溝通技巧和人文與護理相互滲透的理論應用。
4.臨床護理:主要學習內科、外科、婦科、兒科、急危重癥的臨床護理,重點是急診護理、器官移植和ICU護理研究。
中山大學護理學院
/
中山大學護理學院成立於5月8日,1998。它是在原中山醫科大學護理系和原中山大學附屬衛生學校的基礎上創建的。首任院長是副校長王建平教授。
中山醫科大學護理系創建於1985,是全國首批恢復高等護理教育的院校之壹。2000年,學院被批準為專業設置碩士學位授權單位,並於同年正式招收專業設置碩士研究生。高等護理教育創辦以來,全日制教育和繼續教育共培養大學生1036人,現在校大學生、本科生、研究生1人,其中全日制學生411人(含研究生23人),夜大學生633人。
學院位於廣州市中山二路74號中山大學北校區,建築面積9087平方米。有辦公室、教室、圖書館、閱覽室、電教室、語言實驗室、護理技能教學室和學生宿舍。學院現有教職工45人,其中副高級職稱12人,中級職稱22人。
學院全日制專業設置分為研究生、本科、專科三個層次。繼續教育中的學歷教育包括夜大和自考兩種形式,其中夜大分為本科和專科兩個層次。1994設立廣東省專業設置(專科)自學考試項目,由廣東省自學考試委員會確定為護理專科自學考試考官,同時開設護理專科自學考試輔導課程。6000多名自考護理專業的學生獲得了大專文憑。非學歷教育有國家級和省級護理專業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護理教師進修班和造口治療師學校。
在1998期間,我院得到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的資助,在中國建立多層次的高等護理教育體系,培養適應新世紀需要的護理專業人才。我院還獲得廣東省科委重點項目3項、廣東省科委1社會發展重大項目、學校啟動基金項目2項、學校教學改革項目5項。主編並參與編寫全國高等醫學院校規劃教材8種。
與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香港、澳門、臺灣省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與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澳大利亞巴拉瑞特大學簽署了正式的合作交流協議。在長期廣泛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中,我院逐步與國際護理教育接軌。我院不僅擁有壹支高素質的專業教師隊伍,還成立了護理專業臨床實習指導小組,由學院和中山大學附屬醫院共同組成。擁有先進的大型臨床教學基地,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院既註重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又註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健全的人格。
護理研究生
2004年,我院繼續招收護理碩士研究生,面向全國,歡迎國內有誌於護理專業的應屆及往屆本科畢業生。
中山大學是壹所著名的綜合性大學,學科豐富。2003年,我校進行了改革,實行了多學科兩年制研究生培養的新模式。我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經驗和資源豐富,已招收4屆護理碩士研究生30余人。我院與國內外多所護理院校有著廣泛而密切的合作。為進壹步與國際護理教育接軌,我院自2003年起將護理碩士研究生學制由3年制改為2年制。
報考我院的研究生可參加全國統壹考研和我院組織的單獨考研。參加全國統考的,在當地研究生考試報名點報名;參加在職研究生單獨招生考試的人員,請與我院研究生部聯系,按要求到廣東省指定地點報名(需錄像)。
凡報考我院的研究生均可聯系我院研究生部購買《護理綜合》復習大綱;另外,可以在5438+10月在中山大學研究生招生辦購買舊試題(不需要郵購)。
聯系電話:(20) 87334851聯系人:王宗芳老師郵箱:nbgs@gzsums.edu.cn。
2004年護理碩士招生目錄
專業代碼和名稱:100209護理
研究方向:01老年護理學;02內科護理學(指導老師:遊黎明);
03婦幼護理;04外科護理學(指導老師:蘇嘯吟、張美芬)
考試科目:
初試:①101政治;②201英語;③777綜合護理;④857病理生理學
復試:977護理
2004年招生12人(含部分原單位委托培養在職單招考生),根據上線人數適當調整。
參考書目:政治和英語根據全國考研復習。
777護理綜合:
1)內科護理學(第3版),遊黎明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6。2)《外科護理學》(第3版),曹偉新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年6月。3)《婦產科護理學》(第3版),鄭秀霞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年6月。4)《兒科護理學》(第3版),崔巖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年6月。
病理生理學:
病理生理學,金慧明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438+0。
977護理:
《護理學基礎》(第3版),雷音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6。
培養目標: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培養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掌握紮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護理學科專業知識,具有從事護理科研、教學和獨立開展臨床護理工作能力的高級臨床護理人才。學位獲得者應掌握護理學科紮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了解本學科發展方向和國內外前沿動態,積極參加學術活動和相關講座;具有壹定的護理科研、護理教學、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能力。精通壹門外語,並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
學制:三年。
主要課程:政治理論、基礎英語、專業英語、醫學統計學、護理教育學、護理學(護理理論與概念模型、護理研究、高級臨床護理)、護理管理學、社會醫學、計算機醫學應用基礎。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教學實踐課60學時。具體方法:(1)本科和專科護理課程教學部分(2-3個專題);(2)指導本科和專科護生的臨床實習;(3)指導本科和專科護生的臨床見習;(4)參加本科生和專科生的臨床實踐考核。
主要專業實踐:時間6個月,選擇重癥監護室和壹個專科病房。專科病房要求為系統化整體護理模式病房,每個專科實習時間為3個月。目的是了解整體護理模式在重癥監護室和模式病房的應用,掌握本院患者的臨床理論知識、各種技術操作和整體護理,能夠獨立處理本院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護理問題,達到當年護士以上水平。護理管理的實習時間為2個月,要求寫作業。本文以管理學理論為基礎,對該病房的護理管理現狀進行了分析和評價,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學位授予:按要求修完我校護理碩士研究生教學計劃中的全部課程,學位成績在75分以上;通過臨床實踐和教學實習考核;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規定,通過碩士論文答辯,經我校學位委員會批準,授予護理學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