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湖南省職業教育大學城株洲市雲龍示範區盤龍路88號
在網絡上收集聯系信息。如有錯誤,請聯系我們網站修改。
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成立於2011年3月。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舉辦,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也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培訓基地”、“中南有色金屬職業教育集團牽頭單位”、“湖南省文明學院”。
學院位於長株潭蓉城核心區株洲(湖南)職業教育城,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學院占地300多畝,總投資6億元,總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教學實驗室65個,實驗實訓設備總值約4000萬元。與中國鋁業、江西銅業、二十三冶建設集團等校內外大中型企業建立了40多個校外實訓基地,覆蓋了學院所有專業。學院擁有標準的田徑場、籃球場等體育設施。
目前學院在校生8900余人。近年來,學生在技能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5項,省級獎項50項。學院與200多家企事業單位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和委托培養高技能人才意向書。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五年超過90%,畢業生近三年用人單位和母校平均滿意度分別為97.06%和97.43%,被評為“全省招生就業工作先進高校”。
現有教職工400余人,高級職稱63人,“雙師型”教師占40%以上,二級教授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1人,省級領軍人才2人。近年來,學院教師獲得國家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科技成果壹等獎1項,省級以上教學競賽獎3項,30余項。學院獲批科研成果166項,其中省級及以上項目51項,高端藍寶石拋光材料制備技術研究獲湖南省“五個100”重大產品創新項目;《現代制造企業與企業“跨國合作多方共贏”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獲2018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部分專業:序號專業名稱所屬類別1建築工程技術民用建築類別2建築裝飾工程技術民用建築類別3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技術設備制造類別4有色冶金技術能源動力與材料類別5環境工程技術資源環境與安全類別6礦山地質資源環境與安全類別7儲能材料技術能源動力與材料類別8焊接技術及自動化設備。制造類9環境地質工程資源環境與安全類10財務管理財貿類11工程造價土木建築類12礦物加工技術資源環境與安全類13會計財貿類14國際商務財貿類15數控技術與裝備制造類65438+。生物化工17工程地質勘查資源、環境與安全18智能控制技術與裝備制造19物聯網應用技術電子與信息20金屬與非金屬采礦技術資源、環境與安全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周邊環境學校位於株洲職教大學城。
株洲職教大學城是我市委市政府響應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重大戰略決策,把握長株潭“兩型社會”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試點城市建設的歷史機遇,依托株洲職業教育和科研開發優勢資源,加快新型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的重要舉措。
株洲職教大學城位於長株潭城市群交界處的株洲市雲龍示範區,是“兩型社會”國家配套改革試驗區和綜合性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的重點區域。株洲市有壹條長珠高速公路穿城而過,與向陽路相接,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明顯。乘車20分鐘可直達長沙市區和長沙黃花機場。
株洲職教大學城占地13.9平方公裏,總投資10多億元。2009年底開工建設,計劃三年基本建成,五年全面完善。2011兩所學校將於秋末招生。
——在國務院批準的《長株潭城建集團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中,職業教育大學城項目被確定為科教創新區的主體建設項目。
——株洲四個“十億”工程
——株洲十大基礎工程
——株洲十大標誌性工程
——省級重大建設項目
——省重點建設項目
發展方向
株洲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方針,按照“城市名片、兩化模式、發展引擎”的發展定位,實現株洲職教大學城從教育功能單壹的職教園區向功能多樣、形象獨特、具有“兩化”特色的職教城轉變,努力成為“華中職教創新之都”,逐步奠定北有天津、南有株洲的職教發展格局。
區位優勢
株洲職教大學城位於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試點區的株洲市東北部、雲龍示範區南部。是湖南核心城市圈的融合區。東北與長沙接壤,西北與湘潭接壤,距長沙、湘潭市中心、黃花機場僅20分鐘車程。區內有滬昆高速、長株潭高速、長株潭城際鐵路,株洲龍牧穿境而過,具有良好的區位和交通優勢。
總體規劃
株洲職教大學城定位為“城市名片、兩化樣板、發展引擎”,致力於打造“華中職業教育創新之都”。項目總規劃面積13.9平方公裏,包括“壹城十壹校三館五中心”整體,具體為市圖書館、市科技館、職教大學城體育館、株洲市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培訓中心、技能鑒定中心、R&D孵化中心和綜合配套服務中心。規劃布局壹個市級* * *享受區和三個校際* * *享受區,形成“兩塊五軸多核”的空間結構,突出教育、研發、服務、居住四大主題功能。職教大學城建設於2009年底啟動,計劃2013年基本建成,2015年全面建成,2023年成熟完善。計劃2023年人口達到20-25萬人,學歷教育學生10-12萬人,培養學生平均10萬人。
項目進展
職教大學城自2009年底開工建設以來,核心區(教育區)路網基本貫通,水、電、氣、通訊等市政設施全部到位,部分綠化工程基本完成,兩座橋梁竣工驗收通車。此外,2011年7月,職教大學城公交開通,教育區格局基本形成。
(1)完成了高層建築的科學規劃。經過七次調整,職教大學城從“園”到“城”的總體控制性規劃已經完成,壹幅充滿希望和活力的職教大學城規劃藍圖已經勾勒出來。實現從教育功能單壹的職教園區向功能多樣、形象獨特、具有“兩型”特色的職教城發展,並與株洲老城區、雲龍新城及周邊區域相協調。
(二)聚集了壹批高質量的高職院校。已入駐的7所院校——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鐵道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湖南中醫學院、湖南工貿技師學院、湖南商業技術學院——均為在國內、省內有較大影響的高職院校,各具特色,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其中,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工貿技師學院於9月基本完成,2011,開始招生。此外,根據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與株洲市人民政府簽訂的《中國人壽保險項目建設合作框架協議》的內容,確定保險職業學院和中國人壽企業大學(籌)也將落戶職教大學城。
(3)啟動了壹批綜合配套服務項目。株洲市科技館、株洲市圖書館、株洲市就業創業指導中心、湖南省職業教育數字圖書信息中心、湘菜文化園、職業教育高峰論壇、職業教育競賽基地等職業教育相關配套項目都將落戶株洲市職業教育大學城。職業教育大學城綜合配套服務項目商業步行街已基本建成並投入使用。教師公寓壹期工程於2011年5月正式開工,壹期工程主體工程於2012年5月完工,二期工程開工。此外,市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和龍牧河(職教城段)改造工程已經啟動。智慧廣場及其市圖書館、市科技館、智慧大廈三個單體建築力爭2012年開工建設。
(四)確定“兩型”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在新能源、信息化和“兩型”指標體系建設方面取得研究成果。建成並投入使用兩座汙水處理站,日處理汙水1000噸。“壹卡通”項目在湖南工貿技師學院成功啟動。
發展願景
根據職業大學城的建設流程:
到2013年底,職教大學城主體功能區基本形成。基本建成教育導向區,形成南部服務區市級商業中心和R&D中心。屆時,相關房地產項目也將投入運營。
截止2015年底,職教大學城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綜合實力全面提升,輻射能力顯著增強。將基本形成集職業教育、培訓、研發、餐飲、休閑、旅遊、居住、服務為壹體的城市綜合體,聚集常住人口6萬人。
到2023年,職業教育大學城將進入成熟發展階段。按照“城市名片、兩型模式、發展引擎”的發展目標,職教大學城將由教育功能單壹的職教園區,轉變為功能多樣、形象獨特、具有“兩型”特色的職教城,力爭成為“中部地區職業教育創新之都”。 逐步建立北有天津、南有株洲的職業教育發展格局,真正形成多元活力的知識城市、獨特宜人的魅力城市、高效可行的低碳城市。
如果妳有任何關於報考中專/技校/職校的問題,可以點擊2023電大中專招生咨詢(原電大):/xl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