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這裏有關於明孝宗朱佑樘的資料。

這裏有關於明孝宗朱佑樘的資料。

朱祐樘(1470年7月3日-1505年5月7日),明朝第九任皇帝,唐憲宗第三子,蕭慕紀太後所生。在位期間,他即位後,努力扭轉憲宗政事上的腐敗,驅逐漢奸,在政事上下功夫,大力治理國家,驅逐宮中的漢奸,任用王恕、劉大俠等廉潔大臣,使明朝重新繁榮起來。史稱“弘治中興”,36歲因病早逝。寺號孝宗,謚號大田,明道程春中正文生,神武知仁大德靖帝。葬於北京明十三陵泰陵。

主要成就

重用價值

孝宗在位期間,勤於政事,選拔賢臣。當時任用的徐坤、劉堅、李東陽、謝遷、王澍、馬文升等人(包括後來的劉大俠、楊壹清)都是清正廉明的大臣,在弘治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孝宗經常把內閣大臣叫到文華殿,讓大家討論大臣的章,寫壹批字,然後自己批改簽發。於是,內閣大臣李東陽高興地說:“天順以來三十多年,皇帝召見大臣,只問壹兩句話,現在卻反復提問,詳細討論,這是前所未有的!”弘治十三年(1500),大學士劉堅說,晚朝分家後天就黑了,各地送來的文書經常積壓在櫃子裏,來不及處理。如果四面八方都有災難,四面八方都有警報和其他事情,就會有延誤。於是,孝宗每天專門召集相關大臣在平臺上討論兩次,早晚除外。從此有了“平臺傳喚”的新方式。

根除背叛

明孝宗即位後,力圖扭轉憲宗政治上的腐敗現象,驅逐黨羽,逮捕侍郎李子升、梁芳,革除黨羽。拆除和消除官員,召回壹千多人,如任傑,侍郎蒯鋼,並懲罰他們的罪行。去掉法王、佛、佛、真人等頭銜。處死惡魔僧侶姬曉。任用人才,提拔徐普、劉堅、李東陽、謝遷等名臣參與機要事務。

對我的大臣們慷慨些。

孝順對臣下寬厚平和。初代孝為奉天禦門,大臣說事,從左右廊民門內奏。壹些部長滑倒在地上,失去了他們的禮貌。孝從來不問問題,筆記上的錯誤他也不糾正。宴會結束後,他還安慰官員們的錯誤,以免他們恐慌。有壹年冬天,孝宗晚上在宮裏坐著,覺得天氣冷,就問身邊的官員:“現在有官員在回家的路上嗎?”左右回答:“是。”他補充道,“這裏又冷又黑。如果妳是個窮官,回到家裏沒有燈,妳能怎麽辦?”然後聖旨下達,下令以後北京的官員晚上回來,不管職位高低,都要下令擺開軍隊,扛燈。這些事雖然不大,但壹個封建皇帝這麽聽話,也不容易。

厲行勤儉節約

孝順也可以在生活上講究節儉。弘治元年(1488),朝鮮駐明朝使節陸曾對朝鮮國王說:“始皇帝(憲宗)用個人之意,現在皇帝(孝宗)卻作了義的註解。我不喜歡玩東西。雖然雪雪不廢朝會,朝廷大臣皆服喪,但用黃袍祭天,我在慰宴時不奏樂,不設雜耍,所以勸床上放花,不要簪。總的來說,始皇帝什麽都虐。”憲宗生前喜歡穿松江府制作的上等紅布衣服,每年還往那裏多送幾千匹馬。這種面料雖然名為布,其實是用細羊毛做的。孝宗那時候還是太子,內侍給他送來新裁的衣服。他說:“用這種布縫的衣服,抵得上好幾件織錦鍛衣。穿了太浪費了。”謝謝妳而不是用它。當他成為皇帝時,他下令停止為皇宮織這種布。

結婚

孝宗從小經歷風風雨雨,九死壹生。所以他即位後,清廉睿智,尤其是在私生活方面。終其壹生,只有壹個張皇後,沒有別的妃子。孝文和張皇後是患難之交,恩愛夫妻。他們每天壹定是睡在壹起,讀詩畫畫,聽琴看舞,聊過去討論現在,和* * * *合影。這壹不經意的舉動創造了古往今來的特殊記錄,也算是朱佑樘作為壹代賢明君王的佐證之壹。

收復河山

此外,在武功方面,孝宗也有建樹。他打敗吐魯番,收復嘉峪關以西的土地,管理哈密。孝宗還修長城抵禦蒙古。由於孝順,宦官亂政的現象被削弱,采取了壹些發展經濟、挽救危機的措施來緩和社會矛盾,出現了壹個相對穩定的時期,社會經濟發展迅速,政治清明。史稱“弘治中興”。

廢除嚴苛的法律

明孝宗非常重視司法,他下令天下各司重刑,慎審刑事案件。弘治十三年(1500)制定《討刑條例》。弘治十五年(1502),編為《大明會典》。

減少徭役,減少稅收

減少或免除供應材料,節省各種費用。孝勤於政事,多次減免災區糧稅。禁止朝臣過問公務,禁止宗室和官員侵占土地,侵占百姓利益。同時,減少災區稅收,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和桑。

經濟成就

明代國家稅收在洪武、永樂、宣德達到頂峰。正統年間,由於江南官田改為私田,稅收銳減至2600多萬石。此後景泰、天順、成化壹直徘徊在2500萬~ 2600萬石之間。

但弘治朝增至2700萬石,成為明朝中期的巔峰。其實這不僅僅是稅收的增加,也是人口的穩步增長。弘治元年(1488)至弘治八年(1495),戶數由9113630增加到100279。弘治十四年(1501),戶數增加到10408831,弘治十七年(1504),戶數達到10508935,人口比弘治元年(1438)有所增加

治理黃河

弘治二年(1489)五月,開封黃河決口,孝宗命戶部左侍郎白安齡率二十五萬人修復。弘治六年(1493),黃河在章丘決堤,從文水入海,卻在水運中失傳。孝宗根據朝臣的建議,命浙江左布政使劉大俠治理黃河。經過兩年的治理,黃河從開封向東流,不是從山東到渤海,而是向東南,經過徐州,從洪澤湖北到淮河,走淮河到黃海。修了360裏長的大堤,基本遏制了黃河的洪水,漕河上下20多年沒有出現重病人。弘治五年(1492),宿松河淤積泛濫。孝宗下令工部侍郎關旭主持治理,歷時近三年才完成。從此,宿松消除了洪水,再次成為魚米之鄉。

摘要

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期間,18年間,為官清廉,任用賢臣,約束官僚,勤政愛民,提倡節約,與民休戚,是明朝歷史上少有的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太平時期。

編輯這壹段弘治中興

成化二十三年(1487)春,萬貴妃病逝,憲宗因悲痛於八月去世。朱祐樘王子於9月1日繼承了王位。第二年,為了明孝宗,改國號為“弘治”。孝宗即位之初,就開始改革弊端。起初,他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朝廷重要官員的人事安排上。這些問題基本解決後,他開始註重內憂外患的管理。弘治元年(1488),采納大臣建議,開了大大小小的酒席。這個制度是正統初年制定的,每月二、十二、二十二日舉行大宴,主要是壹種禮儀。小井宴又稱日講,是君臣之間非正式、從容地回答問題,輔助政府的壹種重要方式。大、小宴制度曾在鹹宗朝被廢除。孝宗開始堅持說日語,同時在早期王朝之外,又設立了壹個下午王朝,每天巡視兩次,接受陳的公務。孝宗勤勤懇懇的治國之道,和他父親在國家事務上的懶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由於孝治的決心,朝廷文武百官紛紛發言,或抱怨時代的弊端,或擴充自己的策略。馬文升官從政的十五件事,包括選賢任能、禁止貪汙、懲獄、節約開支、照顧秀才、節約開支、照顧四代、改善軍事裝備等,都得到了孝文的極大贊賞,並壹壹付諸實施,對洪誌超的推行和革除弊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成化年間,憲宗偏向佛道,導致很多不幸的小人混入朝內。李子省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壹。他以神功和房術受到皇帝的寵信,後又勾結宦官梁芳敗壞朝政,打擊忠臣,扶植親信,是當時朝廷的第壹大害。孝宗即位後立即逮捕兩人,令文武百官互相慶賀。接著,孝宗皇帝開始整頓吏治,撤換成化所有通過賄賂、阿諛奉承發財的官員。改革從內閣開始,去掉了以外族齊萬安為首的“紙糊三閣老人”。同時,孝宗起用了壹大批正直、有才能的人。成化年間,王澍、永利、馬文升等官員因直言不諱而被貶;徐普、劉堅、謝遷、李東陽等先賢。為在錢建殿,朝宮俱新,稱朝清之令。萬安被貶之前,人們對孝宗了解不多。我只知道他是寒宮出身的卑微宮人的兒子。後來雖然被憲宗錄取,但他壹直嫉妒萬貴妃,甚至到了成化末年,他還有廢除的危險。所以這位17歲的少年登基的時候,除了壹些正直大臣的支持之外,恐怕還有壹些同情。他作為王子的生活真的很艱難。然而,人們很快不得不對這位年輕的皇帝刮目相看,斥責賢良的弘治前期的施政,給成化後期混亂的朝廷打了壹針興奮劑,讓明朝有了復興的希望。而且皇帝出人意料地慷慨和仁慈,甚至對迫害他生母的萬貴妃家族,他也表現出極大的寬容。對於萬貴妃本人,我沒有聽從臣下的建議,斷絕了與她的來往。這壹切都是出於壹句孝道,孝敬父皇,維護傳統,以恕為主,忠孝為先。死後被封為孝宗,正是這個原因。包括孝道在內,最重要的政治措施就是大力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繁榮經濟。弘治二年(1489)五月,開封黃河決口,孝宗命戶部左侍郎白安齡,修復五萬人。弘治五年(1492),宿松河淤積泛濫。孝宗下令工部侍郎關旭主持治理,歷時近三年才完成。從此,宿松消除了洪水,再次成為魚米之鄉。鑒於前朝宦官專權、亂政的教訓,孝宗嚴控宦官,東昌和韋錦益不敢再獨斷專行,只能保住飯碗。所以錦衣衛的幾個指揮官,壹般都是法律公正,處罰寬大。這是明朝中後期其他朝代少有的現象。孝道力求節儉,以敕令減少宮廷的開支和祭祀,不建大建築,主張節約開支,減輕人民負擔。他多次下詔,禁止宗室、勛戚侵占民地、殺戮百姓;還多次發函減免壹些地方的夏稅和秋稅。這些都非常有利於緩和社會矛盾和社會危機。正統、成化時期,農民起義不斷,幾次勢頭都相當強勁,但弘治幾乎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由於童年生活的坎坷,孝宗壹直體弱多病。然而孝宗卻勤於政事。不僅每天都來早朝,還重開午朝,讓大臣們有更多的機會協助皇帝處理政務。同時重新設宴講學,向大臣們請教治國之道。孝宗還開設了文華堂議政,其作用是在早、午兩朝的閑暇時間,與內閣討論治國之道,討論政事。孝宗皇帝的勤奮終於有了回報。弘治朝是壹個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當時吏治清明,賢人任用,官僚克制,政府勤政,提倡節約,人民休息。被歷史學家稱為“弘治中興”。孝是“勤儉節約,勤政愛民”,可能有褒義。不過,相對於前朝,弘治時期的政事確實是清楚的。

弘治年間,孝宗大力清理皇臺,改革惡政,流放朝中漢奸,重用賢士,為於謙解決冤屈,減免賦稅,停征徭役,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繁榮經濟,形成了“弘治興國”的大好局面。孝宗在位期間“革新普通政治,大開門戶”,改變了英宗以來奸臣當道的局面。清人編撰的《明史》號稱“中興司令”,常以史筆貶低明成祖,但對孝道的描述卻是“恭敬仁政,勤政愛民”。由於孝的努力,明朝政治清明,經濟繁榮,人民富裕,天下小康。它被稱為“弘治中興”。宦官李廣雖然年底得寵,但馬上就改過自新了。歷代史家對他評價很高。朱國楨說:“三代之下,聖賢稱為漢文帝、宋仁宗、我明朝孝宗。”孝是像毛和壹樣有才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