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中國最早的動畫制作的廣告是什麽?什麽時候?

中國最早的動畫制作的廣告是什麽?什麽時候?

論中國第壹部動畫廣告的創作時間

——詳細分析我和孫悟空。

尹付軍

(內蒙古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動畫系010022)

摘要:舒振東的《中文打字機》是目前中國學術界公認的第壹部動畫廣告,是中國動畫的雛形。舒振東《中文打字機》的成功制作,將中國動畫產業從探索階段推向了試產階段,在中國動畫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由於歷史悠久,資料零散,長期以來,學術界對其創作時間壹直存在壹些爭議。本文結合相關材料對《我與孫悟空》進行細節分析,最終明確其創作時間。

關鍵詞:萬兄弟;舒振東的中文打字機;創建時間

中國圖書館分類號:J954文獻識別碼:壹篇文號:

中國第壹個動畫廣告是舒振東的《中文打字機》,由萬兄弟創作。這部漫畫雖然幼稚,但卻是中國動畫的雛形和先聲。眾所周知,上世紀20年代初,中國還沒有自己的動畫片。正是萬兄弟,帶著對動畫藝術的熱情和執著,以《大力水手》、《墨水瓶之外》、《波比小姐》等國外動畫電影為參照物,研究燈籠、皮影戲、活動。那麽這個短片是什麽時候創作的呢?其創作時間的確定對於中國早期動畫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由於其歷史悠久,資料零散,要準確考證其創作時間顯然非常困難。目前,在壹些相關的動畫論文和學術著作中,都在壹定程度上提到了這個問題,但也有壹些不同的看法。

壹、兩種說法

第壹種說法是1922,目前大多數人持這種觀點。鮑繼貴、梁平在《中國美術電影69周年》壹文中指出:“1922年初,上海商務印書館以提供素材和場地為條件,委托萬兄弟在營業時間制作舒振東中文打字機動畫廣告。為了中國的動畫事業,萬兄弟接受了無償制作動畫片的條件,廢寢忘食。動畫廣告的制作使萬兄弟對動畫的探索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即運用原始技術和逐幀拍攝的原則。今年年底,舒振東中文打字機的動畫廣告終於成功了。雖然這個成功的質量不高,但可以說這就是中國動畫片的雛形和前驅。”【1】在吳主編的《上海電影編年史》中也有記載:1922,《商業》電影戲劇部制作動畫廣告舒震樂《中國打字機》(本書“樂”字應該寫錯了),1923制作伊利汽水。[2]張薈林在《二十世紀中國動畫電影史》壹書中的觀點,參考了包括上述文章在內的多份材料:“1922年底,動畫廣告舒振東的《中國打字機》拍攝完成,成為中國動畫的起源。”[3]顏回、索亞斌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中寫道:“萬氏兄弟經過幾年的實踐,在1922做了壹個動畫廣告《舒振東中文打字機》,這是中國動畫的雛形。”[4]另壹種說法是1926,金寶山先生在文章中多次使用。他說,“萬氏兄弟聯手在跳蚤市場買了壹臺舊的法國木殼相機,自己修理改裝,自己設計漫畫。在小亭子裏試產漫畫。經過上百次的實驗,動畫廣告舒振東的中文打字機和幽默漫畫《片場大鬧天宮》最終以1926拍攝完成,壹舉成功。這是中國第壹部無聲黑白動畫短片。”[5]在另壹篇文章中,再次強調了這壹說法:“1926年,動畫廣告舒振東的中文打字機和幽默漫畫《片場大鬧天宮》正式拍攝,壹舉成功。這是中國第壹部無聲黑白動畫片。當它與另壹部動畫片《紙人的顛覆》在壹些大影院同時上映時,觀眾如潮,孩子們笑得前仰後合。”[6]

以上兩種說法相當可信,並非空穴來風。這些觀點有的來自動畫專家的文章,有的來自電影學者的作品。壹般來說,大多數人持第壹種觀點,這種觀點也被許多文章和著作廣泛采用,而第二種觀點只是個別研究者的看法。

由於其歷史悠久,又有萬氏兄弟的開創性工作,在當時並未引起廣泛關註,因此完全依靠歷史研究方法進行考證,絕不會收到滿意的效果。破譯這個謎團是壹個極其困難的問題,那麽有沒有有效的方法來應對呢?

第二,線索追蹤

乍壹看,以上說法都有壹定的道理,難辨好壞。但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研究者都參考了萬籟銘晚年的回憶錄《我和孫悟空》[7]。這本書寫於1986,是學者研究中國早期動畫的珍貴史料。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參考同壹本書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呢?看過這本書的人都會有同感。雖然內容語言生動,文筆流暢,但作者對壹些問題的敘述時間比較含蓄,導致文章邏輯性不強,讀者難以解讀。因此,正確理解這本書就成了理清本文問題的關鍵。作者根據自己對本書內容的理解,提取相關詞語,然後進行相應的分析,以期得到必要的線索。

材料1:

藝術電影中的主要卡通形式之壹,是在20世紀20年代初無聲電影之後從歐美傳入中國的[7]P40

“當我第壹次在電影院看到壹部外國“動畫片”的時候,我不禁震驚地想:畫筆下的人物真的動了!從那以後,我就把動畫片當成了寶貝,不厭其煩地壹次次買票去看。有些電影已經看了很多遍,以研究其中的奧秘。如此強烈的藝術理想驅使著我像當年自學美術壹樣潛心研究,決心為中國的藝術電影創作貢獻自己的青春,為中華民族爭光,不讓外國人專精其美。”[7]P40

材料1明確指出,漫畫是20世紀20年代初從歐美傳入中國的,萬籟銘先生是在歐美看到了才產生創作漫畫的想法。這讓我們壹開始就懷疑第壹種說法的正確性,但是“20世紀20年代初”這個概念並不具體,作者“第壹次在電影院看外國動畫片”的時間也不清楚,所以我們還沒有反駁第壹種說法。

材料2:

“還好,在商務印書館影視部工作的幾個弟弟在工作中了解到,電影是壹部壹部連續拍攝的。通過對影片的不斷放映,利用人的視覺特性,使影片中的人物活躍起來。對電影制作和放映的機械和性能的理解極大地鼓舞了我們。但是哪裏買得起昂貴的電影機做實驗呢?我設想是否可以用壹種模擬的方法,也就是用壹張圖片而不是壹個網格的膠片來做實驗。”[7]P41

“經過多年的探索,我們終於發現了動畫電影的秘密。雖然厚薄圖不等於漫畫,但我堅信我們找到了制作漫畫最重要的關鍵。”[7]P42

材料2由於文字的隱蔽性,很容易被忽略。本文以《在商務印書館影視部工作的幾個弟弟》為重點解讀這份材料。只有了解中國早期電影的人才會知道,“小弟”指的是萬古禪和萬迪圖集。萬谷禪1925在商務印書館電影部做布景師,萬迪圖集稍晚。因為電影技術和美術的結合產生了美術片,掌握電影攝影的原理和拍攝技巧為他們破解制作漫畫的秘密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他們也因此被公認為當時“藝術界最懂電影技術的人”。由於生活拮據,他們當時沒有閑錢買昂貴的電影機做實驗,只好用壹張又壹張的圖片代替壹張張膠片進行模擬。理論上,這種模擬只是動畫創作的初步嘗試。經過多次模擬實驗,他們找到了制作動畫片最重要的關鍵。找到問題的關鍵並不意味著漫畫創作的成功,因為此時他們連壹臺電影機都沒有,可以說還處於“紙上談兵”的階段。通過對材料2的分析,第壹種說法顯然已經被我們推翻了。漫畫舒振東的中文打字機至少應該是在1925或者1925之後研發成功的。那麽今年是哪壹年呢?

材料3: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壹半’,現在這是壹個好的開始。我和我的兄弟們決心進行卡通的實驗。.....我面臨著許多難以解決的困難:我們沒有試驗場地,沒有參考資料,也沒有資金購買必要的機器和設備。這三個問題就像三座大山,我連翻過壹座山的能力都沒有。”[7]P42

“我們沒有試驗場地,就把住的七平米的亭子當臨時實驗室。”[7]P43

“工作室的問題解決了,但是我們沒有可供參考的資料。為了尋求哪怕壹點動畫技術的理論資料,我們總是在周日和節假日去圖書館和二手書攤。.....有幾本關於電影技術的書,但是關於動畫片的資料就像大海撈針壹樣。我找了兩三個月,壹無所獲。”[7]P44

“壹想到實驗中使用的機器和設備,我就不知所措。我們兄弟收入很少,每個月要扣壹部分工資給父親還債。那時候我已經結婚生子,負擔更重了。就算我有壹點畫畫的收入,也無濟於事。”[7]P44

“我18歲去上海打工,為了償還父親欠下的債務,無力結婚。五年後,她(指陳)來上海和我結婚。.....,那時候她看到我們廢寢忘食的進行動漫實驗,又擔心自己沒錢買機器設備,所以每壹塊錢都用得更加小心翼翼。.....她讓我們解除後顧之憂,讓我全身心投入到漫畫的實驗中,對我來說真的是很大的支持。.....我們每前進壹步都經歷了上百次的實驗,第二步的前進成為了我們繼續前進的動力。在我們的展館旁邊,...是壹個有四條腿的奇形怪狀的木架子。架子上是壹個木制相機,上面有壹個“安萊蒙”。.....我們在北京路的二手市場找到的。它是壹臺被人們丟棄的舊機器。”[7]P48-49

“我們有壹個工作室、壹架照相機和壹個暗室,所以到了晚上,我們立即把煤球爐移到廚房的蓋子上,並把窗戶蓋緊,以便把它變成壹個沖洗膠卷的暗室”[7]P50

“我和弟弟們沒日沒夜地工作,把家庭、孩子和生活拋在身後。我不知道失敗了多少次。終於,在壹個夜晚,亭子裏狹窄的白墻出現了壹個動畫形象。我們親眼看到自己畫的畫真的活了。”[7]P51-52

材料3的內容極其豐富,但最終,它無疑告訴了我們當時創作的難度。這份材料讓壹些不知道“在商務印書館影視部工作的幾個弟弟”背景的人很自然地拋棄了第壹種說法。萬來明出生於1900,65438+10月,18。他18歲去上海工作。由於經濟原因,他過了五年才和妻子結婚,有了孩子,經濟負擔更重了。自然,當他想到用於實驗的機器和設備時,他“不知所措”。最後在妻子的幫助下。拋開作者材料2的分析,我們還會想,萬氏兄弟在1923之前連做實驗的機器設備都沒有,怎麽談得上研制成功!

作者結合材料2,再往下分析。“開門紅”是指“經過多年的探索,我終於發現了動畫電影的秘密。雖然厚薄圖不等於漫畫,但我堅信我們找到了制作漫畫最重要的關鍵。”“面臨著壹大堆難以解決的困難”、“沒有試驗場地”、“沒有可供參考的資料”、“想著實驗用的機器設備”、“兩三個月壹無所獲”、“沒日沒夜”、“不知道失敗了多少次”這幾個字足以說明萬氏兄弟創作漫畫的艱辛,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充足的時間來保證。更深入的了解中國早期電影史,萬谷禪於1925年6月在商務印書館藝術學院做圖片老師,1925年7月才調到影視系。[8]那麽,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萬氏兄弟能否成功解決材料3中的壹系列問題?1925結束前研制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還有待觀察。

第三,撥開烏雲,呈現壹天

材料4:

“這現在看起來非常簡單、非常清楚,而且是理所當然的,但在20世紀20年代初,它成了困擾我很長時間的壹個大問題。當時我很疑惑。經過四年的研究和探索,直到1926,我和弟弟們才掌握了這個秘密。”[7]P39

“漫畫實驗成功的消息被商務印書館影視部知道了,委托我們以業余愛好者的身份制作了壹部短篇漫畫《舒振東的中文打字機》。這個簡單可笑的動畫廣告,就是未來動畫片的雛形和先聲。它為我們提供了制作動畫片的原始經驗和極其簡單的動畫理論。”[7]P52

“七八年前,雖然我們兄弟四人都是美術從業者,有的是美術老師,有的是商務印書館的圖片編輯,但我們經常在電影裏看到(從墨水瓶裏)的水墨畫...,很快,我們兄弟兩個就為此投身於電影行業,從此我們逐漸熟悉了電影制作和電影的所有常識。這時候我們商量了壹個水墨畫劇本和畫、寫、拍的方法方案,接洽了壹家電影公司的負責人。”[9]

第壹次看這個材料的人會覺得很奇怪。材料4不是寫的很清楚“我和我的兄弟們直到1926才掌握這個秘密”嗎?那麽舒振東的中文打字機壹定是在1926年研制成功的。對這句話的理解,學術界壹直有爭議,因為文章中沒有明確說電影,所以它是舒振東的中文打字機的概率是不確定的。筆者認為有幾個問題需要研究者註意。第壹,通過第二份材料,我們知道,在舒振東的《中文打字機》之前,萬氏兄弟已經在繪制另壹部短片(這裏我就稱之為“短片”),而這部短片正是萬氏兄弟漫畫成功發展的標誌,即“掌握了這個秘密”,因此可以確定其成功創作時間為1926。其次,毫無疑問,舒振東的中文打字機是後來漫畫的雛形。完成於中國第壹部漫畫之前,這是學術界公認的。該漫畫由廖、萬谷禪於1927年5月創作,萬來明未實際參與創作。作者就此寫了另壹篇文章。【10】如果《工作室誕生於1927》壹文的論據不充分,筆者在此再補充壹點。著名電影人程在其主編的第壹部《中國電影年鑒》中,專門設立了“可移動的滑稽畫家”專欄,講述了漫畫在中國的發展現狀。文章說,“可移動的搞笑圖片在中國電影界還沒有產生,能做主動廣告圖片的也就壹兩個,離主動搞笑圖片也差遠了。”[11]另外提到秦力帆老師的漫畫《球人》畫了很久,但還沒有制作出來。在文章的最後,程列出了秦力凡、黃文農、楊作濤、萬谷禪,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註意,也表明了程對動畫的關註。如果妳已經畫好或完成了畫室,並與動畫專家卓合作,將在本文中體現。萬家禪之所以能引起程的註意,主要有兩個原因。壹是他“會做活動廣告和圖片”,二是他此時投身於電影行業。萬兄弟的第壹張廣告圖是舒振東的中文打字機,所以完成於1926。

張薈林的《二十世紀中國動畫藝術史》是中國第壹部動畫史專著,填補了中國動畫產業的壹項空白,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註,並被許多大學的動畫專業作為教材使用。但她對“經過四年的研究和探索”這句話的理解顯然是錯誤的。文章指出:“但萬兄弟花了四年(1919-1922)才搞清楚它的原理。四年,歷史上的壹瞬,但對於萬氏兄弟,對於中國的動畫事業來說,這四年充滿了坎坷和艱辛。”[3]P30說明這個“四年期”很重要,1922成為這壹期的轉折點。張薈林的觀點定位在1922之前四年,這是完全錯誤的。這個結果無形中把中國早期電影人關註漫畫的歷史向前推進了四年。

結論

綜上所述,筆者通過對《孫悟空與我》的解讀,並參考壹些相關資料,得出結論:第三種說法是正確的,即舒振東《中國打字機》的創作時間為1926。它的成功制作將中國動畫產業從探索階段推向了試產階段。以前很少有人認同這種說法,但這次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裏,否定了絕大多數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第壹部動畫廣告創作時間的確定,對於合理解釋中國早期動畫的創作情況,研究中國早期動畫作品具有重要意義。希望業內學者關註這個“吹毛求疵”的問題,停止傳播虛假信息。參考資料:

【1】鮑繼貴,梁平。中國美術電影69周年(J)。電影藝術,1995,(6) :42。

[2]吳,主編。上海電影史(Z)。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1043。

[3]張薈林。20世紀中國動畫藝術史[M]。Xi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35。

顏回,索雅彬。中國動畫史(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13。

[5]金寶山。動畫鼻祖萬來明(J)。熱門電影,2002,(15) :32。

[6]金寶山。“動畫大師”萬來明(J)。文史春秋,2005,(1) :57。

[7]萬來明口述,萬國之魂書寫。我和孫悟空(M)。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1986。

[8]萬,口述,整理。勤奮的人生輝煌的事業——回憶我的父親萬谷禪(J)。中國動畫,2006,(1):7。

[9]萬來明,萬谷禪,萬,圖冊。談完萬的活躍水墨(J)。良友雜誌,1934,(89) :30。

尹付軍。中國第壹批漫畫及其作者考證(J),電影藝術,2007,(1): 148-152。

程。中國電影年鑒(Z),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