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數字地質數據的管理和利用

數字地質數據的管理和利用

吳家琦

(廣東省國土資源檔案館廣州510080)

對廣東省國土資源檔案館自主開發的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信息系統中發現和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總結,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和措施。

關鍵詞:地質數據數字化系統開發

為適應地質資料信息社會化服務的要求,充分發揮地質資料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提高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水平,廣東省國土資源檔案館在數字地質資料的管理、提供和利用方面進行了壹些嘗試,自主開發了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信息系統,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對采集的地質資料進行管理,並以電子閱覽的形式向用戶提供地質資料信息服務。本系統的主要功能有:交換管理、目錄檢索、審批篩選、圖文咨詢、復制利用、數據跟蹤、統計匯總等。現在和大家壹起探討系統開發的思路,以及系統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的解決方法。

1系統開發的基礎

該系統的開發必須建立在地質資料目錄數據庫和地質資料圖形數據庫的基礎上。早在2001,國土資源部就以《關於發展地質資料目錄數據庫和數字化的通知》(國土資發[2006 54 38+0]257號)要求全國各省國土資源部門和采集機構建設地質資料目錄數據庫和地質資料圖形數據庫。十年來,不同省份的兩座水庫建設進展不壹。進展較快的省份已全部完成兩座水庫建設,大部分省份已基本完成或即將完成兩座水庫建設。只有少數省份由於各種原因沒有開展這項工作。兩個數據庫的建設雖然是壹項工程量大、投資大、建設周期長的工作,但卻是壹項利國利民、利己利人的工作,是壹項造福子孫後代的工程。兩座水庫建成後,發揮了重要作用,意義深遠。

2系統開發的思路和目標

開發的思路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簡單、高效、智能地代替人工采集、管理和使用地質資料的管理方式,提供查閱和使用地質資料的工作流程,改變過去手寫、記憶、復制的傳統操作方式,用現代技術手段滿足社會的需求。開發的目的是實現地質資料的數字化管理和利用,提高地質資料的管理和服務水平,減輕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方便用戶的訪問,提高地質資料的利用率,為國土資源信息的集群化服務增加壹層,保護紙質資料。

3系統開發中應註意的幾個問題

(1)2002年底和2009年底,廣東省國土資源檔案館完成了地質資料目錄數據庫和地質資料圖形數據庫建設。在建立了兩個地質資料數據庫的基礎上,如何管理這些海量的數字化成果,是我們內部工作必須考慮的事情。由於數據存儲受到存儲介質、設備故障、存儲環境等因素的限制和影響,尤其是數據資料更容易受到計算機病毒和黑客的攻擊。地質資料兩個數據庫的建設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時間。如果被破壞或丟失,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所以作為采集機構,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保證數據結果的安全。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多套各種介質各種形式的備份,防患於未然。廣東省國土資源檔案館采取的方法是存儲壹套磁盤陣列(使用庫),壹套磁帶庫備份,壹套光盤刻錄備份(異地存儲)。此外,必須有專人負責維護和管理這些數據庫,同時做好每年新提交數據的更新和備份工作。

(2)由於大部分省份的館藏中或多或少都有壹些省與省之間交換的資料和少量價值不大、不需要數字化的資料,因此由於各種原因,或多或少都有壹些沒有數據的空白數字。因此,提出了壹個對電子文檔進行編號的問題,即對所有電子文檔進行重新排序。還是在原檔案號的基礎上編號?兩種方法各有利弊。重新排序編號的方法是將所有電子文件從原館藏材料的編號組織中分離出來,重新組成壹個整體,使整個電子文件庫在文件編號和材料上變得連續。缺點是電子文獻號與原始文獻號不對應,容易懷疑兩個不同的文獻號是否是同壹文獻,在目錄數據庫中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基於原始文獻號的編號方法(如原始紙質文獻號為8972,電子文獻號為DZ008972)是紙質文獻號與電子文獻號壹壹對應的方法,可以清楚地知道館藏中哪些文獻已經數字化,哪些文獻沒有數字化,也可以為以後用新的紙質和電子文獻填充原始空白號以及銷毀無用資料後騰出的文獻號提供依據。缺點是圖形數據庫中的電子文檔數量不連續。我館根據我館空號多的情況,采用後壹種編號方式。

(3)兩個數據庫建成後,如何把兩個數據庫的數字化成果很好地利用到社會中去,是每個地質資料收集機構的任務。建立電子閱覽室是實現這壹目標的最佳途徑,如何成為用戶想用、愛用的瀏覽工具是系統開發者首要考慮的問題。開發軟件時要充分考慮各種用戶的情況,盡可能簡化使用方法,減少用戶在電腦上的操作步驟。比如我們可以預先建立經常查閱和使用信息的用戶或者辦理過密證的用戶的信息庫。用戶在電腦上提交申請填寫用戶信息時,點擊下拉菜單中自己公司的名稱或自己公司的密證號,即可壹次性完成用戶信息;用戶提交的相關文檔的掃描由管理員完成,不需要用戶自己動手;提交申請後,用戶只需將管理員打印的“訪問列表”中的賬號和密碼輸入電腦即可訪問信息。②屏幕頁面要設計得優雅、有條理、清晰易懂,字體設置要比壹般網頁字體大。③要充分考慮屏幕頁面瀏覽的速度和最優顯示,尤其是瀏覽大幅面圖紙時,最好將瀏覽軟件設置為“自動調整圖像大小”的默認狀態(例如使用ACDSee時,在工具欄中點擊“工具→選項→查看窗口→自動調整圖像大小”兩個復選框並打“√”),以提高刷新速度,刷新速度應控制在。(4)要配置合適的顯示屏大小,過大或過小都會造成瀏覽效果不佳,過大會造成頁面刷新緩慢,過小會造成顯示內容不清晰。

(4)如何解決多個素材共存於壹個文件中提供訪問的問題。由於歷史原因,不同時期的地質資料組織標準不統壹,有的劃分成很細的文件,每個數據組壹個;有些文件非常粗糙,多種數據組合成壹個文件(例如,壹個文件包含:地質、礦產、特種礦山、水力環境數據等。).為了便於數據提供和利用的管理,適應用戶指定訪問某壹部分數據的要求,我們在系統審批模塊中有篩選屏蔽功能,可以根據用戶的涉密證書、身份證、介紹信、任務書等文件,確定用戶訪問數據的資格、權限和範圍,進而對申請的數據進行篩選或刪除。篩選過程主要是篩選或刪除申請人無權訪問或不需要訪問的數據,系統可以將文本數據篩選成章節。此功能對於機密信息管理也很有用。

(5)大幅面瀏覽速度慢的問題。eps圖。在地質資料電子文件的格式要求中,明確允許匯款人提交存檔的電子文件。eps格式。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更好的瀏覽軟件。eps文件目前系統中還在使用GSview軟件。在使用中發現瀏覽小圖很正常,但是瀏覽大圖特別慢,無法正常瀏覽。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采取了兩種方法:①保存。在Photoshop中已提交到倉庫的eps圖像,並將其轉換為。eps格式轉換成。JPG格式。這種方法雖然浪費了壹些時間,但是和顯示速度相比還是值得的。②要求匯款人兌換。eps格式轉換成。新匯出資料的JPG格式。如果匯款人不同意轉換,我館負責接收資料的工作人員會完成格式轉換,避免後續出現問題。圖1是用戶使用該系統的流程圖。

圖1地質資料電子閱覽室使用流程

4系統的缺陷

根據我館現有條件,本系統的開發註重實用性。經過短時間的使用,基本滿足了需求設計,但還是有很多不足。在復制利用模塊中,只實現了光盤刻錄功能,缺少打印功能。另外,在瀏覽掃描數據時,雖然解決了數據中插頁的問題,但效果並不是最優的方法,瀏覽也不是壹蹴而就的。

5結束語

向社會提供數字地質數據服務是大勢所趨,所以現在很多兄弟省市圖書館都在開發自己的數字地質數據服務系統。雖然他們也是從事地質資料的管理和服務,但畢竟各省情況不同,經費情況不同,側重的工作範圍和內容也不同,所以開發的管理系統側重點也不同。雖然各省開發了很多好的地質資料數字化服務系統,但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因此,建議由國家地質檔案館牽頭,組織強大的技術開發隊伍,開發壹系列簡明的國家地質資料管理和服務系統,能夠收集、管理和使用統計數據,在統壹的標準下規範國家地質資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