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1911年,紐約內衣廠的壹場大火喚醒了美國的良知。

1911年,紐約內衣廠的壹場大火喚醒了美國的良知。

1911年,紐約內衣廠的壹場大火喚醒了美國的良知。

這場發生在人們眼前,被紐約許多人目擊的大火,喚醒了紐約的良知,震動了整個美國,引發了壹系列的社會改革。雖然20年後羅斯福上臺,但羅斯福政府的勞工部長後來說,1911 3月25日,新政從這壹天開始?。

三角工廠事件後來被寫進美國高中歷史教科書,成為現代美國主流價值觀的壹部分:生命的價值比財富更重要。

當我們梳理歷史時,哪些事件會成為歷史的裏程碑或分水嶺?有時是戰爭,有時是會議,有時是宣言,有時是科學發現,有時是戰爭?災難。

在紐約這個摩天大樓林立的城市,兩次大災難改變了美國歷史。壹次在2001?9?11?美國世貿中心雙子塔遭到恐怖分子襲擊,倒塌。壹次,華盛頓廣場大廈3月25日失火,1911。兩次災難的時間差正好是90年。

在百老匯和曼哈頓南部的第六大道之間,有壹個長方形的綠地,叫做華盛頓廣場。廣場旁邊有壹棟十層樓的建築,現在屬於紐約大學。壹百年前,每天都有很多年輕女孩走過狹窄的街道,走進這棟樓,但她們不是去上課,而是去壹家叫三角內衣廠的工廠上班。這家內衣廠在這棟樓的最上面三層?八樓,九樓和十樓。

1911 3月26日紐約時報的頭條特別長,24個字:?141男女工人在內衣廠火災中死亡;被困在華盛頓廣場大廈頂樓;街道上到處都是屍體;樓裏有成堆的屍體?。標題下面是這樣壹段導語:?格林街和華盛頓廣場拐角處的十層大樓的三層昨天被燒毀了。141火災中的青年男女工人?至少125女生?在樓下人行道上跳的時候被燒死還是摔死?。

這場發生在人們眼前,被紐約許多人目擊的大火,喚醒了紐約的良知,震動了整個美國,引發了壹系列的社會改革。雖然20年後羅斯福上臺,但羅斯福政府的勞工部長後來說,1911 3月25日,新政從這壹天開始?。

三角內衣廠的火災叫什麽?改變美國的大火?。

?躺在停屍房裏等著被壹顆牙齒或壹只燒焦的鞋子辨認的受害者,大多是16到23歲的女孩。他們受雇於三角內衣公司縫制女式襯衫。這些女孩大多數不會說英語。幾乎每個人都是自己勤勞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紐約時報》的報道描述了* * *與死者的特征?是的,他們從落後地區來到發達地區工作?外國女孩?。以及80年代從內地到廣東等沿海地區?外國女孩?不同的是,他們來自外國。他們從波蘭、意大利、愛爾蘭、俄羅斯等地來到紐約,尋找自己的美國夢。大部分還沒拿到美國?戶口?最小的只有14歲。

?4點40分,火災發生。有些人跑下樓梯活了下來,但壹兩分鐘後,通道被火封住了。女孩們沖到窗前,開始跳起來。人群中的人喊著不要跳。他們跳起來,穿過碎玻璃,在人行道上互相擠壓致死。至於沒跳的,就更不用說了?有些屍體只是壹堆灰燼?。《紐約時報》描述了當時的恐怖。

在網上查資料的時候,從壹個網名得到的?江悅?我在博客上看到了更詳細的描述。這些細節來自近年出版的壹本名為《三角工廠?壹場改變了美國的大火。

?沒有人知道這場火是怎麽開始的。八樓的車間裏有很多大型的木質切割臺。桌子上堆滿了布,地上到處都是破布。火勢通過地面的易燃物迅速蔓延,火焰從壹張桌子竄到另壹張桌子,迅速吞沒了八樓,然後竄到九樓。空氣中彌漫著煙霧,數百名女工在令人窒息的煙霧和大火中驚慌地奔跑,哭喊著,尖叫著,玻璃碎了。?

?壹群女工設法逃到消防通道,試圖通過消防通道逃生。然而,破舊的逃生梯已經嚴重銹蝕。在女生的重壓下,消防梯倒塌,女工尖叫著從高樓上摔下。?

?大樓下的人們絕望地看著燃燒的地板,無能為力。瞬間,煙霧彌漫的窗戶上出現了幾個女生的臉。他們爬上窗臺,站在高高的窗臺上。他們身後是地獄般的火焰,火焰逼近他們,舔著他們的頭發和衣服。在濃濃的煙霧中,人們看不清他們的臉,也看不清他們臉上絕望的表情。然而,熊熊大火將他們的身影烙進了美國歷史。?

?在無數雙焦急、痛苦、絕望的目光註視下,姑娘們像火鳥壹樣,裙擺帶著火花,從24米高的樓上跳下,落到堅硬的人行道上。他們的四肢像從天上掉下來的娃娃壹樣展開,鮮血從他們殘破的身體中噴湧而出。接著,另壹名女工從樓上跳下,渾身是血。另壹個,另壹個。

?樓下,人們鋪著床單、毯子和被子,試圖接住跳下的女工。然而,棉被毯無法承受沖擊力,從高樓跳下的身體穿過棉被毯,重重地摔在人行道上。年輕女孩的屍體散落在地上,街道上血跡斑斑。軟管裏的水噴到火上,然後從空中落到地上,在地上流進血液,流進下水道。

在讀和引用這些極具畫面感的文字時,我的眼淚不停地湧出眼眶。

那天正好是星期六,發工資的日子,姑娘們已經換上了連衣裙,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排隊領工資。然後就是他們辛苦了壹周難得的周末,悲劇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

1911 3月25日,他們的鮮血流淌在街頭,他們扭曲的屍體躺在曼哈頓下東區的街道上。與此同時,他們制作的時尚美麗的女裝襯衫掛在僅壹個街區之遙的第五大道的時裝店裏,向世界展示著美麗。美麗背後的悲劇現實,需要他們用年輕的生命去展現。

就在壹年前,在紐約數百家血汗工廠工作的工人舉行了大規模罷工,要求提高工資、縮短工作時間和改善工作條件。三角工廠的女工也是積極的參與者。他們特別要求改善工廠的防火設施,但罷工以失敗告終。由於生活的壓力,女孩們不得不回到他們已經意識到隨時會發生火災的工廠。

就在幾個月前,紐約市消防局長克羅克在紐約州議會作證時表示,消防逃生梯只能到達七層樓的高度,而在紐約市,成千上萬的人在七層樓以上的樓層工作,壹旦發生火災,這些人將無處可逃。事後,他痛苦地抱怨說,業主協會召開的會議阻礙了要求他們加強防火措施的議案的通過。

4月5日,壹個陰沈的下午,65,438+0.2萬工人組成了壹條長長的、沈默的河流,它承載著錐心之痛,貫穿曼哈頓的心臟。這是壹場無聲的遊行,除了哭,沒有口號。

在此之前,紐約人並不關心這些血汗工廠裏工人的處境。但這場災難喚醒了紐約人的良知。?我低下頭,對自己說,我有責任。是的,這個城市的每個男人和女人都有責任。?壹位學者在文章中這樣寫道。人的內疚感最終是壹步步落實為具體措施的。

紐約成立了壹個25人委員會?改善工作場所安全委員會?。第壹年,該委員會視察了紐約65,438+0,836個工作場所,聽取了222人的證詞。這個委員會的第壹個四年任期是公認的?工廠立法的黃金時代?。勞動法就是在這個時期通過的。

三角公司火災悲劇成為立法依據。勞動法規定,每三個月必須在工作場所進行壹次防火培訓。1912年立法規定七樓以上200人以上的樓層必須安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在任何超過兩層樓和超過25名員工的工作場所,必須安裝自動報警系統。

根據委員會的建議,到1914,紐約州已經通過了34項改善工人工作條件和勞動安全的法律。這些法律的通過被視為?進步時代?最重要的成就。

上世紀80年代,制造業開始向中國轉移。1993 165438+10月19日,深圳葵湧鎮誌力玩具廠發生類似火災。87名女工因工廠鎖門窗無法逃生,葬身火海。多年後,香港的壹些公益組織終於從代工的意大利公司拿到了幾十萬美元的賠償,但現在卻因為當地的配合,找不到所有遇難者的名單和家屬的聯系方式。而這壹悲劇,僅僅過去十幾年,已經從公眾視野中消失多年。

弗朗西斯是目擊火災的人之壹?珀金斯的小女兒。1961 3月25日,是三角女式襯衫廠火災50周年紀念日。壹群老婦人來到他們從火災中逃出的大樓,悼念在那場火災中死去的姐妹。那個小女孩已經成為美國勞工部部長了?美國政府內閣中的第壹位女性。在紀念儀式上,弗朗西斯?珀金斯回憶了那場大火如何喚醒了美國的良知,播下了她為改變工人命運、捍衛女性權利而奮鬥的種子。

2001 2月15,三角女式襯衫廠火災最後壹名幸存者,羅斯?弗裏曼女士去世,享年107歲。美國各大媒體都報道了她去世的消息。

2001 3月14日,紐約市議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壹項反血汗工廠提案。根據這項提議,政府不應該用納稅人的錢購買血汗工廠的產品,比如警察和消防員的制服。朱利安尼市長否決了該提案,但市議會以44: 4的壓倒性多數廢除了市長的否決。

三角工廠事件後來被寫進美國高中歷史教科書,成為現代美國主流價值觀的壹部分:生命的價值比財富更重要。

來源:商業價值雜誌?作者劉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