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馮驥才的生活散文《人間世》
人生的軌跡,只有回頭才能看到。這條彎彎曲曲的軌跡上壹定有壹些拐點,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拐點改變妳的人生。這些轉折點有的是社會強加給妳的,是不可抗拒的;有些是自我改變的,所以妳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願望。過了拐點,方向變了,或者內容跟故事完全不壹樣;妳的生活壹定改變了壹幅風景。
我人生的兩個重要轉折點發生在198 4年。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出現的,壹個在生活中,壹個在文學創作中。
馮驥才畫的生活風景198 3.4.3
而且我當時的書桌也是餐桌,吃飯前要把書桌上的手稿和信件拿走。客人來了,兒子會躲在陽臺上做作業。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只能壹次次找單位和上級領導。計劃經濟時代,衣食住行全靠政府,父母不如領導。好在當時有“對知識分子實行政策”的說法。這個時候市委有個說法,要給我和蔣子龍解決住房困難,只是因為我住的四支裏的房子屬於壹個被抄戶的“沒收財產”,要平反落實政策,所以要把房子給我們,搬出去,讓我們給別人落實住房政策;何況我們也是十幾年前被“掃地出門”的被抄戶,也應該執行政策。這樣理論上我們手裏有兩套房子的資源,但是相關房管和政策執行部門的人故意刁難我。他們不是想把房子給我,而是想從我這裏得到好處。
天津是壹個市場和商業城市。它從不買知識分子的賬,它註重實際的東西,只要壹切都有油水。現在我要同時和房管站,房管局,核對材料辦公室,街道委,還有文聯,宣傳部打交道,解決住房問題。政策的實施非常復雜,有很多環節和程序要處理。每壹個環節、每壹個程序,這些部門都要同意,才能通過。結果事情像螞蟻壹樣往前走,往往壹個小環節出了問題就停下來,這些部門推來推去,弄得我騎著破自行車到處跑。妳給他們送書,根本不看,也不感興趣。還不如給他們壹包煙。在那個沒有市場的年代,所有的資源都掌握在權力手中,想從他們那裏得到“好處”真的比猴子摘棗還難。
後來找到市政府,據說只要壹個姓毛的顧問說點什麽,就有用。但是,很難見到市政府的領導。我聽說毛顧問住在木南路的西式花園洋房裏。找到了毛顧問的房子,高墻深院,花木環繞,宛如仙居。我不能冒險去敲他的門,所以我試圖找出他每天的行蹤。最後得知他每天中午都會回家吃飯午睡,我就提前騎著自行車到了木南路,躲在他家旁邊的壹個巷子裏。等他回到車上,我趕緊跑出巷子自我介紹。沒想到毛顧問是個好人,頭發花白,眼神慈祥。他待我很好,讓我進了他的房子。
他的客廳很大,但是家具很奇怪。壹邊放著三個沙發,中間的小桌上放著幾個杯子和壹個白瓷煙灰缸,地上只有壹個痰盂和壹個印花鐵皮保溫瓶,其他什麽都沒有。客廳另壹側中間有壹張木質單人床。這種房子的電燈開關本來是在門左邊的墻上,毛顧問的床放在房子的正中央。晚上睡在床上開燈不方便。於是在屋頂的吊燈上安裝了壹個繩索開關,壹根長繩垂下來,下端綁在床架上。只要拉壹下繩子就可以開燈關燈了。當時領導們的生活真的很幹凈。
我透過窗戶看到外面有壹個大花園,有很多樹蔭。我對他說:“顧問,妳家院子真漂亮。”
毛顧問笑著說:“我不是叫它閑著,是叫我用。”
我再看,院子已經改成菜地了,種了壹排排蘿蔔和大白菜。
顧問毛非常高興。他說我的住房城決定把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和查房產的問題壹起解決,給了我兩套,壹套壹套,在勝利路壹個新的高層裏。他馬上說讓市房管局盡快給我解決,我去市房管局房產處辦手續就行了。
我千恩萬謝的走了出來,回到家接了老婆兒子說我們家要入宮了。但根據我的人生經驗,好事永遠不會壹帆風順,壹帆風順。從那以後,我每次問房管局,得到的回答都是“沒聽說過這個”。我問了市政府的顧問毛,得到的消息是反過來的,說“我跟他們說了好幾次了。”房管局的科長姓楊,臉皮薄,肉少骨多,眼神明亮,城府暴露。他想要壹些好處嗎?想到這裏,我心裏憋著壹口氣,心想反正市裏已經批了,我也不會給妳什麽好處,看妳怎麽做。我壹失誤,事情就拖了半個多月。
《我家睡午覺》馮驥才畫198 3.8.5438+04。
後來,我想出了壹個絕妙的主意。我先打聽了毛顧問室的電話,然後又去了房管局的楊,問我住房的情況。他還是說不知道,我就抓起他桌上的電話,給毛的顧問打電話。壹接通,就告訴毛我在房管局。他們說不知道,然後我說:“楊要跟妳匯報。”突然把電話交給楊。
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沒敢不接領導的電話。在電話裏,他壹定是被毛顧問訓斥了,他對著話筒低聲說:“我們馬上就辦,馬上就辦,妳放心。”就這樣,我知道——我贏了。
然後趕去北京開兩會。壹天午飯後,黃苗子和丁聰邀請我去他們的房間畫畫,吳祖光先生和他們在壹起。純屬會議期間的“文人聚會”。我們正在畫畫,有說有笑的時候,突然張賢亮穿著拖鞋跑過來,說我老婆打電話來了,讓我趕緊接。我跑回房間,拿起了電話聽筒。我聽到妻子激動得聲音都變了。她說我們的房子已經分了兩個單元,壹大壹小,她已經從房管局拿到鑰匙了。我高興得真想跳起來翻個筋鬥。我立即跑到黃苗子的房間,告訴人們這個驚人的消息。說的時候,我忍不住哭了。隨即,丁聰給我畫了壹幅漫畫,當時看起來真的像是喜極而泣。吳祖光當即寫出了“甜過苦”二字,只有當時的知識分子才知道“甜過苦”是什麽滋味。妙子先生笑著在畫上寫了四句打油詩:
明天某處的生活,
每年大會見,大豐,
我碰巧有鑰匙,
再也不要住在鴿籠裏了。
現在三位老人都去世了。他們的可愛和真誠,還有他們當時歡快的氣氛,都留在了這幅畫裏,清晰地記在了我的心裏。
丁聰為馮驥才《黃苗子與吳祖光畫像》題詞198 4.3.23
CPPCC閉幕後的第二天,我和妻子趙瞳拿著鑰匙趕到了我們的新居——雲峰大廈的頂樓。這是我市自開放以來最早建造的高層建築。它毗鄰市中心的主要街道勝利路,高達十五層。當時已經是頂級高樓了。樓裏有兩部電梯,外墻用精致的黃色馬賽克瓷磚裝飾。戶型很新穎,據說圖紙是捷克的。這在當時是壹座夢幻建築。
我家是兩個單元對門,隔著壹個走廊。每個單元都有壹個獨立的浴室和壹個小的淺綠色塑料浴缸。因為我們在八樓,周圍沒有更高的建築,視野開闊,陽光明媚。站在屋內,屋外的街道、車輛、行人——甚至整個城市都仿佛在妳的腳下,屋內壹片明亮。據說這座建築采用了先進的船形基礎、輕質墻體和8級地震,再也不會遭遇1976年那樣的災難。我當時有壹種奇妙的感覺——我們的生活從此轉折,前方的風景壹定很美。
第二天我們帶著清潔工具去新家打掃房子,掃水泥地,擦亮玻璃窗,清水洗過的水泥地的味道混合著我們喜悅的感覺,現在想起來還能感覺到。那時候我搬進來,沒有任何裝修,甚至連墻壁都沒有粉刷。好像很害怕房子以後被收回,那種心理只有經歷過這些事情的人才會有。
然而,當我從舊家搬到新家時,我幾乎沒有壹件像樣的家具。在財產被洗劫壹空後,我們結婚了。1976年,壹場毀滅性的地震之後,我們家裏很難有完整的家具。我在《無路可走》裏說過,我的家是兩次從無到有,壹切都是兩次“出土”。於是搬進新房,開電梯的女生小張說:“馮老師把七部電梯搬到樓上了。怎麽才能把那些亂七八糟的破桌子、破椅子、破鍋碗瓢盆去掉,剩下的都是書?”
當我終於離開四支裏的時候,我仔細看了看我住了十六年,差點在地震中死去的住所內外。為了更好的回憶,我關上門下樓了。到了二樓,突然想到了什麽,回到三樓,站在樓梯上敲了敲側墻。我知道我的密寫裏藏著壹些手稿,我不能也永遠不會拿出來。時間太久了,我甚至忘記了這些手稿上寫的是什麽。我偷偷隔著墻對著裏面的殘稿說道:
“妳永遠呆在這裏。妳就是我的歷史。”
因此,我生命歷史的壹個漫長階段就是終結。
本文選自馮驥才的人生散文集《人生在世》
節選自《激流:我與新時期文學》
馮驥才的人生世界
萬物無情,萬物有情。謝謝妳的生活。
《人生在世》是馮先生60多篇人生散文的合集,創作時間跨度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近40年。其中有《珍珠鳥》、《突發靈感》、《如煙往事》等,還有《結婚紀念日》、《房子的故事》、《為母親舉辦藝術展》等名作。,是馮先生近年來描繪人生和人情世故的作品。
“我相信,真正的冷在人間,真正的暖在人間。”讀完了人間所有的人生風雨,希望讀者能從馮先生的智慧感悟中獲得啟迪,獲得自己人生的寧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