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魏鶴齡的基本信息。

魏鶴齡的基本信息。

魏鶴齡(1907.1.14-1979.10.2),演員。

出生在天津。中學輟學。在天津做過碼頭搬運工和攤販。1928年就讀於山東省實驗劇院,演出過《守財奴》等劇目。之後加入惠明劇社到北平演出。1932,“11·28事變”爆發時,他加入上海郊區紅十字會救援隊,因傷留在上海。同年參加集美歌舞劇社、五月花劇社,主演《名戲子之死》,參加《蘇州夜話》、《鐘聲激越》、《戰友》等演出。後在上海戲劇家協會、春秋戲劇家協會、獅吼戲劇家協會、中國舞臺美術家協會擔任演員。65438-0934加入宜華影業公司,在電影《生命的開始》中擔任主角,獲得好評。1937在星空影業公司出品的電影《街頭天使》中,壹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老報童,用含蓄而深刻的表演成功地刻畫出來。同時,她還參加舞臺演出,曾參加上海業余戲劇家協會,表演性感魔鬼、娜拉等劇目。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上海救亡話劇第四隊。後來進入中國電影制片廠,主演了《保衛我們的土地》《火的洗禮》等電影。1941年後在重慶參加中國Viva劇團、中國劇社、中電劇團,演出過《放下妳的鞭子》、《車流中的風暴》、《民族萬歲》、《上海屋檐下》、《與魔鬼共舞》等劇目。1946到北平,在中電三廠當演員,演過《追》等6部電影。1949年,加盟昆侖影業公司,在電影《烏鴉與麻雀》中飾演真誠、單純、膽小的報社校對孔有文。1957年獲文化部優秀電影獎壹等獎1949-1955。建國後,在國泰、文華、大同等電影公司參與拍攝《人民的手》、《蔡風壹起飛》。65438-0952任上海電影制片廠演員劇團演員、副團長。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三屆理事。參與拍攝《家》、《探親》,主演《魯班傳奇》等電影。1956年,在電影《祝福》中,他成功塑造了壹個淳樸、淳樸、勤勞的貧困農民——何老六的形象。在他的壹生中,* * *參與拍攝了39部電影,演出了近40部戲劇。他的表演含蓄、簡單、真實,善於揭示人物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戲劇和影子兩棲

魏鶴齡(1907—1979)出生於天津市東麗區宋卡村。1907 65438+10月14出生在壹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小時候和舅舅壹起下地撿柴火,抓魚,摸螃蟹。早年,他的祖父教他讀書。高中畢業後,因為家裏養不起他,他輟學了。我以前是藥劑師。失業了就和繼父壹起種田,種地,放鴨子。我挑過貨郎的肩膀,當過貨郎,在海河碼頭上扛過大包,當過搬運工,嘗過人間的艱辛。

1928年6月,魏鶴齡考入山東省實驗劇院學習表演藝術。在那裏學習,除了提供食宿,每個月還會給妳四塊錢作為零花錢,學成後可以成為話劇演員。從此,魏鶴齡步入了戲劇藝術的殿堂。山東實驗劇院是當時中國第壹所正式的戲劇機構。由留美歸來的趙太謀、王博生擔任院長,留美的吳擔任教師,還有著名導演萬來田、著名演員丁等。優越的環境,加上魏鶴齡獨特的天賦和勤奮,使他很快成為壹名成績優異的學生。學習表演壹年後,他不斷在舞臺上表演,尤其是在田漢的名劇《名牌之死》中扮演著名女演員劉振聲,使他壹舉成名。

魏鶴齡對遭受苦難的“小人物”深表同情,並將他們的不幸視為自己的不幸。表演時,他融演員與角色於壹體,憎惡邪惡,用發自內心的激情喊出劇作家的主題意圖,喊出人民群眾對黑暗社會憤怒的聲音。使他在表演藝術家的成長道路上邁出了至關重要的第壹步。《名牌之死》的成功演出奠定了魏鶴齡在中國話劇舞臺上的地位,也使他與田漢的創作結下了不解之緣。從1929《某名牌之死》到1959國慶60周年最後壹部名劇《關漢卿》的演出,魏鶴齡壹生演出了60部戲劇,其中不乏戲劇先驅田漢的早期代表作,如《蘇州夜話》、《壹致性》、《江村小景》、《亂鐘》。他以田漢名劇為起點,以田漢名劇為終點,從而成為20世紀30年代中國進步戲劇史上著名的表演藝術家,永載史冊。

由於魏鶴齡在戲劇方面的出色表現,引起了當時電影界的廣泛關註。1935應著名電影導演石東山邀請,魏鶴齡赴上海宜化電影公司拍攝《生命的開始》。這也是電影表演藝術家《生命的開始》從事電影藝術的新開始。《生命的開始》的成功拍攝為魏鶴齡的電影攝影奠定了基礎。在接下來的30年裏(1935-1965),魏鶴齡不僅在戲劇舞臺上,而且在銀幕上塑造了許多感人的形象,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成為壹位將戲劇和電影融為壹體的傑出表演藝術家。

作為20世紀30年代中國第壹代電影人,魏鶴齡以其深沈含蓄、古樸典雅的表演風格在銀幕上塑造了壹個又壹個典型的藝術形象。30年代與趙丹、周璇、金山、顧、修文舒、白楊、、王、張瑞芳、黃宗英、張發合作拍攝《街頭天使》、《丟西姆的故事》、《保衛我們的土地》、《中華兒女》、《天空萬裏》、《火的洗禮》、《迎春》、《烏鴉與麻雀》。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拍攝了《祝福》、《家》、《摩崖黛》、《南浦河的故事》、《魯班傳奇》、《北方之南》、《飛刀》、《燎原》、《血碑》、《櫃臺》、《水手長的故事》等30多部膾炙人口的新片。這些電影給觀眾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至今仍為人們所稱道,從而奠定了魏鶴齡在中國影視圈的不朽地位。電影《祝福》分別獲得1957卡羅威·法利國際電影節特別獎和1958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魏鶴齡還獲得了文化部“1949—1955”優秀電影獎個人壹等金獎。

魏鶴齡不斷追求革命和進步。1931年,積極參加北平萬金紅十字會組織的救護隊,赴上海執行抗日戰爭戰地救護工作。1932年加入上海左翼戲劇家聯盟。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魏鶴齡在郭沫若的領導下,在政治部三館工作,推動抗日救亡運動。他參加了田漢、楊漢生、夏衍、歐陽予倩等戲劇家主持的“上海文化救國會”,進行抗日宣傳。它顯示了壹個藝術家的民族氣節和奉獻精神。

魏鶴齡壹生孜孜不倦地追求藝術。他熱愛生活,在生活中他是壹個嚴肅的人。1939,魏鶴齡認識了蘇州美術學院的學生榮源。1940,老舍先生是介紹人,郭沫若是見證者,他們成為了“師徒”的終身伴侶。郭沫若先生贈送《千裏姻緣》錦旗祝賀。40年來,魏鶴齡和榮源彼此相愛,互相尊重,互相愛護,互相鼓勵,互相幫助,直到他們死去。榮源是上海電影制片廠的著名演員。女兒四歲隨父親參加電影拍攝,擔任演員,堪稱“電影戲劇世家”。1989年,榮源到東麗區參加電視劇《潤葉和他的後人》的拍攝,並在其中飾演壹個角色。他死於1995。

魏鶴齡生前曾任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國電影家協會上海分會理事、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海燕電影制片人演員劇團副團長。1979 10 2月2日,魏鶴齡在經歷了10的文革浩劫後,在上海逝世,完成了他壹生熱愛的藝術道路。骨灰安放在上海龍華烈士陵園。他是壹位深受人民喜愛的藝術家。19951995年2月28日,在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暨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大會上,魏鶴齡被追授“中國電影世紀獎”。他的女兒在會上領獎。領獎後,女兒前往東麗區向東麗麗人介紹大會盛況,這也是東麗人的驕傲。16年前魏鶴齡逝世後,他死後哀悼和緬懷,樹立了人民藝術家永久紀念碑。

魏鶴齡對金門的故鄉和東麗的土地非常依戀。1972年,榮源回到家鄉探親。榮源每年都會回到宋卡村,看看家鄉的新變化,以表達對魏鶴齡直到去世的哀思。榮源曾寫過壹部長文《尹記海·宜顏·何靈》,代代相傳。1904 65438+10月14、魏鶴齡出生在天津郊區的壹個農家。因為家境貧寒,沒有能力讀書,他被好心的叔叔帶到北京,上了小學和初中。後來,我叔叔失業了,無法繼續供他上學,所以他不得不回到天津。為了謀生,魏鶴齡掙紮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在農村種過地,在城裏做過小生意,在碼頭上過“大人物”,吃過舊社會勞動人民的各種苦。

正當魏鶴齡為自己的人生尋找出路時,他聽說山東省實驗劇團在招演員,他決定試壹試。結果他真的考上了,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他真的很有表演天賦。就這樣,魏鶴齡走上了戲劇表演的道路。那是1928,是魏鶴齡人生的轉折點。

魏鶴齡在山東實驗劇院學習了壹年,成為壹名話劇演員。他剛剛參演完壹出戲,劇院就關門了。於是他加入了壹些師生組織的劇社,在北京演出。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壹八事變,占領中國東北三省。1932 65438+10月28日,日本帝國主義進攻上海閘北、吳淞,企圖攻占上海。在中國* * *生產黨的領導下,日本在華工廠日籍工人罷工,各界人士組織抗日救亡協會,全國各地支援上海軍民,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熱潮。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激怒了出身於勞動人民的魏鶴齡。他毅然報名參加紅十字救護服務,從天津趕到上海。在上海郊區的戰場上,他走過槍林彈雨。因為腿傷,停戰後他留在了上海。

受抗日救國熱潮的影響,中國* * *產黨領導的左翼文化運動在上海蓬勃發展。魏鶴齡結識了田漢等壹批文化人物,愛國思想日益強烈。他積極參加進步戲劇俱樂部的演出。曾參加集美歌舞劇社、五月花劇社。參加過《名死》、《蘇州夜話》、《戰友》等演出。他演的是工人農民等社會底層的人。他的表演真實、自然、可信,深受觀眾歡迎。1934,魏鶴齡加入宜化影業公司。出身於勞動人民的魏鶴齡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特別是他親身參與抗日戰場的救援工作,更加堅定了他的愛國熱情和對藝術的不懈追求,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第壹部關於工人階級的電影《生命的開始》的導演石東山獨具慧眼,選擇了魏鶴齡作為影片的主角。就這樣,魏鶴齡在1934年開始出現在銀幕上,成為第壹個在銀幕上刻畫中國工人形象的演員。

《生命之初》中的工人張榮根,被魏鶴齡刻畫得既有層次又有深度,生動地表現了人物的軟弱和屈辱,對資產階級的幻想,以及在嚴酷的社會現實和革命者的教育下覺醒。魏鶴齡的第壹個銀幕形象是成功的,他成為當時宜華、聯星和明星電影公司邀請的著名演員。左翼文化運動是中國抗日戰線中教育人民、團結抗日的有生力量。由於在表演藝術方面的出色表現,他與當時已經成名的導演兼演員袁結下了深厚的創作友誼。從65438到0937,明星電影公司出品的《街頭天使》是中國電影史上的優秀影片。魏鶴齡作為報販老王,準確地把握了人物善良淳樸的性格,表演簡單含蓄,在銀幕上展現了壹個掙紮在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的形象。

為了宣傳抗戰救國,魏鶴齡不僅拍電影,還積極參加左翼戲劇家協會組織的上海戲劇家協會演出,先後參演了宣傳抗戰的《亂鐘》、《SOS》、《月亮升起》等劇目。經過多年的舞臺和銀幕藝術實踐,魏鶴齡表現出了高度的愛國熱情和對藝術的責任感,無論是主角、配角、戲劇、喜劇還是悲劇。

65438年至0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抗日戰爭如火如荼。魏鶴齡參加了第四屆救國表演隊,從上海去了重慶。65438年到0938年,石東山導演了中國第壹部抗戰電影《保衛我們的土地》,魏鶴齡飾演為了抗日而大義滅親的劉山。人物的愛國心是最重要的,感情和思想是復雜的,最終成為抗日人士的榜樣。由於魏鶴齡對人物的深刻理解,演出非常成功。在此期間,出現了壹批抗日電影,如《中華兒女》、《萬裏長空》、《青年》、《火的洗禮》,魏鶴齡參加了這些電影。

國民黨不僅破壞了抗日統壹戰線,還對左翼文化運動進行了“圍剿”,造成了影片被動的艱難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大批電影人轉向舞臺,抗日劇再次繁榮起來。當時,魏鶴齡參加了《放下妳的鞭子》、《塞車風暴》、《民族萬歲》、《日出》、《上海屋檐下》、《霧都重慶》、《與魔共舞》等演出。中國解放後,魏鶴齡進入上海電影制片廠當演員,後擔任演員劇團副團長,直至1979逝世。這壹時期是魏鶴齡電影表演藝術的輝煌時期,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心血。他參演的經典電影標誌著中國電影發展的成就,也顯示了魏鶴齡在表演藝術上的非凡造詣。

1956年,在夏衍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祝福》中,魏鶴齡成功飾演男主角賀老六。看過這部電影的老觀眾,依然會清晰地記得第二天早上拜堂時的場景:祥林嫂像囚犯壹樣被拖出轎子,被迫拜堂,甚至沒能逃脫婚姻...此時的何老六對現狀茫然,卻對祥林嫂表現出深深的同情。新婚之夜,他居然睡在壹堆柴火上,雙手枕著枕頭看月亮。第二天,祥林嫂讓我回去,他很淡定地說:“妳是回魯鎮還是回丈母娘那裏?我帶妳回去。”短短幾句話感動了祥林嫂和觀眾。壹個簡短的場景展現了何老六由表及裏的內心情感變化,讓觀眾看到了何老六單純善良的內心。

由於影片的整體水平和魏鶴齡的出色表現,《祝福》獲得了第十屆卡羅威法利國家安慰電影節特別獎和1958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獅獎。

1957,陳西河根據巴金小說改編的電影《家》中,飾演高爺爺。高爺爺是封建禮教的捍衛者,看似威嚴,實則頹廢頑固。在表演過程中,魏鶴齡準確地把握了這個人物的階級特征,並進行了精辟的描述。後來,魏鶴齡主演了《魯班故事》、《燎原》、《北國江南》等電影,都有出色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