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運營商的營銷部門如何實現跨部門合作?
騰飛公司是國內知名電信運營商的市級公司,擁有數千萬用戶。無論是與競爭對手還是兄弟公司相比,其業務規模和管理水平都處於第壹陣營。公司以市場為導向的組織由三個業務部和幾個地區分公司組成。業務部門為個人客戶部、政企客戶部、產品部,均負責營銷管理。營銷計劃又打起來了。小李是個人客戶部市場部經理。他剛到辦公室,就有同事向他匯報:分行反映社會網點收費100的營銷方案與政企客戶收費100的方案相沖突,營業廳和熱線接到客戶多次投訴。還有,這期間各部門的營銷計劃相對集中,給系統和人員帶來很大壓力。壹些營銷資源,比如宣傳資料,禮品等不到位,分公司根本沒法工作!小李聽了不禁心煩意亂。他以為這種事情最近幾個月已經發生了,昨天產品部的市場部經理也找他談了下壹季度的計劃,希望把他們的產品帶過去。小李想著成績不好,完不成指標怎麽辦。然後他和同事討論了沖突的內容,並告訴他們與其他兩個部門協調,然後通知分公司下壹步該怎麽做。如何制定溝通計劃當小李靜靜下心來看筆記本上的工作安排時,他急忙去找溝通部經理小張。其實每次小李去看他,他都很擔心,因為小李覺得小張特別強勢,每次都要糾結到壹個* * *知識。這次除了和他討論下壹季度的溝通計劃,還要和他“算賬”。“兄弟,上個月的營銷計劃溝通稿不是很對市場胃口。妳把我們幾個部門的內容整合成壹本小冊子。雖然都是在妳的傳播主題框架下,內容看似很豐富,但又好像沒有重點!看競爭對手的宣傳單,把方案的特點寫清楚,簡單明了,讓客戶壹看就知道選什麽。妳看怎麽提高?”小李毫不客氣地開門見山。小張馬上反駁道:“第壹,營銷方案的特點應該由策劃者來提煉,不能老是靠我們;第二,我的溝通資源有限。幾個部門找我要資源,我要平衡後才能分配。有時候其他部門抱怨,我們領導不舒服。第三,最好在某個時間統壹溝通主題,體現公司壹貫的聲音,有時候是省公司規定的,我們也沒辦法!"小李看到小張的架勢,也不好解決,就慢吞吞地說:"好吧,我去和產品經理說說提煉特色的事,不過妳下次發布交流稿前壹定要告訴我。給我看看,不要直接出去。資源方面,能不能照顧壹下畢竟我們是壹個部門的!如果真的很難,我看看能不能向領導申請。好的,讓我們來看看下壹季度的營銷計劃是如何配合妳的...“同壹個客戶收了三臺手機,政企客戶部服務經理沈燕趁著國慶前夕,拜訪了重點大客戶明珠集團的總經理。總經理眉開眼笑地對她說:“沈,妳們公司對我太好了!中秋節前我收到了妳們部門發來的手機。我覺得有點奇怪。後來我想,是不是因為我既是高端個人用戶,又是重點企業的大客戶,經常用壹些新產品?我明白了,妳們公司有錢,但是不能浪費。如果我們公司市場部做這種事,我可以饒了他們,呵呵...”沈燕壹臉尷尬,只能陪笑,但他在想:我們部門的服務資源應該協調,但怎麽辦呢?資源分配在各個部門手裏,誰也不知道哪些資源投給了哪些客戶,平時也沒有記錄。如果要整合,各部門領導願意嗎?渠道適合做什麽業務?在第四季度開始之前,個人客戶部渠道部經理知望召集了幾個部門的同事和分行的代表召開了壹次渠道管理研討會。會上,分行和幾個部門的人提到了壹些信息和問題:“某項業務哪個是最好的加載渠道還沒有確定。“比如通過社交網點加載數據業務的效果就不理想。將企業的業務加載到社會渠道是否可行?”“政企或數據部分業務規定在某些渠道做,結果發現只適合幾個特定渠道,但規定不能修改,只好在原渠道做。”“渠道問題有很多方面,但我們認為渠道業務加載規則是壹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有了這個,才能談別人。目前承運商和產品的劃分是錯開的,對於客戶來說產品和不同渠道是交叉重疊的,都是因為裝載規則不明確造成的。”“數據的所有業務都是針對個人的扣費,不存在針對團體的收費和服務。產品部確實想借壹個客戶經理來做銷售,目前的商業模式不適合客戶經理做銷售。”“由於缺乏壹致的渠道加載規則,各部門為了完成指標,都在爭先恐後地在優質渠道加載營銷活動,不同的渠道沒有得到有效利用。”聽了知望的話,感覺大家基本都是圍繞著渠道適合承載什麽業務來提出問題和想法的。現在的渠道加載業務只能聽營銷的。就算有規則,大家能遵守嗎?.....這期間發生的事情,或多或少波及到了個人客戶部主管楊總。楊總最近壹直在思考,如何在公司既定的指標體系和組織架構下,優化現有的運營模式。點評: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信息集成部王丹在信息時代,電信運營商面臨的客戶需求的變化是不可預測的,變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這就要求組織不僅要關註流程的效率,還要關註流程的柔性和組織的適應性。在這種情況下,個人客戶部內部的三個部門,即渠道部、市場部和傳播部,在面向客戶需求的營銷計劃、傳播計劃和渠道加載業務中面臨沖突,流程完整性不足、剛性較大的問題更加突出。全業務運營模式下,新業務層出不窮,市場策略千變萬化,商機稍縱即逝,企業策略和運營多變。因此,流程的完整性和組織管理的靈活性尤為重要。對於壹個組織單元來說,將組織的優勢和異構資源轉化為客戶需要的產品和服務是有價值的。組織的能力不僅需要特定的資源和技能,還在於能力要素的協同組合,即流程結構。如果能力模塊之間的配合較弱,也會產生負面影響。正如這個案例所顯示的,營銷、傳播、渠道、產品開發、客戶服務模塊之間缺乏合作,造成了更多的資源浪費,產品和服務與客戶需要的差距越來越大。資源是能力的基礎,能力的主體是組織單元。流程是壹個和諧的載體,它集合了各種能力,形成組織的核心競爭力。過程可以整合信息、資源、人力等各種組織要素,將壹定的輸入轉化為輸出。過程是能力的載體。流程的整體性是強調流程作為能力的載體,組織單元將與組成流程的各種相關能力協同工作,組合成壹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流程,從而實現價值的轉化——將具有組織優勢和異質性的資源轉化為客戶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如何讓組織管理的柔性適應運營模式的多變性?IT技術中的模塊化方法可以使系統架構更加靈活。在組織管理中,也可以引入模塊化的組織管理方法,這表明組織的設計可以根據其能力和角色進行組裝,這不僅可以讓組織滿足當前流程所需的能力分配,還可以使組織靈活應對未來的變化。組織結構和運作模式具有明顯的行業特征,因此對於同壹類型的組織,組成流程的基本單元是相似的,它們的目標、能力、職責和協調方法可以在適當的層次上進行封裝,預制成可重用的、開放的能力模塊——角色組件。另壹方面,壹般來說,流程的變更可以看作是按照目標互補和整體優化的原則,將角色、資源等要素重新組合成新的角色集合及其協作關系。組織重新設計的過程表現為對這些角色組件的重新選擇、調整和組裝,使組織具有應對變化的靈活性。要作為壹個整體運作,形成壹個統壹的系統,組織必須協調能力模塊的組合:1。明確定義過程目標以及過程中各能力模塊的角色和職責,使能力模塊認識到只有滿足自己的“顧客”,組織才能最終滿足外部顧客的個性化需求,並獲得相應的回報。能力模塊的確定是為了實現組織的使命,是壹個自上而下設計組織的過程。其結構特點是扁平化、網絡化、簡單化,職能層級結構不適合模塊化組織。在這種情況下,溝通方案制作中營銷方案的細化問題存在流程中角色和職責分配不合理,缺乏“使組織最終滿足外部客戶需求”的使命感,這也源於流程目標界定不清。2.能力模塊要樹立客戶的觀點,通過信任機制和承諾管理,使能力模塊形成客戶和服務的網絡,從而使物流和信息流暢通。就像在組織中引入市場機制來提高能力模塊的主動性、創造性和責任感壹樣,以承諾鏈為紐帶,將外部客戶、合作夥伴、內部能力模塊甚至競爭對手連接成壹個整體,提高了組織的適應性和運營效率。本案中“同壹個客戶收到三部手機”的案例,反映了組織中的信任機制、信息暢通等問題,也缺乏資源整合的責任感,進而導致客戶服務的誠信度差。3.能力模塊通過承諾形成相對的客戶關系,利用承諾管理系統進行跟蹤管理和協調,使角色的能力和責任形成壹個互補的整體。如案例所示,部門要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以客戶的意見作為績效和獎勵評價標準。這裏的顧客包括組織產品和服務的接受者(外部顧客)和內部顧客,承諾表現為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約關系。服務的內容和結果由模塊能力之間的承諾來定義。比如,客服部接到客戶需求後必須與產品部協商,獲得產品部承諾後才能正式簽訂合同。產品部的承諾只有在與市場部協商後才能做出。這樣就避免了各個能力模塊的分散和孤立,整個組織過程成為壹個快速反映的有機整體。只有滿足了各個環節的承諾,才能最終滿足最終客戶的要求。4.信息技術的應用在能力模塊承諾關系的建立和維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流程的變革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不斷重新設計組成流程的角色、能力和關系,從而實現流程績效的顯著提高。為了提高流程的效率,模塊能力之間的承諾可以通過工作流管理系統進行管理。而且要建立跨部門的數據共享,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跨部門數據的共享和協同。比如案例中的“同壹個客戶收到了三部手機”,顯然是由於不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數據孤立或者沒有記錄,造成了企業資源的嚴重浪費。再比如社會網點收費100的營銷方案和政企客戶收費100 30的方案沖突。如果有信息技術的支持,在營銷方案對社會和客戶公開之前,我們不會意識到它們之間的沖突。從上面可以看出,模塊化組織的過程不同於傳統的用活動描述的過程。通過角色及其承諾關系來描述流程,可以更好地突出能力模塊與其在整個流程中的使命之間的關系,從連接、變化、發展和流程的角度促進各能力模塊保持其目標與組織目標壹致。點評:陳曉燕AMT咨詢公司經理的營銷活動是運營商管理的核心。目前,騰飛公司既有管理不同目標客戶的部門,也有管理產品的部門,並有相應的指標。其實雖然目標客戶看似不同,但也有交集。比如政企客戶中的個人也是大眾市場的壹部分,產品營銷的對象是兩者。在全業務運營的環境下,移動市場和技術發展迅速,運營商業務範圍的不斷擴大對市場前端各部門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說到協作,人們壹般會想到優化流程。近年來,運營商在流程優化和其他管理改進方面開展了許多專項工作。筆者認為這壹次要在運營節奏的協調和資源整合上做文章,形成“大市場”的概念。“大市場”要求各部門在客戶資源、產品/業務資源、渠道資源、溝通資源等方面進行高效、協調、同步的運作。早在2006年,壹些運營商就提出了根據客戶的節奏進行營銷的管理思想。主要內容是根據市場活動的運行規律,合理安排各項活動,使業務推廣有序進行,避免各項活動相互幹擾,人為增加壹線營銷人員和客服人員的壓力。做符合客戶節奏的營銷,可以幫助企業建立基於客戶反饋的營銷模式,避免以自我為中心或受制於競爭對手。以往的資源整合優化多體現在縱向優化,即在公司總部層面整合營銷、渠道、服務、溝通等職能,缺乏部門間的橫向整合和資源使用的統籌。多部門資源整合在壹線分公司完成。在當前背景下,壹線公司越來越難以承擔如此重任。最終導致公司總部層面各部門運作節奏不壹致,壹線疲於應對。因此,騰飛公司應考慮在公司總部層面加強各市場部門的職能協調,將大部分資源整合工作前移,將資源與時間點結合起來,這是解決當前問題的有效手段。與傳統企業相比,運營商需要重點關註同壹職能跨部門的整合和不同職能跨部門的整合。最終達到以下目標:1,加強運營節奏:從時間的角度解決缺乏整體規劃的問題。制定多部門壹致的運營計劃和節拍。2、加強資源整合:從時間角度解決資源難以整體利用的問題。明確需要整合的資源和資源分配的原則,按照年、季、月的不同時間點實現資源整合。具體來說,首先要明確公司市場各個部門的運營邏輯。比如每年、每個季度開始前,要根據前壹階段的經營數據制定市場策略,然後設計相應的營銷方案。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分配服務資源,通過溝通和渠道進行宣傳、推廣和銷售。然後各部門對執行結果進行分析總結,上報公司領導,公司領導再部署下壹階段的工作,從而形成市場戰略導向,采取措施。節奏明確後,各部門就可以按照這個邏輯在相應的時間協同工作。比如,三個部門的營銷方案通過協商敲定,沖突消除後,傳播者會根據整體需求確定傳播基調,分配資源;每個渠道的經理根據加載規則與營銷人員討論營銷計劃的渠道。至於案例中提到的渠道人員能否說服營銷人員采用他們的規則,還要看規則是否有效。為了拿出切實可行的規則,雙方都需要在前期提出壹套基於經驗和過往數據分析的規則,也需要在後續的每壹輪應用中不斷總結和修改。這個過程壹定漫長而痛苦。在服務功能方面,服務經理不僅要配合營銷計劃提供資源,還要有其他日常服務活動,如節日關懷和重要客戶的特別活動。解決三個部門服務資源重疊的問題,除了加強固定時間節點的溝通,還需要建立客服跟蹤追蹤平臺,可追溯,信息共享,讓資源效益最大化。關於案例中提到的營銷方案如何協調的問題,我認為首先要明確業務/產品的定位,然後找到當前的目標客戶群再規劃具體的方案內容,也就是說不能為了幫助其他部門完成指標而背上損害品牌特色的東西。至於加載方式是否正確,就要像上面說的通道加載規則壹樣不斷總結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