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朋友們有點理解。
第壹個順序是關於個人時間管理系統的建立和學習時間管理的基礎。
二階強調專註和信息整理,以印象筆記為支撐,增強了反思、信息、空間和活力。
第三,效能團隊的管理,強調“明道、卓越技能、利器、合力”,提高組織效能。
現在有壹個四階的學習,講的是業務效率和企業管理者的高層思維。
我在3月底參加了深圳的三階24期學習,希望通過這次學習可以幫助我的管理工作提高效率,讓團隊更高效的合作,激發激勵潛能。
今天,714,我們畢業了!很榮幸我們14組是優秀組冠軍!而且個人積分前三(不含班委)都在我們14群!我個人獲得了積分第三名。
目前就這些。讓我們言歸正傳。
這90天的收獲太多了,請允許我濃縮成六點:
我第壹次看到地圖運行時,我覺得這是壹個棋盤遊戲,很有趣,這要感謝設計師劉雲霞。仔細看,都是教練為我們設計課程安排的辛苦。
有句話叫青蛙從天而降。每天要吃的青蛙(關鍵的東西)是從航拍系統(視覺目標)壹步步提取出來的。那麽在開始的時候,我們先來了解和明確壹下5萬米高度系統。緊接著深入了解組織的溝通管理,溝通後的輸出依賴於知識庫管理,如何在知識庫中實現多平臺4A管理,如何進行對外溝通,項目和系統管理的落地,最後是世界咖啡,從而提升從世界的角度思考和聊天的發展。
這張修行圖從發出開始就在我腦海中若隱若現,給了修行方向,思想和希望。
不得不贊壹下三階管理思維,從90天壹步壹步練主題,到每周的tips會,有高質量的教練講解示範,總裁總結,作業點評講解,現場答疑,最後細化到小組管理,每個人每天的黃金數據打卡。集成成型、聯鎖和自動化管理。
我在實踐中所傳達的壹個理念讓我受益匪淺——我們壹開始是被工具所吸引,從而“從工具中來”,然後在我們深刻理解和掌握了工具之後,就開始玩工具,所謂“走進工具”。
那麽這兩個國家之間的橋梁是什麽呢?它在思考。
在第三階段,我們專註於幾個團隊合作和交流的工具,包括雲之家,黃金數據,teambition和紐崔萊雲。每個環節都結合了工具的落地,但更厲害的是效率思維。
比如我覺得最有意思的黃金數據,大家通過基礎版,“點擊搜索”黃金數據的基本功能,剛開始不知道要做什麽,只是看固有模板,看到模板展示的場景,然後推敲和驗證背後的設置,結合自己的需求,想象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再者,在提示環節,教練會演示黃金數據強大的數據交互功能,如在線完成下單、訂單報價、訂單審核、訂單支付、訂單反饋的全過程,直接通過黃金數據的設置實現,無需人工推廣,保證了公平和效率。客戶的體驗也會更好。
當然,這些功能完全可以通過軟件開發來實現,但是這個時候妳發現,如果整個過程沒有思維和思維整合,妳連對軟件開發的要求和思路都講不清楚,妳就卡住了。如果外包給別人,因為是外部開發,需要大量的溝通,大量的靈活和叠代,沒有那麽靈活快捷。在這個學習中,我發現所有的學習和創造都可以來源於工具,走向工具。本質在於理解和建立效率思維。
在學習三階之前,沒有* * *共享知識庫的概念。在課堂上,葉老師特意和我們普及了這個概念,通過* * *共享平臺的管理,自動同步信息。更大的好處是定義了管理規則和標準後,可以實現對組織整體信息的二次搜索。相信學過第二關的夥伴會有更深的體會。知識庫也是鼓勵大家發展主動信息管理的好習慣。5G時代,我們不缺信息,缺的是對信息的管理。
工具方面,根據應用需求選擇溝通的載體——郵件信息互聯,推薦使用印象筆記;文檔庫中的數據可以通過堅果雲享用。
我們結合組織的特點和關註點,構建整體架構,然後設置架構的角色和管理規則,包括文件命名規則等。必須特別註意知識管理幹事維持和組織的需要,以確保在本組織內逐步發展統壹和標準化的知識管理概念和系統。沒有標準,任何自動化、智能化都是空談。
當班級出現懈怠跡象時,主教練果斷決策,轟轟烈烈地展開了“破冰行動”。所謂破冰,就是打破原有的模式,加入更多的激勵積分計劃。希望大家重拾實踐的活力和動力。
我印象深刻。當時正好我們組主持班會。我很清楚,班委加班到淩晨,為破冰行動做ppt。ppt色彩凝重燃燒,既有炮火洗禮的殘酷,又有高額獎金的激勵。主教練鄭重要求大家正視這個動作的難度和必要性。我們在tip會上很安靜的壹起看了ppt的動態音效,壹切都被渲染了:我們正在展開壹場自我革命,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目標是什麽,我們將以什麽樣的態度和方式度過剩下的壹個月。
因為及時推出的“行動”讓原本活躍的隊伍更加活躍,甚至有的隊伍勢必要拿第壹。每個成員都要繳納承諾金,以表達自己最終獲得第壹名的決心。破冰,得分,早上開始分,大家開始爭第壹。因為同壹個目標,我們更加團結。在“早安分享”環節,壹開始大家都是被加分鼓勵分享,但吐露心聲讓他們有了更深的了解和鏈接,擴大公眾象限讓他們更信任,更有發言權。漸漸的大家都愛上了分享。從壹天壹場到壹天三場。
同時,管理松散甚至瀕臨解散的團隊成員,經過整合後,進入了活躍的團隊,賦予了新的活力。我們組的四位新成員給大家帶來了三篇早安股,有壹位搭檔成為了我們組的個人總分第壹,可喜可賀。她說很感謝加入我們這個團體,在大家的帶領下不自覺的激發了自己的責任感,希望自己在獲得能量的同時也能給組織帶來壹些東西。所以,最後,她非常驚訝,居然得了第壹名。
在我們實際的管理工作中,經常會遇到情緒、幹擾或阻力。關鍵時刻,領隊起關鍵作用,有眼光有膽識,把握大勢,選擇是讓最後壹口氣放松接受失敗還是低級執行,還是讓戰鼓雷鳴重燃鬥誌。還記得主教練分享她最近的管理經驗。因為成績不理想,她故意發起了團隊和同行的比賽,打賭戰績弱的團隊集體跳肚皮舞。她說,要麽微笑著燃燒,要麽抑郁而死。遇到困難時,把困難說清楚,加入到共同目標的賭註中,是激發潛能的有效方法。
據研究,人的行為有45%來源於習慣。所以壹個人甚至團隊水平的展現,不是能力的問題,更多的是習慣的問題。
從實踐開始,我們組長就提出了明確的規定和要求:三只青蛙每天上班,下班後做工作日誌,同時打卡黃金數據點。這些小動作每天用時不超過10分鐘,但在狀態上有儀式感。打卡後,小夥伴們會有意識地提醒群裏的每個人不要忘記打卡。每周三組長帶頭完成作業(後來我們知道組長每周有壹天在家辦公,順便說壹下就是周三)。做作業的時候,他發現有什麽問題就提出來互相討論,從而變相提醒大家安排完成作業。周四周五,強人們陸續發作業,並在群裏互相提問,討論如何改進作業。幾個小夥伴會在完成作業後錄屏,或者繼續朝著作業優秀的方向努力,也會主動提醒和引導沒交作業的夥伴抓緊。不知不覺就形成了壹種相互鼓勵和監督的氛圍,而這些其實都是日常微習慣逐漸積累形成的良性互動,不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
微習慣很好的詮釋了時間和復利的力量。
如果妳每天更加努力,堅持更長時間(2年730天),效果會從37.8變成1427!四位數!!
如果每天多努力壹點(1.02),堅持2年(730),結果就是1,897,253.60!!已經上升到百萬級別了!!
如果每天多幹壹點(1.03),堅持2年(730天),結果就是:2350574577.60!!!數據很驚人...激動人心!
相信時間和復利的魔力!從今天開始,養成微習慣。
想想妳個人可以養成哪些微習慣。比如每天讀壹頁書,每天做三個平板或者30個深蹲,每天回家後洗臉穿上家居服(這樣很容易改變妳的角色和思維),或者每天對孩子說四個字: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妳,我愛妳。
個人的微習慣往往能收獲意想不到的進步,同樣,也可能對周圍的環境產生影響。
壹個池塘裏出現了壹小塊浮萍,每天翻壹倍。預計10天整個池塘就滿了。這壹小塊浮萍要多少天才能長出半個水面?
答案是第九天。
換句話說,第九天,當妳覺得自己只蓋了半個池塘的時候,就是成功的曙光。只需要壹天時間就能涵蓋所有內容,這是意料之外的,但也是合理的。
想壹想,妳希望團隊養成哪些微習慣?如果妳每天花五分鐘做壹件事,而且每天都要做,妳希望它是什麽?比如下班後給部門燒壹壺開水,或者每天興高采烈的打個招呼,每天和三只青蛙計劃做壹份工作,或者上班前做壹個簡短的工作日誌。
那麽,妳確定行動計劃了嗎?請馬上寫下來,馬上開始。
最近30天我給自己做的微習慣練習是:每天運動15分鐘,每天讀書打卡,學完再復讀。
大家可能都有同感。對於忙碌的成年人,尤其是企業管理或企業家,90天的實踐需要面對許多不確定性和各種挑戰。很多夥伴壹開始都很積極,可惜沒有堅持下來。工作中遇到突發事件,創業遇到困難,項目到了關鍵階段,難以兼顧。我們要先放下重要但不緊急的學習,於是我們組的六個小夥伴下了車。他們都是優秀的管理者,但是不照顧他們我們就走不下去。他們的選擇可以理解,但更多的是提醒了我。
我記得在時間投資法裏,時間分為四類:投資、消耗、浪費、虛(閑)耗。要想提高時間使用的效率和質量,其中壹個關鍵就是優先考慮“投資”的時間並設置占用的時間框,然後依次安排消耗的時間,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的時間,合理安排浪費的時間進行調整。
就像我們經常聽到的把石頭、沙子、水和鹽放在瓶子裏的故事。壹定要提前分清輕重緩急,把重要的事情提前放到時間表上,優先分配自己的“投資升值時間”。有可能保證重要的事情得到落實,並對其進行照顧和調整。因為提前規劃,讓重要的事情先確定下來,排在待辦清單的前面,盡量提前完成,以應對變化帶來的沖擊。
學習是壹個過程。我們走線下課程,參與社區實踐,運用到實踐中,提煉出來,分享給外界。最終,我們都想學習壹些東西,並應用我們所學的東西。每壹次學習都是壹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學習->;使用-& gt;正反饋-& gt;重新調整->;重新學習/提高-& gt;重用-& gt;重新調整和提升。學會答題,及時總結,是幫助提高的基礎。
也許,這份簡歷會壹直寫下去,在學習中繼續總結,在實踐中思考,思考後調整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