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企業資金短缺的原因分析
(壹)企業的外部環境因素。
1.國家財政緊縮政策導致企業資金短缺。6月65438+7月0993國家責成銀行限期收回貸款,抽走大量企業流動資金,導致很多企業資金短缺。國家的緊縮政策主要是針對鋼鐵投機、股票投機、房地產投機等過熱行為,但不幸的是,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參與其中。這些投機行為壹旦沒有後續資金,很難收回其投資資金。但是,國家的緊縮政策堅決執行。導致企業的營運資金和流動資金在壹定程度上被用於償還投機貸款,導致企業生產經營資金短缺。而且限期收回貸款的做法本身就與企業生產經營各方面的連續性和比例性相矛盾。
2.市場供求波動過大,浪費沈澱了部分資金。目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投資活動主要受價格等經濟杠桿的調節。如果產品價格上漲,企業就會增加產量;如果產品價格下跌,企業就會減產。但由於產品價格在流通和形成過程中變動頻繁,供求競爭激烈,價格的波動幅度往往被過度放大,造成產品供求大起大落,即壹方面是產品短缺和價格上漲,另壹方面是生產過剩和產品滯銷。比如1993和1994這兩個時期中國的鋼鐵和石油產品的價格和供求變化是壹模壹樣的。產品供不應求時,企業因擴大生產而感到資金短缺,產品滯銷時,企業因貨款收不回來而感到資金短缺。這樣壹來,企業覺得資金短缺是長期的,但不緊張是暫時的或短期的。而且產品價格和供求信息傳遞很快,但企業調整產品品種和生產規模需要壹定的時間,使得那些沒有跟上市場變化的企業的資金沈澱或浪費在產品過剩、產能過剩或高價購買原材料上,從而降低了企業間的有效流動性,加劇了資金短缺。當然,企業可以通過加強管理,建立有效的競爭機制來克服市場變化帶來的資金短缺。比如企業以銷定產,資金短缺就會減少。但如果壹個企業無法支付,相關企業的支付能力也會受到影響,造成企業之間相互拖欠,資金緊張。
除了以上兩個方面,當前企業資金緊張的外部原因也在壹定程度上加劇了企業的資金緊張,如稅制改革、銀行商業化、匯率合並等。
(二)企業內部因素導致資金短缺。
企業的財務狀況主要是由其經濟行為決定的。企業的經濟行為主要受其管理機制的影響,如企業的市場調研和銷售機制、企業的適應能力、企業的自我約束和發展機制、企業的決策機制等。從企業的角度來說,企業要建立有效的機制來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克服自身的劣勢,發展自身的優勢。企業經營機制不良,不能適應市場變化,是企業陷入資金短缺的主要原因。
在企業的管理機制中,最重要的是企業的資金管理機制。因為企業的各種經濟活動最終都是通過資金的流動來實現的。通過資金的流動,企業可以及時有效地監督和控制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因此,建立有效的企業資金監控機制是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和不出現資金短缺的關鍵。
但是,新會計制度實施後,企業資金的有效管理機制並沒有形成。新制度取消了專款專用、分段管理、適度結余的管理原則。壹方面使企業能夠壹次性使用大量資金,另壹方面增加了企業因決策失誤或經營失敗而陷入困境的可能性。企業擁有資金使用自主權後,可以將短期資金用於長期投資,將折舊和技術改造資金用於擴大經營規模。這確實提高了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加劇了生產經營活動的調整,但企業因經營決策失誤而資金短缺的機會也增加了。這就要求企業相應提高資金的管理水平和技能。但實際上,新會計制度實施後,大多數企業都放松了資金管理,尤其是資金余額管理。這樣壹來,只有在企業出現支付困難,資金短缺的時候,原來企業的決策失誤和資金使用不當才得以澄清,但此時企業已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三角債和資金短缺的現狀主要是取消了過去的資金平衡分析方法後,沒有建立新的有效的資金監控機制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