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心理狀況調查報告

心理狀況調查報告

心理狀況調查報告範文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會使用報告。通常,報告的內容很大,篇幅也很長。那麽,如何寫好報告呢?以下是我心理狀態的樣本報告,歡迎閱讀收藏。

心理狀況調查報告1調查時間:

6月xx日至7月xx日

調查對象:

xx職業教育中心的師生

研究地點:

Xx職業教育中心

調查目的:

為了解我校心理活動課的開展情況,以及師生對我校心理活動課的需求,特進行本次調查。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

目前,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由於種種原因,他們產生了自卑、厭學、焦慮等消極心理現象,而且比較暴力,完全不顧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心理健康課可以幫助學生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成為適應社會生存的人。了解我校心理健康課的現狀,並沒有為今後心理健康課的開展提供依據,這也是本次調查的主題。

壹、心理活動課(心理咨詢)的現狀

本次調查於6月xx日至7月xx日進行。在我校三個年級隨機抽取兩個班進行調查,* * *得到196份問卷。調查顯示,幾乎所有學生都回答學校沒有開展過心理活動課或類似課程,但有4名學生回答學校開展過心理活動課。將近壹半的學生不知道心理活動課的作用是什麽,甚至認為沒有用。另壹半學生回答知道心理活動課的作用,只是單純的認為心理活動課只是調節情緒,開導學生而已。同時,雖然學校新建了心理咨詢室和發泄室,但是並沒有專業的老師能夠給學生進行科學系統的輔導。有些同學甚至不知道心理咨詢室的存在,或者只是覺得心理咨詢室是個玩的地方(有沙盤)。我們學校負責心理咨詢室的老師不是專業老師,只是上過幾門心理咨詢課。

二、分析與結論

經過這次調查,得到以下發現:學校沒有對學生進行心理活動課或類似的課程,學生對心理活動課沒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這也可能是因為學校沒有足夠重視心理健康對學生的重要性。雖然學校增設了心理咨詢室和發泄室,但目前這些設備只是為了裝飾,並沒有真正投入使用。學校心理咨詢室的負責老師學歷不太好,也不是心理學專業的。他在深造期間只上過幾門關於心理咨詢的課程,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心理訓練,所以連學生的問題都無法給予專業的指導。目前有壹半的學生認為不需要心理健康課,壹半的學生認為有必要,老師普遍認為有必要,但是師資力量不夠。

三、原因分析及展望

我校未能開展心理健康活動課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壹是學校更註重學生技能的培養,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關註不夠;其次,由於學校對此未能重視,這方面的宣傳不夠,導致學生相應忽視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第三,學校的老師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夠專業,即使想開展,也是願意而無力。

事實上,盧龍職教中心是國家重點職業院校,已經具備了很多硬件條件,包括設立心理咨詢室、發泄室等,非常有利於心理活動課的開展。但是,軟實力還是有欠缺。學校的班主任老師要接受更系統、更科學的心理訓練,同時學校也要更加重視心理健康,做好這方面的宣傳,引起學生的重視。這樣,我相信它會給學生帶來更好更健康的校園生活。

心理狀況調查報告2為更深入地了解全縣女職工的心理狀況,更好地關愛她們的心理健康發展,xx縣婦聯結合全縣實際,通過發放問卷、召開座談會、走訪壹線女職工等方式,對我縣64家企事業單位192名女職工進行了心理狀況調查。簡要報告如下:

本次女職工心理狀況調查的目的是了解我縣女職工在工作生活中面臨各種問題和困惑時的心理狀況,以及對自身情況的態度和打算,為深入了解女職工的身心狀況和思想動態,進壹步開展女職工心理健康培訓和咨詢提供有效的數據依據和支持,為組建婦聯系統女職工心理咨詢專業隊伍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措施。

* * *調查了64家企業的192名女職工,發放問卷192份,回收166份,其中國有企業11份,私營企業49份,事業單位1份。在其他三家公司(包括外資、臺資、合資)中,已婚女性有123人,占調查人數的74.09%;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有94人,占總人數的56.62%;35歲以下女性110人,占總人數的66.26%。

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女職工在當前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對困惑的應對、對自身薪酬水平和單位分配制度的態度、對未來工作的規劃。

據統計,選擇工作壓力大的有59人,占總人數的35.54%。其次是職業規劃混亂,有45人,占總人數的27.1%;第三是難以兼顧家庭和工作,有43人,占總人數的25.9%。

面對問題和困惑時,有近壹半的人選擇自我安慰,31人選擇在壹段時間內保持自己的狀態低迷,占總數的66.86%;53人選擇向親友傾訴,6人選擇通過喝酒、購物等方式發泄,占總人數的35.54%。面對種種壓力和困惑,92人覺得有必要組織心理健康培訓,占總人數的55.42%。

對自身薪酬水平和單位分配機制感到合理的有132人,占總人數的79.8+0%。其中薪酬1500-2500元的有88人,占總人數的53.05438+0%;薪酬在2500-3500元的有46人,占總人數的27.71%;收入低於1.500元的有18人,收入高於3500元的有14人,分別占總人數的10.84%和8.43%。

對於未來的工作規劃,有58人選擇有跳槽的想法,占總人數的34.93%,其中37.9%的人因為收入差想跳槽,24.13%的人因為個人發展不理想想跳槽。在如何激發工作熱情和創造力的話題(多選)中,134人選擇增加收入,占總人數的80.72%;100人選擇環境改善,占總人數的60.24%;78人選擇職位晉升和領導認可,占總人數的46.98%。

根據對問卷數據的統計分析,大部分被調查的女性員工都是已婚年輕女性。雖然他們大多對單位的分配機制基本合理,但是提高收入仍然是他們對未來工作的最大期待,也是激發他們工作熱情的最大動力。同時,超過壹半的被調查女性員工是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更高,並沒有因為結婚生子而放棄工作的進步,所以來自工作的壓力成為他們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和困惑,大多數女員工采取自我安慰等消極方式,只有壹半的女性認為有必要開展心理健康培訓和知識講座。

女職工糾結心理狀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迫於經濟壓力。

盡管女性勞動者仍或多或少地受到“男主外,女主內”的封建傳統思想的影響,但面對贍養父母、撫養子女等壹系列現實經濟壓力,她們已經成為家庭經濟資源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因此,無論是從家庭還是從個人來說,女性勞動者對工作的進步和成就都有著強烈的需求,因為工作的進步首先會提高收入水平,而物質基礎是壹切需求的基礎和前提。

(2)實現自我價值的欲望。

絕大多數被調查的女工都受過高等教育,她們有很高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定位。他們不再願意在工作和生活中扮演配角。他們對未來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劃,在工作和生活上也比較獨立。他們渴望有壹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從工作中得到滿足和認可,希望在維護家庭和諧的同時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所以他們更關註企業的發展和企業的晉升機制,思想更復雜深刻,這無疑會增加他們的心理壓力。

(3)沒有好的減壓渠道。

由於內外因素的相互作用,女性員工面臨著巨大的身心壓力,但緩解壓力的方式非常單壹,近壹半的女性通過自我安慰來應對壓力。這種消極的處理方式會使他們的心理負擔不斷積累,最終危及他們的身心健康。當被問及李曼為什麽不采取體育鍛煉、旅遊等方式減壓時,大部分女員工表示沒有時間,壹天的工作下來往往筋疲力盡,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旅遊更是難以實現。

近年來,應縣婦聯要求,各鎮(區)婦聯針對女職工開展了壹系列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受到了女職工的普遍歡迎。上半年,縣婦聯邀請xx市xx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xx主講女性如何正確定位家庭角色,如何正確處理家庭成員關系,以典型案例講解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分析現代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和心理困惑,受到廣大女性工作者的好評。但是,目前我縣針對女工心理健康的活動總體上還比較少。根據問卷統計,有45.15%的總人數選擇在基層,其中有22人認為心理健康知識講座沒有意義或無足輕重,占13.25%。這說明我們對女員工的職業成長、醫療保健、心理疏導不夠重視,活動和凝聚力都不多。原因如下:

壹是心理健康知識的講座和培訓沒有針對性。心理問題涉及很多方面。由於缺乏廣泛的研究,我們開展的知識講座和培訓沒有針對性。有些女員工是單位組織的而不是自願的,講座的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輻射面不夠寬,不夠深。像討論女性在家庭和婚姻中的角色定位這樣的講座,從效果上來說受到大多數女性員工的歡迎,但是這類講座輻射面不夠廣,企業中女性員工的比例也不夠高,主要是因為企業老板對女性員工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夠重視。

第三,心理健康知識的講座和培訓缺乏連續性。往往壹個專題的講座或培訓結束,即使涉及到女員工的心理困惑,也只是壹點點,並不能真正從根源上解決女員工的心理問題。

據統計,在被調查的女職工中,有23.49%的人選擇了培訓而沒有組織有關心理健康的講座和培訓,這表明壹些女職工已經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並尋求通過有關心理健康的講座和培訓來解決她們的心理問題。如何進壹步發揮婦聯組織的作用,幫助女職工解決心理困惑,提出以下建議:

(a)廣泛宣傳加強的重要性。

要在全縣範圍內廣泛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特別是把企業老板作為重點宣傳對象,宣傳心理健康對穩定企業職工隊伍的重要作用。要在全縣範圍內選取貼近女職工生活的典型案例,制作宣傳視頻,用真實的故事說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通過職工舞臺、誌願教授出差、職工走訪慰問等形式,加強與廣大女職工的面對面交流,實時了解女職工的心理狀況。要定期開展女職工心理健康狀況調研,基層婦聯要多與女職工談心,了解她們的心理需求和困惑,征求她們對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和培訓的意見和建議。

(2)統籌安排,夯實基礎。

鼓勵基層婦聯幹部積極參加心理咨詢培訓。要統籌安排基層婦聯幹部學習、培訓和工作的關系,以實際行動支持心理疏導和培訓。要根據工作實際,積極選拔有意願、有經驗、有熱情、有群眾基礎的女幹部參加培訓,進壹步擴大她們在員工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3)開展活動,加強針對性。

要經常走訪基層企業,與女職工廣泛互動交流,每年對全縣女職工心理狀況進行1調查,了解她們的心理動態。在廣泛開展心理健康培訓的基礎上,深化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內容,從泛泛而談到深入分析。要加強與基層婦聯幹部的對接,根據不同企業女職工的不同心理需求,選擇合適的主題,加強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和培訓的實效性。

(4)完善機制,強化社會性。

要定期組織心理健康知識的講座和培訓,形成鼓勵廣大女職工養成關註心理健康習慣的機制。推動各鎮(區)幫扶工作站點開展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將心理健康培訓納入年度培訓計劃。要整合有效資源,主動與工會、衛生、民政等部門合作,構建市、縣、鎮(區)三級聯動機制,推進心理健康培訓,促進女職工身心健康。要積極爭取資金,推動市縣兩級建立女職工心理健康咨詢室,配備專兼職心理咨詢師,每周定期坐診,每位朋友定期到基層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