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健身教練資格亂象調查資格證有20多種,幾百元不用試就能拿到證。業內人士呼籲建立職業標準。
在某App上,壹個教練拿到的健身教練資格證多達9種。
“三月不減肥,壹年到頭都難過。”三月,很多人開始健身。在健身教練的選擇上,很多人坦言“看外表”,但教練是否經過考試並取得證書不得而知。北京青年報的教育老師調查走訪了本市多家連鎖健身房、健身工作室,發現健身教練的資格證五花八門。健身教練作為從事與健康密切相關活動的專業人士,是否有統壹的門檻要求?健身房申報的「高級」教練是如何評價的?對此,北青報教育老師展開了調查。
現象
健身房數量猛增,醫療“爛”的也不在少數。
北青報的教育老師最近參觀了位於亞運村、回龍觀、雙井和青年路的健身房。通常他壹出地鐵口,就有人拿著宣傳單熱情地迎上來:“學習遊泳健身。”以青年路地區的朝陽大悅城為坐標,通過壹個App就能查到附近的健身房,方圓壹公裏內有38家健身房。在雙井附近壹公裏內,發現了多達90個健身房。目前市面上的健身房主要有兩種,壹種是連鎖機構,壹種是公寓內的“家庭健身房”。對外名稱多為“健身工作室”。
壹方面,健身房數量激增,健身教練需求巨大。另壹方面,去醫院就醫的健身患者也不在少數。北醫三院運動醫學博士邵振興告訴北青報教育老師,因健身不當而受傷的患者很多。“比如使用器械健身的人,會造成肩關節損傷、髕骨關節軟骨損傷、肱二頭肌長頭腱損傷。”運動損傷的原因很多,除了自控不當,還和有沒有專業教練,教練的水平有關。(教育教師彭)
調查
健身教練證有20多種
上周末,北青報的教育老師來到地鐵站附近的壹家健身房,很多人在這裏揮汗如雨。壹面墻上貼著在職教練的介紹,介紹裏有很多各種資格證的名字,比如“國家健身教練職業資格證”、“亞洲高級私人教練資格證”。
在某App上,很多健身房還會展示自己的健身教練證書。北青報的教育老師走訪了十余家健身房,看到了21種不同的健身教練資格證,各種名稱和頭銜,如中國健身獨立教練證、社會體育指導員證(健身教練)、高級私人健身教練證、私人健身教練職業技能培訓證、諾亞肩頸功能訓練證、SSC體育科學課程證、中國健美協會專業健身教練證、全能私人教練專家證等。
根據證書的簽名不難發現,這些證書的來源主要有三個:體育總局或人保局、健身協會、培訓公司。在證書內容中,雖然最顯眼的字眼是“高級健身教練”和“教練職稱”,但不難發現,數量最多的是培訓結業證書,證明“本人在某地培訓過,現已畢業”。
北青報教育老師在采訪中也發現,無論什麽樣的健身房,對教練都沒有明確統壹的準入門檻或資質要求。有的需要查看畢業院校和教練的職業資格證書和經驗,知名健身房需要進行內部考核。“家庭健身房”的招聘門檻相對較低。大悅城附近某公寓健身工作室的負責人曾經是健身愛好者。據他說,他招聘的時候主要看他有沒有健身基礎。如果教練沒有資格證,入職後會組織培訓考試。
7天不試用即可獲得網銷證。
北青報教務老師在前述21健身教練資格證的發證機構中,聯系了壹家署名為“人才榮譽信息管理中心”的公司。對方說他們只負責制證,把證信息輸入網上系統。無論是高級教練、中級教練還是初級教練,都只需要按照相應級別付費,提交姓名等信息即可。“我們不評定等級,而是根據客戶需求定制”,不同等級的價格也不壹樣,初級證480元,中級證680元,高級證860元。此外,每年還需要繳納20元的信息維護費。
公司官網的介紹上寫著“經主管部門批準”,但工作人員對是哪個主管部門批準的含糊其辭,反復強調他們是壹個信息平臺。
北青報教育老師在某電商平臺搜索“健身教練證”,發現辦理教練證、瑜伽證的商家有200多家。北青報教務老師聯系了其中兩人,要求看證件樣本,但對方發來的證件樣本與北青報教務老師去過的健身房裏展示的部分證件壹模壹樣,比如“社會健身教練證”、“具有中國國際信息化人才資格認證的健身教練”。賣家還說辦理這些證不需要考試。只需要填寫基本信息,繳納200元到500元不等的費用,最快7天就能拿到證。(本組文/教育老師張曉梅)
視角
缺乏統壹標準導致證書泛濫。
為什麽有那麽多證書存活下來?業內人士和專家普遍認為原因有二:壹是行業發展迅速,健身教練需求量大;另壹方面,缺乏統壹的專業標準。
首都體育學院教務處副主任張士平表示,健身行業在1998左右進入中國市場以來,證書泛濫,大部分都是收錢發證,真正把訓練技能放在第壹位的很少。另外,隨著健身市場的不斷擴大,健身資格證的種類也越來越細化。康復、營養、核心訓練、拉伸訓練都可以有壹個證書。
在健身行業工作了十幾年的陳對此深有感觸。她說,目前美國運動協會(ACE)、美國國家體能協會(NSCA)、美國運動醫學協會(ACSM)、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協會(NASM)四大國際教練認證是業內公認的,但實際上大多數人拿到的都是短期培訓公司的證書。但由於市場對健身教練的需求量很大,招聘也沒有那麽嚴格,很難找到真正“持證”的健身教練。“現在健身行業發展很快,大大小小的健身房很多,對健身教練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市場無限發展,人員無限招聘,規則和制度的缺失導致了證書泛濫的現狀。追根溯源,還是因為目前健身行業的人員配備標準缺失。”
要建立專業標準,門檻不能太低。
“我覺得不管什麽樣的證書,都應該有壹個基本的從業標準,門檻不能太低。尤其是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人,拿著證書去上班指導別人鍛煉,是有害的。”張士平建議,健身教練資格證的發放方式有兩種:壹是有體育院校和體育專業背景的,經過培訓後可以上崗;第二,如果沒有專業背景,壹定要有這個行業的實踐經驗。妳應該從基層做起,逐漸熟悉這個行業,積累壹些常識和經驗,然後接受系統的培訓。
北京市冠領律師事務所主任周律師提醒市民,在選擇健身房和健身教練時,應先核實健身房是否有合法營業執照,健身教練是否有國家或協會頒發的教練資格證,核實上述情況後再進行支付和鍛煉。(本組文/本報教育老師張曉梅賈磊彭肖飛)
如果妳對自考/成考有任何疑問,不了解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了解自考/成考地方政策,點擊最下方咨詢先生官網,免費獲取復習資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