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房的三樓沒有壹根柱子。建成後,準備出租給人。
事發沙頭街道大坪村,該街道所有自建房被勒令停工檢查。
新快報記者阮建華實習生李慶成辛雷通訊員潘蔚
沒有下雨,沒有地震,三層半的樓房倒塌了。43歲的水泥工人鄧還沒反應過來,厚達半米多的巨大樓板就被壓了下去。經過5個小時的搶救,老鄧最終沒能活下來,在妻兒嘶啞的哀號中死去。
令人震驚的是,壹棟三層半的大樓裏沒有壹根柱子。據村民介紹,這棟樓原本只是壹間平房,但幾個月後突然漲到了三層半,目的是為了“自己蓋起來租給別人”。目前,事故已造成1人死亡,1人受傷送醫。番禺區政府已責令各相關部門和鎮街對類似情況迅速開展大排查。
三層建築的垂直倒塌
到了晚上,番禺區沙頭街道大坪村依然很嘈雜,村裏隨處可見燈火通明的工地。從幾年前開始,出租屋成為當地村民最重要的收入來源。用村民的話說,“大家都想盡快蓋好房子,等著收租。”
前天晚上9: 10,村裏幼兒園附近突然傳來幾聲巨響。抱著孫女,正往家走的王大媽(化名)被眼前的壹幕驚呆了。三層半的樓塌了,不壹會兒就只剩下她周圍的腳手架搖搖欲墜。“還有100多米,我走過去。真的是壹條命。”王阿姨驚魂未定。她介紹,當時大樓左側墻體突然發生爆炸,整個大樓垂直倒塌。
倒塌的大樓位於朝陽街。幾分鐘後,大量村民從最近的建築中湧出。20歲的阿東(化名)以為發生地震了,趕緊關掉開關沖下樓。“幸虧他沒倒向我們這邊,不然幾十條命都沒了。”
最先趕到的村裏保安封鎖了事故現場,隨後警車、救護車、消防車呼嘯而來。廢墟中,壹名男子先被救出,腿部受傷,很快被救護車帶走。正當消防隊員在四處搜尋時,幾名女子聞訊趕來,詢問救援情況後大喊:“下面還有壹個人!”
他沒有生命跡象。
第壹個獲救的人是鄧偉法,壹個39歲的當地人,他是倒塌大樓的主人。經核實,鄧,壹個43歲的水泥師傅,被埋在廢墟中。10: 30,深入廢墟的消防隊員終於找到了鄧。他被深深壓在倒塌的兩層巨大樓板下。因為他所處的位置正好在坍塌部分的邊緣,旁邊樓房的二樓和三樓的幾面墻都有明顯的裂縫,他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為了保證生命,消防隊員決定先排除安全隱患,再實施救援。這時,鄧的妻子流著淚趕到現場,得知丈夫還活著。她狂吼道:“老公,堅持住!堅持住!”
23時許,墻上開裂的石頭被清理幹凈。然而,經醫護人員檢查,鄧已無生命跡象。但鄧的妻子始終不願相信,因為消防員告訴她,丈夫的屍體完好無損,現場沒有多少血跡。“也許還有救。求求妳,救救他吧。”
直到淩晨2點多,消防隊員終於把鄧拖出了地面。遺憾的是,他已經沒有生命跡象了。
安裝熱水器逃脫了
警戒線外,圍觀群眾拒絕離開。其中壹個人眼睛濕潤,顫抖著。他原本是事故大樓的工人。“我也在裏面。今晚回家安裝熱水器了。”這位工人說。鄧偉發是他的好朋友,幫他自己蓋樓的工人也是朋友。“農村總是這樣。修房子的時候,我們都會找村裏懂點水泥活和水電的朋友幫忙。沒想到,唉。”
這名工人說,大樓倒塌時,樓裏有五個人。案發後,他通過電話得知,除了鄧,其他人都順利脫險。昨日淩晨2時許,搜救工作結束。
(記者:朱先生獎金:200元)
大樓無緣無故突然倒塌,讓當地住戶感到害怕。“如果租出去,然後塌了,會死多少人。”
事故原因
這座三層半的建築沒有柱子。
記者進入現場發現,該樓已成為壹片廢墟,磚塊四處散落,中間留下兩層約半米厚的鋼筋混凝土樓板。地板下有壹個缺口,裏面有許多衣服和壹只拖鞋,這就是鄧被埋葬的地方。奇怪的是,記者環顧四周,並沒有發現柱子。
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工人介紹,事故大樓壹樓約40平方米,二樓以上約1米漂至路面,面積約50平方米。事發時,該樓正準備進行外墻裝修,安裝鋁窗,腳手架很快就可以拆除。
對於事故原因,村民們提出了很多意見。有人說地基不穩,也有人說是劣質水泥造成的。對此,該工人介紹,由於村裏房屋密集,怕損壞別人的房子,村裏自建房的地基都不是堆的,而是用手挖的。至於根基有多深,他也不知道。當被問及為什麽沒有柱子時,該工人表示,房子原本是按照平房的規格建造的,後來直接蓋了。至於自建房是否已報建,工人和村民均表示不知情。
事後,死者鄧的妻子、女兒和兒子哭成壹團。“我女兒才18歲。她以後怎麽活?”鄧的妻子呻吟著。作為鄧家的頂梁柱,的離開無疑對他們是致命的打擊。
官方回應
沙頭街所有自建房暫停檢查。
事發後,番禺區公安、安監、建設、應急、國土房管、消防、綜合執法、120、沙頭街道等單位迅速到達現場,搶救被埋人員,疏散周邊受災居民,維護現場秩序。番禺區委書記、區長樓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全力搜救失蹤人員,做好傷員救治和家屬安撫工作,吸取事件教訓,舉壹反三,迅速組織開展建築工地安全生產專項檢查。
目前,沙頭街道在建農民自建房已全部停工檢查,登記備案,嚴禁違法建設。所有自建房的施工圖和施工方案也將面臨全面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