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北京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地礦勘查開發公司)是根據中央改革精神,按照精簡機構、提高效率、政企分開、政事分開、遵循市場運行機制的原則,在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下設的經濟實體。由北京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下屬的工程勘查隊和事業單位組成。根據《國務院關於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和《國土資源部與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北京市地質勘查隊伍屬地化管理的協商紀要》的要求,北京市地質礦產總公司與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壹並歸北京市管理。成立北京地礦公司的目的是發揮龍頭企業規模經營優勢,帶動局屬地勘單位進入國內外工程市場。設立辦法由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出資,負責承擔債權債務、經濟責任和民事責任,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北京地礦總公司是壹家技術密集型總承包公司,擁有238名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技術人員和經濟管理人員,10項目經理,283多臺套工程施工機械設備。各種專業工種齊全,主要有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環境地質、鉆探、施工、測繪、巖土、巖礦測試、水質分析、工程物探、遙感、水質分析等。經營範圍:承包本行業對外工程和內外資工程;上述項目所需設備和材料的出口;向國外派遣本行業工程生產服務人員;按照國家規定在境外興辦各類企業;從事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勘察、巖土工程及各種地基處理、地鐵工程和隧道工程業務;承擔經批準的中型工業、能源、交通工程建設項目的總承包。北京市地質工作多年來圍繞首都城鄉經濟建設開展,已提交北京市各類地質成果2000多份。為解決首都工業和民用水源,對第八水源廠等12個大中型水源地進行了調查評價,完成了數十個大中型企業和城鎮的供水水源調查評價,解決了數百個缺水居民點、工礦企業特別是缺水山區的找水打井問題,並對礦泉水進行了系統調查。先後承擔了北京地鐵復八線七站八標段的排水及回灌工程總承包,先後完成了二環路、三環路、四環路、機場路的部分橋梁樁基灌漿工程,完成了亞運村、華僑村、新東安市場、藍島大廈、包華大廈、華潤大廈、凱旋廣場大廈、中威大廈、王府井大廈等數十項地基及地基處理工程。承擔並完成珠海機場地基處理和首都國際機場4號機庫排水工程。建設項目,包括住宅樓、辦公樓、食堂、加油站、澡堂等建設項目,建築裝飾、危舊房改造、高低壓配電室等建設項目相繼竣工,累計建築面積654.38+10萬平方米,工程造價654.38+0629萬元,工程質量驗收達到合格或區域優良標準。為了使首都成為壹個幹凈美麗的城市,在城市郊區擴大了地熱範圍,發現了4個地熱帶,劃定了8個地熱勘探區,劃分了約1,000平方公裏的地熱前緣景區。目前已有近200口地熱井,開發面積近300平方公裏,不足2000米,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已廣泛應用於工農業生產、生活、醫療、供熱等領域。北京地礦公司立足北京,面向全國,致力於礦產資源勘查、地質災害防治、礦山環境治理、市政和巖土工程建設等專業領域的穩步拓展,其中地質災害防治和礦山環境治理業務範圍涉及十余個省、市、自治區,已成為公司的核心產業,形成了強大的行業優勢。早在2005年,總公司就已涉足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領域,先後承擔並完成了重慶奉節縣高切坡防治工程、重慶雲陽、萬州、武隆非應急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工程、重慶南岸區庫岸調查勘探工程、重慶開縣庫岸及滑坡治理設計工程等。其中,重慶奉節高切坡防治工程榮獲重慶市地質災害防治“標桿工程”。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領域,總公司具有獨立承擔礦山環境治理可行性研究、勘探、設計、施工等壹系列專業工作的綜合能力。三年來,在北京、重慶、河北、湖北、山西、江西、遼寧等省市完成了30多個項目。僅在2008年,就成功批準了18項可行性研究。2007年,公司中標北京建材化工廠生態修復建設工程,其治理規模、施工難度、安全防護均為北京市前所未有,被列為奧運工程和北京市、豐臺區重點工程。通過該項目的成功實施,為落實綠色北京、綠色奧運的承諾做出了重要貢獻,為北京西山礦區生態環境恢復積累了寶貴經驗。在全球23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國家靖遠工程和國際招標工程,開展了工程地質、城鄉供水井鉆探、水源勘測施工、金礦勘測、冶金、地基與地基處理工程施工。據不完全統計,已鉆井6000多口。目前,馬裏、布基納法索、加納、肯尼亞、厄立特裏亞、馬來西亞、玻利維亞、牙買加等國家和地區仍在實施經濟援助或國際招標項目。公司追求“集團化、產業化、多元化、國際化”的發展目標,堅持“責任至上、服務至上、質量最優、信譽至誠”的理念,倡導“合作、創新、拼搏、超越”的企業精神,註重科學管理,為國家和北京的經濟建設做出貢獻。
法定代表人:付剛
成立時間:1994-03-30
註冊資本:2276萬元人民幣。
工商註冊號:1100000976170
企業類型:全民所有制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南緯路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