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好消息,該校當地學院的許多師生都非常高興。
為了完成這部作品,他們奮鬥了1000多天,三年來的點點滴滴瞬間浮現。
經過三年兩次申請,全面實施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是提高工程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之壹,也是專業建設和發展的良好機遇。
為了抓住這壹機遇,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從2016年初開始開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
此後,學院先後派出考察團赴中國尤氏大學(北京)、地質專業認證委員會秘書處、昆明理工大學等地學習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相關制度和成功經驗。
2065438+2006年9月,學院第壹次提交資源勘查工程專業認證申請報告,並根據專業認證標準進壹步完善專業建設,遺憾的是這次未被受理;2017年9月,第二次提交申請報告。同年6月11收到認證申請報告受理通知,2018年4月收到專家組入學考試通知。
自收到相關通知之日起,學院已積極行動,準備自評報告及證明材料。
為做好相關工作,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動員全體教師,積極投入專業認證。
學院黨委書記馬興田表示,學院多次召開黨政聯席會議研討會,帶頭開展集中學習,高標準高要求開展工作任務,切實推進專業認證工作。
2065438+2008年3月初,學院召開全院動員大會。時任校長王教授對專業認證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要求全體教師齊心協力,紮實工作。
學院立即成立了由院領導、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組成的專業認證工作小組,工作小組也根據不同的工作職責成立了工作組。
工作組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和研討會,討論職業認證中的重要問題。
各工作組也定期進行自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溝通認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團隊合作,保質保量完成自評報告。“受理專業認證申請只是萬裏長征第壹步。接下來做壹份自評報告很重要,是專業認證能否繼續的關鍵。
“從專業認證開始就壹直參與這項工作的郭曉波老師說,自評報告的內容涉及教學過程的方方面面,會牽壹發而動全身。
為了保證報告的嚴謹性,學院利用周末和暑假加班做了大量工作。
郭曉波老師在熟悉專業認證體系中的成績計算方法後,組織學院多名專業教師和外系公共基礎教師,通過自己的多媒體練習,詳細講解成績計算的細節,確保每門課程科學合理地融入專業認證評價體系。
在計算課程完成度的過程中,實現了全校的合作。
在理工科、外國語學院、人文學院、石油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計算機學院、體育系教師的協助下,完成了相關基礎課程的完成度計算。
特別是理科和外國語學院的老師,他們負責全校的本科數學和大學英語課程,從資料入手。他們與當地院校的老師壹起接受會議培訓,認真學習工程專業認證的相關理念,按照OBE理念評估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修訂課程大綱。數學和英語課程的畢業指標往往是大班額,所以代課老師的任務很重。
正是因為每個老師都全力以赴,專業認證才能有條不紊的進行。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認證負責人肖輝說:“自評報告的形成過程是我們整個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
我們的團隊集合了全院的力量,由學院牽頭,包括學生管理辦公室的劉、張雲子、、李磊、田劍鋒、郭曉波、、二沖、單長安、、尹帥、李華傑、、周怡華、、齊瑩、小英。
他們承擔了大量的工作,團隊成員關系很好,工作氛圍非常好。
自評報告的編寫在全院的幫助下修改了幾十遍。比如教學大綱的修改,培養方案的修改,都是反復討論的。大家先內部研究修改,聽取專家意見,再討論修改。老師們自己也不知道定稿的時候修改了多少遍。
關於畢業要求指標點劃分到哪壹章,他們也討論修改過無數次。新版培養方案對畢業生畢業五年後所能達到的專業和專業成果提出了專業培養目標,以此確立學生的畢業要求,明確學生畢業時應掌握的知識和能力,並細分為知識和能力指標點,以矩陣形式說明課程體系與畢業要求指標點的對應關系。
教師根據支持矩陣關系制定課程大綱,設計教學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
負責畢業生信息反饋部分的老師可以再次聯系畢業生,以便讓他們填寫問卷。
全力以赴,把職業認證當成自己的事業。“我們要在全院齊頭並進,人人參與,人人貢獻專業認證。
該院黨委書記馬興田說,把黨建與專業認證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是地方院校的壹貫做法。
三年來,參與專業認證工作的老師們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大家在完成日常教學科研管理的同時,利用晚上、周末、寒暑假加班討論專業認證相關問題,不斷修改完善自評報告和證明材料,最終完成自評報告300多頁,證明材料1000多頁。
老師把專業認證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業,全力以赴,樂於奉獻。
學院在內部推進工作的同時,積極向其他兄弟學院學習,學習經驗,查找差距,明確方向,彌補不足。
組織學院專業認證工作組赴中國尤氏大學(北京)學習考察,工作組將在學校建成後召開研討會進行交流探討,為專業認證打好基礎。
2018暑假,學院領導親自帶領專業認證團隊赴北京、南京等國外高校學習。各高校均通過了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的專業認證,從而全面準確地了解專業認證的實際情況,虛心學習經驗。邀請校外專家為學院自評報告把脈,聽取寶貴意見,返校後進行多次修改。
在外出交流學習的同時,學院邀請校內外專家進行講解。
天津大學胡教授為全院師生講解了課程目標實施、考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等內容,讓每壹位教師都能充分理解、領會、信服、落實。
“在這個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以生產為導向、持續改進的基本理念在教師心目中更加成熟。正確的理念指導教學活動的持續改進,促進教學過程的規範化,使教學目標更加具體化,通過專業認證實現教學創新,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這是壹個教育改革自我完善的過程。
從申請專業認證之日起,形式和內容要高度統壹,才能實質性提高教學效果。
”大學教育副總裁宋立軍說。
不斷完善,為高水平大學建設增光添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專家組出發日期臨近,大家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
學院黨政聯席會議決定,2018國慶節不放假,專業認證組利用假期在明德校區開展封閉工作,提交自評報告中提出的修改意見將由專家進行最終修改完善。
連續加班壹周,在學院領導的參與下,青年教師根據各自章節逐字修改,確保所有數據、所有提綱準確無誤。
袁教授、吳教授、石教授審閱了最後的自評報告,多次加班後深夜回家休息。
2018 10 6月15日至6月18日,地質專業認證委員會專業認證工作組來我校考察。
在學校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全體教師精神飽滿,準備充分。
從代課教師到學生和畢業生代表,從實驗室設備到試卷,從教學大綱到培養方案,專家組按照認證標準和流程,全面系統地審查了所有證據材料。
18上午,專家組在雁塔校區召開反饋會,客觀全面總結了入校後的調查結果。
專家組表示,按照專業認證標準,資源勘查工程領域所有專家均符合工程認證所需的基本條件。
聽了這句話,當地高校的老師長長地松了壹口氣。
2065438+2009年6月,學校收到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和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的通知,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資源勘查工程”專業順利通過認證。
隨著專業認證的不斷推進,地方高校初步建立了以學生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持續改進的本科教育質量保障新體系。
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深刻理解OBE理念的管理者和教師,為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教育質量保證體系奠定了基礎。
通過對班主任和教學管理人員進行OBE理念、專業認證等壹系列培訓,“以學生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持續改進”三大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落實到日常教學活動中,實現了“從教學中心到學習中心”、“從終結性評價到發展性評價”、“重知識輕實踐”
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制度化將為高水平大學的建設提供新的動力。
如果妳對自考/成考有任何疑問,不了解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了解自考/成考地方政策,點擊最下方咨詢先生官網,免費獲取復習資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