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初中心理健康工作計劃

初中心理健康工作計劃

日子壹眨眼就無聲無息的過去了,我們的工作也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讓我們為以後更好的工作發展做好規劃。估計很多人想了很多,但是寫不出來。以下是我為妳整理的初中心理健康工作計劃。歡迎借鑒,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初中心理健康工作計劃1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學生健康成長,推進素質教育,我校本學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如下:

壹、指導思想

根據當代初中生的身心特點,圍繞學生發展的教育宗旨,提高中學生的心理素質,加強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將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幫助他們提高心理素質,完善人格,增強抵禦挫折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努力不斷完善我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二、主要工作目標

1,大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宣傳工作,使師生和家長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2、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我校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3.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為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提供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第三,具體做法

1,學校心理咨詢工作隊伍建設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體教師的責任,學校要建立以心理健康教師為主,班主任和其他教師為輔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陣地。

通過班主任會議,定期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全面提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通過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和主題班會,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其中,全面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

本學期,我校將繼續完善德育導師制工作。每位老師擔任1至3名學生的德育導師,每周至少與每位學生談心壹次。老師引導學生敞開心扉,學生把內心的困惑告訴導師,讓心理輔導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德育導師真正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1)進行心理講座和咨詢。心理老師不定期給各年級學生進行團體輔導和講座。同時,各班主任要在班裏召開以心理健康為主題的班會,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是塑造班級的良好氛圍和良好行為,激發集體進步的精神。

(2)完善心理咨詢室。繼續發揮“心連心小屋”的作用,完善“小屋”的設備,使其更加專業、溫馨。心理咨詢室由專職教師負責,有固定開放時間和固定場所,接受個別學生或團體的咨詢。

(3)發揮“心靈信箱”的作用。“郵箱”使妳能夠通過寫信的方式與學校的心理老師進行交流和預約。同時,也可以利用網絡(電子郵件)、周記等方式,向咨詢老師或班主任反映自己的困惑和問題,讓學生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4)利用學校宣傳崗位。利用國旗下的演講、校園裏的櫥窗、教室裏的黑板報、校園廣播站等在學生中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知識,端正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

(5)充分發揮學生會的力量。學生會由學校選拔培養的優秀學生組成。他們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調動學生會的力量,幫助同學,幫助自己,同時也幫助自己。

(6)加強學科滲透。每位教師都承擔著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並在所教的學科中適當滲透心理健康知識。

3.加強家校互動。讓家長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各年級家長學校的重要內容,舉辦專題講座,開展親子活動。讓家長知道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壹個人成功的關鍵,讓家長轉變觀念,正確認識心理問題,從而關註孩子的行為。

初中心理健康工作計劃2我校在上級精神的指導下,實施學校心理健康計劃,紮實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學校自主整合為核心,以自主實踐體驗為模式,以開展心理咨詢活動為重點,加強學生心理素質培養,增強學生抵禦挫折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開朗、合群、自立的人格。

壹、不斷完善我校個體心理咨詢工作。

本學期根據《省級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心理咨詢室建設標準》,更新了心理咨詢室的設備,增加了硬件和軟件設施,繼續完善學校個體心理咨詢,重點做好以下幾點:

1.教師利用每周第七節課定期開放心理咨詢室,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幫助學生解決和消除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礙,進行危機幹預。

2.建立心理咨詢熱線和郵箱,幫助解決部分學生的心理困惑。

3.完善個別輔導的心理健康檔案,跟蹤記錄個別異常學生的情況,及時了解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提供有針對性、有步驟的輔導。

二、擴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和普及。

要營造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圍,就要擴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具體做法如下:

1.充分利用學校廣播電臺、學校公告欄、學校雜誌、學校網站等宣傳平臺,普及常見的心理健康知識。

2.建立心理協會,培養心理輔導員隊伍,平時發揮班級小輔導員的作用。每個班都有學生名額,組成心理社團。定期參加本協會組織的活動。協會成員平時會仔細觀察本班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狀況,並將本班學生的特殊情況及時向心理老師匯報,以便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

3.加強與政教處的聯系,組織做好本學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

4.有目的地開展壹些心理互動活動,提高學生學習心理學的興趣。

5、在班主任* * *的幫助下,利用班會或談話的形式,抓好學生的團體輔導和個人心理輔導。

第三,繼續改革心理健康課堂教學

心理健康活動課是學校開展心理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應該在新學期從各個方面進行改進,使之更加系統和生動。

1,註重學生的親身參與,更新教與學的主客體觀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註重學生心理“自理”能力的培養。學生可以通過每壹次學習和互動參與,學會解決日常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壹些心理問題,學會應對壓力,處理好人際關系,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

3.註重學生心理互動能力的培養,如學生充當研究者,自行設計心理行為問卷,發放和收集數據,整理數據,根據結果和分析撰寫調查報告;學生可以自願承擔心理互動(指導同學的心理問題),熱心為同學服務。

初中心理健康工作計劃3 I .指導思想:

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育體系具有戰略意義。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輔助和重要組成部分。因為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是壹個人全面素質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成長發展的載體。據相關統計,87%的學生的學習困難不是由智商和學習能力引起的,而是由精神狀態引起的,也就是說,87%的學生的學習困難是因為他們的精神狀態不健康。這足以說明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占了很重的傷。

其次,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有利於學生的心理健康,其新思路、新手段也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方法的有效性,真正達到“舉壹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認識自我、調整自我、突破自我,還要促進學生自身的成長和變化。不僅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使心理健康更好地發揮作用。

二、我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我們學校有1000多名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基礎知識差,學習環境差,課外活動單壹,吃住條件差。

再次,有近三分之壹的學生是留守學生,要麽和爺爺奶奶壹起照顧,要麽托管別人或者寄宿學校,要麽租房獨自生活。每學期都不能和父母溝通幾次,得不到父母的安慰和關愛,心理情緒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傾訴。

三。具體目標:

1,繼續加強隊伍建設,加強理論學習,采取角色轉換、設身處地等心理教育方法,理論聯系實際,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2.制定適合本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體標準,確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內容。

3.走進家庭不完美學生的內心,讓他們擺脫家庭問題和心理陰影,不同程度地提高素質、學習和能力。

4.在充分理解和關心離異家庭學生的基礎上,鼓勵他們,轉變觀念,振奮士氣,引導教師加強對教育教學研究的興趣。

四。主要內容:

1,加強團隊建設,提高自身素質。

目前,我校已有5名心理咨詢師利用它們組織教師了解離異家庭學生的心理問題信息,進壹步提高認識,充實自己,掌握心理咨詢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倡導全體教師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運用心理學知識和教育方法,不斷豐富教學策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此外,計劃每年逐步組織4-10人參加省級以上專業培訓。

2.制定適合本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體標準,確定各級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內容。

3.收集留守學生存在的問題,通過建立信息檔案、召開座談會、跟蹤轉化結果、階段性總結等方式,使教師充分了解情況,明確相關問題,做好切入點工作。

4.對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建立檔案,進行跟蹤調查,提出建議,幫助問題學生健康成長。

5、準備和了解離異家庭學生的心理狀況。

6.召開全體班主任會議,各抒己見,交流後進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成果。

為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推進素質教育,我校本學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如下:

壹、指導思想:

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內涵,國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學德育大綱》中已明確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小學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通過各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幫助他們提高心理素質,完善人格,增強抵禦挫折和適應環境的能力。

二、主要工作目標

(壹)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二)立足教育,註重引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確保心理健康的實用性和有效性,面向全體學生,註重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為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提供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其盡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體做法:

(壹)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

學校部分教師參加了心理咨詢的專題培訓,進壹步系統學習了心理學知識,了解了心理課的設計方法。學校非常重視師資的培養,花了很多心血。然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師壹個人的事,而是所有學校教育工作者的事。因此,學校成立了以心理健康教師為主,班主任等教師為輔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戰線,保護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心理咨詢。本學期,班主任老師作為心理輔導老師,在班裏試行心理教育課,每周舉辦心理健康課(或活動),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是塑造班級的良好氛圍和良好行為,激發集體進步的精神。

2.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中。

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尋找心理健康的機會,註重在教育教學中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建立民主、平等、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心理健康教育應滲透到班級、團隊活動和班主任工作中。

3.心理咨詢室。開設“知心小屋”,接受個別學生或團體的輔導。心理咨詢室有專職教師,有固定的開放時間和固定的場所。心理咨詢室建築的環境布局除了滿足心理咨詢的要求外,還要考慮兒童的審美特點。

4.做好“知心郵箱”讓個別同學羞於啟齒,可以通過寫信的方式與學校的心理老師溝通和預約。

5.以“面”帶“點”,利用學校宣傳陣地。

“紅領巾廣播站”是我們學生熟悉的宣傳陣地。本學期,我們將充分利用現有的陣地,宣傳心理學知識,進行講座,分析個案,解答壹些常識性的問題,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隨時保持壹種平常心態。

6.指導家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僅靠學校實施是不夠的。從更重要的意義上說,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是學生的來源和歸屬,學生的心理健康最終歸結於此。因此,學校和家長應該共同努力,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利用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渠道,向家長提出不懈建議,指導家長開展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本著“成長重於成績,成人重於成功”的理念,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全心全意投入,重視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壹切資源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全體學生健康發展,保護兒童心理健康是我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