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250年前,倫敦保險業提出了船級社的概念。基本思路是船級社在中立的基礎上對投保船舶的技術標準進行評估。隨後,船級社的概念存活了250年。這可以說是工業適應性的成功範例。但這種適應性只有在船級社表明能夠滿足主管部門、航運界乃至整個社會在這整個時期不斷變化的期望時才有可能。今天,船級社稱之為“以客戶為中心”。然而,以客戶為中心並不意味著船級社承諾滿足所有商業客戶的需求。船級社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作為滿足安全和技術需求而非商業需求的獨立第三方,他們具有公正的職能,受到信任和尊重。船級社必須根據海事安全的法定要求,以及開發和研究機構可接受的自身規範和條件,平衡船東和船廠的不同需求。而這種意義是壹個社會在任何給定時間所期望和能夠接受的功能。這也是為什麽船舶分類的概念總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船級社的業務範圍也遠遠不止與船體和輪機相關。
(2)風險控制功能
壹方面,雖然豪華郵船發展迅速,但由於航空運輸迅速,漂洋過海的遊客減少了;另壹方面,雖然航空貨運量增加了,但大宗貨物的長途運輸仍然主要依靠安全、有效、可靠的海上運輸。由於全球貿易量的增加,世界商船隊的噸位和貨物容量也由於效率和有效性的提高而增加。所以對於世界貿易來說,海上運輸是最重要的,這種運輸永遠伴隨著風險。不僅船員或貨物會遭受損失,被運送的乘客也會被劍傷。就成功運營而言,運營商面臨著很多其他風險,必須想辦法規避不可承受的風險;如果避免風險是不可能的或不經濟的,我們必須找到減輕風險的方法。早在古代,人們就感到了控制海洋風險的必要性。13世紀的凱爾?波洛首先報道了水密屏障在中國的應用。直到1854才首次提出水密隔斷的法律要求。當時英國海商法要求在首尖艙和機艙使用隔板。在過去半個世紀左右的時間裏,海事條例、規範和要求不僅變得國際化,而且內容和復雜性也大大增加。總的來說,他們今天仍然保留著用大米控制海上航行風險的方法。這些規範、程序和要求主要有四個方面:
船舶檢驗規範
1.IM0公約、法規和指導文件
單方面的要求
行業慣例
英國勞氏船級社蘭卡斯特公布的商船隊記錄和事故數據顯示,雖然自1950以來,世界船隊迅速增長,但事故率壹直在下降。蘭卡斯特計算的年船舶損失率下降了2.4%,從1891年的3.5%下降到1990年的0.3%。雖然目前平均比率仍然很高,但總的趨勢是令人鼓舞的。沈船情況有了很大改善,平均損失率也明顯下降,而同期船舶平均船齡提高了60%。通過船舶分類,船級社已經並將繼續在海上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分類是基於船舶設計、建造和維修規範的研究、出版和補充。今天,分類在減輕海運風險方面仍然發揮著關鍵作用。船級社為控制海事風險做出了巨大貢獻,如今,船級社不僅關註傳統的船舶船級社業務,即基於自身規範或代表船旗國的驗證和控制,還通過制定規範和船級社為航運業提供的船舶建造和運營咨詢服務,關註船級社作為風險降低因素的作用。正如殼牌運輸公司的壹位副總裁所說,“我用船級社晚上睡得安穩”。
(3)知識管理功能
現代船級社是技術競爭力的管理者,技術競爭力可能是當今海運業最重要的。“知識管理”並不是壹個新名詞。船級社的分類規則是歷代船舶工程師和航運業知識的結晶,當然也是任何行業都可以找到的結構資本的最佳範例之壹。當它與船級社員工所代表的人力資本相結合時,船級社就擁有了當今海運業無可比擬的知識管理體系。航運業期望這些知識和能力可以用來提高整個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因此,向世界提供與船級社傳統的船級社業務和廣泛的咨詢業務相適應的綜合服務,將是確保船級社能夠屹立於鼎誠公司之林的壹張王牌。船級社對這壹挑戰的回答是投資於船級社資質的發展。船級社通過船級社標準收集和分析所有船舶從搖籃到墳墓的所有信息,從而提取並將其轉化為知識,然後供世界各地船級社的客戶和員工使用。這種不斷獲取技術信息和知識的過程,比以前大大增強了做出正確決策的信心。不僅是信息總量,還有信息的構成和表達,使船級社的客戶有堅實的基礎作出正確的技術和經濟決策,這是風險管理的現代形式。在航運業的自我控制系統中,船級社是壹個重要因素。任何時候,船級社總是盡力在社會對海上安全的期望和經濟現實之間找到平衡。船級社作為知識管理者的角色和傳統的船級社角色即控制和驗證業務壹樣重要。正是船級社業務的這壹方面保證了船級社未來的存在。船級社的價值在於它的知識管理能力和與客戶分享這些知識的能力,從而使航運業有壹個穩定的未來。
總的來說,中國船級社的主要任務是:承擔國內外船舶、海上設施、集裝箱及相關工業產品的入級檢驗、公正檢驗、取證檢驗,開展中國政府和外國政府(地區)主管機關授權的法定檢驗等具體檢驗業務,以及相關主管機關批準的其他業務。2006年6月27日,在美國紐約州舉行的IACS第53屆理事會選舉後,中國船級社(CCS)會長李可君從2006年7月1日起出任IACS理事會會長,任期壹年。這是來自東方的亞洲船級社近年來繼來自日本海運協會(NK)之後第二次擔任IACS的主席。中國船級社在國內主要沿海和沿江港口設有39個分會和辦事處,在國外14個國家和地區設有19個分會、檢驗室和檢驗站,全球檢驗網點超過60個。它獲得了38個國家或地區政府的授權,對懸掛這些國家或地區國旗的船舶實施法定檢驗,還與20個境外船舶檢驗機構簽訂了互檢合作協議。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以國內主要沿海、沿江港口為依托,以歐洲、北美、大洋洲、遠東、北非為重點的世界性檢驗服務網絡。CCS還是INTERTANKO和INTERCARGO的準成員。中國船級社在國內外擁有60多個檢驗網點,形成了全球化的服務網絡。2010年CCS船舶總噸位突破4000萬總噸。